首页 天与人

天与人

举报
开通vip

天与人天与人 天与人 目录提纲 第一章 人的本质 一 人学基础 灵魂论 生机论 神经学 二 神经结构 基础组织 高级组织 系统结构 三 机能活动 神经机能 系统活动 活力生机 第二章 经验意识 一 注意与感觉 注意 感觉 意象 二 认知和意识 知觉 认知 意识 三 记忆及思想 记忆 思维 想象 第三章 情志活动 一 情志缘起 情绪生理 情感情境 目的意志 二 意志行为 随意运动 目的实践 行为习惯 三 精神生活 精神的实质 生活的展开 情志的迁移 第四章 人格造化 一 主体人性 灵与肉 心与体 情与理 二 自我成长 人本...

天与人
天与人 天与人 目录提纲 第一章 人的本质 一 人学基础 灵魂论 生机论 神经学 二 神经结构 基础组织 高级组织 系统结构 三 机能活动 神经机能 系统活动 活力生机 第二章 经验意识 一 注意与感觉 注意 感觉 意象 二 认知和意识 知觉 认知 意识 三 记忆及思想 记忆 思维 想象 第三章 情志活动 一 情志缘起 情绪生理 情感情境 目的意志 二 意志行为 随意运动 目的实践 行为习惯 三 精神生活 精神的实质 生活的展开 情志的迁移 第四章 人格造化 一 主体人性 灵与肉 心与体 情与理 二 自我成长 人本自我 经验发展 道德结构 三 人格体系 体格构成 精神性能 命运造化 收藏 分享 评分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http://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ID=26711&page=1 这是一篇理论心理学和哲学人类学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它在严格的物理主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上,重新考察了神经机能结构、感知意识机制、精神生活实质和人格成长造化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课题,给出了崭新的物理主义系统理论和人学体系。这个切实而缜密的简明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观点是: 人是宇宙中相对独立的物质感应体系。神经组织的系统机能结构是一个中周网络集散结构。自主精神现象的实质是由内而外的系统性物质感应活动,其具体方式和关键成份就是感觉意识。这种感应活动导致了人的适应成长,人格造化是一个具体的经验和道德过程。 1. 神经机能结构和系统活动理论 神经系统可以丘脑为界重新划分成基础和高级两部分,躯体神经系统的基础和高级部分构成了一个以基底节、小脑和脊髓为主要结构的三维网络集散系统。其系统性机能活动,是沿着神经结构有序展开的,感应性组织或解组活动。这是对神经系统经典解剖、组织和生理观点的重要发展。 2. 注意感觉论和认知意识理论 注意是一种外向接续的感应性选择投射活动,其结果是感觉意象在外周的生成。感觉的实质是注意体系感应分化的对比凸显效应,这不是一个中枢事件,“感觉中枢”其实是记忆机构。认知是始于行而达于知的综合性感性活动,意识的本质就是注意的感应投射活动,它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对事物的发现。 3. 感应情志论和主体精神理论 由内而外的感应组织通过感觉意识而具体展开,构成情绪和精神的缘起与扩张。意识具有价值和意义两种成份,意义和价值关系构成了情境的内容与结构。意志是通过意识设置而形成的优势感应定向,它作为条件指引着行为。行为是系统性的感应活动,无须灵魂或刺激的支配,自主精神现象的根本在于主体性。 4. 情理心灵论和道德人格理论 心灵是主体的情绪和义理系统,价值和意义作为物质作用和物质关系的精微形式,就是心理学的物理主义语言,无须言必称物质而物在其中。经验性适应的结果积淀为道德,道德生成是人格成长的真正内容,并主要表现在体格上。人格发育不是遗传程序的无条件结果,而是人在环境中的经验和道德过程。 全文视野广阔、论理精诚,在通晓的历史思想和当代知识的背景上,对哲学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彻底的物理主义系统阐述,园满地完成了近代物理主义的解释目标和理论任务,标志着笛卡尔以来神经精神科学的正式成熟。它以天人关系阐明了意识的本质和机制,成功地解决了西方哲学的心物关系问题,是中外文化的深层融合和理论结晶。 人之为物,具有一种神奇的活力,因活动自由而自居为主体。他心怀意志,形迹无常,在万类之中别具一格,独富灵性,素有灵魂之说。然而,生机论以为,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的物质机能活动,并不存在超自然的灵魂。近代以自动机为喻,企图把灵魂还原为纯粹的物质现象。但是,人究竟如何自动,至今不得而知。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作为宇宙之谜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尚待深入探讨。 第一节 人学基础 灵魂论 在早期的经验中,人与环境的相对变迁导致了主客分化。人们在这种分化中发现了世界和自我,并把自我纳入客观世界,从而成为其中的自觉行动者。随着生活的展开,人的世界和自我意识逐渐丰富,当注意到自己与它物活动上的差异,考察自己活动的原因时,就开始遇到了主体性——一种内在的自我。往后,行为的结果、与他人的差异、生活的变动就会不断地激发人对自我的追问。 反观自身,自主精神现象在动静生死、感念梦觉之间一般地显现出来,仿佛在肉体的各种状态中可以看到精神的若即若离。无疑,人们普遍感到了行为背后的力量,却无法直观地理解它,因而设想一种精神之源来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因,并把它看作是能够支配肉体的真正自我。这就是主宰肉体的灵魂。作为真正的自我,灵魂具有绝对的自主性,据说它与肉体的关系有如人与衣服,能够在肉体穿破了之后脱身而去,因而被赋予能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不朽性质,成为永生不灭的精神实体。 关于灵魂的正式理论可以追溯到《奥义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在这组文本中,印度先哲把人生看作一种内部自我在生死轮回中的一个站点。作为人的本质,灵魂自我(atman)被设想成能够主宰和独立于肉体的永恒精神实体,而且,还会在肉体损坏之后转世投胎。灵魂的转世必须服从羯摩律,也就是道德因果的宇宙定律,而在高低不等的种姓间轮回。这里,人与其它生灵是相通的,都是某个永恒精神实体的暂时存在形式,因此,人生活于宏大的宇宙场景和规律中,并没有根本的主体性。 稍后,类似的灵魂观念出现在波斯古教和毕德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中。当苏格拉底反思自己时,他也把真正的自我设想为超越具体短暂存在的那种经久不变的本质。在区分精神活动的条件和原因、现象与本质之后,苏子以不朽的灵魂超越了有限的肉体。柏拉图接着把灵魂作为真正的人归属于他的理念世界,而肉体生活于其中的形而下的现象世界,只是真实的理念世界的影子。亚里斯多德则详细地讨论了灵魂的具体功能,涉及各种主要的精神机能。 这就是后来为基督教神学所利用的希腊人学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人的抽象而设置的灵魂概念,使机体惰化为肉体而沦为灵魂的工具。这反过来加强了人体的机械观,从而主体性的事实构成了灵魂存在的凭证。灵魂于是集所有的精神机能和精神秘密于一身,肉体被简化直观,而灵魂却越发不可理解了。人性的秘密转而变为灵魂的神秘,成了理智无法参透的对象。 作为早期文化的普遍假设,灵魂概念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本质主义思想的产物。但是设论之初便面临着困难,灵魂离体与不朽的设想受到了生机论的强烈质疑。灵魂及其与肉体的关系,从此成了人学思考的主题,有关的论驳与交锋几乎没有停止过。而肉体解剖和医学研究则不断地为这种思考和论辩提供着丰富新鲜的材料。 生机论 医疗实践和肉体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精神知识,在精神现象的物质因果中几乎看不出引入超自然灵魂的必要性,这就是生机论的观点。它包括各种以物质作用和物质关系为依据的朴素精神观,如缘起论、天机论、精气说等,其特点是把主体性精神现象作为一般生命精神的一部分,而难做灵魂出壳之想。它相信精神是自然的物质活动,可以用生命活动中具体的物质机制来说明,虽然这是难以言说的。 不过,宏观的思想仍然在抽象的层面实现了表达。悉达多•乔答摩——觉悟的佛陀,把吠檀多的因果业报论,转化为缘起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从而解构了婆罗门教的人格神和灵魂说。后世佛学从因果缘起的视角对人的精神生活进行了详细讨论,诸法因缘生,缘尽法还灭,灵魂或精神当然也不例外,都是一定物质关系的有限表现。 古典生机论的一个杰出代表是庄周。他对精神和人性本质持有明确的天机论观点,以为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精神现象是天机之动,而没有什么主使。“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如果说是灵魂而不是肉身使苏子在狱中坐以待毙,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则复通为一”。庄子指出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在他的整体主义世界中万物依存,相互感应,浑然一体,变化不已。他对人体的分析性考察,曾偿试寻找一个相对的主宰,但既没有倾向于心脏,也没有发现神经和大脑,只能即景兴叹,“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已知是天然的机制却不能具体说清,只可用“道”来概言。这个道字说出了古典生机论者的信念和困难,一切未经区分,无从清晰言说,虽有纯正领悟,难传玄妙天机。 稍后,《内经》对精神现象作出了精深的生机论阐释,它把人的生命活动看作广阔宇宙背景下的一种系统机能,详细而系统地提出了物质的精神观。而范缜的形质神用论则简明地断定形神关系为体用关系,即精神是肉体的机能。但是关于脑髓的精神机能也许直到湛若水、李时珍才在人学中明白地确立。“脑为元神之府”,为“神灵所集”。生机论观点一般是较为切实的,庄子因确认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而从天人内外立言,认为人的行为“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至极”。到湛若水则明确越出腔子里的心,以天然事物中的道理为大头脑处,并以通达内外的体认活动为心的连续体。这种心灵观点在思想史上,可与笛卡尔的交感论相并论。 在西方,灵与肉的关系一开始就涉及了大脑和神经,但哲学与医学的讨论导致了折中的精气说。阿尔克马翁的头脑解剖发现为毕德哥拉斯、柏拉图所承认,而亚里斯多德也许出于中心性和动力性考虑,采取了早期文化的普通观点,以心为灵之所在。但是亚力山大的医学以解剖事物支持脑与精神的关系,至盖伦则设想活力储藏于脑室,动物精神由脑室流入心脏而经脉管分布于全身。这个折中的心脑关系,屈从于心脏为精神要冲的普通观点,削弱了大脑精神观的势力,从此陷入停顿。这表明科学研究不能孤军取得长足进步,没有经验的准备,即使偶有发现,也难以理解其真实意义。这个困境只能等待充分的实践来克服。 神经学 经过长期的探索,到近代物理主义兴起时,让勒•笛卡尔终于把精神分析的重心落实于神经和大脑,并以交感论和反射论背叛了本质抽象的古典思路,把精神研究推向更加精深的实体分析时代。笛卡尔认为肉体不过是一种机器,灵魂托足于肉体而与各部分相结合,但必须于某一处来支配肉体的活动。因为统一的灵魂不会作用于两点之上,而机器之发动也只要一个基本的动力。由于神经能够进行动力的传导,这个作用点当在脑内寻找,于是选取脑内唯一不成对的松果腺作为支配点。这样灵魂就可以松果腺为居点,通过大脑和神经对肉体施加影响。这个观点称为心体交感,意在强调神经的中介交通作用。笛卡尔又提出反射概念来说明不随意的刺激-运动现象,并用反射论解释没有灵魂的动物活动,把动物看作十足的自动机。 笛卡尔通过神经系统来理解精神现象的努力,为精神研究开辟了通向现代物理主义还原论的道路,在他身后是神经精神科学的深入展开。唯物主义还原论与经验主义认识论相呼应,把人看作纯粹的机器。而神经科学的发展终于在十九世纪确立了大脑是心灵器官,精神是神经机能的普遍信仰,并认为精神现象最终可以通过神经过程得到彻底的理解。 早期神经科学的决定性进展包括以下内容: 1. 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初步解析。主要有贝尔、马戎第、加尔、罗兰图、弗卢龙的工作,初步描述了神经系统的大件结构和精神机能。 2. 神经系统组织学和神经元学说。以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学说为背景的神经系统组织学研究始于罗兰图,后有沃勒、C•戈尔基、S•R•卡杰尔的研究相继,最终把神经组织描述为神经元细胞通过纤维和突触相联结的网状体。 3. 神经冲动的电特性及薄膜传导理论。与电学进步相联系的动物电研究始于伽伐尼,杜布瓦-莱蒙提出组织极化概念,伯恩斯坦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薄膜传导理论,卢卡斯描述了不应期,终于把神经冲动确认为电力去极化的传导波。这就是神经精神活动的微观本质。 接下来,神经导路、突触传递、机能定位、系统发育和分子神经学的详细研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结构机能非常复杂的神经图景。它的局部景象是由下列概念详细刻画的:周围与中枢神经系统、躯体与内脏神经系统、感觉与运动系统、交感与副交感系统、特异与非特异上行系统、锥体与锥体外系统,如此等等,再加上递质、激素、受体、通道、兴奋、抑制以及许多更详细的内容,可谓是形神俱备了。 然而,这仍没有完成神经系统的写真,机能性系统结构尚未得到清楚阐明。目前对一般精神过程的理解是,感官接受外周刺激,冲动信息通过传入神经导向大脑皮层,经过一种还不清楚的复杂加工过程,以一种类似反射的方式形成感觉,发起行为。所以,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情绪和行为等基本精神现象的机制和实质仍然是模糊的,近代物理主义的解释目标尚未完成。现代心理学把这个任务留给神经学,独自踏上了功能主义的实验研究与现象描述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处境和方向,关键在于神经学的进展。 第二节 神经结构 基础组织 经过实验和理论的精细分析,当代神经学已远远超出了初步解析的直观水平。但是这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过于精微,局部组织在整体结构中的真实机能地位难以确认,系统的机能性结构迟迟未能得到切实理解。我们将在解剖学观点之上,偿试把分部解剖学术语转化为机能性组织学术语,通过形态分析和机能化约,削繁就简,以求获得系统性洞见。 仔细检阅神经组织的分布和投射秩序,不难发现丘脑是上行传导系统的中心驿站,和大脑皮层输入系统的直接来源。如果有与其类似的散在核团当归属机能上的丘脑范畴,这样就可以丘脑为界把神经系统重新区分为基础和高级两部分。丘脑以下的组织作为基础部分,包括躯体相关组织和内脏相关组织。前者的主要结构是基底节、小脑和脊髓,其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并与高级的丘脑-皮质系统有上行和下行纤维联系。 就躯体神经系统来说,脊髓组织的基本内容是由感受神经、运动神经以及相关的中间神经元所构成的一组反射结构。由于脑神经及其脑干中的中间组织与脊髓组织具有相当的组织学地位,可以一并纳入广义的脊髓系统。这里我们偿试在组织学层面放弃周围与中枢、脊髓与脑干的直观区分,把周围神经系统与脊髓脑干的中间组织合在一起,作为一组完整的机能结构成份,这就是脊髓反射路。其感受神经元位于外周神经节,中间神经元分布在背核、中间内侧核、下橄榄核、前庭核、四叠体等脊髓核团中,传出神经元位于脊髓前角及脑干的周围神经运动核,而从中脑顶盖、前庭核、下橄榄核等至脊髓脑干的传导束都属于脊髓反射的中间传导束。须要指出,视束和嗅束中的未交叉部分属于基本的脊髓反射路,并不上达大脑。 小脑组织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组反射结构。其传入神经元位于小结蚓椎,纤维末梢分布于脊髓反射路的中间神经元,广义的脊髓小脑束也是一个广大的家族。小脑反射路的中间神经元位于齿状核及其类似核团,其纤维分别走向前庭核和对侧红核。红核脊髓束作为小脑反射路的传出纤维,分布于脊髓反射路的中间神经元,对脊髓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前抑制。而绒球小结叶至前庭核的纤维换原后抑制前庭脊髓束的活动,乃是小脑反射的更基本的部分。这一部分由于分化欠清,可以小脑蚓-齿状核-红核为典型结构一并代表。 如果把以基底节为主要组织的结构称为基底系统,那么它的基本组织也构成了一组反射结构,可以称为基底反射路。其传入神经元位于黑质(致密部),纤维起自对侧小脑齿状核,而传入旧纹状体,由苍白球外侧核发出运动纤维至红核,形成突触前抑制控制小脑反射。 这样,基底系统、小脑系统和脊髓系统的基本组织就以三阶反射,构成了一个逐步扩展的系统感应结构。其内层对外层具有整合协调和缓冲抑制作用(突触前抑制),内层的功能状态成为制约外层反射的关键因素,因而构成统一的集散应激系统。这就是基础神经系统躯体相关组织的主要内容。而每一阶反射都在中间神经元之前,由传入神经元发出上行支,通过付属结构导向高级神经组织。 高级组织 高级神经组织的基本内容是丘脑-皮质系统,它可以作为一个组织学的大脑概念。丘脑是大脑的核心,以丘脑辐射上达大脑皮层,而皮质传出纤维则构成大脑辐射下达基础系统。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构,可根据传导源流区分为腹内侧的内脏脑部和背外侧的躯体脑部。而其详细的组织非常复杂,精微之处尚难辨识。 丘脑的传入纤维源自基础神经组织,此处仍然就躯体神经系统而言。三阶基础组织分别通过基底苍白球(内)、小脑“中间核”(顶、豆、栓)和脊髓的后角固有核(薄束核、契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上橄榄核、视神经节等)发出上行纤维。其中,基底上行纤维投射到本侧丘脑外侧核的前部,小脑和脊髓的上行纤维中经丘系交叉(包括视束和嗅束中的交叉),分别投射到对侧丘脑外侧核的中部和后部;而它们又都在中途发出更加基本的“侧支”,经网状结构上行到丘脑内侧的非特异核群。从而形成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通路,分别行向背外侧皮质。 然而,非特异性概念是相对的。它表明有关的联系和投射相对模糊与广泛,精微难别,以致间接性的机能联系在总体机能表现上具有非特异性。但是,在严格的直接水平上,神经的上行投射一般不能成为非特异的。真正的非特异性联系见于曲张体的递质扩散,只能通过体液传播去实现,而这种扩散性联系尤其不可能见于上行集约性投射。如果这种非特异性投射的概念是必须突破的,我们只好先求助于理论思维来获得一点初步的洞见。 首先,这种相对的非特异性组织必然对它起源于其中的特异性纤维构成整合关系。比如说,多根上行纤维的侧支集中于丘脑的同一神经元。第二,这种整合必然是规律地、同源地、临近地发生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对起源上相同和相近纤维实行的,可称为同源整合。第三,多源复杂系统的整合难以一次性完成,必然要分级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可谓分级整合。最后,根据来源的复杂性可以设想,如果基底上行纤维要经过一级整合,那么小脑和脊髓的上行纤维就要分别经过二级和三级整合,才可能得到合理的简约和较高的非特异性。参与整合的神经元数量会随着级别的提升而迅速衰减,而在局部关联上,每一份投射都是具体的和特异的。这就是非特异性上行通路中的同源分级整合和具体投射设想。 这就是说,网状上行系统和丘脑腹内侧核群在宏观机能上的非特异性,决定了其内部在具体关联上的同源分级整合和具体投射的必然构成关系。其实,从机能上来看,网状结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机能结构,它只能看成是特别功能结构发育突出后的原始遗存和交通间隙;而导向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则是经典的主支,只是不如特异性上行系统发育得强大;另外,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的结构与其说是由外而内的整合关系,不如说是由内而外的发育展开关系。不过,它们构成了同源分级整合和具体投射关系,并成为上行传入道路的初步整合结构。其传出纤维广泛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前下分,在那里与特异性投射一起形成上行传入导路的层间整合。而丘脑皮质投射在详细水平上也必然是特异的,这要求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纤维联系是皮质机能分区的根本依据,所以常把皮质划分为与丘脑前核相关的边缘叶和与丘脑外侧核相关的新皮质区。接受三阶基础组织上行投射的丘脑外侧核,分前、中、后三部分特异性地投射到新皮质区的额叶、顶前叶和顶枕颞叶,把背外侧皮质自然地划分为四个亚区,多出的岛叶与丘脑内侧核相关,可作为第一个亚区,记为A,其后三者依次记为B、C、D。但是丘脑内侧核的非特异性投射却不限于岛叶,具体情况须要更详细的区层分析。 在组织学上,大脑皮层的纵向切面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一般分析为六个层次。但是存在着横向差异,各个切面之间缺乏一致,没有典型分层。仔细检查纤维分层和胞体排列,在前二区的外锥体细胞层之上,可以明显地发现一个被忽视的潜在的小粒细胞层,其上的“外粒层”细胞实为小锥体细胞,如果再把多形细胞层分为较上的梭形细胞和较下的倒行轴突细胞两层,则共有八个细胞层。相邻两个细胞层构成一个整合输出功能层,共有四个功能层,从上向下分别记为a、b、c、d。 另一个更显著的现象是,不同区域的发达细胞层从前上向后下方排列成叠瓦状的发达细胞带,而前下方分层模糊,趋向于混同压缩。这种结构现象必然与机能有关,关系着传导纤维的分布和走向。可以肯定,丘脑辐射纤维的主要部分投射于发达细胞叠瓦带,其前下分为非特异的中间核群投射区,后上分为没有直接投射的大脑辐射输出区。 根据有序投射的拓扑空间关系,可以进一步确定丘脑辐射的详细分布。丘脑外侧核的后、中、前三部特异性投射纤维,依次上达D区的多形细胞层、C区的内锥体细胞层和B区的外锥体细胞层之上,可以通过星形粒细胞层的中介,激动其下的锥体细胞。而非特异性投射则依其来源分级止于同层皮质的前区,再通过倒行轴突细胞上达浅层。也就是说,脊髓、小脑和基底系统的非特异性投射各分三级、二级和一级分别止于多形细胞层的前三区、内粒细胞层的前二区和外锥体细胞层之上的最前区(岛叶)。 这样,大脑皮层的四区四层就构成了十六个区层。发达细胞叠瓦线位于Aa、Bb、Cc、Dd一带,为特异性投射带。其前下分为非特异性投射带,细胞缺乏分化,分层模糊,主要以倒行突轴细胞承接上传,由深至浅,形成纵向易化整合。这是上行传入导路的层间整合,其传出纤维构成皮质基础前束,行向基础神经组织的运动环节。而后上分没有直接的丘脑辐射,细胞分化明显,主要有中间神经元星形粒细胞和传出神经元锥体细胞,为特异性整合反射带。与丘脑中的直接事整合辐射不同,这一带的整合为同源分化整合,其特点是建基于中间神经元的分化展开之上。它构成了高级传出系统的初步整合关系,其传出纤维构成皮质基础侧束,走向基础组织的感受环节。 也可以把皮质分为中间交错的丘脑辐射部和大脑辐射部。而大脑辐射的上、中、下三层锥体细胞,由于机能适应关系,呈小、中、大三层由近及远,分别下达三阶基础组织。在那里形成皮层区间的横向整合,并与基础组织构成一个完整的机能系统。 系统结构 大脑皮质的上层输出,由a层小锥体细胞投射于基底节。其中Aa区发出皮质豆壳束,激发苍白球的运动输出,而其后三区发出的纤维,依次下达于尾状核的头、体、尾部换元。其中头部对基底传入纤维构成直接易化,而体部对头部、尾部对体部则构成突触前易化。其实,后者是皮质后区对前区投射纤维的易化,从而在尾状核头和苍白球的运动输出中,形成皮质上层的区间整合。 第二层皮质输出,由b层中型锥体细胞投射于对侧小脑。其中Bb区发出皮质红核束,换元后激发红核的运动输出。其后二区则发出纤维进入对侧小脑,来自Cb区的纤维为攀援纤维,上达小脑皮质上层,通过浦肯野细胞至齿状核,对小脑传入纤维构成易化;而来自Db区的纤维为苔藓纤维,通过颗粒细胞易化攀援纤维,并形成整合输出。 第三层大脑辐射由c层大锥体细胞下达脊髓。来自Cc区的纤维形成皮层脊髓前束,交叉下达对侧,激发广义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而来自Dc区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交叉下达脊髓后角胶状质,对背核的传入纤维构成易化。其中部分纤维在脑桥核换元后,交叉下达下橄榄核,易化来自薄束契束的传入纤维。 这样,大脑就与基础神经系统合成为统一的结构系统。由丘脑集散、皮质集散与基础系统的三阶集散组织一起,构成一个三维网络集散结构。看来,躯体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既不具有实质的统一性,也不具有真实的本体地位;而是以传入和传出两个维度,分组隶属于三阶基础组织,形成一种附庸处理系统。从传入角度可以看出,基底上行组织及其皮质相关区,即上二层的前二区属于广义的基底系统;小脑上行组织及其投射相关区即c层的前三区和C区的上三层属于广义的小脑系统;脊髓投射相关区即d层和D区属于广义的脊髓系统。从传出角度可以看出,a层A区属于基底系统;b层的后三区和B区的下三层属于小脑系统;c层的后二区和C区的下二层属于脊髓系统。因此,无论是基础与高级系统,还是传入与传出角度,都是小脑系统附丽于基底系统,而脊髓系统附丽于小脑系统,构成统一的中心-外围型层级集散系统。 这个中周层级网络集散结构乃是躯体神经系统的深层结构。所以,基础与高级之分可以内涵于每一阶层之中。从传出角度看,基底系统乃是最基本或最高级的中枢,这才是大脑的核心结构。可以把基底系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大脑概念,其外周依次为小脑和脊髓系统。 然而,更具基本地位的是内脏神经系统,它的机能状况是躯体神经系统的一种生活基础。但是,内脏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与躯体神经系统的实际神经联系却难以澄清。可以设想,内脏神经系统尽管缺乏典型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与躯体神经系统相类比。所以暂且作以下推测: 内脏神经系统基础部分的主要组织有交感干、下丘脑和杏仁核,分别相当于躯体神经系统的脊髓、小脑和基底节。丘脑前核及其内侧的非特异性核团,投射到皮质底内侧的嗅脑、扣带回等“边缘叶”,为高级部分。杏仁核与豆状核可以看作随着新皮质区的发育,被不断发展的尾状核所分开。下丘脑与小脑被中间组织所分隔应是发育史上更早的事件(桥背菱形窝下的蓝斑核也许有关二者之间的原始联系)。这个系统的确切机能结构及其与躯体神经系统的机能关系,尚待详细的研究和理解。 不管具体情况如何,已知的基本事实是:通过神经和内分泌途径,内脏神经系统调控着内脏-体液活动。这赋予机体更加基本的统一性,而它对一般精神生活的基本影响,则要通过躯体神经系统及其附属机构来实现。 第三节 机能活动 神经机能 神经组织的基本机能是应激感受和运动,这是通过神经元的电生化冲动实现的。当刺激达到感受域限,或组织敏感性增高感到刺激时,会引起胞膜内外的离子交换而导致电位去极化。这种电位去极化沿着胞膜而展开,随后又进行复极化运动,形成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电化学冲动。它在神经末梢引起突触的递质释放,把后果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组织的感应活动依赖于神经元细胞的机能性状。通常用敏感性和兴奋性来标志神经元的感应机能特征,它们是由基本的组织代谢决定的。神经组织处在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的基质中,并通过它与一般体液环境相联通。而体液代谢取决于由自主神经系统反馈调节的消化、呼吸、循环等内脏活动。这些因素提供了神经组织的生活基础,成为决定神经组织机能状态的基本因素。在这样的基础上,神经细胞才具有正常的感应性,即通过特殊位点感受刺激、传递兴奋的性能。 而实际上,神经组织的感应性机能活动,要由组织敏感性与环境刺激的相对状况来决定。环境的刺激作用构成了影响神经活动的第二因素,它以刺激强度与组织敏感性构成相依关系,共同决定着神经组织的兴奋活动。而兴奋活动本身又会造成对组织机能状态的损耗性改变,导致不应期、适应和疲劳,使神经活动呈现出自我调控的动态机能特征。 对于组织中的单个神经元来说,环境的刺激主要来自周边组织释放的化学性递质。它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膜内外的离子交换和电位变化,形成渐次扩展开去的电冲动。如果是电位去极化的兴奋性冲动,又能在神经末梢引起递质释放,形成对下一个神经元的环境刺激。构成神经元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和机能关联的结构就是突触,其化学递质的类型决定着突触作用的结果。根据突触后电位的去极化与超极化的不同,突触作用与类型有兴奋与抑制两种典型形式。对于没有引起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作用,则称为易化。而在某些部位,比如尾状核中应该存在着适应了的、具有特别递质类型的易化性突触。 神经细胞的关联作用构成了影响神经活动的系统结构因素。这主要指典型的突触作用,包括兴奋、抑制和易化诸形式。其次是通过较原始的不典型突触曲张体实现的非特异性关联作用,以及固化了的缝隙连接电突触的双向交流作用。另外,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递配使活动神经元之间具有一种间接的竞争性抑制关系,这必须看作是一种更原始、更基本的神经元间相互作用。 神经组织的代谢和电生化活动的详细内容见于生理学,须要强调的是,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地位。应该在组织发育上,把原始神经胶质细胞看作神经母细胞,经过适应性发育和特化形成各种神经元细胞。与其同时,神经胶质细胞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分化,并与神经元细胞形成相依支持。神经元因而是在神经胶质细胞的支持中生活发育的,神经胶质细胞的机能状态直接制约着神经元的机能性状。另外,在系统的三阶层级结构中神经元及其递质必然会形成机能和性质上的类似现象和梯级差异。这是由生理适应和机能发育决定的,是组织适应性发育的结果。具体发掘这种类似性和梯级差有助于神经组织系统机能的理解,但系统机能活动的直接关键还在于现有的结构关系。 显然,单个神经元的独立活动几无系统意义,具有系统意义的神经活动要在组织关系中实现。这取决于神经元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与关系,涉及神经关联的性质、方式和系统结构关系。即使象反射弧那样较高级的机能单位,也要在更广泛的结构关系中才能发挥系统作用。线性的反射弧只是局部机能结构的一种简单形式,更为重要的局部性机能结构关系是聚合和发散。神经活动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的结构关系获得组织和展开的,从而形成系统机能活动。它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宏观精神现象,其纲要性内容是睡眠与觉醒的周期性节律活动。 神经组织的系统机能以基本机能为基础,但是系统机能活动要由结构关系来实现。由于组织分化和结构因素,感受组织的敏感性和运动组织的兴奋性更加显要。系统机能状况取决于系统结构中敏感性与兴奋性的辩证张度,必须用综合性的系统活动水平来描述。当组织性状和递质水平随基本代谢和机能活动而变化时,系统状态会在整体水平上形成由内而外的兴奋组织或由外而内的衰退解组过程,从而表现出觉醒与睡眠的周期性规律。其具体情况要由系统结构和感应活动来说明。 系统活动 物质感应活动取决于本体性状与环境刺激的相对状况,而在自主性精神活动中,前者具有基础地位。中周结构体系的内外层间关系相当于本体与环境的关系,并随本体边界的变动而改变。撇开常性改变和环境差异,组织自身的即时机能状态决定着系统的活动水平。当组织兴奋性降低,抑制和易化乏力,系统的组织力和敏感性就会下降,并伴随着刺激输入的减少;而传入的减少又会使外围组织对内层组织、高级组织对基础组织的作用减弱,导致系统兴奋活动的进一步低落。在缺乏新异刺激的环境中,这种相依性衰退会使机体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兴奋机能的衰退通常是由于活动消耗,而基础代谢供养不足所致,这乃是疲劳和适应现象的本质;相反,在睡眠中神经组织和机体进入了以基础代谢为主的机能恢复过程。 入睡后,系统经过浅睡眠逐步落入深度睡眠状态。此时,基础上行系统的兴奋活动经丘脑皮质整合,优先激发基底输出,抑制小脑的活动,基底传入系统随之得到关键性休息。同时,小脑脊髓束的抑制性活动也得以解除,使脊髓系统能完成基本的紧张反射,肌肉保持微弱的张力。所以眼球相对固定,而外周传入有限,脑电呈高幅慢波,系统处于非快眼动时相(NREM),称为慢波睡眠。随着休息的延展,组织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基底系统的初步复苏加强了皮质红核系统的活动,主动抑制脊髓反射,小脑传入系统转入休养期。此时,肌张力显著降低,眼球浮动,而外周传入增多,脑电活动加强,出现梦境,系统进入快眼动时相(REM),称为异相睡眠。但是由于小脑难以感应和承传脊髓状况,而外周冲动也难以得到脊髓反射的扩展放大,这个睡眠阶段比慢波睡眠更难唤醒。 伴随小脑系统的复苏,大脑皮质第三层的传入增加,脑电进一步活跃,出现去同步化,称为脑电觉醒。此时,如果脊髓系统有刺激传入,能得到简单反应,出现探究活动,称为行为觉醒。但是如果外周刺激不足,加上复苏活动对组织机能的损耗,系统的活动将会再次衰退下去,开始新一轮的睡眠复苏。由于复苏中的兴奋性损耗极小,新周期中的各种活动更加显著,快眼动时相相对延长,梦的系统性、逻辑性增加。如此反复,直到组织机能得到充分恢复,最终把机体带入能动、敏感的觉醒状态。 由于感应活动取决于组织性状与环境刺激的相对状况,由于组织活动对自身机能的损耗,复苏过程呈潮式波浪推进。这种情况也表现在清醒时的情绪波动中,并在总体上决定着睡眠与觉醒的节律性震荡反复。其实质是在内脏神经系统所调节的代谢活动支持下的系统活动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兴衰涨落。 这种整体活动水平的涨落,体现了一般精神状态的变迁。我们把这个由内而外逐层组织的层级结构作为意动神经系统的系统张力结构。其内层在外层的激发下活动,外层在内层的基础上组织,内与外相对地表现为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整个神经系统则以外周感受运动器官为环境,并通过它们与体内外更广泛的环境相连续。活动的展开表现为精神的扩张,这是由内而外的环境组织和统摄过程。每一点扩张都因给精神能力增添新的内容而构成主体的扩展。反之,精神的落潮则把体系的外层丢进环境的冥海。现实的主体要以具体的精神辐射来界定。 活力生机 我们习惯于以机体对于环境的表面分界来简单地界定主体,而把精神的涨落看作主体状态的变更,把对环境的操作视为工具性活动。这种看法由于简明而可取,但也因为对体内变化和内外关系缺乏充分考虑而存在着活力性质和机制的困惑。 现在看来,精神活力产生于神经组织的系统活动,是神经张力的有序变化和系统表现。在更为本质的层面上,它是机体一般生理活动张力在神经系统的表现。机体内部的物质能量代谢活动一方面通过体液循环制约着神经本体的一般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局部组织的变化激发神经冲动,从而在高度分化和严密组织的神经系统中形成有序的兴奋活动。而机体内部的这种活力生机无论是在基本代谢层面,还是在感应活动层面,都与体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用说严格的物理学分离是不可能的,如果勉强进行生物学隔离,体内的生理熵化和活力耗散就会很快变得不可收拾,机体活力不断地须要超越表面时空范围的物质能量交换来维持。除了生理学知识的缺乏,先前精神活力的神秘性也因机体与环境的机械区分及对环境潜因的忽视和偷借而造成。但正是主体对环境的感应活动构成了精神生活,通过对环境的组织和操作,主体及其活力才获得表现和展开。 所以,视精神为神经机能只是一种中层观点。如果我们把感觉运动器官作为神经系统的附属机构,就要在同样的意义上把神经系统作为内脏体液系统的附庸,神经精神现象只是内脏体液系统机能状态的表现和维持平衡的工具。主要脏器体液偏胜则关系到神经活动特征,精神活动的深层生机必须从内脏体液生理中探寻。至少也可以说,体液精神性能从心脉传至脑髓,再由神经分布于全身。那才是真正全面的生理心理学。 这样我们就在新的知识水平上回到了古典生机论的余绪中,因为一般生理中确实潜藏着活力生机和人性本质的深层秘密。如果深究下去,我们还可以通过基因观和进化论走向宇宙生物学,把人的根本性质追溯到宇宙演化中。 在古典生机论的思辨成就中,就有显著的宇宙生物学思想,涉及人与宇宙直接的宏观感应与生活,并把它视为人的活动、状态和本质的决定因素。古人以此为深层观点,而以生理为浅层,比如在佛学、庄子和内经中,他们缺乏明确的进化观念和具体的神经知识。但现代在主体论和工具论的背景中,把宏观的人与环境关系作为浅层,而以生理学为深层,并附以由浅入深的神经学和进化论。如果加上进化论与行为学的宏观联系可以形成圆熟的论理路线。所以,活力生机和人性本质的深层根据确实可以向生理学和宇宙论中寻找,但是我们先得把浅层现象理清。 在表层实质中,人作为主体就是动物,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体系。他是机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感应活动组织起来的物质系统,系统的结构和性质制约着他的性格、可能和命运,他的活动发出了对环境的探索。 [ 本帖最后由 储军 于 2007-8-29 09:56 编辑 ] 回复 引用 TOP 储军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储军 当前离线 UID70757 帖子47 精华0 积分197 阅读权限1 来自安徽 在线时间9 小时 注册时间2007-7-27 最后登录2007-10-31 游客 4# 发表于 2007-8-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经验意识 人类以感官来感知事物,而感官依赖于它背后的神经。我们寻根探源,发现了大脑。来到这个陌生之乡,徘徊于它的沟壑野岭,我们有点迷途忘返。但是,在这片灰苍苍的高原上,我们既没有找到掌管感觉的幽灵小人,也没有找到感性世界的富丽景观。现在有了对神经道路的大体理解,我们就可以走出这块幽闭之地,回到现实的经验世界。 第一节 注意与感觉 注意 已知神经组织的系统活动受其结构的制约,而表现出由内而外的系统组织性。当精神张力达到脊髓水平,整个机体进入敏感的觉醒状态,具有明晰的本体感觉。此时,系统的感应活动依次包括三阶基础组织由内而外的感应展开。其中,基底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形成对小脑中间神经元的感应连接,小脑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形成对脊髓中间神经元的感应连接,脊髓传入组织的感应活动则形成与外周感受器的感应连接。它们的感应活动会因外层中间神经元或感受器的状态差异而分化,并通过相关中间神经元构成基础传入系统优势感应活动的外向接续,形成外向投射的感应连续体。 如果我们把这种感受系统感应活动的外向接续投射作为注意,那么,注意就不只是大脑中的事件,而且在直接的水平上也无须刺激冲动的内导选择。一般地说,注意的方向是由感应活动自然生成的,它服从一般的物质感应规律,即在相同的感受性水平上,应激的优势取决于刺激的优势;而在均衡的刺激下,敏感的子系统则优先反应。这种适应诱导在每一个层次和环节决定着感应的方向。由内而外的多水平感应活动在内部基础上感受外部影响,逐层导致感应分化和选择投射,就形成了注意的定向展开。 但是,作为严格定向的分析选择活动,注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特定的条件。一般意义的注意条件当然是由自然给定的,但只有最末端的条件是纯粹外源的,而每一个中间环节都要受其内层组织系统活动的严格控制。内层传出组织制约着外层中间神经元的状态,它的抑制性活动使相关神经元超极化,从而给内外感受系统一个相对冷静的沟通。这是精神缘起和注意定向中的关键性内容,其实际活动受皮质基础前束的调控,而皮质前束的活动才须要冲动的上行内导。在大脑皮质的系统支配下,基底传出组织对小脑中间神经元的选择性抑制活动,构成小脑水平的体节间的注意选择;然后,红核脊髓束的活动就把注意和注意的选择延伸到外周感觉道;而脊髓运动神经就能通过肌肉活动实现更广泛的注意定向和迁移。 注意迁移是注意的重新定向或刷新,常根据内外起因而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注意在其选择性定向展开和一般活动中,自然具有一种纵向或横向的感应迁移,这种系统活动性迁移是随意的和主动的;其次感应和注意作为一个耗能过程,会导致相应感觉道的活力减退,而自动转向新异领域,这种疲劳性迁移一般是有意而自动的。而注意的被动迁移见于定向反射,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注意转向。定向反射的神经基础或机制在于,刺激冲动上行内导,投射于皮质第四层的前中后四区,如果这列冲动足够新异与强大,所激发的新兴皮层输出就会占据主导地位,由内而外依次导致相呼应的活动转向。如此形成的注意转向和迁移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不仅与当前注意缺乏连续性,还表现出机械的反射性质。 注意的迁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有序的主动活动,是由于神经结构的集散统一性。注意的迁移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层次上,前后的注意有着共同的非特异性基础。在分化选择的那个竞争层次上,系统也是根据物质感应规律简单工作的。选择活动涉及系统的固有特性、即时情况与环境条件的综合适应状况,可以随意地往来相关领域、转向新异领域或维持固有的注意倾向。究竟而言,注意的迁移是由系统的内在性状与外部条件协同决定的,或隐或显的内外因素动态地决定着注意活动。 尽管注意的路径是一种主要涉及感受系统的结构,但是注意的定向展开却要由运动系统来实行。注意总是在内层活动的控制下达到的,而如果没有本层活动的参与,注意就会裹足不前,无法继续展开,这是精神能够系统地有组织地展开的基础。运动传出组织的活动本来由本层反射结构输入,但这要受到内层运动传出的选择性抑制调节,然后再接受高级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辩证的系统性活动。它对外层中间神经元的选择性抑制构成进一步的注意定向。这种定向的基础可以上溯到大脑以及基础传入系统多水平的感应活动,而每一环节的状况都是注意的条件,条件的变化就会导致注意的迁移和感觉的更替。 注意及其定向、迁移和展开因而是沿着物质关系和感应条件进行的。其中的主动与被动因素协同而作,难以严格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形而上学立场进行归约。从系统活动的立场来看,当注意的迁移发生之时,即使有外源性被动原因,也已经通过内在组织的中介转化,并参和了其它相关的内在因素,结果极富系统性和主动性,而不失为一种发自系统内部、受多水平条件有序影响的主动活动。这种主动的注意活动乃是一切感觉的基础。 感觉 精神所至,感官为用,进入注意系统,感官开始作为注意体系的一部分而工作。当物质感应外向投射开去,在感应投射的末端,系统与环境的直接感应会因环境中的差异发生进一步的适应分化。其中的优势感应就会在一般背景上凸显出来,成为前景,而产生一种对比的特异感,这就是感觉。注意于是结出了感觉之果,注意就是感觉之活动,感觉则是注意的结果。所以,感觉就是注意活动的感应凸显效应。这种感应凸显效应,就是注意之意和感觉之觉的实质。 注意所及,形成感觉。感官象是注意的触手和表面,及物而生感觉效应,毫无冲动内导的须要。而刺激的作用主要在于诱导和唤醒注意,它不是感觉结果的直接原因和必要因素。即使对于刺激的感觉,也是在它引起注意和感觉活动之后,才得以形成。只是在注意的定向反射和被动迁移中,刺激才是一个必要的因素。然而,环境中的差异却很重要,它所诱导的注意分化与对比是感觉形成的必要条件。 环境中的差异即事物的性质差异,对于注意和感觉活动来说,是一种机能性的差异,包括质的和量的两种层次。尽管这种差异构成了某种机能性刺激,但却无须实质上的能动性。感觉只在乎环境中的相对差异,而无须绝对的刺激强度。它甚至可以是一种相对的空无或负性刺激,更无须勉强激起冲动内导。即使是能量性的刺激强度的辨别,也只是一个差异辨别事件。而单一的同质环境即使导致了感觉,也要偷借背景因素才得以构成。 差异对比关乎感觉的实质。当注意与环境中的差异贯通时,感应活动由于机能适应自然形成分化对比,从而凸显感觉效应。由神经胶质细胞的代谢递配产生的活动神经元间的竞争性抑制,当会强化这种感应对比,形成鲜明的感觉效果。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上会诱导不同的感觉,这种相对性乃是感觉的本性。在单纯的强度辨别中,它就曲折地表现为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或幂定律。感觉起于注意,而成于对比。在本质上,感觉就是注意及物分化的感应对比效应。作为注意投射的及物成果,感觉形成于注意的末端,在外周而不在中枢。 的确,外周感觉的朴素事实是值得深思的,它没有轻易泄露自己的基础和本质。所以一发现感官的根据,我们就忘乎所以地以为,那即是感觉的所在。但根据只是源头和基础,这与感觉形成的最后处所是不能颠倒的。我们的确是通过神经来感觉外物的,但这并不需要刺激冲动的内导。把外周事实压缩内化只是还原主义的一时迷妄,而其真正的目标是要理解感觉及心灵的基础。现在可以说感觉的基础就是神经系统的注意活动,它在及物的末端形成感觉。 当注意从中心外向展开时,首先觉醒的是本体感觉。作为最基本的感觉类型,本体感觉常为早期朴素的感觉分类所忽略,其主要感受器分布于耳蜗及运动器官,基本内容涉及体位秩序和统一性感觉。其次觉醒的是一般的体表感觉,如味觉、触觉、温觉,然后是高级的体外感觉如嗅觉、听觉、视觉。其中嗅觉、听觉、视觉可以分别看做味觉、触觉、温觉的特化和发展,这种特化显然增加了它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对于基本感觉的种类和系统尚缺乏全面的研究,但是可以肯定,各种感官和感觉应该看作注意体系的系统适应性分化和展开。 注意不仅及物生成感觉,而且通过感官和感觉的接续来进行延伸和扩展。这好比接竹杆,只不过注意的接点是一个灵性的适应性接头,可依具体感应状况而向多种方向投射开去。作为外向投射的选择性感应活动,作为纵向感应活动的横向分化对比,注意和感觉的真正界面在于一组感应与其背景感应之间。这种具体的物质关系决定着感觉的详细性质,表现为具体的感觉意象。感觉在基本上取决于感觉道的性质,而环境中的差异为之加上了具体特点。二者统一于现实的感应活动中,那就是环境事物对于注意体系的意义和现象。 意象 感觉的实际内容是具体意象,而意象的生成就是事物在注意下的现象过程。如前所述,注意和感受系统与环境的感应活动,会因环境中的机能差异而发生分化。这种适应性感应分化能够形成对比而凸显成象的关键在于注意。事物作为一种自然的存在,本有性质上的参差,但即使它们能自然地构成对比,离开注意的观照也不能呈现本象。意象的生成当然还是一个有关注意的课题。在注意末端的感应活动中,包涵着意象的机制和实质,须要深入分析。 注意末端的感应活动是末端感受器与环境的自然感应。而末端感受器是已经通过了注意选择的具有相当程度的内在同质性状的注意触角。当它与更加富于差异的环境发生感应时,就会按照环境的机能差异发生相应的感应契合,有如拓朴中的阴阳契合。但是在这种契合中有了明显的阴阳与阳阴的分化,它构成了注意末端感应活动的相位分化,并自然地形成固有注意基础上的感应对比而产生感觉效应。 在这种感应分化中,优势活动倾向于形成鲜明的极性中心,并诱导注意的集中。而其余的部分则依照机能性质的连续性、相似性、邻近性状况,依附而融合于极性中心,具有某种统一性的一组感应就与其背景构成对照而凸显成象。但是,由于注意与感应的消耗导致感受性波动,感应分化的对比显象是不稳定的,而表现出意象的适应性局部迁移和反复,实际的显象活动取决于环境差异对于感受系统的新异性。相关的事项在格式塔学说中有过详细的讨论,须要指出的还有观点的不同。这里讨论的是注意末端的及物感应活动,而不是大脑中的心物同型事件;要在注意的显象,而不在知觉的完形;事关基本的感觉适应活动,它是知觉形式特性的基础。 注意活动的适应性机能性质是这种注意成象的基础,感应活动中的能量性、活动性、突出性的特殊方面自然凸出为前景,而在一般背景的参照对比衬托中显现成象。如果注意基础的感受性未衰,这种凸出就会自然地构成注意进一步接续投射的优势选择。而当进入下一层次的注意展开时,下一个意象就会在上一个意象背景下凸显呈现。如果基础感受能力衰退,注意活动的感应分化就会丧失基础,而把特异性方面自然地整合到背景中去,退回更一般的意象层面。 如果把注意感受体系的具体接续称为感觉道,那么感觉道的性质就是意象构成的基础,而意象成立于环境事物带来的具体特点。这就是意象的机制和实质,它不是镜式反映的产物,而是在注意的感应观照中的衬托对比效应。象与物的原初关系,不是一种水中月镜中花式的映像关系,而是直接的实体性的感应显象关系。对于注意而言是意象,对于事物而言为现象。 所以,意象或现象是由主观活动、环境事物与感应背景三个要素,通过纵向的感应关系和横向的对比关系构成的。当注意沿着这种物质关系展开迁移时,就形成了经验的现象世界。而基本的意象构成关系,则随具体的物质关系表现为各种具体的现象关系。这是注意和心理生活中各种线索的实质所在,也是哲学思维反复触及的深晦奥秘。 注意中的感应对比关系,作为基础的一般的意象或现象构成关系,乃是老子所谓玄妙的要旨,也是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之后,现代心理学、认识论和现象学共同面临的课题。鉴于现象学的流行,可以区别于具体的现象关系,把现象构成关系称为现象学关系。不论形形色色的现象学多么玄奥,其语焉不详的共同要义一定可以追溯到这种基本的意象构成关系。它决定着现象的性质,是认识的基础、逻辑的根源和心物关系的要枢,并给知识结构和精神生活染上了基本色彩。表现为全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观性、相对性、实在性和人文历史中各种具体的转换变迁关系。 现象的主观性根源于主观注意活动,不同的主观活动会发现不同的物象。无疑,所有的现象都是主观的,但注意总是主体与环境的感应贯通,并没有纯粹主观的现象。如果说主观性是现象的根本属性,那相对性就是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环境的差异诱导就没有注意的感应分化和对比活动,什么事物都无法显现。最后,这种相对因素中诱导注意集中的主要方面,赋予现象以主观和背景因素之外的一种确定不移的实在性。 通过现象的实在性去把握实在乃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通用公理。现象虽然不是实在,却是实在的现象。尽管康德在他的极端意义上对现象与实在作出绝对区分,但是谁也不能真正放弃二者的联系。凭借这种联系我们才得以切实地生活,现象就是生活的路标。但要使现象真正发挥路标的作用,必须澄清其中的实在性内容。 回复 引用 TOP 储军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储军 当前离线 UID70757 帖子47 精华0 积分197 阅读权限1 来自安徽 在线时间9 小时 注册时间2007-7-27 最后登录2007-10-31 游客 5# 发表于 2007-8-29 10: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认知和意识 知觉 注意所及形成感觉和意象世界,这是主观体系与环境自然交合的结果。但感觉意象的各个要素都处在变动之中,任何变动都会打破暂时的感应关联,导致主客分化。随着注意的迁移,意象在存亡变更中的客观性得以彰显,感觉意象于是客观化为主体对客体的知觉。这是一个对感觉意象进行客观归因,以意象为客体的过程,可以称为感觉的对象化或意象的客体化。感觉的对象化要通过意象与主体的分化来实现。意象形成中的注意迁移集中是感觉的具象化活动。意象的呈现虽可谓来者为客,但此时的主观因素与客体因素方贯通一体,无所谓主客之分。当意象因其要素的变动而与主体分离时,意象的客观性
本文档为【天与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561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7KB
软件:Word
页数:4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30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