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download(1).kdh(1)

download(1).kdh(1)

举报
开通vip

download(1).kdh(1) 高句丽的初期都城, 经过国内外学者一个世 纪的努力, 大多数认为就是位于今中国辽宁省东 部山区的桓仁县五女山山城。 ① 五女山城作为高 句丽建国的第一个都城, 高句丽民族早期的活动 中心,高句丽政权的发祥地,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 高句丽早期活动的遗迹、遗物。② 一、五女山山城概况 五女山山城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县城东 北 8.5 公里处的五女山上, 浑江在山的东南部曲 折流过。五女山山城控扼水陆交通要道,地理位置 十分重要。 1996-1999、2003 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本溪市博物馆、桓仁县文...

download(1).kdh(1)
高句丽的初期都城, 经过国内外学者一个世 纪的努力, 大多数认为就是位于今中国辽宁省东 部山区的桓仁县五女山山城。 ① 五女山城作为高 句丽建国的第一个都城, 高句丽民族早期的活动 中心,高句丽政权的发祥地,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 高句丽早期活动的遗迹、遗物。② 一、五女山山城概况 五女山山城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县城东 北 8.5 公里处的五女山上, 浑江在山的东南部曲 折流过。五女山山城控扼水陆交通要道,地理位置 十分重要。 1996-1999、2003 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本溪市博物馆、桓仁县文管所对山城进行了大 规模的调查、测绘与发掘。 五女山山城平面略呈靴形。 南北长 1540 米, 东西宽 350-550 米,周长 4754 米,面积 60 万平方 米。山城建在海拨 640-820 米的五女山上。绝大部 分城墙是利用天然的悬崖峭壁和山脊作屏障,仅 在东南部山谷地势稍缓处筑石墙封堵。 山城分为山上、山下两部分。城内的主要遗迹 多分布在山上部分,是古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主要有一、二、三号大型建筑址、兵营遗址、哨所遗 址、居住址、蓄水池、瞭望台、西门、一、二号防御墙等。 山下部分位于山城东部、北部和东南部,虽然 多为平缓的坡地,但遗迹却较少,主要有南墙和南 门、东墙和东门、哨所遗址等。 1.城内主要遗迹 城墙 城墙形制可分两类,一类是天然墙,另一类是 人工墙。 天然墙是指直接利用山间陡峭的悬崖或 突起的山脊岗梁作为屏障,不见人工痕迹。根据天 然墙的自然形态,又可分为峭壁墙和山脊墙两种。 人工墙系指人工修筑的城墙, 五女山山城人工墙 均为石筑,局部段落内壁与顶部培土。山城城墙大 部分为天然墙,仅在山下东、南部山势稍缓处和山 上重要豁口处筑有人工墙, 进行封堵。 城墙全长 4754 米,其中天然墙总长 4189 米,约占城墙总长 的 88%, 人工墙总长 565 米, 仅占城墙总长的 12%。 南墙:全长 424 米,平面略呈折尺形,起于山 上部分的西南角,止于山下部分的南门西侧,自西 向东由两段天然墙和两段人工墙交替组成。 东墙:全长 1847 米,呈内弧形,自南门东侧 起,至北部山崖向西转折处止,共由 6 段天然墙和 6 段人工墙组成, 人工墙主要建于较陡的坡地和 谷口,天然墙皆为垂直的峭壁。 北墙:全长 475 米,全部为天然墙,平面呈内 弧形,自东墙北端起,沿崖壁折向西北,约 65 米 后,又沿着一条弯曲的山梁呈圆弧形内凹,至一突 起的山包止。山梁外陡内缓,外侧 50-100 米处,有 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及迁徙 李新全 [内容提要] 高句丽第一个都城是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浑江西岸的五女山山城,即史书上记 载的纥升骨城。公元 3年,琉璃明王将都城由五女山山城迁往国内,即今天的集安县城附近,并筑尉那岩 城,尉那岩城即是后来的丸都山城。 [关 键 词] 高句丽 早期都城 [中图分类号] K234 K8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5241 (2009) 06 - 0045 - 05 [作者简介] 李新全 辽宁省文物考古所 研究员 辽宁 沈阳 110000 学术交流 东 北 史 地 2009年第 6期 45· · 东北史地 2009年第 6期 一道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断崖。 西墙:全长 2008 米,除西门附近有极短的人 工墙外, 其余全部是天然墙, 平面呈不规则钝角 形,自北端山包起,至山顶西南角止,按照不同的 自然形态及其走势,可以分作四段。 城门 山城设有三门,分别为南门、东门和西门。其 中南门、东门位于山下部分,西门位于山上部分。 南门位于整个山城的东南角,宽约 2.3 米,西 侧为南墙终点,东侧是落差在 10-20 米的断崖。南 门外是一条深谷,出入南门,必须经过南墙外的山 谷北岸马道,宽仅 2 米,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 难攻。 东门位于南门之北约 150 米处, 系在南北向 的东墙第一段人工墙外 4 米处垒筑垂直于此段墙 体的城墙而成。中间留出宽 4 米的门道,东门以东 的墙体垒筑 20 米后,转折向北,转折处形成一圆 角。从东门出城,有下山道路通往浑江岸边,入城 与环城马道相连,可至南门及城内北部。向西有道 路可至山的顶峰,与西门相通。 西门位于主峰西部中间一豁口处, 门道宽 3 米,修建有门阶、门柱门枢础,门内左右各设一门 卫室。门的南北两侧筑墙封堵。 蓄水池 位于城内山上部分的中部偏西处。 系于山上 部分最低处开凿山岩而成,平面呈长方形,长 12 米、宽 5 米、深 1.1-2 米。池边沿用石头砌筑挡土 矮墙。池塘西壁中间有流水的孔道,其外挖大坑, 接收池塘溢出的水。 一号大型建筑址 位于山上部分偏北处。编号为 J1,现存 6 块柱 础石和 1 个柱础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原应为 7 块础石,呈西北 东南一线排列,距础石北 5 米有一道土坎,土坎下 为基岩。 础石与土坎之间是平坦的地面, 踩踏板 结。屋内地面出土“五铢”、“大泉五十”铜钱,结合 本期灰坑和房址内出土的竖耳罐的特征来看,时 代当在高句丽初期。 二号大型建筑址 位于瞭望台北部建筑群址和蓄水池之间,编 号为 J2。此处地势低洼,东南部为一土坎,北部是一 片平坦的山地。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 ,南 北长 24.5 米,东西宽 16 米,深 0.3-1.4 米。遗迹底 部呈东高西低之势。南、西、北、三面用楔形石砌 筑,东面借助较高的地势挖成土坎。石墙分内外两 重,中间有沟相隔。西面地势低 ,最高砌筑 4 层楔 形石, 南北两边由西向东随着地势的升高砌筑的 楔形石层数逐渐减少。距此建筑西壁外 4 米处,起 一土塄,塄呈漫岗状,底宽约 4-5 米,内侧高 1 米, 外高 2米。土塄系用建筑遗迹挖出的土堆积而成。 三号大型建筑址 位于城内山上部分东南部, 东距瞭望台 120 米,建于人工修整的平台上,编号 J3。人工修整的 平台分大小两块,大平台居东,小平台居西,低于 大平台 0.2 米,两平台前部呈漫坡状,高出台前地 表 0.4-0.6米。J3主要部分位于大平台上, 共有三 排础石,呈西北—东南方向排列,每排现存 9-11 块,横向间距 1.4-2.4 米,纵向间距 1.4-1.7 米。础 石多为自然石块,大小不一,有的础石下面及周围 补垫小石块,形成础石圈,一般长 20-80、宽 15- 20、厚 8-20 厘米,部分础石酥裂,似经火烧。地面 局部地方留有厚约 1 厘米左右的黑色灰烬层,灰 烬上散落大量红烧土块,上有木棒或木条印痕。J3 长 20、宽 9.5 米。小平台上有平铺或半埋的础石, 推测应为 J3的附属建筑。大、小平台西南为高约 4 米的崖壁,崖下有一道自然黄土塄,塄上发现房址 两座。 I类房址(兵营) 位于点将台北部,共发现房址 20 座。房址均 为略呈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长一般为 4.5 米、 宽 4米。 房址内构筑有折尺形火炕, 有 1-3 排烟 道,炕的一端有灶,另一端有烟囱。房址内出土有 陶器、铁器,其中以铁镞、铁甲片居多,表现出浓厚 的军事气息。 II类房址(哨所) 哨所遗址在城内山上和山下均有分布, 是山 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上哨所遗址主要 位于山口及其附近, 山下哨所遗址主要位于东墙 沿线的谷口两侧及靠近城墙的山地上。 东墙沿线 谷口两侧一般都有外突的砬头,形如自然“马面”, 为了便于守望和控扼谷口, 哨所充分利用了这种 独特的地理形势,大都建于砬头上面。哨所为半地 穴式建筑,内设火炕,发掘前暴露于地表的迹象多 为略凹的土坑。有的哨所仅是孤立的一座,有的则 是二三座一组,紧密相接。 46· · 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及迁徙 瞭望台 俗称点将台, 位于城内山上部分的东南端,实 际上是山上的制高点和控制东、南、东北、西南四 个方向的最佳瞭望地点。长 17、宽 15 米。台下即 是环城马道、南门。远处是浑江谷道。站在台上,居 高临下,一览无余。 2.山上部分发掘 山城内共发掘了 5 个区域,均在山上部分,分 别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区。经过发掘,共发现了 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陶、石、瓷、铜、铁、银等 各类文物 1000 余件。其中第三期文化为高句丽早 期遗存。 第三期文化遗存: 以 J1、F47、H5、H10 为代 表。房址有圆形半地穴式和长方形地面建筑两种。 灰坑为圆形或椭圆形坑,较浅。坑内堆积为黑灰色 土,含有大量的草木灰、炭粒、红烧土粒。出土遗物 多为陶器。 陶质均为夹砂含滑石粉灰褐陶和黄褐 陶,器表抹光。器型有盆、竖耳罐、折沿罐、横耳壶、 单把杯等,陶器特点为折沿、大口、方唇、束颈、小 平底。盛行竖耳,但也有少量的横耳、柱状扳耳。 根据 J1 出土的“五铢”、“大泉五十”铜钱,结 合本期灰坑和房址内出土的竖耳罐等陶器特征来 看,此期的年代应在两汉之际。③ 根据几年来的五女山调查发掘资料及以往相 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结合文献记载,现在我们完 全有理由认定, 五女山山城的山上部分就是高句 丽建国初期的都城。理由如下: 第一, 五女山山城的山上部分海拔 800 米左 右,四周悬崖峭壁,落差在百米左右,令人望而生 畏。而山上却较平坦,开阔,适于人类活动。又有蓄 水池、瞭望台等军事、生活设施。站在山上的瞭望 台,可俯视五女山周围的山山水水,过往行人等情 况,具有一种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的气势。山顶仅 有三个豁口可供行人上下,且十分陡峭险峻,易守 难攻,可以说它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 第二, 山顶中心区稍偏北发现了高句丽初期 的大型建筑址 J1,面南背北,避风向阳,距离蓄水 池仅百米左右,饮水方便。该建筑址位置之佳,规 模之大远非山上发现的同时期的其他建筑可比, 表明它是一座高等级的建筑。 第三, 山顶发现了较多的高句丽初期的遗迹 和遗物。在已发掘的 5 个区中,有 3 个区发现了高 句丽初期的遗迹和遗物。 第四, 将高句丽初期都城考定在天然的军事 城堡五女山山城的山上部分与文献记载相符合。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 始祖东明圣王条 载:“朱蒙行至毛屯谷 (魏书云至普述水), 遇三 人……与之俱至卒本川。 观其土壤肥美, 山河险 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宫室,但结庐于沸流水上 居之。”五女山顶峰恰好是一座“山河险固”的天然 军事城堡。 五女山山城山下部分的城墙构筑特点表明, 城墙的建造年代约在魏晋时期。 这与我们对山下 城墙的清理解剖发现的陶器年代相符。 而与文献 上记载的高句丽建国年代相差较远, 与山顶发现 的高句丽初期, 即五女山第三期文化遗存的年代 亦不符。也就是说,现存的五女山山城的城墙并非 高句丽建国初期所筑,而是后来修筑的。因此,把 五女山山城分为山上、 山下两部分不仅有其本身 地理形势的原因,而且还有使用年代上的差别。 第五, 确定了五女山山顶为高句丽初期都城 后,很显然,它只是统治者活动的地方。海拔高、面 积小、人员上下和运输不便,不适合为都城统治集 团服务的众多平民百姓居住。那么,大量的服务人 员和平民百姓住在哪里呢?经实地考察,桓仁县城 附近五女山下的浑江谷地非常适于大量的人口居 住、生活。 浑江自吉林流入辽宁桓仁境内后, 呈蜿蜒曲 折、九曲回肠之势。在五女山附近,由于汇入了哈 达河、六道河、雅河等较大的支流,在崇山峻岭中 形成了相对面积较开阔的冲积平原。 这些河谷冲 击平原,土地肥沃,适于耕种。而且因河道曲折,水 流平缓,即适于鱼类生长,又为人们捕捞提供了便 利条件。在“多大山深谷,无原泽” 的高句丽活动 区域内可谓是“土壤肥美”,是一处宜农宜渔的鱼 米之乡。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这里修建桓 仁水库时, 考古工作者调查发现了众多的古遗址 和大量的高句丽积石墓群, 表明这里确实是高句 丽早期活动的中心区域。④ 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90 年代 中期,考古工作者曾对五女山下、浑江东岸的高力 墓子墓群进行了两次发掘, 发掘者均指出该墓地 与五女山山城有着密切的关系。 ⑤ 发掘的墓葬形 47· · 东北史地 2009年第 6期 制属于高句丽的阶墙积石石圹串墓,研究者指出, 它是高句丽积石墓中最早的形制之一。 ⑥ 这种墓 中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红褐或黄褐陶,火候不高, 器形不规整。器物特征为方唇、折沿、束颈、平底, 具有西汉末至东汉早期陶器的作风。因此,把这种 墓葬的年代定在公元前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还需注意的是: 上述墓中出土的陶器与五女 山山顶发现的高句丽初期即五女山第三期遗存的 陶器在陶质、陶色、造型风格方面均一致,表明二 者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它是我们考定五女山 山顶为高句丽初期都城、 五女山下的浑江谷地为 “卒本”、“忽本”的有力证据。 第六,在五女山下西约 10 公里的下古城子村 发现了高句丽早期的平地城。 这里经常出土高句 丽的陶器、铁镞、环首铁刀等遗物,据调查者介绍, 其时代可早到高句丽初期。在下古城子村北约 1.5 公里的上古城子村附近,有上古城子古墓群,均为 高句丽积石串墓和方坛积石墓, 其年代上限也可 早到公元前后,亦即高句丽建国之初。⑦ 在下古城 子村东南 2 公里处的浑江岸边, 有望江楼积石墓 群, 经过发掘, 表明是高句丽建国前后的墓葬。⑧ 在望江楼墓群的西南部, 有高句丽早期遗址——— 南边石哈达遗址。⑨ 这两处墓群和下古城子城址、 南边石哈达遗址的存在, 为五女山山顶是高句丽 的初期都城、 山下的浑江谷地为高句丽初期活动 中心“卒本”、“忽本”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资料。 综上所述, 五女山顶峰发现的王宫式建筑以 及与之同时的大量文化遗存与山下的下古城子城 址、南边石哈达遗址,望江楼、高力墓子、上古城子 积石墓群出土的陶器风格一致,年代相同,表明五 女山顶峰即是高句丽政权建立者的最初活动之 地,亦即后人在《好太王碑》中追述的“城山上而建 都焉”的初期都城;五女山下由数条浑江支流冲击 而成的浑江谷地即是文献上记载的 “忽本”、“卒 本”或“卒本川”,并建有平地城。这一地区就是高 句丽民族政权崛起之地。 二、高句丽早期都城的迁徙 1.高句丽早期都城迁徙的时间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琉璃明王条 载,琉璃明王“二十二年冬十月,王迁都国内,筑尉 那岩城”。按照《三国史记》的编年体系,琉璃明王 二十二年相当于公元 3 年。 表明高句丽第一次迁 都的时间是在公元 3年。 2.高句丽早期都城迁徙的地点 国内与国内城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载,琉璃明王 “二十二年冬十月,王迁都国内,筑尉那岩城”。 《三国史记·地理志》 载:“自朱蒙立都纥升骨 城,历四十年。孺留王二十二年移都国内城。” 从上述《三国史记》的两处记载来看,本身既 存在着矛盾。很显然,国内与国内城的关系密切, 但二者又不能完全等同。那么,琉璃明王究竟是迁 都国内, 还是迁都国内城?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 《三国史记》中找到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三国史记》中最早出现 有关 “国内城” 的记事是高句丽故国原王十二年 (公元 342 年),“春二月, 修葺丸都城, 又筑国内 城”。此前《三国史记》中仅见有关“国内”记事,未 见关于“国内城”的记事。此外,《三国史记·地理 志》言“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而不言“都国内 城,历四百二十五年”,亦表明高句丽迁都国内时 尚无国内城。⑩ 国内是指一个地区,这一点可由《三国史记》 的琉璃明王二十一年的记事得到证明:“春三月, 郊豕逸。王命掌牲薛支逐之。至国内尉那岩得之, 拘于国内人家养之。”上述记载表明国内是一个地 区,尉那岩属于国内地区,并且尉那岩无人居住, 所以才将抓到的郊豕“拘于国内人家养之”,可见 国内有人家的地方距尉那岩并不远。 国内城则是筑于国内地区的一座城, 史书上 有明确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载:“自鸭绿江口 舟行五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 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 王都。”唐杜佑《通典》载:“鸭绿江,水源出东北靺 鞨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去辽东五百里,经 国内城南,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由上述文 献记载可知国内城在鸭绿江边,距泊汋口五百里, 泊汋口既是指高句丽泊汋城附近的河口。 高句丽 的泊汋城近年考古工作者有所发现, 既是位于丹 东虎山明长城附近的虎山山城。輥輯訛 那么,由这里上 溯五百里,既是今天的集安县城。县城内确实存在 着一座古城,就是史书上所载的国内城,这已为众 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輥輰訛 确定了国内城,那么,国内城所在的通沟平原 及附近地区就是国内便不证自明。 48· · 尉那岩城与丸都城 据上文所述,尉那岩属于国内地区,琉璃明王 迁都国内时曾在此筑城, 并且尉那岩城距琉璃明 王迁都国内的地点不远。又据《三国史记·高句丽 本纪·第二》大武神王条载,大武神王十一年,汉辽 东太守将兵伐高句丽,高句丽王入尉那岩城固守, 左辅乙豆智曰:“汉人谓我岩石之地,无水泉……” 的记事可知,尉那岩城是一座山城。而在今集安国 内城北 2.5 公里处正有一座高句丽山城———丸都 山城。輥輱訛 一般学者认为“丸”是“尉那岩”的音转或 音变,不确。应是汉语记录高句丽语言时对急读和 缓读的记音不同所致,“尉那岩”急读为“丸”。 丸都城已由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所证实,既 是今集安县城附近的丸都山城。 在山城西北处的 小板岔岭发现有毌丘俭记功碑,輥輲訛 城内经过发掘, 有高句丽中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址。輥輳訛 在国内城和丸都山城附近, 有众多的高句丽 王陵和好太王碑, 輥輴訛 它们都是国内城和丸都山城 附近的通沟平原就是琉璃明王迁都的地点———国 内的确证。 上述考古发现证明, 高句丽早期都城迁往的 国内就是指今天的集安县城附近, 迁都时所筑的 尉那岩城就是后来的丸都山城。 注 释 ①刘永智:《访高句丽早期遗址五女山城》,《朝鲜 史通讯》第 3 辑,1981 年。转引自《高句丽渤海研究集 成·高句丽卷三》, 哈尔滨出版社,1994 年 6 月第 1 版, 第 1-6 页;王承礼:《吉林辽宁的高句丽遗迹》,《考古与 文物》1984年第 6期;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 民出版社,1984 年 8 月第 1 版,第 204 页;魏存成:《高 句丽初、中期的都城》,《北方文物》1985 年第 2 期;郭俊 武:《纥升骨城初探》,《辽宁省本溪、丹东地区考古学术 讨论会文集》,1985年版;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 集·释文汇编·东北卷》,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年 9 月第 1 版,第 30 页;孙进己、王绵厚主编:《东北历史 地理·第一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 9 月第 1 版,第 264 页;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的都城》,《博物 馆研究》1990年第 1期。 ②李新全:《从考古发现论五女山城的时代与性 质》,《东北地区一至十世纪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论 文,2000年 12月;李新全:《高句丽初期都城考》,《辽宁 考古文集》, 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 版,第 254-262页;李新全:《五女山山城及其周围的高句丽早 期遗迹》,《高句丽文化的历史意义》,高句丽研究财团·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 12月第 1版。 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女山城》,文物出版 社,2004年 6月第 1版。 ④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 1960年第 1期。 ⑤陈大为:《桓仁县考古调查发掘简报》,《考古》 1960年第 1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桓仁 县高丽墓子高句丽积石墓》,《考古》1998年第 3期。 ⑥孙仁杰:《高句丽积石串墓研究》,《高句丽研究 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 年 7 月第 1 版;柳岚:《高 句丽积石串墓研究》,《博物馆研究》2004年第 4期。 ⑦参见《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第二章第二节、 第三章第三节,1990年版。 ⑧梁志龙、 王俊辉:《辽宁桓仁出土青铜遗物墓葬 及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94年第 2期。 ⑨参见《桓仁满族自治县文物志》第二章第一节, 1990年版。 ⑩李健才:《关于高句丽中期都城几个问题的探 讨》,《东北史地》2004 年第 1 期; 李健才:《再论高句丽 迁都到国内以前有无汉代县城的问题》,《东北史地》 2004年第 6期。 輥輯訛任鸿魁:《泊汋城方位考述》,《辽海文物学刊》 1994年第 2期。 輥輰訛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 查与试掘》,《文物》1984 年第 1 期;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 究所、集安市博物馆:《国内城———2000-2003 年集安国 内城与民主遗址试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2004 年 6 月 第 1版。 輥輱訛李殿福:《高句丽的丸都城》,《文物》1981 年第 6 期。 輥輲訛王国维:《魏母丘俭丸都山纪功石刻跋》,《观堂 集林》卷二十,中华书局,1959年 6月第 1版。 輥輳訛輥輴訛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集安市博物馆:《丸 都山城———2001-2003 年集安丸都山城调查试掘报 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6月第 1版。 责任编辑:祝立业 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及迁徙 49· ·
本文档为【download(1).kdh(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6215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2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16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