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举报
开通vip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戳叭民雨涎霉魏值诡 。周 宇 内容提要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 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 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升值经常收支 购买力平价 作者简介周 宇,男,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 中圈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缩号:1007—6964【2003】05-030425—0345 当前流行的...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戳叭民雨涎霉魏值诡 。周 宇 内容提要 近几年,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相继提出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张。 这一主张立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判断,其依据主要涉及经常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压力和 购买力平价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将分别探讨和反驳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论点。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升值经常收支 购买力平价 作者简介周 宇,男,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 中圈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缩号:1007—6964【2003】05-030425—0345 当前流行的人民币升值论正在构成对人民币汇率 稳定的威胁。升值论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人民币汇率低 估的判断,即升值论者认为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要明显 低于合理的汇率水平。如果人民币汇率水平过低的判 断能够成立,那么这一结论意味着我国推行的是人为 的汇率保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现有的汇率 水平有可能增加外国政府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和加剧我国与外国的贸易摩擦。然而,如果人民币汇率 并没有低估,人为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无疑会给我国对 外经济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因此,正确评价人民币汇率 水平是我国合理制定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基于以上判断,本文将结合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 观点,探讨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的问题。 一、经常收支顺差的含义 从1994年双重汇率并轨和人民币汇率调整以来, 我国的经常收支一直是顺差。一些人民币升值论者把 这一状况作为判断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证据之一。这一 观点忽视了经济结构对经常收支的制约作用,实际上,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常收支顺差并非起因 于汇率水平问题,而是起因于贸易国之间的经济结构 差异。 一般来说,在经常收支长期出现顺差和逆差的情 况下,这类顺差和逆差通常被称为结构性经常收支黑 字和赤字,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经常收支失衡主 要起因于经济结构的差异。就世界上最大的经常收支 逆差国美国而言,以低储蓄和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经 济结构是导致经常收支赤字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从 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储蓄和投资之差等于经常收 支差额,即S—I=CA,这一等式意味着低储蓄和高投资 必然会引起经常收支赤字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汇率 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常 收支失衡问题。 60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经常 收支顺差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受经常收支顺差 的影响,日元和马克汇率出现长期升值趋势,但汇率调 整并没有起到平衡经常收支的作用。就日元而言,70年 代初期,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为360日元,90年代中期日 元升值到80日元,在近25年的时间里,日元汇率的对外 价值增长了三倍多。日本经常收支顺差的规模(对GDP 之比)70年代平均为0.6%,进入90年代后,该比率在日 元大幅度升值后反而上升到2.4%。以上事实证明,如果 经常收支的失衡起因于经济结构问题,那么汇率调整 不仅无法消除逆差国的赤字,反而有可能给顺差国的 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和困难。 ‘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45·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经常收支顺差同样起因于国 内外经济结构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和我国 经常收支的特点从两个不同方面可证明以上结论。 首先,就汇率而言,如果汇率低估是经常收支顺差 的原因,那么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应该处于贬值趋势。然 而,实际上,自1994年汇率调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 处于升值状态,这一事实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假设是 不相符的。到2002年底为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1%。 另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因此,90年代 中期以来,受美元升值的影响,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 的汇率明显升值。到2002年年末,人民币对欧元(或德 国马克)、日元、韩圆、泰铢的汇率分别升值17.9%、 17.0%、58.1%、和78.7%。以上为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 化,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人民币已经出现大 幅度升值,人民币升值论者忽视了这一重要事实。① 在人民币升值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的人 民币汇率调整是造成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低估的主要 原因。这一观点在理论上同样缺乏说服力,因为一次性 贬值不可能使一国的实际汇率长期低于均衡水乎。 一般来说,实际汇率水平是决定一国对外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汇率可以定义为以同一种货币 衡量的两国物价水平之比。与外国物价相比,如果本国 的物价水平相对提高,这一变化意味着实际汇率升值 和贸易竞争力的下降。反之,则实际汇率贬值,贸易竞 争力上升。实际汇率的变化受名义汇率和国内外物价 变化的影响,名义汇率升值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实 际汇率升值,汇率和物价的相反变化引起实际汇率贬 值。从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名义汇 率贬值可以改善一国的对外竞争能力。然而,大量的实 证研究证明,名义汇率贬值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实际汇 率的水平,这意味着贬值的效果是短暂的。名义汇率贬 值会引起国内物价的上升,而后者会使实际汇率很快 恢复到名义汇率贬值前的水平,由于以上原因,名义汇 率调整的经济效果只能持续2到3年的时间。②由此可 见,那种认为1994的汇率调整使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 低估的见解显然违背了事实。 观察近年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我们不难发 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以上结论。从我国的 情况来看,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33%,但此后三 年,我国累积通货膨胀率要高出美国30%左右,而且在 此期间人民币对美国名义汇率也有所升值,因此,1996 年以后,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又恢复到了1994年汇率调 ·46·<世界经济研究>2∞3年第5期 IMF,ht∞哦i帆alFiIIncialstmi8tic8,各年朊 整前的水平。此后,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没有 明显的变化,然而,由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升值,人民 币对其他货币的实际汇率开始出现升值趋势,从1994 年到2002年年底为止,人民币对欧元、日元、韩圆和泰 铢的实际汇率分别升值了41.8%、65.3%、47.3%和 66.8%。在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影响下,1997年以后,我 国经常收支的相对规模开始出现缩小趋势。③ 图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1为我国经常收支顺差对GDP之比,从该图可 以看出,自1997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经常收支顺差开始逐渐减少。因此,从经常收支的动态 变化来看,人民币面临的不是升值压力,而是贬值压 力。20世纪90年代后期,泰国的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收 支恶化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亚 洲金融危机的这一教训,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 收支顺差的减少预示着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正在增 加,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是我国预 防金融危机的重要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之一。 我国的汇率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实际上是美元盯住汇率制,在这 一制度下,外部经济失衡只能通过国内价格的变化加 以调整,而价格调整具有下方刚性和上方弹性的非对 称性特点。在盯住汇率制度下,当实际汇率低估时,国 内物价的上升将使实际汇率很快恢复到均衡水平;当 实际汇率高估时,由于工资和价格下方调整刚性的特 点,实际汇率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均衡水平。在这种情 况7,就有必要考虑通过名义汇率贬值纠正实际汇率 高估的问题。基于以上推理,当前我国实际汇率的升值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经常收支顺 ①<我国外汇形势总体良好),‘金融时报>,2∞3年3月6日。 ⑦mF,Ap岬岫ch髓toE∽h肌geRaleP0licy,1994,印.45—“ (爹<我国外汇形势总体良好),<金融时报>,2∞3年3月6日。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差并不能成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证据。我国贸易收支 的以下两个特点同样证明了以上结论。 第一,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主要发生在与美国之 间,我国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基本上处于 平衡或逆差状态,这一状况说明人民币对外汇率并没 有低估。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6, 207.85亿美元,其中出口3’255.69亿美元,进口2'952.16 亿美元,进出口顺差为303.53亿美元,另外我国对美国 的贸易顺差为427.2亿美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如 果把美国排除在外,那么我国的贸易收支将出现赤字, 这意味着就其他多数国家而言,我国的进口要大于出 口。另一方面,以上事实也说明,我国与美国经常收支 的不平衡主要起因子美国的经济结构问题。 长期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主要东亚国家基本上 保持了对美国的贸易收支顺差,而且近年来顺差规模 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顺差的扩大导致了这些国家外汇 储备的迅速增加。因此,在对美国的顺差问题上,我国 并非处于特殊的位置,这一状况说明我国对美国的经 常收支顺差不能成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证据。另一方 面,近年来,我国对亚洲地区总的贸易收支多为是逆 差,而且对东亚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贸易收支也基本 上是逆差。如2002年我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马来 西亚和泰国的贸易收支逆差分别为50.3亿、130.8亿、 314.8亿、43.2亿和26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 一部分政治家和学者是“人民币升值论”的主要倡导 者。然而,如果可以把经常收支顺差作为衡量汇率低估 的依据,那么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所存在的问题是高估 而不是低估。人民币面临的选择应该是贬值而不是升 值。 第二,从商品分类与贸易收支的关系来看,我国劳 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为顺差,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 的进出口为逆差,这一特点说明比较优势是推动我国 出口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图表2反映了我国2002年进 出口商品的构成。从该表可以看出,由于受燃料和原材 料进口的影响,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为逆差,与初级 产品相对应,工业制品的进出口为顺差。另外,在工业 制品项目下,资本密集型的化学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 备为逆差,劳动密集型的杂项制品为顺差。图表2显示 我国绝大部分贸易收支顺差都产生在杂项制品项目 下。一些更为详细的资料显示,在杂项制品项目下,服 装及衣着附件,鞋靴和其他杂项制品构成了主要顺差 项目。 以上分析表明,比较优势是形成我国经常收支顺 差的根本原因所在。一般来说,无论汇率低估和高估都 会抑制比较优势的发挥。在汇率高估的情况下,具有比 较优势的项目可能出现逆差,相反,在汇率低估的情况 下,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可能出现顺差。因此,在通 常情况下,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为顺差,不具有比较优 势的项目为逆差是汇率水平适中的表现之一。按照这 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进行判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低估问题。就我国 的情况而言,图表2显示,按SITC的10项划分,我国有6 项为逆差,颂为顺差,其中劳动密集型项目为顺差,资 本密集型项目和资源项目为逆差,这意味着我国产品 的竞争优势并非来自汇率政策,而是来自于低工资的 比较优势。 与管理贸易相比,自由贸易的长处是可以充分发 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和最大 程度地改善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改善福 图表2 2002年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金额单位:亿美元) 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 出口 进口 差额 总值 3.255.7 2952.0 303.7 一、初级产品 284.8 492.7 —207.9 O类食品及活动物 146.2 52.4 93.8 1类饮料及烟类 9.8 3.9 5.9 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 44.0 227.4 一183.4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83.7 192.9 —109.2 4类动植物油、脂及蜡 1.O 16.2 一15.2 一 TUp制晶 2.970.8 2459.3 511.5 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 153.3 390.4 —237.1 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529.6 484.9 44.7 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 l。269.8 1370.3 —100.5 8类杂项制品 1.011.7 198.O 813.7 9类未分类的商品 6.5 15.6 —9.1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47·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利水平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为比较优势产品出口的增多 和该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非比较优 势产品进口的增多和该产业失业人口的增加。这意味 着实现自由贸易的过程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 和其他资源将从非优势部门转向优势部门。另外,由于 发挥比较优势可以提高生产率,而生产率的提高又会 引起工资的上升和商品成本的下降,因此,实现自由贸 易的过程还伴随着名义收入的增加和商品价格的下 降。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名义收入的增加必定引起实 际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在名义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价格的下降必然引起实际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以发 挥比较优势为目的的自由贸易将通过工资和价格途径 改善人们的福利水平。 “人民币升值论”是“中国通货紧缩输出论”的翻 版。这种观点把世界性通货紧缩归罪于我国劳动密集 型产品的出口,并主张通过强迫人民币升值,阻止我国 的出口。从理论上讲,这一观点违背了自由贸易的理 念。一般来说,以发挥比较优势为目的的自由贸易必定 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把通货紧缩归罪于这种 价格变化,实际上是对自由贸易的否定。因此,那种以 反通货紧缩为借口,企图通过汇率保护政策,阻止中国 商品进口的行为实际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二、汇率市场决定论的真伪 当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像所有其他商品的 价格一样,汇率、即本币与外币的交换比例也应该由市 场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只有如此,汇率制度才符合市场 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这一观点推理,政府保持汇率稳 定的努力势必妨碍市场经济的功能。这种观点坚信,从 合理分配资源的角度来看,自由浮动汇率制要胜过固 定汇率制,基于这一认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所 有国家最终都应该选择自由浮动汇率制。 以上观点成为人民币升值论的另一重要依据。这 一观点认为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才是真正的均衡汇率水 平,在市场汇率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政府保持汇率 稳定的措施必然会导致汇率水平的低估,而汇率水平 的低估又会在贸易方面引起不公正竞争。结合到我国 的情况。这种观点认为,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的影响下,人民币市场汇率明显面临升值压力,在这种 情况下,政府保持汇率稳定的努力使人民币汇率脱离 了市场均衡汇率水平,从而引起了人民币汇率的低估。 ·48·《世界经济研究)2∞3年第5期 持有以上观点的人常常把人民币黑市汇率作为判断市 场汇率水平高低的标准,并以此断定人民币汇率出现 了低估。 然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 来看,以上这种把汇率制度弹性作为衡量经济市场化 程度的见解是明显错误的。 从理论上讲,实际汇率水平是决定一国对外竞争 力的主要因素。而实际汇率又受名义汇率和国内外相 对物价变化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部经济的不 平衡主要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加以调整,在自由浮动汇 率制度下,汇率将成为调整对外经济的主要杠杆。传统 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认为,与大国相比,小国更适合选 择固定汇率制,这是因为小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 调整的难度和代价要明显大于价格调整,而贸易依存 度较低的经济大国更适合选择自由浮动汇率制,对这 些国家而言,价格调整的难度和代价要大于汇率调整。 然而,在以上理论中,无论是固定汇率制下的价格调 整,还是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调整都属于市场经济的 调节方法,因而不存在固定汇率制或固定盯住汇率制 违反市场经济机制的说法。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 顿森林体系是固定盯住汇率制,近年来实现的欧洲货 币联盟属于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另外,当前香港的货币 局制度也属于固定汇率制。在经济学界,不论过去还是 现在,没有人指责以上汇率制度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 则。就香港而言,尽管香港采用的是固定汇率制,但香 港经济一直被世界视为最自由的经济体。由此可见,那 种以汇率制度作为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和自由程度的做 法,以及那种把固定汇率制或固定盯住汇率制度视为 政府管制行为,把自由浮动汇率制视为市场行为的观 点是没有根据的。 另外,那种认为汇率制度的发展会收敛于自由浮 动汇率制的看法同样是错误的。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 后,东亚国家采用的美元固定盯住汇率被视为是金融 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两极论的提法开始 流行于西方学术界。两极论认为,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和 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是世界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 这一看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事实的验证,然而即使假 定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固定汇率制仍然可以作为汇率 制度的选择对象。因此,那种认为,在一般的意义上自 由浮动汇率制要胜过固定汇率制,而且前者应该取代 后者的认识是一种错误的判断。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既然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成为理想的汇率制 度,那么就不存在唯一的、必须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 的均衡市场汇率。这是因为,在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下, 汇率不可能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而变化。在汇率完全 固定的状况下,经济的失衡会通过工资、价格的变化和 要素移动来加以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外汇市场的 供给和需求发生怎样的变化,被固定的汇率始终都是 均衡汇率。正如前文所述,汇率的均衡水平是由实际汇 率水平决定的,当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汇率水平时,名义 汇率和价格的变化都可以起到调节实际汇率的作用。 如果名义汇率被固定,价格将代替名义汇率发挥调节 实际汇率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由政府维护 的固定汇率和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都属于均衡汇率 水平,那种认为后者比前者合理的提法是缺乏根据的。 最后需要探讨的是,如果扩大汇率制度弹性,人民 币汇率是否一定会出现升值趋势。这一结论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在我国现存的资本 项目管理体制下,资本流入受到鼓励,资本流出受到限 制,这是资本项目出现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的 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管理是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措 施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政策增加了人民币 汇率的升值压力。从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来看,鼓励资本 流入的政策可增加外汇供给,而限制资本流出的政策 会抑制外汇需求,在政府保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外汇 供给大于需求自然会引起外汇储备的增加。由此可见, 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本项目管 制与固定盯住汇率制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政府放弃维 护汇率稳定的义务,那么外汇储备将会保持相对的稳 定,经常收支顺差必定引起资本收支逆差。与此同时, 如果政府取消对资本流出的限制,那么本国对外投资 的扩大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 外,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我国经常收支顺 差的规模有减少趋势,这一变化有可能诱发人民币汇 率贬值的预期。综合以上因素,现阶段还很难断定扩大 汇率制度弹性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三、购买力平价与发展中国家汇率的差距 人民币升值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购买力平价与 汇率的差距。近年来,一些外国学者以购买力平价为依 据,断定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 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主张。 90年代后期以来,在对我国经济实力的评价方面, 以购买力平价为标准的计算方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 广泛关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认为,依据购买力平价的 计算方法,人民币汇率应该为1美元对1.5到2.5元人民 币。如按照世界银行的推算,1999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的人民币汇率约为1美元对1.8元人民币。如果以此为 标准,我国的GDP在世界排名由第6升为第2,就总体经 济规模而言,我国将一跃成为仅次子美国的经济大国, 而印度将成为经济规模仅次于日本的第四大经济大 国。以上推算是否合理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从 直观上看,中国和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经济龙头的说法 与现实存在着明显差距。 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计算GDP是为了测定世界 各国的实际经济规模,然而,由于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汇率与现实中的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 一状况给人们造成了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假象。正 因为如此,人民币升值论者把这种差距作为要求人民 币升值的理论依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有很 强的煽动性。从形式上看,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为 l美元对1.8人民币,而现实中的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对 8.3人民币,后者为前者的4.6倍,这种比较从直观上给 人们一种错觉,即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出现了严重的低 估,中国政府理应让人民币升值。 国际金融机构的购买力平价计算是否合理呢?我 国一些学者认为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过高估计了人民 币的价值,国内一些学者推算,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 民币汇率大概在l美元对4到7元人民币之间。如易刚认 为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应该为1美元对4.2 元人民币,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则认为该汇率 水平为1美元对5元人民币,也有一些较低的估计为l美 元对7元人民币左右。然而,无论按那一种方法进行比 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要明显高于现实 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以上事实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了呢?答 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包括贸易品 和非贸易品,而一国的出口竞争力主要受贸易品价格 的影响,一般来说,汇率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国内外贸 易品相对价格的高低,因此,购买力平价并不能完全代 表合理的汇率水平。 从我国与美国的物价情况来看,服装、汽车、电器 和机械等贸易品价格并不存在明显差别,这说明人民 币汇率基本上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在考察住房、理发、 <世界经济研究>20Q3年第5期·49·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医疗等非贸易品的价格时,我们不难发现,按现实中的 汇率进行计算,美国要高出我国许多倍。这一事实一方 面意味着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要远远低于美国,另一 方面也意味着人民币在非贸易品交易方面具有较高的 购买力。 许多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非贸易品在GDP中的 比例,大约超过5成,因此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非贸易 品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就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 格而言,由于发达国家之间相对比较接近,而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在比较现实 汇率水平与购买力平价的差异时,发展中国家对发达 国家所出现的偏差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之间的偏差。 另外,由于发达国家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要 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货 币的均衡汇率要明显低于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水 平。 圈表3 汇率对购买力平价之比(1999年) 下是与这一问题相关的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生产率的差别是引起不同国家非贸易品价 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后者又导致了汇率与购买力平 价之间的差距。这一见解是以以下假定为出发点的,即 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具有可变性,而非贸易品部门的 生产率具有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贸易品的价格受国 际市场价格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而非贸易品 价格不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因而具有可变性。当贸 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将会上升,这 一变化引起非贸易部门劳动力向贸易部门的转移,并 最终导致非贸易部门工资的上升。由于非贸易部门的 生产率没有变化,因此,该部门工资的提高只能通过价 格的上涨来加以吸收,其结果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提 高将导致非贸易品价格的提高。另外,由于发达国家贸 易品部门的生产率要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一事实 决定了发达国家非贸易品对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也要高 『图.圜.圈.圈I冒l圈I_{ 乌克兰 印度 俄罗斯 中国 印尼 保加利亚罗马尼噩 以上事实证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汇率决定 的货币对外价值一般要低于购买力平价。二者的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 展差距。一般来说,经济越落后二者的差距就越大,另 外,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二者的差距会趋于缩小。图表3反映了主要发展中国家 的情况,从该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汇率水平要 明显低予购买力平价,前者对后者之比大约在3到5倍 之间,其中,乌克兰,印度和俄罗斯的差距要大于我国。 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汇率水平一般都要低于 购买力平价,而且,从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来 看,我国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差距属于中等水平。这一 事实说明,以购买力平价和汇率的差距为依据。推断人 民币汇率低估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的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问存 在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对此学术界有各种不同解释,以 ·50·《世界经济研究>2∞3年第5期 于发展中国家,而非贸易品价格的 这种差异使购买力平价无法正确 反映均衡的汇率水平,这是发展中 国家对发达国家汇率水平明显低 于购买力平价的主要原因。 第二、经济基础条件的差异也 是导致汇率水平偏离购买力平价 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发达国家 之间的汇率水平更接近购买力平 价,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货币 的汇率水平却远离购买力平价。这种状况与经济基础 条件差异的大小正好吻合,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条件 基本上属于一个档次,该状况决定了这些国家之间的 汇率更接近购买力平价,然而,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由 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稳定程度、产业竞争能力、对外经济 状况和银行部门的健全性等因素普遍不及发达国家, 这种状况使市场参与者愿意持有发达国家货币而不愿 意持有发展中国家货币,其结果,在市场供给和需求力 量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有可能长期 低于购买力平价。 以上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汇率水平脱离购买力平价 的两种解释,前者强调了生产率的变化,后者强调了经 济基础条件的差异。这两种见解说明,应该以发展的眼 光看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口 (责任编辑:孟学聪) 7 6 5 4 3 2 1 0 万方数据 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 作者: 周宇 作者单位: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刊名: 世界经济研究 英文刊名: WORLD ECONOMY STUDY 年,卷(期): 2003,""(5) 引用次数: 13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秦爱红.Qin Ai Hong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矛盾剖析 -特区经济2008,""(11)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政策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使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大,可恰恰 相反,从2007年以来,中国一直处干高通货膨胀的态势,理论在现实中出现了矛盾.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得出两者并不矛盾. 2.学位论文 孙明晖 人民币汇率升值现象浅析——从比较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均衡实际汇率的角度分析 2008 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急剧膨胀,截止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15282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加了4619亿美元,增幅约43.3%,[1]同时,要求人民 币加快升值的呼声也越发的强烈。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是否需要调整和应该如何调整的问题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此大背景下,选取了合 理的经济因素变量,建立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计量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均衡实际汇率的角度测度人民币汇率,试图对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情况给 予一定的解释。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汇率长期被维持在一个不合理的水平,将会付出巨大的社会福利成本,发出错误的信号,影响公众预 期,导致经济的不稳定。而均衡汇率作为汇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判断汇率水平是否合理以及汇率政策是否需要调整的主要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均衡 理论的介绍和分析,选取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各种不同的经济因素,例如:税收、名义汇率、进口税率、出口退 税率、政府支出比率、国内生产总值和货币供给量等因素对均衡汇率的影响,最终建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证模型(ERER)和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研究 长期人民币汇率的均衡状态。 本文选取了1994年到2007年间的各种基础经济因素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测算出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的人民币均 衡实际汇率。根据测算结果,1994年到2007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总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时期。第一、 1994年到1995年,人民币处于低估阶段。1993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1994年、1995年通货膨胀水平分别达到了21.7%和14.8%的 情况下[2]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快速升值,而同期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基本保持不变。第二、1996年到2002年,人民币处于高估状态。1998年以来中国物 价水平开始下降,并一度出现负增长,从而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第三、2003年到2007年,人民币处于低估状态。2006年、 2007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低估约9%和11%,与均衡实际汇率上升的趋势正好相反,说明人民币汇率尚未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还有向上调整的空 间。另外,实际有效汇率自2003年到2007年已经连续四年快速偏离均衡有效汇率(ERER)约11%,因此2008年实际有效汇率应该趋向均衡汇率值回归 ,2008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将放缓。 本文结构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引言。就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作总体介绍。 第二章人民币实际汇率研究。介绍了实际汇率的概念和分类,然后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的选择和测算区间跨度的决定,采用IMF的多 边汇率测算方法,测算了1994年到2007年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第三章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对均衡实际汇率概念及中外各种均衡汇率理论进行介绍,其中包括购买力平价假说、基础要素均衡汇率理论、自 然真实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和均衡真实汇率理论等。进而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在Edwards的ERER模型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修正 后的ER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定量研究的过程中,应用EVIEWS统计软件,通过对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分析(Co- Integration)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情况。然后,将模型测算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值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值进 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对我国汇率失调状况做出判断和分析。 第四章结论。在第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以及未来一阶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空间做了预测。 3.期刊论文 陆家骝 缓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几点思考 -南方金融2003,""(9) 本文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近期变得更加突出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依据这些分析,作者 提出自己缓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思考和建议. 4.期刊论文 李天栋.Li Tiandong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制约条件与政策搭配 -新金融2006,""(5) 由于我国经济景气与生产能力的形成过程是重合的,总需求增加使经常账户恶化的同时,新形成的生产能力会改善经常账户状况,传统的"休谟机制"在 我国是不存在的.这种独特的情况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多出现在经济景气甚至过热的时刻,然而我国劳动力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要求人民币小幅地稳定 地升值.本文继而分析了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政策搭配应采取的顺序和方式. 5.学位论文 王义中 论人民币汇率波动、失衡与升值 2008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到2005年7月期间,中国实行固定汇率政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非常狭窄的区间里波动,这种超稳定赋予给国内经济良好 的外部环境。然而,透过日元和德国马克变化历程发现的共同事实是经济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本国名义汇率升值。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外汇 储备持有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毫无疑问,掩藏在高经济增长背后最主要的故事便是人民币汇率要升值。 理论界和政策层面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和模型测算出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值,据以确定合理的调整幅度,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至今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 。实质上,应该允许多大幅度实际汇率短期与长期波动才是政策层面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实际汇率波动会影响均衡汇率水平;实际波动幅度大小关系 到投资者的风险决策、关系到宏观经济稳定、影响到投资者汇率预期。第3章采用标准差、GARCH模型和HP滤波法度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性。结 果表明:实际汇率长期波动相对于短期波动其稳定性在提高,短期波动具有粘滞性、杠杆效应和易受外来冲击影响的特征。进一步的方差分解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表明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主要来自于名义有效汇率波动而非相对价格波动;人民币兑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则主要是由于可贸易品相对价格波动,而非非 贸易品价格运动。 既有均衡汇率理论许多地方需要完善。第4章区分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调和波动,提供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充分考虑计量模 稳定性,并结合中国还存在资本管制的现实对其进行解释。发现人民币不存在严重高估和低估,只是产品市场上近期实际汇率低估且程度在加深,而资 产市场上高估。长期均衡来自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因素,而相对供给起决定性作用,短期均衡来自实际汇率自身、相对货币供给、预期因素和利差,其 中前两者的作用比较明显。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波动是资产市场上的一种货币现象,名义冲击和货币冲击对波动影响较大,而长期波动是产品市场上实 体经济增长的反映,生产率冲击或供给冲击对波动影响较大。第5章进一步从供给冲击(生产率)的角度讨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来源。将生产率和货币政策 相结合,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构建汇率预期变化的理论模型。得到的结论是:人民币汇率由升值预期转换为贬值预期的关键性条件是消费偏 倚减弱。 第6章从不同角度讨论人民币汇率失衡和升值过程中的政策选择。首先总结了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宏观经济操作方式的经验教训。发现日本政府采用的 是“双盯住政策”:频繁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试图保持名义汇率和物价稳定,从而盯住实际汇率。日本政策实行的是扩张性盯住,而中国推行的是 紧缩性盯住。为此,本章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然后通过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实行紧缩性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后果。结果表明:短期内,提高利率紧缩经 济不仅可以实现被动式升值,而且能有效控制通胀,而主动性大幅度升值可能会陷入类似日本经历的困境。若利率政策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人 民币汇率主动式小幅度升值能有效抑制通胀;长期中,“紧缩性盯住”(降低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和其他措施)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衰退。为避免“流动 性陷阱”,“紧缩性盯住”优于日本式的“扩张性盯住”。接着讨论在净资本流入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以及冲销干预和放松资本流出政策。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入到贸易品部门,短期内不会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产生影响,而长期中会导致实际 汇率升值;短期内,冲销干预是一个较好的抑制升值的政策,但长期中该政策是无效的;长期来看,面对国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放松资本流出、鼓励 本国企业“走出去”是抵制升值的最有效政策;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也有抑制升值的功能,但与放松资本流出政策相比,其政策效果一般; 第7章区分“政府主导型”升值和“市场主导型”升值,利用动态优化方法求解这两种方式下人民币汇率的最优升值路径。由于中国产出汇率预期弹 性大于资本可流动下产出利率弹性,因而人民币汇率升值路径是“政府主导型”的,采取渐进式的阶段性升值方式,只有在该约束条件发生逆转时,才 能推行“市场主导型”升值,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6.期刊论文 张彬.汪占熬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对国民福利的影响研究 -商业时代2009,""(14) 随着人民币出现"外升内贬"现象,国内学者开始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领域内的注意力集中在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完全开放条 件下的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人民币名义升值对一国国民福利的影响,从长期均衡角度和短期调整角度分别对模型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同时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7.期刊论文 关志雄.Guan Zhixiong 通货膨胀与汇率升值并存的分析——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 -世界 经济研究2008,""(6) 中国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同时出现,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现象意味着购买力平价不成立,人民币的实际汇 率正在上升.本文证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反映了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巴拉萨一萨谬尔森效应的逐渐显示. 8.学位论文 张雷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影响的实证研究 2008 汇率作为价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固定汇率制度走向 了终结。欧美各国转而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我国自建国以来在汇率制度的选择的问题上一直在进行的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 国贸易量较小,汇率波动对我国的贸易影响不是十分明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与日俱增。同 时,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向外界开放,使其加快了同世界经济融合的过程。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国际社会呼吁人 民币升值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中,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及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主要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次上探讨和评价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的相关影响。共分5个部分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影响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对汇率基本理论,汇率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汇率概念说明作了初步的探讨。 第二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各阶段汇率调整对外贸的影响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1994至2007年的进出口和名义汇率数据展开比较分析,考 察历年人民币汇率升降所引致的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形象直观的反映两者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在构建新的实际有效汇率后,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的是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 -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JJ检验方法、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为5.37,远大 于马歇尔-勒纳条件中的临界值1。说明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则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相反,如果升 值,则能使贸易收支恶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在引入贸易条件以及对我国贸易条件和汇率变动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进行实证分 析。 第五章根据前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提出评价及政策建议。 9.期刊论文 吕超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从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基本理论入手,根据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势,深入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原因;论述了人民 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0.学位论文 谈华君 1980—2004年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测算 2006 本文在对西方均衡汇率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以Edwards和Elbadawi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均衡汇率模型为理论指导,选取与人民币均衡汇 率有关的基本经济要素,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VEC模型,H-P滤波等现代计量经济工具和方法构建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 率水平。模型选取的变量为:开放度、实际货币供给水平、相对劳动生产率。测算的结果表明:在整个80年代,人民币汇率较多地处于高估状态,自 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估状态。然后,本文分析了汇率失调的危害、长期低估的原因和可持续性。得出的结论为:汇率失调会破坏宏观经济的内外均 衡,对宏观经济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构成威胁。汇率长期低估的原因是维护内外均衡和维护出口竞争力这两个汇率政策目标对汇率水平的要求存 在着冲突,在出口和FDI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下,政府偏重于维护出口竞争力而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内外均衡。政府的汇率政策必须符合经济规律,长期 的低估是不可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在长期中仍需升值。最后,本文探讨了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升值的方式和反映均衡汇率运动趋势的制度条件,指出 :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升值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小幅渐进升值是可以实现的,反映均衡汇率的运动趋势需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决定 的市场化水平。 引证文献(13条) 1.刘琛君 转变竞争战略化解升值压力[期刊论文]-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2.曹维 不同时段的中国汇率制度问题研究——一个博弈论视角的尝试[学位论文]博士 2006 3.尹震源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分析[期刊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2) 4.王遇春.程跃文 有效汇率、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升值[期刊论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 5.曹歆波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栗士春 人民币预期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7.顾锋锋 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探寻[期刊论文]-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4(2) 8.邓敏 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形势下的外资政策目标调整[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 2004(9) 9.黄万阳 走出人民币升值困境[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 2004(5) 10.汪利峦 试论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5) 11.周克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购买力平价与超越购买力平价分析[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12.任兆璋.宁忠忠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南方金融 2003(12) 13.刘燕 人民币汇率宜保持稳定[期刊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jjjyj20030500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11日
本文档为【驳人民币汇率升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154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5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0-11-20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