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举报
开通vip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2 0 0 8年 1 2 月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报 Dec. , 2008 第 26 卷第 6期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Vol. 26 � No. 6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王 � 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摘 � 要]山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游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 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这里我们要探 讨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鄂伦春有两种...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2 0 0 8年 1 2 月 佳 木 斯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报 Dec. , 2008 第 26 卷第 6期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Vol. 26 � No. 6 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 王 � 威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摘 � 要]山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游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 是一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这里我们要探 讨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鄂伦春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 ;二是� 使用驯鹿 的人们 。狩猎是鄂伦春族生存的根本需要。鄂伦春人把狩猎融进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桦树皮文化 是北 方狩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鄂伦春族的�桦树皮文化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性文化传承 现象。鄂伦春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鄂伦春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并靠着口耳相传,顽强地保留 到今天。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鄂伦春的山林文化渐行渐远, 保护好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不仅是对文化的捍 卫,更是对鄂伦春这个处于 � 边缘 的民族拥有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权利的维护。 [关键词]鄂伦春;山林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007- 9882( 2008) 06- 0108- 04 � � 山林文化是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游猎民族的一种古 老文化,虽然不是我国北方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却是一 种地域性极强的文化。同样生活在山林地区南北方各 民族所形成的山林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里我们 要探讨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的山林文 化。�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 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翻山越岭打猎巡逻护 呀护山林!! 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把一个古老而有些 神秘的民族 ∀ ∀ ∀ 鄂伦春族带到我们的面前。鄂伦春有 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 ; 二是� 使用驯鹿的 人们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近 百年来一直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经年与山林为伴、动物 为伍,因此又被称为�兴安岭之王 和� 森林马背族 。茂 密的原始森林, 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鄂伦春人粗犷、 勇敢、坚韧的性格特点。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整个 鄂伦春族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 加之没 有本民族的文字,这使得鄂伦春人没有本民族的书面文 学存在。但这并不等于鄂伦春族在文化上就是一片贫 瘠的土地。因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世代居住在 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人用自己的聪明才 智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化,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精 神文化。在衣食住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饱含着 山林气息。尤其是他们的口头文学, 靠着一辈辈人的口 耳相传,顽强地生存到今天。 一、狩猎文化与鄂伦春人的生存 �任何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形成, 都与其经济形态 息息相关, 而经 济形 态又 是由生 存环 境所决 定 的。 [ 1 ] ( P76)文化根源自然,要彻底认识文化只有联系其 根源的自然环境。而传统的狩猎文化只有在地广人稀、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环境下才能维持。鄂伦春人寄居山 林,以狩猎为主业,他们生存所需几乎都来源于大自然 的赐予,并由此形成了他们极富山林气息的生活习俗。 � 因特有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和 黑龙江流域的鄂伦春族, 他们文化的技术、宗教信仰等 各个层面,均体现出传统狩猎文化的特点,一直到 20世 纪中 叶, 还 基 本 上 保 持 着 狩 猎 文 化 的 完 整 状 态。 [ 2] ( P149- 150)大、小兴安岭属寒温带, 每年无霜期短, 漫长的冬季让鄂伦春人把打来的兽皮穿戴在身上抵御 严寒。其中以狍皮服饰使用最为广泛。不仅因为狍子 皮的保暖性最好,而且在他们生活得地区属狍子最多, 最好猎到。虽然狐狸、水獭等皮毛既保暖又华丽, 但因 为数量稀少也就变得十分昂贵。在鄂伦春人眼中,狍子 全身都是宝,不仅可以食其肉、衣其皮,狍子的骨头还可 以磨制成骨针、角锥用来缝制衣服、纳鞋底。用冬季绒 毛狍皮缝制的皮袍鄂伦春语叫做� 苏恩 。男式的皮袍 叫做� 尼若苏恩 ,女式皮袍叫做� 阿西苏恩 。心灵手巧 的鄂伦春妇女在服饰、鞋帽上绣上各种漂亮的云纹、滚 边和丰富多彩的图案,使这些用兽皮做成的服饰不仅御 寒保暖的能力强,而且美观大方,毫无笨拙之感。 兴安岭上生长着大片的森林和草木本植物,为野生 动物的繁殖和生息提供了优越的场所,也为鄂伦春人的 狩猎生产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狩猎,是关系到每一个鄂 伦春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原始森林中生长着各式的动 植物,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满足最低需要并提供充足 的食物。因此,在鄂伦春人中间,狩猎技术好的人就很 受尊重和拥护。悠久的狩猎生活使鄂伦春人与狩猎对 ∀108∀ � [收稿日期] 2008- 06- 04 � [作者简介]王威( 1977- )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从事民族文学研究。 象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由于鄂伦春人世代与大自然 打交道,他们吃、穿、用、住所有的生活需要基本上都来 自大自然,所以他们从不胡乱砍伐任何一棵树木,因为 他们清楚地知道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会使狩猎生产 失去回旋的余地。鄂伦春人在狩猎过程中也有许多规 矩,他们从不猎杀正在交配中的动物,因为在鄂伦春人 眼里动物交配是在做好事, 是其后代繁衍延续的保证。 他们也不打猎像鸳鸯那样成双成对生活在一起的动物。 因为这样的动物一只死去,另一只也将在孤独中伤心地 死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鄂伦春人常常怀着一 种复杂矛盾的心理进行狩猎活动。例如,面对性格温顺 的动物时,鄂伦春人既要猎取它,又常常流露出不忍之 心。在说唱故事#鹿的传说∃中,讲述了鹿原来是有四只 眼睛,不仅跑得飞快而且动作机敏灵活。傲慢的鹿王向 猎人提出了挑战,双方打赌以猎人获鹿为胜。一只母鹿 不幸被猎人射伤。临死前她一直带领小鹿奔逃, 并嘱咐 小鹿要保护好自己并找到自己的父亲 ∀ ∀ ∀ 长着七叉茸 角的鹿王。母亲的死使小鹿悲痛万分,最终哭瞎了两双 眼睛中的一双。后来小鹿长成了鹿王,领导群鹿在山林 中繁衍生息, 从此鹿就变成了两只眼睛。故事想象丰 富,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鹿的不幸遭遇, 生动地刻画了 鹿的心理活动,形象地描述出鹿的体貌特征。表现了猎 人为了生存既想要猎取鹿又对鹿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的矛盾心理。 二、�桦树皮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变化 �桦树皮文化 是北方狩猎民族的一种古老文化。 不仅存在于我国北方的狩猎民族中,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 地区的那乃人、雅库特人,日本北方的阿伊努人以及欧 洲北部的芬兰、加拿大等地的印第安人中间都有类似的 � 桦树皮文化 ,被有关专家称为� 次北极圈桦树皮文化 带 。由于北方狩猎民族发展历史的不同,大多数的民 族都从桦树皮文化时代转向陶器和铁器文化时代。但 是在我国北方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中间却从 来没有出现过从桦树皮文化向陶器、铁器文化转化的现 象,这可以说是世界民族文化发展史上极为奇特的现 象。鄂伦春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桦树皮已经无证可 考。�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对黑龙江省肇源县白金宝 遗址进行发掘清理时, 发现了一件仿桦树皮制品的陶 罐,筒状器形,器表面分别用横竖划纹,圆锥刺纹。仿桦 树皮制品队合制线和缝合针眼,底边外凸,上有短刻纹, 为仿桦树皮制品缝合器底的线痕。据碳 14测定,该仿 桦树皮制品的陶罐的年代距今约 3000 年。 [ 1] ( P223) 鄂伦 春族被称为� 白桦民族 ,茫茫的兴安林海给鄂伦春人提 供了丰富的桦树资源。在长期的山林生活中,鄂伦春人 利用桦树皮创造了属于自己的� 桦树皮文化 。鄂伦春 族的� 桦树皮文化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特 殊的地域性文化传承现象,对于常年游猎于山林的鄂伦 春人来说,陶器笨重、易碎,过于娇气,不能满足他们在 山林游猎的需要,传统的桦树皮器具防水、防潮、不怕磕 碰、不易破碎并且轻便耐用, 适应于游猎民族的游动生 活,因而深受游猎民族的喜爱。在鄂伦春人那里,大到 房子、船,小到房间内的家具和各种生活用品都可见到 桦树皮的踪影。桦树皮还是不错的手工艺品的原料。 鄂伦春人的桦树皮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造型美观大 方,都刻有漂亮的图案。这些图案的灵感均来自于大自 然与鄂伦春人丰富的想象力的完美结合。�其工艺之精 巧,样式之美观大方,器物之纯朴实用,充分探险了鄂伦 春人的巧妙构思与艺术才华。 [ 3] 女孩子用来装嫁妆的 箱子� 阿达玛拉 上象征吉祥和幸福美满的� 南绰罗 花 纹,表现出鄂伦春姑娘对美好婚姻的向往。桦皮船� 木 罗贝 ,轻便、耐用、浮力大、阻力小,可载近百斤的重物。 如今的桦树皮制品已经成了鄂伦春族手工艺品的代表。 鄂伦春的艺术家们利用桦树皮的自然色泽、纹理和疤结 创造的桦树皮画将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巧妙 地融合,生动地再现了鄂伦春族古朴的原始风貌。桦树 皮制品逐渐蜕去了它的实用价值而向单纯的手工艺品 转化。鄂伦春族著名手工艺人陈金来的桦树皮工艺品 多次获得各种艺术奖项,以纯艺术的形式把这项传统的 民间工艺带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 鄂伦春人喜欢用桦树皮制作物品虽然由来已久,但 却从来没有破坏过山林树木的生长。在他们的心中,兴 安岭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兴安岭上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 的朋友。兴安岭山林的可持续生长,与鄂伦春人种族的 延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白桦树在鄂伦春人心目中是纯 洁而神圣的。在鄂伦春族的传说故事中白桦树象征着 美好而高尚的情感。传说在乎玛河有一对年轻男女真 心相爱,但女方因为家庭反对而出逃,吊死在河畔的一 棵树上。当男子找到情人的尸体把她埋葬后在她的旁 边殉情。后来在他们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两棵挺拔的白 桦树,相传那两棵白桦树就是那对苦苦相恋的人儿变成 的。在大兴安岭生活的鄂伦春人中间,还存在着插桦树 枝祭祀祖先的仪式。据说这种习俗沿袭于大兴安岭地 区鲜卑族祭祀时的习俗。据#魏书%礼志∃记载: � 魏先之 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先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 自后南迁, 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遣使朝南,云石庙如故,民常 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 地,以皇祖妣配。 其中的石室就是指今阿里河的嘎仙 洞。李敞在洞内雕刻的祝文也在上个世纪 70年代被发 现。李敞在他后来的报告中说: �敞等既祭, 斩桦木立 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 之。咸谓魏国感灵之应也。 [ 4]由此可知,当时就有砍桦 树插在地上安置祭品的做法,报告中还说这些桦树后来 全都长成了茂密的桦树林。 三、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连的口头文学 鄂伦春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鄂伦春人按 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世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头文 学,并靠着口耳相传,顽强地保留到今天。口头文学的 创作和流传都是一个特定群体共同完成的,是民众在生 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和传播的。口头文学通过民众的 � 口传心授 ,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并在口 耳相传中分享这一话语共同体所创作的集体经验、集体 智慧与集体想象。� 口头讲述者却直接与听众发生接 触,话语总是对话的和互动的。一位言说者总是会被打 断。从某个角度看,说者与听众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谁都是说者,谁也都是(某一类)听众,始终存在着交谈, 常常是不完整的 句子 关于阅读的唯美句子关于古风的唯美句子执行力的经典句子鼓励人努力奋斗的句子用沉默代替一切的句子 ,也几乎总是未完成的叙述。 [ 5]口 ∀109∀ 头文学就是这样通过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使一件事的 最初的讲述者到达千万里外或千百年后的听众或另一 些讲述者那里时,早已变成了一个融入了千百万人自身 的经验与想象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民族的神话或史诗, 变成了一部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鄂伦春口头的文学 创作内容丰富,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材广泛,语言亲昵、坦率、不拘形迹、风 趣幽默,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无穷无尽的神妙幻 想。它是鄂伦春人的共同财富,每个鄂伦春人都是它的 创作者、修改者、传播者和听众。�每当夜幕降临燃起篝 火憩息时, &乌力邻∋的老人便会聚集在一起,讲天唱地、 绘声绘色, 子孙们绕膝而坐, 听得津津有味。 [ 1] ( P195) 这 些口头创作中不仅寄托着鄂伦春人对家乡的热爱,更寄 予了鄂伦春人的理想、希望以及他们那纯朴粗犷的审美 情趣。鄂伦春人的口头创作一般都离不开他们世代居 住的这片美丽富饶的山林。这里的草木山水,这里的飞 禽走兽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和动力。这里的每座山、每 道岭、每条河、每座湖几乎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美丽 动人的传说故事。�当这些传说以深厚的情感讴歌了家 乡的山水景物的时候,一种关于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观念 就在民族一代又一代少年与青年的心田中油然而生了。 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习惯、是非标准、伦理观念, 民 族的自豪感,乃至民族中最宝贵的性格特征就这样逐渐 形成而又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在一个没有文字的民 族中他们显然起着道德伦理、历史地理、生产经验、社会 生活、审美习惯等诸多方面教科书的作用。 [ 6] ( P93) #嘎仙 洞和奇奇岭的传说∃是鄂伦春族中流传极广的传说故 事。相传,在远古时候,大兴安岭就是海中的一座岛屿, 嘎仙洞只是一个海眼。小龙王在这里兴风作浪, 被神射 手柯柯汗射走,大水退去露出了嘎仙洞,从此,鄂伦春人 就住在了洞里。后来从外兴安岭来了一群吃人的蟒猊 霸占了嘎仙洞, 又是神勇的柯柯汗赶跑了吃人的蟒猊。 柯柯汗将堵在嘎仙洞口的大石头扔到了对面的昆仑山 上,变成了大石砬子,鄂伦春人就称其为� 奇奇勒 ,就是 后来的奇奇岭, 在现实中,嘎仙洞就在大兴安岭鄂伦春 自治旗境内阿里河镇西北的嘎仙山的半山腰上。而奇 奇岭则在阿里河镇的东南方向与嘎仙洞遥遥相对。传 说中的情节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使鄂伦春人对传说故 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从而使得英雄柯柯汗也从故事里 走到现实中来,这个半人半神的英雄成了鄂伦春人获得 幸福的希望。 在#山河形成的传说∃中,讲述了在远古的大兴安岭 有一片平原,没有山也没有河,常年干旱。勇敢的莫日 根想沿着鹿角爬到天上求雨。小伙子找到鹿角直顶九 霄的神鹿,神鹿被小伙子诚意打动,帮助他向上爬。快 到天宫的时候,小伙子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 可爬到天 上来了! 神鹿以为他已经到了天宫便动了一下鹿角。 小伙子刚刚用手抓住天宫的一角,鹿角突然轰地一声倒 下,小伙子夜跟着摔了下来。鹿角倒落的地方砸出了一 道道沟,便成了一条条河流; 沟的两边鼓起的地方变成 了一座最高的大山 ∀ ∀ ∀ 伊勒呼里山。小伙子的母亲每 天站在山顶盼望儿子归来,最后变成里山顶的一棵老白 桦。从这以后,大兴安岭没有了干旱,有了山, 有了水, 有了森林,山清水秀,禽兽汇聚到这里,人们过上了好日 子。这个想象大胆丰富的传说充分表达了鄂伦春人对 善良勇敢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虽然山林中的狩猎生活 异常艰辛,开朗乐观的鄂伦春人却能千方百计地让自己 的生活丰富多姿。每年的狩猎闲暇,他们都会开展各种 比赛活动,而这些比赛活动也是围绕着适应狩猎生活展 开的。跑、跳是一个狩猎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把腿 脚训练得更加灵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赛跑和跳高成 了比赛中不可缺少的项目。赛跑,鄂伦春语叫做� 土善 滴任 ,又分为长跑、短跑、负重跑等多种形式。跳高,鄂 伦春语叫做� 干嘎利任 ,主要有跳跃横杆、撑竿跳、小沟 壑等形式。狩猎技术作为基本的生存条件,鄂伦春人从 儿童时期就开始接受各种训练。他们用桦树皮和动物 皮毛做出各种猎物的模型让孩子来识别并进行捕捉猎 物的模拟训练。� 阿尼汉特 就是汉语中的过家家,用各 种布头、兽皮、禽羽、鱼骨、和草,做成大小不一的人偶和 猎马、猎狗等,两人或多人参加游戏,用木棍和树枝搭盖 &仙人柱∋ ,并按习惯布置房间,安排好人偶的辈分关系, 由长者为每个人安排不同的劳动任务,诸如打猎、捕鱼、 放马、采集或者其他家务, 每个人必须听从指挥。这个 游戏反应的就是家庭公社时期的生活场景,其目的是培 养孩子热爱生活,懂得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的 重要性。 四、继承和弘扬消亡中的山林文化 有人说生态环境是狩猎民族生存的第一要素。鄂 伦春人生活的北纬 43(∀ 50(地区被有关学者视为地球 的脉搏。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 山林狩猎文化。建国之初,鄂伦春族仍然在兴安岭上过 着游猎生活。游猎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容易改善 生活质量,使鄂伦春族在全国处于相对隐蔽、落后的状 态。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从 1953年开始,鄂伦春定居 点破土动工,当年年底,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全部下山 住进了新居。到 1958年, 古里河流域的鄂伦春人在多 布库尔河西岸定居,至此鄂伦春族全部走出深山。对于 习惯了胯下一匹猎马,肩上一杆猎枪,常年游走于山林, 随遇而安的鄂伦春人来说,家就是原始森林中能够随时 随地搭建的 � 斜仁柱 。兴安岭不仅是他们生活的摇 篮,更是他们精神的依托, 仿佛林开了大森林就会失去 生活的自信。定居使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意识 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种 �简单 文化在全新环境的 冲击下,能否保住其传承底线,已引起了许多民族学者 的关注。尤其是 1996年全面禁猎以后,鄂伦春族这个 昔日兴安岭上的游猎英雄全面转向农耕生产。从猎民 到农民这种身份的转变,使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完 全被颠覆。山林狩猎文化也随着这种转变,被人为地加 进了消亡的催化剂,逐渐便成一种回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种各具风采 的民族文化共同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五十六 种民族文化的内涵就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没有各民 族文化的多样性就没有中华文明的完整。刘晓春在#民 族 ∀ ∀ ∀ 国家与民族记忆∃一文中写到: � 关注民间的或地 方性的记忆与叙事,既是对历史和当下文化的一种实证 态度,也是希望在主流的声音之外能够听到民间的、地 ∀110∀ 方性的、边缘的叙事。在任何情况下, 都存在着对历史 与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和多种表述方式,有些表述可能只 是以一种主流的姿态出现,代表着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解 释,另一些则可能是作为主流的对立面而存在。 [ 7] 鄂伦 春族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相对滞后的民 族,它的口头文学、音乐、舞蹈乃至绘画、雕刻等丰富的 民族文化饱含着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 是其生 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也可以视为 北方民族文化的缩影。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经过历史 的积淀,已成为维系鄂伦春族之所以为鄂伦春的精神纽 带。在强调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 鄂伦春族的山林文 化不仅是我国璀璨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 化趋同愈演愈烈。当快餐文化大行其道, RAP、R&B快 要唱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那些仅靠口头传播的民 族文化遗产却不得不思考� 生存还是死亡 这个令人悲 伤的话题。人亡歌息、人去艺绝已不止一次�上演 。民 族文化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如今的鄂伦春族在民族 大融合中快速地发展着自己的经济, 生活提高到前所未 有的水平。然而鄂伦春的山林文化却随着鄂伦春族的 现代化进程渐行渐远。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 �纵观国内外各民族发展的历程, 凡是独立于民族之林 的民族,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支撑着这个民族的生存与 发展。所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 神动力,是根脉相传的精神支柱。 [ 8] 当一种文化面临消 亡的危险时,拥有它的民族也将面临� 变质 的命运。因 此有人说,保护和弘扬鄂伦春族的山林文化,不仅是对 文化的捍卫,对鄂伦春这个处于 � 边缘 的民族拥有更 广泛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和权利的 维护。更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促进当代民族 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为子孙后代保留民族文化的记忆。 文化优势理论认为, 一种文化的发展,必须具有对 更大范围里各类环境的更强的适应能力,并对这些环境 中的资源具有更高的利用水平。鄂伦春传统的山林狩 猎文化,是适应所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面对环境的急剧变化,传统文化多具有的简单文化的特 点束缚了鄂伦春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文化人类学讲, 文化作为社会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准则,只有与某一社 会形式相适应,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如果文化与社 会的发展不同步,那么它将会对其所对应的社会形态失 去作用。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继 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曲折过程。在快速发展的大 环境中,鄂伦春族文化只有在保持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 结合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的实际在批判地继 承中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才有可能保证自 己存在于社会当中,保证自己被更悠远地传承下去。 [参 � 考 � 文 � 献] [ 1]吴雅芝. 最后的传说 ∀ ∀ ∀ 鄂伦春族文化研究 [ M] . 北 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 2]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 ∀ ∀ ∀ 鄂伦春文化的变迁[ M]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 3] 徐昌翰,隋书金,庞玉田. 鄂伦春族文学[ M ] .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1993. [ 4]伍殿文. 鲜卑与嘎仙洞石壁祝文 [ J] . 鄂伦春, 1986, ( 2) . [ 5] [英]杰克%古迪. 从口头到书面:故事讲述中的人类学 突破[ J] . 户晓辉,译. 民族文学研究, 2002, ( 3) . [ 6] 徐昌翰, 隋书今, 庞玉田. 鄂伦春文学 [ M] . 哈尔滨: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0. [7]刘晓春. 民族 ∀ ∀ ∀ 国家与民族记忆 [ J] . 文艺争鸣, 2001, ( 1) . [ 8]南文渊.东北民族研究(第壹辑) [ M ] . 沈阳: 辽宁民族 出版社, 2007. The Exploration of Oroqen Mountain Forest Culture WANG Wei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Research,Harbin 150018, China) Abstract:Mountain forest culture, with distinct regional characterist ics, is an ancient culture owned by a nomadic and hunting nat ionality living in mountainous area for ages.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mountain forest culture of Oroqen na� tionality living in the Larger and Lesser Xing∋ anMountains. Literally speaking, Oroqenmeans both � people living in moun� tains and � people who make use of reindeers . Hunting is a necessity to Oroqen people∋ s life and has already become in� teg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their ordinary way of life. � Birch- bark Culture is an ancient culture owned by northern hunt� ing nat ionalities. A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e � Birch- bark Culture of Oroqen people could regarded as a specific heritage of regional culture. Oroqen people have their own oral language but no written one. They created rich and colorful oral literature and pass it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up to the present day.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mountain forest culture of Oroqen people seems to be against grain with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us, to preserve this cul� ture intact is not only a defense for culture itself, but also a defense for the marginal people∋ s due rights to inherit and de� velop their national heritage. Key words: Oroqen; mountain forest culture [责任编辑:田丽华] ∀111∀
本文档为【鄂伦春族山林文化之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043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8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