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wnload.kdh

download.kdh

举报
开通vip

download.kdh 自汉武帝平定卫满朝鲜, 并在朝鲜半岛北部 设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以及公孙氏设立 带方郡以来,大量汉人移居至以乐浪、带方郡为中 心的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对于中原汉文化在当地 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乐浪、带方郡更成为中 原王朝与东北亚各民族与政权交往的枢纽。 二郡 灭亡后,由于与中原官方联系的中断,文献中只有 关于该地区只鳞片爪的记载, 使得一直以来学界 对于二郡灭亡———高句丽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内大 同江、载宁江流域的社会面貌认识不清。从目前来 看,我国考古学界对于朝鲜半岛考古学,特别是历 史时期考古学了解...

download.kdh
自汉武帝平定卫满朝鲜, 并在朝鲜半岛北部 设立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以及公孙氏设立 带方郡以来,大量汉人移居至以乐浪、带方郡为中 心的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对于中原汉文化在当地 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乐浪、带方郡更成为中 原王朝与东北亚各民族与政权交往的枢纽。 二郡 灭亡后,由于与中原官方联系的中断,文献中只有 关于该地区只鳞片爪的记载, 使得一直以来学界 对于二郡灭亡———高句丽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内大 同江、载宁江流域的社会面貌认识不清。从目前来 看,我国考古学界对于朝鲜半岛考古学,特别是历 史时期考古学了解不多,研究尚显薄弱,仅见对于 乐浪墓葬的深度考察①,而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却 是高句丽迁都平壤后势力分布的中心区域, 以封 土石室墓为代表的高句丽时期遗存有着大量的发 现。因此,全面回顾既往该地区 4-7 世纪封土石室 墓的调查与研究成果, 不仅便于我国学者更深入 地了解朝鲜半岛高句丽时期墓葬材料, 对于丰富 与完善高句丽考古学的框架也会有所帮助。 大同江、 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的发现和调 查,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我们以二战后朝鲜 解放为界,将其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 解放前日帝强占期与解放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时期。 一、日帝强占期 20世纪初,朝鲜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 鲜境内的古迹调查工作由朝鲜总督府管理,因此, 尽管墓葬的发现有时带有偶然性,但是调查工作 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根据工作重心 的不同,前一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分为前后两期。 1.前期:明治年间至 1916年 前期的调查主要由日人关野贞承担,工作大 多有意识地针对规模较大的墓葬或壁画墓,带有 一定的寻宝动机,缺乏对于墓群的系统性发掘。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冬,关野贞受朝鲜总督府 委托对庆新里 1号墓(汉王墓)进行了试掘,1911 年 10月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1912年关野贞调 查了肝城里莲花塚,同年又对 1906年已经被当地 4- 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 调查与研究成果综述 赵俊杰 [内容提要] 对 4-7世纪大同江、 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的调查与研究可分为日帝强占期与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期这两个大的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按工作重心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前后两期。朝鲜、 日本、韩国学界的研究对象以壁画墓为主,兼有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年代与墓主、壁画内 容、墨书题记、遗物、源流等问题,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对墓葬所对应的民族集团的区分以及 4-7 世纪该 地区社会变革的剖析等方面尚有欠缺。 [关 键 词] 4-7世纪 大同江、载宁江流域 封土石室墓 [中图分类号] K8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5241 (2010) 01 - 0014 - 06 [作者简介] 赵俊杰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讲师 吉林 长春 130012 !!!!!!!!!!!!!!!!!!!!!!!!!!!!!!!!!!!!!!!!!!!!!!!!!!!!!!!!!!!!!!!!!!!!!!!!!!!!!!!!!!!!!!!!!!!!!!!!!!!!!!!!!!!!!!!!!!!!!!!!!!!!!!!!!!!!!! 考古与文物 14· · 人盗掘并发现有壁画的江西大墓、 中墓重新进行 了发掘,同时清理了江西小墓,并临摹了大墓和中 墓的壁画。在这期间,他还陆续调查和发掘了梅山 里四神塚(狩猎塚)、龛神塚、星塚、安城洞大塚(龙 冈大塚)、双楹塚等多座壁画墓,极大地丰富了当 时学界对于大同江流域封土石室壁画墓的认识, 其成果主要刊载在关野贞、 谷井济一诸人的数篇 论文② 、著作③ 及《朝鲜古迹图谱》二④ 中。 2.后期:1916年至 1945年 从 1916 年(大正五年)开始,朝鲜总督府古迹 调查委员会开始每年制订古迹调查计划。1916 年 关野贞等调查了鲁山里铠马塚、内里南墓群、土浦 里墓群(大塚、南塚)、湖南里墓群(四神塚、1 号墓)、 天王地神塚、黄山南麓墓群等封土石室墓。⑤ 此后 十几年间由于调查区域的变更与被调查遗迹时代 的不同,大同江、载宁江流域的封土石室墓一直不 是田野调查的主要对象。直到 1931 年朝鲜古迹研 究会成立后才重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查该地区 的封土石室墓上来。1936 年, 小场恒吉等发掘了 土浦里墓群(1-7 号墓)、南京里墓群(1、2 号墓)、湖 南里墓群(1、2 号墓)、内里 1 号墓、上五里墓群、高 山洞 1-3 号墓。⑥ 1937 年,小场恒吉等发掘了高 山洞 3-9 号墓、大宝面墓群。同年,野守健等对晚 达面墓群进行了发掘。⑦ 1941 年,小泉显夫主持 发掘了真坡里 1、2、4、6、9 号墓(原编号)。⑧ 此后直 到战争结束,发掘工作陷于停滞。和前期相比,后 期的工作更有规划性,工作也从只发掘大墓、壁画 墓转向系统地调查墓群并试图全面揭露墓群的全 貌。发掘中还首次发现了同封异穴封土石室墓。 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几乎都是主动发掘,确 认了二室墓、单室墓、同封异穴墓等不同的封土石 室墓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工作也同步展开。由 于关野贞的建筑专业背景, 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 于对壁画墓建筑构造的分析、壁画的解说,对于壁 画墓年代的推定则较多地参照和对比了南北朝时 期同类建筑艺术的风格。 后期研究的方向主要体 现在发掘报告的《结语》部分,除依然注重对墓葬 形制、壁画内容的解说外,随着资料的不断增加, 研究者开始尝试墓葬形制演变的探讨, 对墓葬内 出土的遗物也有所关注, 并试图进行与其他地域 出土的同类遗物的对比研究。 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5 年朝鲜解放后至今,大同江、载宁江流 域封土石室墓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无论从发现的墓葬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入程 度都是前一阶段所无法比拟的。 我们拟从整体发 展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叙述。 从 1949 年至 50 年代中期, 朝鲜科学院考古 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考民研”)开展了大 量的工作,主要围绕壁画墓展开,陆续调查和发掘 了安岳 1-3号墓⑨、伏狮里壁画墓⑩、辽东城塚輥輯訛、台 城里墓群輥輰訛、平壤驿前二室墓輥輱訛、大安里 1号墓輥輲訛、加 庄里壁画墓輥輳訛、药水里壁画墓輥輴訛 以及南玉里墓群輥輵訛。 50 年代末开始,为配合基本建设,金日成综合大 学师生在大城山麓高山洞、 植物园一带发掘了大 量封土石室墓輥輶訛。“考民研”在江西地区进行的抢救 性发掘规模较大輥輷訛,在黄海北道也做了一些工作輦輮訛, 在大同郡则发掘了八清里壁画墓輦輯訛, 此外还于 1962年在平壤长山洞清理两座壁画墓輦輰訛。 进入 70 年代,“考民研” 又相继发掘了水山里壁画墓輦輱訛、凤 城里壁画墓輦輲訛,传东明王陵及真坡里、雪梅洞墓群輦輳訛, 德兴里壁画墓輦輴訛,牛山里与保山里壁画墓輦輵訛,德花里 壁画墓輦輶訛,在平城市发掘了出土众多随葬品的地境 洞 1、2 号墓輦輷訛。80 年代后期,发掘工作进入另一个 高峰,“考民研”在平壤三石区域、乐浪区域附近进 行大规模发掘輧輮訛,同时在安岳地区月精里、坪井里 等地发掘了数座壁画墓輧輯訛,还清理了云龙里壁画墓輧輰訛 与东岩里壁画墓輧輱訛。80 年代末以后至今,大规模的 发掘工作逐渐停止, 取而代之的是小规模的主动 调查和发掘, 对以往工作相对薄弱的黄海北道地 区的调查有所加强,“考民研” 发掘了传檀君陵輧輲訛, 对龙兴里輧輳訛、石多里輧輴訛、金玉里輧輵訛、灵泉里輧輶訛、清溪洞輧輷訛 等墓群进行了全面揭露,又发现了台城里 3号墓輨輮訛、 松竹里 1号墓輨輯訛 等数座壁画墓。 此外对零星分布 或墓群里相对保存较好的封土石室墓也做了一些 发掘輨輰訛。 近 50 年来,中国、朝鲜、日本、韩国四国学界 对大同江、 载宁江流域高句丽时期封土石室墓开 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对象以壁画 墓为主, 对于非壁画墓的研究不多。 既有个案研 究,也有综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年代与墓主、壁画 内容、墨书题记、遗物、源流等问题上。 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调查与研究成果综述 15· · 2010·1 个案研究以发现纪年墨书题记的安岳 3 号墓 与德兴里壁画墓为代表。前者位于载宁江流域,后 者位于大同江流域, 这两座墓的研究史在很大程 度上能够反映东亚四国学界对于大同江、 载宁江 流域高句丽时期封土石室墓研究的立场和深度。 以安岳 3 号墓为例, 东亚四国关于该墓的研 究结论分歧颇大。 自 1958 年发掘报告出版后不 久,材料即被介绍到中、韩、日学界,因此连同朝鲜 在内,四国的研究几乎同时展开。该墓年代与墓主 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由此出发,其他的主题亦连 带成为重要问题并被讨论。 朝鲜学界为此专门召 开学术讨论会輨輱訛,许多学者也发表专文探讨,归纳 起来,该墓墓主主要有高句丽故国原王说輨輲訛、冬寿说輨輳訛、 高句丽美川王说輨輴訛 三种。60 年代以后,“美川王 说”逐渐成为朝鲜学界的定说。中国方面,宿白先 生根据文献首次提出该墓墓主为亡命到高句丽的 前燕司马冬寿,輨輵訛 引起极大反响。洪晴玉先生对诸 说做了归纳和总结。 輨輶訛 韩国的金元龙亦认为该墓 墓葬形制与辽东同时期墓葬相似, 当为冬寿墓。輨輷訛 1964 年,日本学者冈崎敬先生撰文充分肯定了宿 白先生的论断, 在论证安岳 3 号墓形制与壁画源 于辽东的基础上引用大量类比材料考释墨书墓志 铭,认为该墓为冬寿墓无疑。輩輮訛 至此,在中日学界, “冬寿说”已成定论。进入 90 年代,朝鲜学界开始 批判“美川王说”,转而支持“故国原王说”輩輯訛 并维 持至今。 类似的论战也见于对德兴里壁画墓墓主 的研究。 輩輰訛 其他的一些研究较多地涉及建筑、音 乐、服饰、天文、书法等与当时物质文化相关的领 域,虽然解决了一些社会文化上的问题,但在探讨 艺术价值时,由于立场的原因,泛泛的溢美、夸示 之辞过多,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由于非壁画墓提供的信息有限, 因此对其的 个案研究不多,基本局限于出土遗物较多的墓葬, 地境洞 1、2号墓便是其中突出的例子。輩輱訛 综合研究既有对某一局部地区封土石室墓的 整理和探讨, 也有对壁画墓和壁画的全面研究以 及与周邻地区墓葬的比较分析, 更有从整体上对 大同江、 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全貌的归纳和总 结,亦不乏对遗物的综合考察。这里只选取与本文 研究时空范围与对象相关的论著与论文, 不涉及 专论集安地区的研究成果。1958 年, 金瑢俊先生 首次对高句丽壁画墓作了归纳总结并作了年代推 断輩輲訛,同年杨泓先生也对壁画墓的渊源、形制及演 变、分期编年提出了意见,尤其对壁画题材的演变 着力颇多輩輳訛。1959 年,金元龙先生考察了高句丽壁 画墓的起源及其和中国系壁画墓的关系輩輴訛,40 年 后姜贤淑先生针对同样的课题也作了有益的探 索, 并注重对历史背景的分析与解读輩輵訛。1961 年, 朱荣宪先生系统地对壁画墓的分类、演变、编年进 行了研究, 使学界对高句丽壁画墓的认识上升到 一个新的高度。 輩輶訛 1980 年, 町田章先生以安岳 3 号墓、 德兴里壁画墓的墓葬形制和壁画配置为中 心,扼要地剖析了 4 世纪中叶到 5 世纪初大同江、 载宁江流域的社会变化。輩輷訛 1987 年,中村润子先 生对高句丽壁画墓形制与乐浪、 带方故地的联系 作了分析, 指出高句丽壁画墓的筑造技术可能来 源于辽东和山东。輪輮訛 1988 年,东潮先生通过与周 邻地区墓葬出土文物的比较, 首次提出高句丽各 类文物较为完备的编年体系輪輯訛;1993 年又通过墓 主图像位置与表现手法的变化讨论了高句丽壁画 与辽东墓葬壁画的关系, 并据此推定了多座壁画 墓的年代輪輰訛;1995 年全面介绍了包括大同江、载宁 江流域在内的高句丽全境内所有已发现的封土石 室墓, 在对其编年及形制演变进行考察后, 提出 “平壤型石室”的概念,并试图推定高句丽后期王 陵輪輱訛。1997 年全虎兑先生在对高句丽壁画墓的形 制与壁画作详细的编年与分期研究的基础上,探 讨了高句丽墓葬壁画反映的当时高句丽人的来世 观,将研究重心上升到思想观念的高度輪輲訛,在此基 础上,又于 2005 年阐述了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壁画 墓的分布,各期墓室壁画的特征、渊源及其在社会 历史上的意义輪輳訛。1997 年第三次高句丽国际学术 大会上,以“高句丽古坟壁画”为主题,多位学者发 表了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輪輴訛 2001 年孙寿浩先 生研究了高句丽封土石室墓的类型演变、编年、源 流与影响, 墓葬壁画的类型及其体现的思想观,輪輵訛 反映了朝鲜学界的最新认识和成就。2002 年,金 希宣先生探讨了大同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的起源、 发展及高句丽对乐浪、 带方故地的支配情况。輪輶訛 2006年,Lee Young-sik先生从安鹤宫址最新的发 掘成果出发, 结合集安地区封土石室墓的既往编 年研究, 对大同江流域几处重要封土石室墓群的 年代作了推定。輪輷訛 2008 年,耿铁华先生较为全面 地介绍了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发现、研究史、现状、 16· · 年代与分期、渊源及壁画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其中 包括了大量朝鲜的壁画墓材料。輫輮訛 迄今我国学界尚没有对 4-7 世纪大同江、载 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的综合研究。朝鲜、韩国、日 本学界的成就分别以孙寿浩、 全虎兑和东潮先生 的研究为代表, 不再赘述。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成 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尚有一些不足: 1.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 427 年高句丽迁都平 壤以后时期, 对于 4 世纪初至 5 世纪初的社会面 貌认识模糊,有深度的研究寥寥无几。 2.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壁画墓,对非壁画墓关 注不多。 3.现有的墓葬编年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存在绝对年代不明或 存疑的墓葬间互证年代的情况, 还有补充修正的 余地。 4.对于封土石室墓的文化因素和被葬者所属 的民族集团分析不够, 一些研究者不加辨别地直 接笼统地称其为“高句丽封土石室墓”,造成后续 研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大同江、载宁江流域的 社会变革过程缺乏细致分析与总体把握。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提出较为系统的封 土石室墓编年与分期方案, 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基 本轨迹,推定被葬者所属的民族集团,探索墓葬分 布与形制的变化所体现的各民族集团势力的消长 与融合,重构 4-7 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的社会 变迁以及高句丽社会形成的过程, 将是今后研究 的重点与方向。 [注 释] ① 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 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 关野贞:《朝鲜江西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古 坟》,《考古学杂志》第 3 卷第 8 号,1912 年,第 433-449 页;关野贞:《高句丽时代の壁画》(三),《国华》298,1915 年;谷井济一:《高句丽时代双楹塚———□绘解说》,《考 古学杂志》第 4卷第 10号,1915年,第 648页。 ③ 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 东京: 岩波书 店,1941年。该书详细收录了早期封土石室墓的调查发 掘报告并有多处补充说明, 此外还收录了数篇作者有 关壁画墓建筑构造的论文。 ④ 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 ⑤ 关野贞等:《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 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 朝鲜总督 府,1917年。 是年调查的壁画墓材料还可参看关野贞: 《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壁画》,《国 华》327,1917年。 ⑥ 小场恒吉、 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 《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 年。 ⑦ 小场恒吉、 泽俊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 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 年; 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晚达山麓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概 要),《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 朝鲜古迹研究会, 1938年。 ⑧ 小泉显夫:《朝鲜古代遗迹の遍历———发掘调 查三十年の回想》,东京:六兴出版,1986年,第 353-368 页。 ⑨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 4 集———《安岳第 一、二号坟发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0 年; 《遗迹发掘调查报告》 第 3 集———《安岳第三号坟发掘 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 ⑩ 田畴农:《黄海南道安岳郡伏狮里壁画墓》,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资料集》 第 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 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第 153-161页。 輥輯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 告》,《考古学资料集》 第 1 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 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第 4-9 页,图版 Ⅰ-Ⅸ。 輥輰訛 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 5 集———《台城里古坟 群发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 輥輱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平壤驿前二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 料集》第 1 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平壤: 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第 17-24页,图版ⅪⅩ-ⅩⅩⅩⅦ。 輥輲訛 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 究所:《平安南道龙冈郡大安里第 1 号墓发掘报告》, 《考古学资料集》 第 2 集———《大同江与载宁江流域古 坟发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 年,第 1-10 页,图版Ⅲ-ⅩⅩⅢ。 輥輳訛 蔡熹国:《平安南道甑山郡加庄里壁画墓整理 概报》,《文化遗产》1959年第 2期,第 64-66页。 輥輴訛 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 朝鲜民族 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资料 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调查与研究成果综述 17· · 2010·1 集》第 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壤:科学院出 版社,1963年,第 136-152 页,图版 LⅩⅣ-LⅩⅩⅥ。 輥輵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殷山郡南玉里古坟发掘报告》, 《考古学资料集》 第 2 集———《大同江及载宁江流域古 坟发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第 11-16页。 輥輶訛 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 发掘报告第 9 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 平壤: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 年;金日成综合大学考 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 輥輷訛 田畴农:《江西郡蓄水地内部地带的高句丽墓 葬》,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资料集》 第 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 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第 189-205 页。 輦輮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 俗学研究所:《黄海北道银波郡大青里 1 号坟发掘报 告》,《考古学资料集》 第 1 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 掘报告》,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 年,第 25-27 页,图 版ⅩⅩⅩⅧ-ⅩLⅢ;Chang Pyung-heup:《遂安郡山北 里高句丽墓葬整理报告》,《考古民俗》1965 年第 4 期, 第 36-38页。 輦輯訛 田畴农:《大同郡八清里壁画墓》, 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 资料集》第 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壤:科学 院出版社 1963 年,第 162-170 页,图版 LⅩⅩⅨ-LⅩ ⅩⅩⅦ。 輦輰訛 朱荣宪:《长山洞第 1 号坟与第 2 号坟》,《文化 遗产》1962年第 6期,第 39-47页。 輦輱訛 金宗赫 :《水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发掘中间报 告》,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资料集》第 4 集,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74 年, 第 228-236 页,图版 48-52。 輦輲訛 Kim Sa-bong:《凤城里壁画墓 》,《历史科学 》 1980 年第 2 期, 第 47-48 页。2 号壁画墓只见著录,未 见报道。 輦輳訛 田畴农:《传东明王陵附近的壁画墓》, 朝鲜民 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 《考古学资 料集》第 3 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平壤:科学院 出版社,1963年,第 171-188 页,图版 LⅩⅩⅩⅧ-CⅢ; 金日成综合大学:《东明王陵及附近的高句丽遗迹》,平 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年。 輦輴訛 Kim Young-nam:《新发现的德兴里壁画墓》, 《历史科学》1979年第 3期,第 41-45 页;朝鲜民族主义 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德兴里高句丽壁 画墓》,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1年。 輦輵訛 安炳灿:《新发掘的保山里与牛山里高句丽壁 画墓》,《历史科学》1978年第 2期,第 46-48页。 輦輶訛 许明:《德花里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 学》1977年第 2期,第 45-48页。 輦輷訛 Park Chang-su:《平城市地镜洞高句丽墓葬发 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 4期,第 42-48页。 輧輮訛 Kim Sa-bong、Choi Ung-seon:《安鹤洞、鲁山洞 一带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 年 第 4 期,第 40-45 页;李淳镇:《乐浪区域一带的高句丽 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 年第 4 期, 第 2-9 页。 輧輯訛 韩仁德:《月精里高句丽壁画古坟发掘报告》, 《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 4 期, 第 41-43 页;Han In- ho:《坪井里壁画古坟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9 年第 2期,第 17-19页。 輧輰訛 Lee Il-nam:《云龙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 考古研究》1986年第 2期,第 37-38页。 輧輱訛 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发掘报告 》, 《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 2期,第 37-46页。 輧輲訛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檀君 陵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3年第 4期,第 2-7页。 輧輳訛 李俊杰:《龙兴里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 考古研究》1993年第 1期,第 19-24页。 輧輴訛 Choi Ung-seon:《石多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 古研究》1994年第 2期,第 18-23页。 輧輵訛 李俊杰:《金玉里高句丽墓地》,《朝鲜考古研 究》1995年第 3期,第 20-25页。 輧輶訛 Choi Ung-seon: 《新发现的灵泉里封土石室 墓》,《朝鲜考古研究》2001年第 1期,第 21-22页。 輧輷訛 Choi Ung-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 掘报告》(1),《朝鲜考古研究》2002 年第 4 期, 第 45-47 页;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 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第 188-199 页。 輨輮訛 《新发现的台城里 3 号高句丽壁画》,《朝鲜考 古研究》2002年第 1期,第 37-39页。 輨輯訛 Yun Kwang-soo:《燕滩郡松竹里高句丽壁画 墓》,《朝鲜考古研究》2005年第 3期,第 20页。 輨輰訛 Jung Se-ang:《顺川市龙岳洞墓葬》,《朝鲜考古 研究》1989 年第 1 期,第 46 页;Kim Jea-yong:《湖南里 佛堂谷 4 号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5 年第 4 期,第 37-39页;Kim Kuang-cheol:《甑山郡一带墓葬发 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6 年第 4 期,第 35-39 页; 车达满:《胜利洞 99 号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 究》2007 年第 2 期,第 27-30 页;金南一:《温泉郡城岘 里 Kinjaedong12 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 18· · 研究》2007 年第 3 期, 第 38-41 页;Shim Cheol:《银川 郡亭洞里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8 年第 1 期,第 33-38页。 輨輱訛 讨论:《安岳 3 号墓的年代与被葬者学术讨论 会》,《文化遗产》1957年第 2期。 輨輲訛 Lee Yo-seong:《最近安岳发现的高句丽古坟的 壁画年代》,《历史文化财》9,1949年。 輨輳訛 金瑢俊:《安岳 3 号墓的年代与主人公》,《文化 遗产》1957年第 3期。 輨輴訛 田畴农:《关于安岳下墓的第 3 号墓》,《文化遗 产》1959 年第 5 期;Park Yun-weon:《安岳第 3 号墓为 高句丽美川王陵》,《考古民俗》1963 年第 2 期;朱荣宪: 《关于安岳第 3 号墓的被葬者》,《考古民俗》1963 年第 2 期; 田畴农:《再论安岳王陵》,《考古民俗》1963 年第 12期。 輨輵訛 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 资料》1952年第 1期,第 101-104 页。 輨輶訛 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与研究》,《考古》 1959年第 1期,第 27-35页。 輨輷訛 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 报》第 21辑,1959年,第 425-488 页。 輩輮訛 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 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 年,第 37-81页。 輩輯訛 朴时亨:《安岳第三号坟の主人公について》, 《迷の五世纪を探る》,东京:读卖新闻社,1992年。 輩輰訛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说参看金勇男:《新发现 的德兴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79 年第 3 期, 第 41- 45页; 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 所:《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 社,1981年;康捷:《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及其相关问题》, 《博物馆研究》1986年第 1期,第 70-77页;上原和:《德 兴里壁画墓の墓志铭と壁画》,《艺术新潮》1979 年第 2 期; 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 历》,《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 年,第 299-334 页; 朴晋煜:《关于高句丽的幽州》,《历史科学》96,1980 年 10月; 孙永钟:《关于德兴里壁画古坟的主人公国籍问 题》,《历史科学》122,1987年 1月。 輩輱訛 中山清隆、 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 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 12 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第 211-223 页。 輩輲訛 金瑢俊:《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科学院考古 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丛书》第 1 辑,平壤:社 会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 輩輳訛 杨泓 :《高句丽壁画石墓 》,《文物参考资料 》 1958年第 4期,第 12-21页。 輩輴訛 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 报》第 21辑,1959年,第 425-488 页。 輩輵訛 姜贤淑:《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坟的渊源》,《韩 国考古学报》第 40辑,1999年。 輩輶訛 朱荣宪:《高句丽壁画古坟编年研究》,平壤:科 学院出版社,1961年。 日译本请参照有光教一监修,永 岛晖臣慎译:《高句丽の壁画古坟》,东京:学生社,1972 年。 輩輷訛 町田章:《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京都:同朋 社,1980年。 輪輮訛 中村润子:《高句丽壁画古坟と乐浪の故地》, 森浩一编:《考古学と地域文化》,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 丛书Ⅲ, 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刊行会,1987 年,第 513-527 页。 輪輯訛 东潮 :《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 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东京:吉川弘文馆, 1988年,第 271-306 页。 輪輰訛 东潮:《辽东と高句丽壁画———墓主图像の谱 系》,《朝鲜学报》第 149辑,1993年,第 1-46页。 輪輱訛 森浩一监修,东潮、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历史 と遗迹》,东京:中央公论社,1995 年。另参看东潮:《高 句丽考古学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97年。 輪輲訛 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以来世观 的表现为中心》,首尔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1997 年。另 请参看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坡州:四季节 出版社,2002年。 輪輳訛 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的世界》,首尔:首尔 大学校出版社,2005年。 輪輴訛 《高句丽古坟壁画》第三回高句丽国际学术大 会发表论集,高句丽研究会,1997年。 輪輵訛 孙寿浩:《高句丽古坟研究》,平壤: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01年。 輪輶訛 金希宣:《高句丽封土石室坟的展开与乐浪、带 方故地的支配样相》,《清溪史学》16、17 合辑,韩国精神 文化研究院、清溪史学会,2002年。 輪輷訛 Lee Young-sik:《关于安鹤宫址及周边高句丽 墓群的年代》,南北共同学术调查报告书 2———《高句丽 安鹤宫调查报告书 2006》,高句丽研究财团,2007年。 輫輮訛 耿铁华:《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长春:吉林大 学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祝立业 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调查与研究成果综述 19· ·
本文档为【download.kdh】,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215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16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