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共情_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共情_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举报
开通vip

共情_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第 27卷第 4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 Vol. 27 No. 4        JOURNAL OF XUCHANG UN IVERSITY          No. 4, 2008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16 [作者简介 ] 张  松 (1964 - ) ,男 ,河南省襄城人 ,教授 ,心理咨询师 ,研究方向 :心理咨询与治疗。 ①参见魏源《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载《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 2期。 ②...

共情_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第 27卷第 4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 Vol. 27 No. 4        JOURNAL OF XUCHANG UN IVERSITY          No. 4, 2008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16 [作者简介 ] 张  松 (1964 - ) ,男 ,河南省襄城人 ,教授 ,心理咨询师 ,研究方向 :心理咨询与治疗。 ①参见魏源《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载《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 2期。 ②参见伊根著 ,郑维廉译《高明的心理助人者———心理咨询的操作过程与技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9年版第 149 - 186页。 共情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 张 松 (许昌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 ] 共情有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 ,高级共情是分析师潜意识层面即时体验到的反移 情。共情是深入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需要经过积极倾听、设身处地、敏锐思 考、准确回应和引发领悟等阶段。不合格的咨询师往往是缺乏共情的人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咨 询师要达到准确共情 ,需要有共情的意识与态度、对来访者的终极价值认同、掌握共情的技巧、跟 随与引导并进、理解自己的反移情。 [关键词 ] 共情 ;心理咨询师 ;来访者 ;反移情 [中图分类号 ] B8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9824 (2008) 04 - 0134 - 03   共情是心理咨询中一种使用广泛 ,但研究较少的重要技术。 我们通过资料收集与临床研究 ,对共情的本质、过程及条件进行总 结分析。 一、共情是一个具有两维结构的概念 欧文·雅龙说 :“共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常用的词汇 ,就像 流行歌手唱的陈词滥调一样 ,使得我们忘记共情过程的复杂 性。”[ 1 ] ( P131)虽然这是针对美国心理咨询业内所进行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但 对目前国内心理咨询来说也是十分贴切的。就英文“Empathy”这 个词来说 ,它的汉语译法就有许多种。具有代表性的 ,如 ,钱铭怡 译为“共情 ”; [ 2 ] ( P33) 郑日昌与港台同行的译法一致 ,即“同理 心”; [ 3 ] ( P123)江光荣与林孟平的译法一致 ,即“同感 ”; [ 4 ] ( P116) 许 又新译为“投情 ”; [ 5 ] ( P10) 耿文秀曾译为“移情 ”; [ 6 ]郑维廉译为 “神入”。[ 7 ] ( P149)此外 ,我国出版的各种文献中还有多种称谓 ,如 , “通情”、“共感”、“同情 ”等。[ 6 ]上述译法 ,可以概述为三类 ,“情 ” 译派 (“共情”、“投情”、“通情”、“同情”、“移情 ”) ,“感 ”译派 (“共 感”、“同感”) ,“理 ”译派 (“同理心 ”)。钱铭怡虽然把“Empathy” 译为“共情”,但同时认为 ,共情的译法似乎也不能表达原词的含 意。江光荣虽然把“Empathy”译为“同感 ”或“同感理解 ”,但同时 认为 ,这个词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中文词 ,“设身处地 ”与“感同身 受”两个中文词合在一起可以很好的表达同感的要义 ,这种译法强 调的是“感同身受”中的“感 ”。港台学者将它译为“同理心 ”, [ 8 ] 主要是认为它同时包含了理性与感情的成分。理性成分是指倾听 者能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感情的成分是指倾听者能与 当事人的感受起共鸣。这种译法虽然解释认为“同理心 ”包括 “理”与“情”两个方面 ,但它重视的是人的心理的理性成分。这三 种译法只是强调了“Empathy”这个过程的不同维度 ,其本质是一致 的。英文“Empath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 empatheia,即“神入 ”,最早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使用的是罗杰斯。他使用“Empathy”[ 9 ]的含 义有三个方面 ,一是咨询师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以来 访者的参照标准 ,正确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二是咨询师运用咨 询技巧 ,把自己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传达给对方 ;三是引导来 访者对自己的感受 ,做进一步的思考 ,从而促进其内在心理机制的 恢复。如果从罗杰斯对“Empathy”的理解来看 ,罗杰斯更多重视的 是“情”而非“理”,这个词应该译为“共情 ”或“同感 ”,因为业内人 士多用“共情”一词 ,本人也使用“共情 ”来表达咨询师与来访者的 专业情感。 在 20世纪 80年代以前 ,共情的研究主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 面进行。①共情是咨询师深入到来访者的世界 ,体验来访者精神世 界而无丝毫“假设”成分的一种能力。共情的概念因而经历了从认 知取向的共情概念到情感取向的共情概念的转变。认知取向的共 情概念比较重视认知加工过程的作用 ,依据这一观点 ,具有共情特 质的人能够想象出他人的感受 ,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预知别人的想 法、感受和行为。情感取向的共情概念则认定共情完全是情感过 程 ,是对他人状态或困境的情感反应。伊根曾把共情分为初级共 情与高级共情两种类型。②初级共情主要运用倾听技巧 ,重在对对 方内心体验和想法的了解 ,并把对来访者的了解反馈给来访者。 由于初级共情与来访者的内心活动是一致的 ,是认知的共情 ,易为 来访者接受。高级共情的运用不仅使用倾听技巧 ,而且常结合使 用自我开放、解释等影响性技巧 ,积极呈现出来访者“心中所有 ,意 识所无”的东西。高级共情不仅仅可以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 , 而且可对那些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反应。苏晓波认 为 ,共情是当我们成了“病人 ”时 ,享有与病人一样的痛苦 ,也享有 ·431· 与病人一样的消除痛苦的动力的状态。① 成为“病人 ”的实质 ,就 是分析师对来访者产生了反移情 ,与来访者产生了有目的的在潜 意识层面上的共鸣。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 ,伊根的高级共情 是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反移情 ,是分析师将过去重要人物的情感体 验 ,投射到来访者身上的情感反应 ,是来访者的情感经验与分析师 的情感经验共鸣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如果没有分析师潜 意识层面即时体验到的反移情就没有高层次的共情。如果从来访 者的角度看 ,共情是来访者把自身无法处理的原始野蛮的愿望或 焦虑等投射给分析师 ,分析师通过接纳、保留、吸收、消毒这些被投 射进来的东西 ,并将之反还给来访者 ,来访者内化这些自己当初投 射给咨询师 ,并被分析师加工过了的元素 ,成为自己的“客体 ”,形 成来访者的心理结构 ,这样的过程重复进行 ,最终使来访者得到 成长。 无论是初级共情或高级共情 ,都是以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情感 互动为基础。互动是以体验为前提的 ,共情是咨询师用真心体验 来访者的体验 ,共情不是咨询师唤醒自己的内心体验的过程 ,而是 咨询师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体验的过程。总之 ,共情是咨询师对来 访者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反应的情感 ;准确的共情是咨 询师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与来访者的潜意识进行的沟通交流过程 ; 高层次的共情是分析师潜意识层面即时体验到的反移情。 二、共情是深入来访者内心世界的一个连续不 断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要达到与来访者的共情 ,需要经过积极倾听、设身 处地、敏锐思考、准确回应与引发领悟五个阶段。 1. 积极倾听  共情的首要条件是倾听。② 投入地倾听来访 者 ,不仅要注意他的言语内容 ,而且要注意非言语线索所传递的情 感信息。心理咨询师倾听来访者表达的内容和隐含着的含意 ,才 能完全理解来访者 ,与来访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2. 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是使咨询师自己“变成 ”来访者 ,用来 访者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思维和体验来访者。设身处地的实质 是要咨询师尽可能排除自己的知识经验、价值观、人格特点、兴趣 爱好等的干扰 ,用关切、体察的态度去接触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达 到感同身受。这样 ,来访者才会乐意让咨询师进入自己的内心世 界 ,而且也会尝试将他个人的看法和感受传达给咨询师。成为“来 访者”之后 ,真正发自咨询师的共情才会发生 ,此时 ,咨询师就如同 自己出现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样产生解决自己问题的动力 ,并利用这个动力 解决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这个来访者的问题。 3. 敏锐思考 咨询师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来 ,询问自己 ,有什么 地方来访者还未察觉到 ,这往往是问题的症结。敏锐的思考应该 是把事实内容与情感内容分开 ,把事实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 来 ,再识别、分辨这些情感内容 ,找出情感反应与事实内容之间的 联系。 4. 准确回应 准确回应是咨询师表达来访者未察觉到的、自 己真实的情感感受。如果咨询师未能回应来访者的想法、处境、困 难和感受 ,来访者一般会认为咨询师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以理解 和接纳的态度回应来访者的感受 ,应达到使来访者感受到的最低 限度。回应来访者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或者巧妙地引用对方所说过 的话 ,也包括用适当的身体接触给对方以情感支持。咨询师恰当 的非言语回应 ,都会使来访者感到被理解与接纳 ,可以很好地促进 共情。 5. 引发领悟 共情的重要价值是在于唤醒来访者的内心世 界 ,帮助来访者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真实地领悟自己的情绪感 受和思维方式 ,从而促进其自我分析、自我感悟、自我认知和自我 成长的能力。因此 ,咨询师通过共情 ,最终应使来访者对自我有更 新的认识 ,达到自我领悟。 事实上 ,共情的过程不可能象以上五个方面所说的那样 ,机械 地、一步一步地进行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能要不断地进入来访者 的内心世界 ,再回到自己的世界 ,再进入 ,再出来 ;咨询过程中咨询 师不是把共情作为纯粹的一种技术与方法来使用 ,而是作为一有 思想、有感情、有反应的人与来访者交流的。总之 ,共情是以投入 的倾听为前提 ,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敏锐的思考为中介 ,以准确地 表达出自己潜意识的理解为核心 ,以引发来访者的思考和成长为 结束。 三、避免缺乏共情应以准确共情为基础 准确共情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针 对心理咨询师缺乏共情的原因 ,提出消除不良共情的方法并找出 准确共情的条件。 (一 )缺乏共情的原因 不合格的咨询师往往是缺乏共情的人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 七个方面。 1. 以自己为参照标准 咨询师以自己为参照标准是无法设身 处地倾听、理解来访者的 ,此时 ,来访者的自然表达就会减弱 ,咨询 师更不可能与来访者产生共情。 2. 忘记自己的角色  有些咨询师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 ,以至 同喜同悲 ,把心理咨询的过程等同于与朋友推心置腹的谈话或与 亲人之间的肺腑之言。咨询师卷入了来访者的感情旋涡 ,这是感 情的缠绕而非共情。 3. 过度或低度共情 共情的反应程度与来访者问题的严重程 度、感受度应成正比。过度会让人感到咨询师小题大做 ;低度 ,即 共情不足则会让来访者感觉理解不够。Carkhuff曾指出 ,在心理咨 询的早期阶段过多的使用共情技术 ,可能导致来访者产生过多的 焦虑 ,以至于对咨询形成妨碍。③ 4. 未接纳来访者 如果咨询师被困在各种社会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之中 ,其 结果咨询师会封闭自己 ,不能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当事人 ,不愿意进 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分享或分担来访者的人生悲喜。这种未接 纳来访者的咨询师根本不可能与来访者产生共情。 5. 过早诊断 咨询师是来访者的“超自我 ”,既是来访者依存 的对象 ,又是敬畏的对象 ,同时也是模仿的对象。在咨询初期 ,来 自咨询师的过早诊断、表扬或批评 ,往往意味着咨询师的爱好、价 值观和期待。这样就容易使来访者盲目追求咨询师的价值认同 , 从而陷入规定来访者自我表现方向的危险 ,也就剥夺了来访者的 自由。 6. 不适当回应 来访者常会埋怨他人 ,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老 师的不好之处 ,如果咨询师顺着来访者的意思指责其父母或老师 , 这样不但不能产生共情 ,而且很可能会使来访者产生不安和压抑。 ·531· ① ② ③ 参见苏晓波《“成为病人 ”――直觉与共情机制的主观性解释 》,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5年第 8期。 参见张松《倾听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6年第 10期。 Tait D. Shanafelt, Colin W 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ed personal well - being and enhanced empathy among.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Medicine. 2005, 20: 559 - 564. 7. 未深入来访者的潜意识 准确的共情是咨询师进入自己的 潜意识与来访者的潜意识进行的沟通交流。咨询师停留在来访者 话语的意识层面 ,不能沉浸于来访者的情感世界 ,跳过来访者的潜 意识 ,只根据对来访者的意识话语做思考、判断 ,咨询师是体会不 到来访者真实的感受 ,不能和来访者产生共鸣 ,当然也就无共情 可言。 (二 )准确共情的条件 共情的发生在于投射进来的来访者与咨询师内心的来访者必 须共振共鸣。准确的共情在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经验和潜能的唤 醒 ,让来访者去发现自己真实的感受 ,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经验和能 力。要达到共情 ,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要有共情的意识与态度  在咨询的初级阶段 ,就要培养对 来访者的共情意识。首先要尝试着放下自己 ,关注来访者 ,做到不 做判断的倾听 ;其次 ,要转换角色 ,真正设身处地使自己“变成 ”来 访者 ,体验来访者的体验 ,感受来访者的感受。 2. 对来访者的终极价值认同 来访者的终极价值 ,是对“幸福 与快乐”的追求 ,价值中立难以实现共情。① 在终极价值的前提 下 ,咨询师才能无条件的接纳并尊重来访者 ,才能真诚对待与真正 体验来访者的心理困扰 ,实现共情。 3. 掌握共情的技巧 全身心的投入来访者的感情世界并不是 件容易的事 ,我们可以从培养对来访者需要的敏感度、体验自己和 来访者的情绪入手。来访者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 的表情、一个稍纵即逝的皱眉等等 ,都可能反应出来访者的需要。 咨询师要学会从这些细微的非语言表达中察觉别人的需要 ;通过 对来访者情绪的观察和体验 ,来提高咨询师对情绪的敏感 ,增强对 来访者的共情。 4. 跟随与引导并进  共情的实现有赖于咨访双方的有效沟 通 ,跟随与引导是两种有效的沟通模式 ,两者没有一个清晰的临界 点。在咨询的初期 ,咨询师需要跟随来访者 ;在问题的关键点上 , 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进行引导 ,让讨论停留在对咨询有价值的某 个观察点上 ,与来访者讨论观察点的真正含义。咨询师准确的跟 随与引导是与来访者产生共情的重要技术与条件。 5. 理解自己的反移情  海曼认为反移情是理解病人的钥匙 , 对反移情的理解有助于达到深层次的共情。②共情强调咨询师主 动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这种进入往往只能达到共情的初级阶 段。因为主动进入并不是想理解来访者就理解了来访者 ,只有通 过认识来访者与自己 (咨询师 )的互动与情感联系 ,才能深刻洞察 与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而对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一致性反移情 的理解 ,才能更快更深达到高级的共情。③ [参  考  文  献 ] [ 1 ] 雅罗姆. 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 [M ]. 张怡玲译 1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04. [ 2 ] 钱铭怡.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 版社 , 1994. [ 3 ] 郑日昌 ,陈永胜. 学校心理咨询 [M ]. 北京 :人民教育 出版社 , 1991. [ 4 ] 江光荣.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M ].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2005. [ 5 ] 许又新 ,吕秋云. 现代心理治疗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M ]. 北京 :北京 医科大学出版社 , 1997. [ 6 ] 于鲁文.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 J ]. 健康心理学杂 志 , 2003, 11, (4) : 272 - 274. [ 7 ] 伊根. 高明的心理助人者 ———心理咨询的操作过程与 技能 [M ].郑维廉译.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 8 ] 莫孙淑冰等. 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 ———同感心 [ J ]. 中华护理杂志 , 2004, 39, (5) : 396 - 398. [ 9 ] Rogers C.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2 apeutic chanf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 J ] , 1957, 21: 95 - 103. Em pa thy : a ba sic sk ill in coun seling ZHANG Song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Empathy includ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Advanced empathy is the counter - transference that analysts experience in subconscious state. Empathy is a continuous p rocess to enter into the heart of the visitor. It has 5 stageswhich include active listening, thinking in visitors’position, acuteness in thinking, accurate responses and initiative comp rehension. Unqualified counselors always lack empathy and the reason for it is all2sided. To reach the exact empathy needs consciousness and attitude of empathy, the ultimate value identification of the visitor, grasp ing the skill of empathy, following and guiding together and comp rehending self counter - transference. Key words: empathy; p sychological counselor; visitor; counter2transference [责任编辑 :樊建莹 ] ·631· ① ② ③ N icola Gazzola. Book Review: Empathy Reconsidered: New D irections in Psychotherapy. By A rthur C. Bohart and Leslie S. Greenberg ( Eds. ).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2000, 10: 105 - 108. Carl D. Marci, Scott P. O rr. The Effect of EmotionalD istance on Psychophysiologic Concordance and Perceived Empathy Between Patient and Interviewer. 2006, 31: 115 - 128. 参见王燕《解读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技术 》,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07年第 3期。
本文档为【共情_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812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6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0-11-13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