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六章 教学艺术

第六章 教学艺术

举报
开通vip

第六章 教学艺术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求实深化艺术 ●顺势拓展艺术 ●探究创新艺术 ●教海掇英:基于不同情境的启愤发悱与激情励志艺术   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这不仅是因为艺术化、审美化了的逻辑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和历史教学必须孕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道德;而且是因为艺术比科学更注重交流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其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掌握而教”的现代教学理念是非常接近的。同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忽略了由不同教...

第六章 教学艺术
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求实深化艺术 ●顺势拓展艺术 ●探究创新艺术 ●教海掇英:基于不同情境的启愤发悱与激情励志艺术   第六章  教学艺术:“梅兰竹菊满园春”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这不仅是因为艺术化、审美化了的逻辑更有利于被学生接受和历史教学必须孕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道德;而且是因为艺术比科学更注重交流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其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掌握而教”的现代教学理念是非常接近的。同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忽略了由不同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所创造的不同的风格流派、应变策略、处理技巧等教学的“艺术”因素,就可能低估了教学的人文内涵。因此,上一章中我们提到的对教学模式“行云流水、以无招胜有招”的运用,本身也就蕴涵着教学艺术的成份。那种在教学活动中看来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的举动,实则是基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机智把握、对教学科学与艺术的有机整合,基于教师深厚的教学底蕴和个人素养。 本章先从求是深化、顺势拓展、探究创新三个方面,就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艺术作一个宏观性规律的探讨,然后结合个案对一些常用的、主要的教学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艺术加以微观性的撷英。 严格说来,艺术更偏向随机和即兴的表现,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的,因为教学艺术是建立在教学科学之上的。没有科学支撑的教学艺术就如同是墙上芦苇、空中楼阁,毫无根基;缺乏艺术熏陶的教学仅仅定位在科学性上,又常常给人板着脸说教的感觉。科学讲求严谨,艺术追求多彩。艺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境界,所以,在教学艺术领域,是“教无定法,各有各法,只求得法”,也正因为如此,才造就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流派,造就了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造就了在这种魅力感染下神为之夺、气为之撼、情为之动、理想为之而生的莘莘学子。所谓生旦净末,各擅胜场;梅兰竹菊,竞相折桂。也只有如此,才能造就中学历史教学的“满园春光”。 第一节 求是深化艺术 中学历史教学的求是深化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疑惑、问题以及对诸多历史现象理解上的偏差,所采用的临时性教学措施,深人发掘历史内含,使认识不断清晰,并使教学过程自然和谐地回归到原定教学轨道的优化控制的环节性教学艺术。 求是深化艺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讲究“暗渡”,追求自然,强调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它的妙处在于布置得宜,瞻前顾后,左右逢源。它的绝处在于环绕主题,探幽导微,循路识真。它的精处在于推波助澜,砥砺思维,是课堂教学顺畅深化的关键。层递设问、归纳传递、渲染激励、穿针引线、设机凝思是运用这一艺术的几种主要方法。 某教师在讲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关于雅各宾派统治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时,综合了前面所说的几种方法,使知识间、层次间、环节间、情感到理性间、师生交替间、分述到总括间巧妙深化,自然转换,使复杂的现象清晰化,使多元的过程整体化: 师:1793年的法国是充满激情的国度。1793年雅各宾派受命于危难之际,但是很快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销声匿迹了。就在国民公会这个神圣的大厅,罗伯斯庇尔曾慷慨陈词:“我不能蹂躏真理与正义而把暴君的生命看得比公民还要重要。我不能沾辱智慧而把这罪大恶极的人从理该灭亡的命运中拯救出来。”也是在这个神圣的大厅,他被拥上了权力的天堂。还是在这个神圣的大厅,他最终被推到地狱的深渊。为什么这位贡献卓著、一生廉洁的年仅36岁的政治家在拯救了危难中的法兰西,成为民族英雄的时候却在瞬息之间就悲剧性地失败了呢?热月政变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法国革命为什么会如此跌宕起伏而且是充满着疑团和迷惑呢? 要理清上述问题,就首先有必要看看雅各宾派的上台以及雅各宾派上台时所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来研究和透视出雅各宾派的上台和下台都是顺理成章的。 我经常强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一个任务,这是什么呢? 生:反封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只要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也就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 师:那么,如果依据这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法国大革命应该是在什么时候就完成了呢? 生: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大资产阶级当权期间。 师:为什么这样讲?你的根据有哪些? 生:发布了《人权宣言》;1791年9月制订了一部君主立宪制的宪法。 师:所回答的这些已经说明:大资产阶级当权期间,利用政权的杠杆和法律的武器摧毁了旧制度并创造了新社会的基本治国原则,一句话,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已经完成。毫无疑问,到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革命又前进了一大步。有哪位同学能说出其进步的表现呢? 生: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押上断头台。 师:回答得对!但是执政刚刚八个月的吉伦特派又像过眼烟云一样,被人民所抛弃。关于吉伦特派被推翻的原因,上节课我曾补充过一个重要的史实,即他们镇压了群众性的限价运动。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镇压限价运动? 生:因为限价运动要求国家牺牲资产阶级利益,这与资产阶级的经济自由原则是水火不容的。 师:非常好!抓住了实质。请大家再想一想,能不能依据吉伦特派镇压限价运动的事实,推断出吉伦特派已经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敌人这一结论? 生:(有“可以!”有“不能!”) 师:认为此结论正确的同学请谈谈你的理由。 生:因为限价运动是人民群众在不能维持生活的情况下的正义行为。而当时的地主囤积粮食,商人投机倒把是经济困难的原因。吉伦特派不仅不去干预,而是镇压人民。当然,就成了革命的敌人。 师:认为此结论错误的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生:因为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推翻封建制,发展资本主义,它不肩负解放人民的义务。另外,限价运动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相违背,吉伦特派的镇压恰恰是为了资本主义发展,而资本主义在当时是最进步、最文明的社会制度。因此,不能说镇压了限价运动就一定成了革命的敌人。 师:我以为双方的观点都很明确,而且论证都有一定的力度。一方注重阶级利益,特别是下层人民的利益,对于限价运动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并对镇压这一正义之举的吉伦特派的残酷性予以深刻的批判。另一方则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出发,认为,这是人类文明每向前迈进一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我想问肯定吉伦特派仍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同学们,如果依据你们的道理,吉伦特派被推翻和雅各宾派上台就应该是错误的,或者说这是历史的误会,是吗? 生:这不是一个问题。吉伦特派镇压限价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本身所应完成的任务方面讲,它并没有走向反动。至于说它被推翻是因为当时法国所面临的危机决定的。 师:当时法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生:①强大的反法同盟入侵;②王党分子叛乱;③粮食缺乏,物价飞涨。 师:好!上述骤然之间发生的危局,对法国来说,首当其冲的危机是什么? 生:亡国灭种。 师:是的,法国革命有夭折的可能,更严峻的是亡国灭种的民族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解救危局? 生:发动群众,首先解决民族危机。 师:发动群众的前提是什么? 生:满足群众的要求。用牺牲资产阶级利益的办法来发动群众。 师:然而,可悲的是吉伦特派却抱残守缺不肯应时而变,于是就免不了垮台的命运了。民族危机的燃眉之急不解,何谈资产阶级革命的巩固呢? 至此,我们应该清楚了,雅各宾派的上台如果从一般资产阶级革命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革命的任务业已完成。但是如果从法国大革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特殊性而言,它又具有必然性。因为,要获得已经成熟的革命成果必然要超越,要超越资产阶级革命本身。请同学们从这种上台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中,认真地去体味一下,雅各宾派最终被推翻,难道仅仅是偶然吗?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雅各宾派的专政措施。大家知道,雅各宾派受命于危难,解决危难就要超越资产阶级革命的限度,牺牲资产阶级利益。为了在克服危机后重新取得早已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它必须面对现实,在两难之间去寻求支撑点和平衡点。雅各宾派又是怎样做得呢?请同学们阅读72--73页有关内容。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如何认识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有人把它与英国革命相比较,认为它具有彻底性,你怎么看?2.如何认识和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回答问题,在英法对土地问题上谁更彻底这点上同学们展开了争论。教师适时请学生仔细研读课本后发现一个细节,即法国只是“没收了逃亡贵族和教会的土地”,并不像英国那样废除了全部王室的封建地产) 师:大家讨论很热烈,思想也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资本主义的农业,其前提并不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恰恰是剥夺其劳动条件,即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这个论断应该对我们的思考有所启发。至于说对封建土地的触动,据资料统计,当时雅各宾派没收的逃亡贵族或教会的地产只有全部封建地产的3/8。其余5/8则根本没有触及。但是,我发现同学们的观点有一点共识,那就是,这种向农民分配土地的办法是必要的。因为在危机中,它有利于发动农民,共赴国难。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呢?(学生会意认同) 师:那么,到底如何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学生按教材进行了回答) 师:第一,它是法国大革命特殊性的产物,是1793年内外危机之下的应急行动。如果我们以英国革命为参照,比较法国大革命就不难发现,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与欧洲大陆隔着一个大海峡;加之英国革命的内战期间,欧洲大陆却正在进行着30年战争,因此,英国革命发生于这样的时空之中,有一个有利于革命成功的外部环境。而法国就不同了,它地处大陆,欧洲封建主仇视革命,加之英国对法国的遏制政策,所以屡屡组成反法同盟入侵。资产阶级为了拯救革命,只好实行一些暂时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自身利益的极端措施。尤其是 1793年,英国纠集的7国反法同盟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压来;经济问题十分突出,群众被迫实行武装示威,强烈要求刚刚上台的雅各宾派“向贵族开战,向囤积者宣战。”一位革命家雅克·卢在向国民公会的呈文中说:“当一个阶级不受惩罚地使另一个阶级挨饿时,自由就是虚幻的。当富人可以利用囤积垄断操纵其同胞的生死大权时,平等就是虚幻的。当反革命日益操纵物价,而3/4的公民无力购买时,共和国同样是虚幻的。”很明显,形势的发展使雅各宾派已无法再按照资产阶级的老样子统治下去了。解救危机,势必向群众让步。向群众让步,势必是向资产阶级开刀。恐怖统治已经成了无可奈何但又是必须的惟一选择了。维克多·雨果形象地说:“即使是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些。”他还说:“革命要肢解身体,可是得救的是性命。” 第二,恐怖统治挽救了共和国,拯救了革命,其功绩不容抹煞。恐怖统治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实施,作为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它在打击投机奸商,平抑物价涨幅,震慑不法地主,克服经济困难,平定王党叛乱,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最终使战场推向国境之外,年轻的共和国得救了,革命成果免于丧失。但是,正如课本所说,恐怖统治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一是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超经济政策,或者叫统制经济,不可能真正地解决经济问题;二是恐怖统治在范围上无节制地扩大。在此期间,违反法制,滥杀无辜的现象相当严重。如由于土伦港叛乱,英国占领了这个城市。后来在收复土伦后,罗伯斯庇尔在这里组织了所谓“马拉连队”,肆意搜查民宅,把数百人驱人河水之中集体溺死或枪杀。类似事件非常多。又如,在处死王后玛丽·安东妮前后,将21名吉伦特派成员全部处死,其中大部分是大革命的功臣;三是恐怖统治在时间上无休止地延伸。对敌斗争的胜利,表明恐怖统治作为战时体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下一步应该是恢复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了。雅各宾派也清楚非常手段并非革命的归宿。但是,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恐怖年代里养成的那种排他自保的手段和权欲膨胀的心态,又使他们要继续利用它去剪除异己,因而不肯果断地终止恐怖统治。1794年3月屠杀了以埃贝尔为首的激进派。丹东主张实行宽容政策,要求“爱惜人类的鲜血”,1794年4月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就在罗伯斯庇尔被处死的前一个月内,被他处死的人达1376人,其中74.5%是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这种不能应时而变的暴虐统治,非但不可能真正维护其统治,只能众叛亲离,使政见各异的人们在反对罗伯斯庇尔这一共同点上开始求同存异,迅速集结。罗伯斯庇尔的垮台已经为时不远了。请大家阅读74页有关“热月政变”,想一想,这场政变仅仅是为了处死罗伯斯庇尔等人吗?这场政变的实质是什么? 生:热月政变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想要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秩序。它不单单是为了处死罗伯斯庇尔等人,只是由于罗伯斯庇尔在当时已经成了恢复资本主义正常秩序的绊脚石。所以,政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要求重新取得他们的革命成果。 师:关于法国革命从雅各宾派专政到热月党人统治,恩格斯有一段十分精辟的归纳:“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成果,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打出投影) 关于“超出”和“必须”超出,从雅各宾派的上台和措施我们已经清楚了。关于“必然”“不可避免”地反动,也可以从雅各宾派倒台的原因和法国资产阶级的要求中得以证实。“反动”本是物理学的术语,指物质的反方向运动。在这里,“反动”相对于“超出”和“过分”,是从恐怖向回退缩,从当时的客观形势来看,这种“反动”是“不可避免”的。 可悲的是,热月党人由于法国政局的动荡,第二次反法同盟又一次人侵法国等严峻现实,他们并没能够、也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反动”。有人说当时的法国“需要两件东西:一个头脑和一把宝剑”。就在督政府统治时期,欧洲崛起了一位少见的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便是拿破仑·波拿巴。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第二节 顺势拓展艺术 中学历史教学的顺势拓展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突然间提出的那些十分有思维价值,并有利于在某个局部点上深化历史认识,或有利于触类旁通、具有发散意义的历史问题,敏感地洞悉其思维活动的势态,迅速作出反应,机智地采取措施,恰当地应对处断瞬息间发生的变局,临时改变教学常规走向,以突发事件为契机,以新的问题为切口,借题发挥、顺水推舟,重新临时确定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使课堂教学沿着全新的轨迹得以运行,以追求意想之外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艺术。 顺势拓展艺术在教学中应用,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象特征和问题的属性,采用不同的应变方式和手段。研读法、分解法、扩充法、反诘法、侧答法、迂回法是运用这一艺术的几种常用方法。 某教师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学生论证:“美国独立战争就其性质而言,它既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当同学们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悖论:“这场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但我认为它并不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打乱了老师原定的教学计划。而且,这显然是一个与教材和学术界传统观点完全相悖的认识。 照常规,老师完全可以从正面举证归纳的角度强调这场战争的双重性质。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在老师看来这恰恰是培养学生史学思辨能力的大好时机,应该有机地借此机会在学生中展开一场思维交锋,在激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认识这场战争的真正性质。所以,老师说:“这位同学的观点很大胆,而且十分新颖。但是,你仅仅提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你能够进一步用事实来支撑你的观点,才能称得上有力。同学们如果有人认为他的观点有道理,也可以帮助他一起来完成这个观点的论证”。 一时间,大家开始了认真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因此,教师临时决定调整教学进度,更改教学计划,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部分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否定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概括起来说:其一,这场战争的对象不是封建制度,恰恰是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而支持北美的又是封建专制的法国;其二,战争的领导阶级主要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如华盛顿、杰斐逊等人;其三,从经济关系看,英国殖民统治不单单阻碍北方,同时也限制了中部和南部经济的发展;其四,这场战争后,并没有对中部封建残余和南部奴隶制有丝毫的触动,相反却使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五,正因为独立战争后南方奴隶制的存在和发展,才导致了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的发生。 然而,大多数同学仍然坚持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他们从独立战争的起因、对象、任务、影响等角度加以阐释。有的同学举政治家潘恩、杰斐逊等人所宣传的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等思想方面的内容加以说明。还有的同学针对持不同意见同学所列举的理由,逐一加以分析,认为其支撑观点的理由本身就不堪一击。 但是,在同学们论战过程中,一个十分敏感和关键的问题困扰着双方,即如何认识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的性质。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不突破,战争的性质就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教师又适时调整讨论的走向,引导同学去认识种植园奴隶制的性质。通过深入讨论,大家对于种植园奴隶制有了以下的共识: 1.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一开始就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从其生产目的和动力来看,显然已经不再是奴隶制的“原版”经济,而是被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从属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2.种植园奴隶主实际上是使用奴隶经营的资本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主; 3.不是黑奴制度产生了种植园资本主义,而是种植园资本主义需要降低劳动力成本,而黑人奴隶则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由于在讨论分析中,搞清了种植园奴隶制的基本性质,使同学们认识到,这种经济不但不是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场战争的性质也就搞清楚了。接着,李老师又在如何分析和判断一场社会革命的性质这个理论问题上,从方法论的层面进行了拓展性的教学。 第三节 探究创新艺术 中学历史教学的探究创新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探究水平,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采取多种艺术手段,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设问、产生探究动机、调动内在潜质、发展创造思维技能的条件和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对历史认识和思维能力升华的教学艺术。 探究创新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质疑设问的质量。教师在设问时要十分关注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相应的思维价值。此外,还要注意设问的策略,包括提问的时机、频率,提供问题的背景资料,暗示新情境中的有效信息等等。 探究创新的过程能否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发现过程,有赖于教师的引导;探究创新的过程能否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思维潜质和创新胆识,有赖于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探究创新的过程能否有序有效地按照认识规律得以运行,有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优化调控。 某教师在讲授《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帝国》时,就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问题要求大家进行探究。首先,教师简要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其次,教师还就思考问题的方法,探究的途径等进行了说明。再次,教师还运用富于感染性的语言鼓励大家打破常规,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有的同学说:这是一次典型的封建社会内部的封建性改革。这是因为:第一,彼得一世本人是一位封建君主;第二,改革的最根本目的是加强封建统治;第三,支持改革的社会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商人,并非资产阶级;第四,改革的内容并没有触及农奴制。 有的同学则针锋相对。他们认为,这次改革发生于世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特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在世界急剧变化的震撼之下,欧洲许多国家着手改革不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从而带有时代的特征;还有人说:君主主持的改革不一定都是封建性的,日本明治维新不就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吗?有同学进一步说:判断改革的性质如何,不仅仅要看他想干什么,关键要看他干了什么。彼得一世改革努力发展工业,规定工场主可以买进整个村庄的农奴并永远依附于工场,这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同学补充说:彼得一世的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而重点又是学习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资本主义国家。由此,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改革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则反驳说:不一定发生在这个时代,就断言它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康熙时代在中国不也有一些改革举措吗?难道这也包含资本主义性质吗?再有,彼得一世尽管解决了工场的劳动力,但是由于他们“永远依附于工场”,所以他们的身份仍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行业变化而已。 还有同学认为这次改革是一场封建改革,但是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有的同学甚至提出,讨论改革的封建性还是资本主义性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改革者本人并不追求这种“主义”,是我们后人附加上去的。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十分活跃,他们在发散中收敛,在探究思辨中发现,提出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有些也正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在总结阶段,教师并没有轻易地对同学们的意见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从认识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判的一些尺度和标准,以及对重大历史事实作理论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以便让同学们课后继续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此次研讨,引起了一部分同学对这次改革的广泛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撰写文章,产生了意想之外的探索成果。有一位同学受本章前言中关于“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近代化的步伐,是决定这些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的启发,提出了一项自主研究课题,即为什么俄国人能够学习西方,力行改革,而中国却屡屡错失良机,最终沦为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这位同学撰写了一篇很有创意的小论文。其中谈到: “……从地缘关系看,俄国较之东方古国更接近西方,较早地就直接感受到欧洲变革的强大冲击波……从族缘关系看,东斯拉夫人来自西欧华朗根武装移民集团,与日耳曼人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从宗教关系看,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同源……从政治关系看,俄罗斯承袭了东罗马帝国的传统并以‘第三罗马帝国’自命。因此,对于接受西方事件,引进西方思想、文化方面,民众的抗拒情绪,与土耳其教士、中国士大夫阶层那样强烈的憎恶与排斥心理相比,要缓和得多。” 还有一位同学,在小论文中透过对这场改革的分析,特别是这次改革在学习西方文化给俄国所产生的影响中,有这样一段很精彩的文字:“彼得一世的改革尽管采用的是野蛮的手段,但是它在封建制度的躯壳之内‘迅速采用欧洲成果’,使俄国‘跳出了落后的圈子’。优美轻佻的芭蕾舞进入了俄国,舞会、沙龙等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第一支舰队、第一个海军学院、第一个科学院在俄国诞生了,西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在俄国建成。使俄国这个因为没有出海口而倍受困扰的内陆封闭国家,成为自由出入海洋的大国,俄国人几代人的梦想,在彼得手里成为了灿烂的现实……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当人类在经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互补十分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置身于世界大潮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外开放,才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复合文化生态,就像地质学上的板块碰撞和生物学上的生态交错一样,越是碰撞越是活跃,越是交错越显杂交优势……” 第四节 教海掇英:基于不同情境的启愤发悱与激情励志艺术 教学艺术受教学情境的规定,是教师个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为体现新课标中对“情感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弘扬“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教育传统,教师要选择适当时机发挥求是深化、顺势拓展或探究创新的艺术,以启愤发悱、愉悦心灵、揣摩智慧、激发情感和砥砺志向。考虑到教学艺术的对象性、情境性与个性,本节单独地采掇了几朵具有上述特征的“梅兰竹菊”,按年级从初一、高一到高三加以排列分析,供广大教师参考。 案例一:从秦砖、汉瓦看历史(初一) 在七年级中国历史《统一国家的建立》教学完成后,教师让学习者效仿过往对商周青铜器的认识方法,从秦砖汉瓦中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师:在学习“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时,我们以青铜器为例,让大家展开遐想。但是我们从种类、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和数学技巧上对青铜器的进行了合理联想。现在我们学完了第三单元“大一统帝国与多民族融合”,老师给大家新的“考古”任务,请大家观察下列的秦砖、汉瓦与画像石,思考: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去获取信息呢?各小组先讨论2分钟,等会儿回答。 (学生兴趣浓厚,热烈讨论2分钟)       秦·砖                  西汉·瓦当              东汉·画像石 生2:秦砖是方形的。每个字之间都有间隔。上面的字体是……小篆。 师:很好。你看到了秦砖的形状和上面的书法字体。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学生沉默)我提醒大家,请你们尝试去认识一下上面的文字内容。(学生议论,“这是‘内’字,这是‘臣’字,这个像‘登’字”……)你们能认出几个字? 生3:我只能认出“内”字和“臣”。 师:好。老师告诉你,从右边开始,按竖排看,是“海内皆臣”四个字(板书)。这四个字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3:我想这与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所以说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臣民。 师:很好。后面八个字是“岁登月熟,道无饥人”(板书)…… 生3: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收成较好,百姓生活不愁温饱了。 师:这是否能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百姓生活实际,有待于我们寻求进一步的证据。但这至少可以代表当时人们对发展农业,解决温饱的愿望。是吗?(学生点头)好,我们接着看汉瓦。请×××同学回答,你从汉瓦上看到了什么? 生4:这个瓦当残破了。本来应该是圆形的。上面的字体是隶书,左边一个“和”字,右边有一个“单”字。 师:谁给×××补充一下?(生5跃跃欲试)好,有请××同学。 生5: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四个字是“单于和亲”。(学生纷纷认同) 师:非常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我在课外读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单于是匈奴人的首领。和亲,是西汉政府与少数民族之间为了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这里联想到西汉与西域的恩恩怨怨与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丝绸之路等等。 师:××同学知识面很广,想象力也很丰富,表达也很清晰,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最后,看一看东汉的画像石。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6:画像石是方形的,左边反映的是农耕情形,他们的农具可能是铁器。右边的人好象在……放羊(众笑)。 师:是放羊吗? 生6(略一思索):哦,应该是狩猎。上面除了羊还有鸟类呢? 师:不错,画像石反映了东汉人民的农耕与狩猎情况。还有同学要补充吗?(短暂的沉默)我们看到了青铜器的工艺水平,那么能否看出这些砖、瓦、石的工艺呢? 生1:秦砖、汉瓦和画像石说明了当时的建筑工艺。我想这些砖瓦文物能保存到今天,本身就说明了它们的硬度和牢固性。另外,老师曾经在课上告诉我们,画像石是东汉艺术作品中的精品。 师:是的。上次课我曾说过,东汉的画像石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我没有具体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们的艺术性呢? 生7:联系课本上的画像石图象,我认为,它们的特征主要有:线条很简练,雕刻的纹路清晰,造型非常生动、形象。 师:很好。线条精简凝练,雕刻纹路清晰,人物形象生动。(边讲边板书)我补充两个特征,即构图工整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内容粗犷质朴。好,我们模仿“青铜器的联想”,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图案出发,加深了对秦汉时期历史的认识。与青铜器不同的是,秦砖、汉瓦、画像石是从形状、文字和工艺进行联想的。是吗?(生会意)请大家回去后对它们进行书面总结。 分析:文物是形象的历史,有助于历史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尤其在基础型课程中,从文物、遗址、遗迹等形象史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加深学习者对历史的体验和认识,至为重要。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图片史料,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合理想象,拉近了学习者与“探究”的距离,既促进历史认识的巩固和深化,同时,在认知方法的迁移中,进一步强化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这可谓之“强化”艺术。 案例二:哥伦布的创新之处(初一) 授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后,针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探险精神,教师用下面这段话做了总结,结合“创新”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了阐发,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志向。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绝动力。但是,从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是冒险的过程,是付出代价的过程,而不是幸运的过程!哥伦布是本节课里我们接触到的最重要的人物。他三次航海到达美洲,中途历尽千难万险,每次在海上都是两三个月。同学们想想看,每天面对茫无边际的大海,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才是目的地,两三个月呀,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力,需要多么坚忍不拔的精神?海上气候难以预料,刚刚风平浪静,不知什么时候就有了大风大浪!从刚才我们的录象来看,在航海途中,哥伦布船队里有人动摇过吗?有,甚至还起了内讧。当食物逐渐减少,而目的地遥遥无期时,许多人动摇了。其中一位副手已经绝望得甚至想杀掉哥伦布,然后率领船队回头!但是,哥伦布坚持住了。他相信,地球是圆的,只要一直往西,肯定有陆地。迪亚士和达·迦马往东走,他往西。这需要自信,需要勇气,这是一个创新;在旅途中,在艰难险阻面前,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到目的地誓不罢休,这是不同于他人的第二个创新;同时,他不仅自己要去美洲,而且要鼓舞士气,动员同伴继续不要气馁,继续向前,这是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创新!哥伦布的科学精神、坚强意志和鼓励同伴的精神,他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在座每一位同学学习! 分析: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搏击自然、超越自我、演绎悲壮的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例,它们是激励学生意志、促其奋发向上、鼓励自我实现、提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极好素材。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合适的时机和材料,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吸取文明、激励奋发。此之谓“励志”艺术也。 案例三:文庙里怎么会有龙的浮雕?(初一) 为使低年级的学习者更好地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教师决定利用地方性的课程资源、儒学胜地——文庙,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由问题深入观察,由观察进入探究,由探究体会历史。 1.在文庙门口,先让学生观察棂星门的建筑特色,介绍“棂星”二字的含义。[1]然后进入大门。 2.在大成殿的孔子像前,教师介绍孔子生平。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包括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如《论语》中的名句),讲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此基础上解释“儒”的概念,为探究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作知识铺垫。 3.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分组,对大成殿从里至外,从上至下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文庙的建筑特征、大成殿中的孔子塑像和各种匾额,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自己看到的内容和不理解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质疑,并将小组的问题汇总。 4.观察时间结束后,让学生集合,让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或问题。 5.将各小组的问题汇集整理,突出四大问题: (1)龙是帝王的象征,为什么孔庙大成殿的石台阶上有龙的浮雕? (2)“大成殿”匾为宋徽宗所赐,“万世师表”匾为康熙帝所赐,“圣集大成”匾为嘉庆帝所赐,“圣协时中”匾为道光帝所赐,“德齐帱载”匾为咸丰帝所赐,为什么历代封建帝王都要为孔子提匾? (3)文庙既然是儒家的圣地,为什么大成殿里只要孔子像、曾参像和颜回像,而没有孟子像? (4)既然孔子是封建帝王心目中的圣人,为什么今天人民政府要重新修缮文庙? 教师抓住这些问题,讲述孔子的政治思想(“礼”和“仁”的含义等,并对“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进行解释,让学生注意孔子思想中仁爱与宽容对今天的启发意义)、教育思想的特征与意义(“有教无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然后发动学生讨论分析封建君主推崇孔子和当今政府重修文庙的不同意义。有的小组提出,孔子思想中的“仁政”、“德治”和“君臣礼义”等,符合提倡“忠君尊王”、维护等级制度的封建统治者要求;有的认为孔子是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经过讨论,学生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理解:历代封建君主把孔子捧上天,是看中孔子政治思想中消极的东西,让老百姓安分守己,不敢犯上作乱。现在我们尊敬孔子,是继承孔子思想中的精华。它们除了教育思想外,还有那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美德的文化遗产。 第三个问题较难理解,教师补充了孟子的政治思想,重点介绍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告诉学生,据文庙的研究人员考证,孟子的这一思想触及封建君主们的痛处,所以从明朝初年起,孟子被逐出孔庙。确切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悬念,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关注和探究…… 分析:乡土课程资源是学生身边的历史,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切入点,由此可使学习者主动将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使现实情境与教材知识相互印证,了解其渊源,比较其差异,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因此,合理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展览遗物,并由感官刺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习和研究,也是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且谓之“参观”艺术,参观本身只是途径,其过程中的引导、启发方是真正的艺术也。 案例四:瓦特与蒸汽机(初三) 学完九年级《工业革命》内容后,学生了解到蒸汽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对“蒸汽大王”瓦特兴趣陡升。为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教师决定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尝试让学生进行局部性、拓展性的课外研究。于是教师从“真正的蒸汽机是怎么发明的?”、“瓦特的贡献何在?”两个角度提示学生,让他们分组查阅资料,设计活动的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后进行课堂讨论。 师:上次课我们学到,1784年,瓦特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点燃了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请问,我所说的“真正的蒸汽机”是什么意思?换句话说,为什么瓦特之前的蒸汽机就不是“真正的”呢? 生1:我们组在《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发明》、《影响历史进程的100项科技发明》等书里看到,蒸汽动力的运用和蒸汽引动装置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有一个法国人制成了第一台原始的蒸汽机,用于代替人力或畜力抽取深井里的水,但实用价值不高。不久以后,有一个英国人吸取了法国人的长处,制成了一台蒸汽机,用于抽取矿井里的水,但效率还是很低。在瓦特之前,还有一个英国人对当时的各种蒸汽机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写了100多个报告,尽管他没有独创性的发明,但为瓦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蒸汽机的真正的“脱胎换骨”工作是瓦特完成的,所以瓦特的蒸汽机才是真正的蒸汽机。 师:很好,你给我们追溯了蒸汽机的历史发展。而且,大学生必知的知识,你们也提前知道了。那么,我请问大家,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叙述中,我们能发现什么道理? 生2:蒸汽机的真正发明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师:对。有句俗话,叫“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瓦特的发明是继承和吸收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吗?(生点头。稍顿)可以看出,在科学史上,一项重大的发明,常常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同学们说是吗?(学生会意)那么,为什么瓦特有这样的本事呢?从瓦特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可贵的东西呢? 生3:我们组的任务是瓦特的情况和贡献。传说瓦特小时候看妈妈烧水时,就对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来感到好奇。这个传说是否准确,还有待于继续查考。实际上,瓦特21岁上大学时,就非常喜欢制作和修理物理机械。1763年,学校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修理一台旧蒸汽机。在修理期间,他发现了它的许多缺点,并立志加以改良。但尽管他发现了毛病所在,并反复试验,日思夜想,两年时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有一天他外出散步时,突然间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他顿悟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经过实验后,他的办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他在资金和汽缸的机械技术上得到了别人的鼎力相助。此后,瓦特精益求精,对蒸汽机不断改进。1784年,也就是在他接受学校任务的21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与以前的蒸汽机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工作摆脱了人力的辅助和调节。 师:你们这一组做得也不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4:瓦特志向远大,他找到了旧蒸汽机的致命弱点,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尽管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可他长期坚持不懈,反复试验,连续革新,锲而不舍,最后他成功了。 师:是啊,21年,人生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都耗上了。真正的科学研究,是多么的不容易!·这种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其他补充吗? 生5:瓦特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他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师:对,与前面所说的一样,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常常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瓦特也一样,他得到了同行的支持。所以,在研究中、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还有补充吗?(生沉默。稍顿)刚才这位同学讲到了瓦特小时候的传说,尽管真假还不清楚,但从中我们能否获得一些启示呢?(稍顿) 生6:瓦特非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抓住兴趣、对自己好奇的东西大胆地提出质疑。 师:很好。我们常说,疑问是思考的开始。这种质疑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正是这种疑问促使他以后对这个问题不断关注,不断思考,不断积累,最后使他大功告成。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瓦特和蒸汽机的了解,认识到科学家和科学发明需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吸收,需要取得同道者的合作。我想这对我们大家都会有启发的。 分析:文明史中充满着人类智慧的经典史实。前人走过的成功之路,值得我们回味,值得我们分析,值得我们学习。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事例。从上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他试图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发明创造过程,精到地点出科学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如科学发现的长期性和艰苦性、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和批判性、学习研究的合作性以及不懈性等。因此,可以将它归结为“明理”艺术。 案例五:不保留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高一) 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时,教材上的表述是“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这时,有学生突然发问:“老师,如果不保留封建残余,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吗?改革的成果能保持下去吗?”这是一个常规教学没有涉及的问题,也是难得的深化历史认识的好机会。 师(顿了一下):×××同学这个问题大好了!简单地说,就是“不保留封建残余的明治维新能成功吗?”(彩色板书)我们将它作为本课内容的小结。各小组请互相讨论,然后我们再共同探讨。(学生在两分钟内纷纷议论)好,哪一组先亮相? 小组甲代表:保留封建残余即意味着保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我们认为保留封建残余势力难以理解。因为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新兴地主和中下层武士都资产阶级化了。既然倒幕运动已经成功,政权已经为资产阶级掌握,为什么不可以撇开封建残余势力成立一个纯粹的资产阶级政府呢? 小组乙代表:我们的观点有点不同。我们认为明治维新保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时的维新诏令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布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但这个过程的主力军则是由西南各藩大名和广大武士。尽管他们已经资产阶级化,但封建的烙印一时难以去除。为减少改革的阻力,确保改革的成果,资产阶级不得不让他们发挥主力军作用,不但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而且还要适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有这样,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 小组丙代表:我们和乙组的观点比较一致。我们认为明治维新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既是无奈的又是必然的。无奈之处正如你们所说的,资产阶级要想使改革成功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然之处在于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虽已相当发展,但日本民族还未取得独立,因而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较强。要想改变现状,那些拥护文化开明思想、有振兴民族心愿与实力的人,即使是“残余”,也应该团结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 小组丁代表:我们同意乙组和丙组的观点。看来教材中“一分为二”的有的机械,不利于我们对历史进行具体地理解。 师:大家说得都很棒。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来说当然是先进的。但是,改革,即使是性质的改变,也往往要继承过去的合理性。在具体的国家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请问,小组甲的同学还有疑问吗?(小组甲成员会心地摇头)。好,最后,我们应该感谢×××同学,是他提出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思索。希望大家以后能提出更多这样的问题。(鼓掌) 分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需要教师顺势应变,及时点拨,促进探究。本案例中,教师敏锐地把握住学习者闪现的非常有价值的灵感——接近重要问题边缘的“最近发展区”,顺势即兴点化,大胆质疑,促进探究,发散思维,开拓创新。此之谓“点化”艺术,抓住稍纵即逝的创造性教育机会还需教师多多努力。 案例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高一) (说明:本节内容为高一历史《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节,学生自学本节内容) 师:大家自学过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化的进程。那么在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英依然保持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和日本却走向法西斯化,原因何在呢?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有关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生1:美英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较彻底,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民主传统;而德日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都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生2:德日在历史上都有军国主义残余,容易采取对外扩张方式摆脱经济危机。 生3:德日的经济实力较弱,不如美英,较难通过自身改革度过经济危机。 (教师以板书形式加以记录) 师: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原因。但是这些原因是否都合理呢?有没有同学对以上观点有什么要提问或质疑的?(无人应答)那么,我先来问一下,第一位同学说美英民主传统悠久,德日有封建残余,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1:美国在独立战争后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在南北战争后得到进一步巩固;英国在革命后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是虚君,议会掌实权。而德国和日本都保留了君主,并握有一定的实权。专制思想未能全部清除。 师:有道理。现在有没有其他同学要提问的? 生4:请问×××同学,能否具体说明德日的军国主义是如何影响它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生2:日本通过军部发动一系列政变,一步步法西斯化,如“二二六政变”。德国则是法西斯党(希特勒)上台后法西斯化的。 师:这个答案你满意吗? 生4:不满意。希特勒上台并未掌握军队,如何能说是军国主义的表现? 生2:德国军队在1934年宣誓效忠希特勒,怎么不是军国主义? 生4:可那时希特勒在德国的法西斯独裁已经基本确立,这只能说是希特勒在德国确立法西斯独裁的最后标志,怎么能说是军国主义对德国法西斯化的影响呢? 生2:希特勒上台前还鼓吹德国人应该向英法在凡尔赛体系中对于德国人的不公平处置报复,主张武力报复总是军国主义的表现了吧。 生4:那也只能说明是希特勒利用了德国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导致德国的法西斯化。 (生2语塞) 师:第二位同学还有什么要反驳的吗? 生2:没有了。 师:那么就应该把第二条原因改为德国受民族复仇主义影响,而日本受军国主义影响,导致它们走上法西斯道路。(教师更改板书)还有同学要提问的吗? 生5:有。德国的工业实力据书上记载排名世界第二,虽然不如美国,但强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能说德日的经济实力较弱? 生3:我的表达确实有疏忽。 师:那么你是否准备放弃有关经济对德日法西斯化影响的观点了? 生3:不放弃。 师:同学已经指出了你的错误,而你也已经承认。为什么还要“负隅顽抗”?(全班同学笑) 生3:刚才的表述确实有漏洞。我想改为“德日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较强,较难通过自身改革度过经济危机。”就比较合理了。 生5:请问德国和日本的对外依赖性表现在哪里? 生3:德日的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国内工业资源缺乏,由于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扶植因素较多,因此经济基础较薄弱。 师(问生5):现在你接受他的观点了吗。 生5:我觉得还是有些问题。日本对外依赖性较强的理由能接受,德国的工业基础挺雄厚的,说其对外依赖性强好象有些牵强。 生3:我想起来了。“一战”后德国的经济复兴主要靠美国资本的大量援助。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自顾不暇,无力继续扶植德国,这正是德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的表现。 师:还有同学对此观点有疑问吗?(无人反对)那么看来第三条原因也需要作一下更改。(教师更改板书)好,刚才我们已经对德日法西斯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传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思考历史事件正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而不能简单地就政治论政治。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探讨的方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分析:是谓“找茬”艺术。找茬即质疑批判,思辨推进,去粗存精,去假留真。找茬即找问题。教师不但要找学生的茬,而且要让学生自己找茬,别人的茬找多了,有利于内化为找自己的茬,有利于学会怎样找茬,在就是反思。有正思,有反思,这就是探索,就是探究。当然,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也要思考,找“茬”应该在哪些内容中挖掘矛盾?学习者离这些矛盾距离有多远?应该给学习者铺设多少知识基础和问题支架? 案例七:美国内战中为什么北方不先发制人?(高一) 在讲授高中历史《美国内战》一节时,有学生提问:“为什么北方在战争初期会失利?林肯政府为什么不先发制人?”教师当即让学生讨论、思考,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师:从教材上可以知道,当时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北方明显优于南方,怎么会在战争初期失利了呢?而且,林肯反对奴隶制,南方许多奴隶不堪忍受奴隶主的欺压,纷纷逃到北方,而南方政府还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联邦政府分裂。那么,林肯政府为什么不提前用武力加以遏制呢?假如你是林肯,你会怎么想?请结合他的处境及有关主张加以思考。 生1:林肯反对黑人奴隶制,但作为总统,他首先要维护联邦的统一。他可以用武力先发制人,但这势必将南方奴隶主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这样,国家的统一就要破坏了,国家分裂正符合南方奴隶主的心意呢。再说,战争打响了,胜负与否又有谁能料得到呢? 师:很好。你是从林肯的主张出发,去理解的。在林肯的心里,国家的统一比废除奴隶制更为重要。对吗?(生点头)还有其他见解吗? 生2:我看过林肯的传记。我认为林肯首先是个政治家,让南方发动战争是他的政治策略。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他刚上台就宣布内战,不就成了战争狂魔,遭百姓唾弃了吗?林肯是个聪明人,他不愿意背这个罪名。当然,战争开始后,北方将领指挥不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师:你的说法也合情理。林肯的策略是站稳脚跟,以退为进,是吗?(生点头)但是,我们书上说,北方在战争初期软弱妥协,犹豫不绝,又怎么理解呢? 生3:北方不希望统一的局面失控。 师:难道南方就不想统一北方吗?南方也想掌握政权,正是林肯的上台给南方带来了压力,所以他们想先下手为强,用武力迫使北方就范。(生沉默)北方为什么踌躇犹豫?换句话说,南方为什么说打就打,没有顾虑战争胜败呢? 生4:我的想法是,南方发动战争,胜败都能接受。胜了,推行种植园奴隶制。败了,还可以退守回来,所以比较放得开。北方则不一样,北方在战争中只能胜不能败,战争的突然爆发,北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在国家统一与战争灾难之间,举止比较犹豫,是可以理解的。 师:太好了。你给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战争心理分析。综合林肯政府的策略、上台时的处境以及南北双方的考虑,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北方政府没有先发制人了。这确实是林肯的政治智慧,他要让南方先背信弃义,自己后发制人。并且,等到战争逼入绝境时,抓住“非解放奴隶不可”的时机解放奴隶和农民,让他们充分发挥战斗力作用。这样,既维护联邦的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分析:让学习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具体的分析历史,理解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素养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人文功能的体现。教师的艺术就是为学习者创设历史情境,引导他们移情入境,将心比心,变换角度,深入思考,从而生成历史理解。此之谓“移情”艺术。本例中,教师将学习者引进历史场景,展开合理想象,使学习者超越了教材的字面意义,深入人物心理和事件本质,并为后面的重点内容“如何评价林肯”作了重要铺垫。 案例八:项羽兵败乌江的评价(高三) 在高三文科班复习课上,教师设计了《文学、艺术和历史》内容,其中渗透了下列历史理论意识:不同立场和角度会导致不同的历史认识。 师:处在不同历史时期,即使是处在同一时期,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有时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来看下面两首诗(板书)。 题乌江亭                        乌江亭 (唐)杜牧                     (宋)王安石 胜败兵家不可期,    
本文档为【第六章 教学艺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4055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4KB
软件:Word
页数:20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0-11-24
浏览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