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任_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

信任_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

举报
开通vip

信任_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信任度的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信任度并不算低,处于同 一文化圈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处于较高水平。本文认为,中国的信任问题不是初始存 量过少的问题,而是社会转型期信任存量过快下降的问题。笔者主张,信任的起源和信任变迁的原因并不 相同。就东亚及中国的情况而言,信任的起源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密切关系。对信任 下降更为概括性的解释是不确定性:当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时,社会信任就会下降。中国当前信任度的下 降主要是由于社会快速的转型而导致不...

信任_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
[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要]本文通过对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信任度的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的社会信任度并不算低,处于同 一文化圈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也处于较高水平。本文认为,中国的信任问题不是初始存 量过少的问题,而是社会转型期信任存量过快下降的问题。笔者主张,信任的起源和信任变迁的原因并不 相同。就东亚及中国的情况而言,信任的起源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密切关系。对信任 下降更为概括性的解释是不确定性:当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时,社会信任就会下降。中国当前信任度的下 降主要是由于社会快速的转型而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并进而造成了信任的下降。最后,笔者对如何从宏观 层次抑制信任快速下降提出了若干建议。 Abstract:UsingdatafromthefourwavesofWorldValuesSurvey(WVS)andothersurveydata,thisarticlefinds arelativelyhighleveloftrustinEast-AsianConfuciansocieties,includingmainlandChina,Taiwan,SouthKorea, JapanandVietnam.SuchahighlevelofsocialtrustappearstohaveoriginatedfromtheConfucianculture,which putsanemphasisinbeingtrustfulandtrustworthy.Nevertheless,someofthesesocietiesdofaceaproblemofde- cliningsocialtrust.InthecaseofChina,Iarguethatsuchadeclineatthecurrentmomentistheresultofincreas- ingsocialuncertaintiescausedbyrapidtransformationofChina’ssociety. 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 * [文 /马得勇 ] 信任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主题 之一。据学者统计,社会科学类英文学术期刊中以 信任作为关键词或者出现在摘要中的次数从 1990年的129次上升到了2005年的1956次。① 学术界之所以关注信任,主要原因是,信任被认为 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资本,可以减少市场经济中 的交易费用,简化交易程序,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也可以成为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运行的润滑剂,缓和政治派 别之间的冲突,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治理水平。近年 来,信任、社会资本在国内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 题,相关的研究已经大量涌现。其中,一些观点认 为现在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信任危机,一些观点则 认为中国的信任度并不算低。②在国外的学术界, 围绕信任的起源及其效果,争论仍然不少。对此, 笔者认为社会信任高低的问题,通过比较可能会 更容易得出结论。本文首先通过比较来探讨一下 中国的信任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中国的信任起 源、信任下降的原因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对 如何抑制中国信任的下降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 72 □ 73 一、中国的社会信任现状: 国际间的比较 为了从比较的角度认识中国的信任水平,我 们使用了诺里斯(PippaNorris)教授提供的“跨国 全球指标数据库(SharedGlobalIndicatorsCross- nationalDatabase)”来进行分析。该数据库中的信 任指标是在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ValuesSur- vey,简称WVS)数据库基础上整合而成的。“世界 价值观调查”数据库覆盖了目前全世界70多个国 家和地区,从1980年到2001年共做了4次调查 (第 1次:1980年;第 2次:1990年;第 3次: 1995—1997年;第4次:1999—2001年)。该项调 查中包括了关于信任的指标,这一指标被学术界 广泛用来衡量各国信任度的高低。③利用这一信 任指标进行跨国比较,笔者认为可以在某种程度 上把握中国的信任状况。 在使用这一指标考察信任状况之前,我们认 为有必要对这一指标的具体含义做一下说明。本 文所要探讨的的信任是指一个社会的“普遍信任” 或者说“社会信任”,而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的 信任。那么很多调查中使用的问项:“一般来说,你 认为社会上的人可信吗?”代表了什么样的含义 呢?纽顿(KennethNewton)认为,“受访者对这一问 题的反应实际上不能告诉人们他是一个信任者 (truster)或者不信任者(distruster),而是表明他们 是如何评价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可信性 (trustworthiness)”。④这种调查提问方式,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受访者违心选择“信任”的可能性, 更大程度地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具体来说,笔 者认为,首先,这一指标代表了一种抽象的信任, 受访者没有根据生活中某个具体情况来作出判 断。它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信任行为,如借钱给他 人或自己不在时把住所钥匙给对方保管等。其次, 受访者也不会考虑信任者是家人还是朋友抑或是 陌生人,即没有针对特定对象来判断。⑤因此,这 一问题不仅反映了受访者对信任的一种基本的道 德判断,比如基于人性本善的认识,同时,它也反 映了受访者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信任状况的 一般性评价。因此,这一指标并不代表和反映现实 中的信任行为,而只是反映了人们对所在社会的 信任状况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认识就是我们所 说的社会资本。此外,信任指标之所以不适合用现 实中的信任行为来测定,是因为信任行为的出现 不仅需要有信任的意愿,还由其它因素,比如具体 的状况、制度环境等来决定。同一个中国人在国内 和在日本的信任行为可能并不相同,不能把信任 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都当作社会资本来看。因此,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信任指标虽然简单而且抽象, 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它可以作为衡量一个社会 的信任水平的指标。 根据分析结果(见图一),在76个国家和地区 中,曾经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的几个国家和地区 的信任度分别为:中国大陆53.6%,日本38.8%,台 湾地区40.2%,韩国33.1%,越南为38.7%。从全世 界的角度看,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信任度总体上 虽然不比北欧及一些新教国家高,但是已经算是 比较高的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大陆的信任 度明显高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社会信任比 较低的国家主要集中于拉丁美洲、非洲、前苏联东 欧地区。 不少学者对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也曾提出 质疑。为了检验该数据的可信度,韩国学者金在韩 (音译)利用其他多种调查结果(包括统计数据和 调查数据)的 50多个指标,用德尔菲方法(Delphi Method)加以检验。根据检验,中国大陆与北欧诸 国属于高—高信任组,日本、台湾地区属于高—中 信任组,韩国属于中等信任组。这一检验结果支持 了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结果。⑥因此,笔者认为,中 国的社会信任度不能说很低。中国的社会信任根 经 济 社 会 □ 74 2008/04 开 放 时 代 图一 76个国家和地区的信任分布 数据库来源: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诺利斯(PippaNorris)教授提供的“SharedGlobalIndicators Cross-nationalDatabase”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关于各国社会信任度的指标源自世界价值观调查1—4次(不 是所有国家都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问题为:“一般来讲,你认为社会上的人大步分可以信任吗?”1=多数 人是可信的;0=小心为好。图中的数据是回答“多数人是可信的”一项的比例。其中,日本为第1—4次的平 均值;韩国为1—4次的平均值;中国大陆为第2—4次的平均值;台湾地区为第三次(1995)的调查结果;越 南为第4次调查结果。 □ 75 本的问题或许不是信任度高低的问题,而是信任 度下降过快的问题。⑦“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信任下 降?”可能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关于信任起源的理论: 制度的还是文化的? 那么,如何来解释中国等东亚国家社会信任 度较高这一现象呢?这一部分我们将集中来探讨 信任的起源问题。 信任的起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分 析。为什么有的社会或国家比另外一些社会或国 家的信任度高?对此,应该主要从信任形成的文化 历史环境、社会结构等宏观的因素方面来加以探 讨。为什么在同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 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倾向 于信任他人,而有的人则倾向于不信任他人?对 此,应该更多的从微观层次的因素来分析,比如教 育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目前一 些探讨信任或社会资本起源的学者(Whiteley, 1999),实际上忽略了信任形成的文化、历史、社会 环境等这些宏观因素,而只是从微观的因素入手 对信任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这里,我们将集中 从宏观层次来分析,对微观层次的信任起源限于 篇幅暂时不做讨论。 就信任(或社会资本)的起源而言,罗斯坦 (Rothstein)和斯道勒(Stolle)认为目前学术界主要 存在两种视角,即历史文化中心的和制度中心的 视 角 。⑧ 班 菲 尔 德 (Banfield,1958)、 福 山 (1995,1999)、普特南(1993)等人被认为是从文化 中心的角度来解释信任的起源的,他们认为,诸如 信任之类的社会资本源于一个社会的历史和文 化,有些文化有助于人们之间产生信任并使信任 等社会资本得以积累,有些文化则不然。豪(Hall, 1999)、莱维(Levi,1998)、罗斯坦和库姆林(Roth- steinandKumlin,2005)、斯道勒(Stolle,2002)等被 认为是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资本产生的,即, 社会资本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政治或政府之外的市 民社会中,相反,政治制度和政府政策创造、传播 和影响社会资本的数量和类型。⑨ 制度的视角基本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但 又可以细分为两派,即政治制度论和福利制度论。 政治制度论认为民主制度比独裁制度更有利于信 任的形成 (Uslaner,1999;Sztompka,1999;Levi, 1998),因为民主制度下个人对政府的信任更容易 形成,一个可信的政府进而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信任;而福利制度论认为,政府通过建立社会福利 制度,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构建社会安全网,从 而降低人们的不安全感,并降低国民为各自的利 益而进行的市民参与(如工会的罢工、示威),这 样,一种普遍的信任就会产生。 在众多关于信任的社会调查中,瑞典、芬兰、 挪威、丹麦等国家的信任度一直处于世界各国的 前列。可以说,制度的视角在解释北欧一些民主制 度运行和社会福利制度都比较好的国家的信任起 源上是有说服力的。那么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是 否也适用于解释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信任 状况呢?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在中国和越南,社 会信任高于曾经具有相同的社会制度的前东欧苏 联国家,日本、韩国的社会信任度高于墨西哥、西 班牙和意大利等新生民主国家,而且在东亚地区, 中国大陆的民主制度和福利制度水平均低于日本 和韩国,但是其社会信任度却明显高于韩国和日 本。不仅如此,按照制度视角的逻辑,当一个国家 从权威主义制度转向民主制度时,该国的社会信 任度应该增加,可是根据研究结果,像韩国、中国 的台湾地区在民主化过程及以后,社会信任不但 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见图二)。⑩对此,制度的 视角显然不能提供满意的解释。 经 济 社 会 □ 76 2008/04 开 放 时 代 图二 东亚儒家文化圈信任变迁 资料来源:韩国:1980、1990、1995、2001年度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1-4),2004年度来自韩国综合 社会调查(KGSS);中国大陆:1990、1995、2001年度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3),2003年度来 Asia Barometer(与AsianBarometer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项目);台湾地区:1995年度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 1998年度来自中央研究院社会价值变迁调查(这里标为2000年度),2005年度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 学研究所社会意向调查结果(si2005a);日本:1980、1990、1995、2001年度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03 年度来自AsianBarometer;越南:2001年度来自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03年度来自AsiaBarometer。问 题为:“一般来说,您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还是和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有两个基本选项:1、大多 数人是可以信任的;2、越小心越好。图中数据为回答“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一项的百分比。此外,一般有 “不知道”作为补充选项,不计入百分比内。 为什么制度的视角不能解释东亚地区信任度 高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从理论本身来看,制度的 视角并不存在逻辑问题,但是从现实角度看,制度 的解释是存在缺陷的。制度视角的逻辑基础是建 立在理性选择理论之上的,即个人在是否信任他 人时,他是根据被信任者相关信息(地位、声望、相 熟程度、以往经历等),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来作出 判断。但是事实上,一个人是否信任他人并不仅仅 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判断。彼德·什托姆普卡(Piotr Sztompka,1999)认为,信任存在三个维度,即关系 的(relational)、心理的(psychological)和文化的 (Cultural)。什托姆普卡对三个维度作了进一步解 释,关系的维度基本上是基于对被信任方信息和 知识基础上的理性的判断,而心理的维度则基于 信任者一种心理上的冲动,文化的维度则基于信 任者周围的文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习惯。!"#可以看到,基于后 两种维度的信任未必就是理性的了。因此,从制度 的视角来解释现实问题有时候可能并不能提供令 人满意的答案。从东亚的现实来看,民主制度以及 福利制度的历史都不过几十年,但我们并不能说 在这些制度建立以前东亚的社会就从来没有存在 过信任。 既然制度的视角不足以解释中国信任度高的 问题,那么我们就尝试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需要 说明的是,这里仅从宏观层次对中国及东亚社会 的信任起源加以分析,而不做微观层次的分析。 如果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信任度普遍较 高,那么其最大的共同原因恐怕就是其传统文化 了。这种大的文化背景对于信任文化的产生是极 其重要的。笔者认为,在儒家、道家思想中,包括了 许多有利于信任文化形成的因素。 从儒家的经典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 于信任的论述。在儒家文化强调的“三纲五常”中, “信任”被作为“五常之一”而加以强调,并且成为 古代中国社会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据学者统 计,在儒家经典《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 按照学者的分析,“信”在孔子看来,不仅是一种政 治理念,同时也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原 则。!%#首先,孔子强调君王和统治者应该重视和遵 守信用。“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民自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其 次,孔子认为“信”也是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 和社会理想。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 语:为政》);“子贡问孔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诸如上 面列举的例子,在各种儒家经典中,我们会很容易 找到有关对信任、诚信等方面的论述。可以说,儒 家思想为信任的形成提供了观念的源泉。这种观 念再经过长期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强化,已 经成为中国及其他儒家文化社会中稳定的、广为 接受和称道的观念性资源。 重视信任、合作、团结的观念性资源不仅反映 在儒家等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它同样也渗透 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人日常交往的 社会规则。“礼尚往来”的互惠合作精神,“众人拾 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的团结精神,“一方有 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合作精神,“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的宽容精神,社会交往、商业交易中注重诚 信的道德信条,等等,无不体现了社会资本所强调 的信任、宽容、合作和互惠的基本价值。 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许多可 以证明中国曾经是信任度很高的国家。张维迎 (2003)曾经举过几个例子以证明中国人并非本质 上就缺乏信任:中国作为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 久、面积庞大的国家在全世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没有信任,中国怎么会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 处于全世界领先的发展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使用纸币的国家,没有对纸币发行者的信任,这种 情况也不会出现;十九世纪初的山西票号存在了 100多年,分号遍布世界,西到圣彼得堡,东到日 本神户,没有相互间的信任同样是不可能发展到 如此规模。!&# 没有传统文化这一源泉,没有两千年来对这 些观念的实践和强调(包括民间和官方),信任等 社会资本就不可能自然的生成,至少不会轻易生 成和保留下来。在这一点上,强调“信”、“义”的中 国文化和强调理性计算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 异。因此,目前中国及东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从全 球范围来看处于较高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 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任,而这种信任的文 化与儒家思想具有密切关系。儒家思想成为古代 中国乃至东亚的主导性意识形态虽然不能说和统 治者的选择无关,但却与西方学者所说的制度理 论相去甚远。当重视信任的思想和理念通过政治 机制输入到人们的观念中以后,那么人们就会在 □ 77 经 济 社 会 □ 78 2008/04 开 放 时 代 日常生活和市场交易中逐渐意识到信任的重要 性,并最终形成一种信任文化。因此,笔者主张,东 亚儒家文化圈,特别是中国的信任起源,更多的源 于该社会的文化背景而非政治制度。!"# 三、信任的变迁原因: 为什么信任会下降? 信任在中国下降了吗?这几乎是个不争的事 实。许多国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诈骗性质 的传销活动、标会崩会、诈骗行为屡见不鲜。根据 笔者收集的各种机构的调查数据,中国的信任度 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1990年为 60.3%,1995年为 52.3%,2001年为 54.5%,2003年下降到46.3%。!$#另外一些调查的 数据所显示的下降幅度更大,如亚洲民主动态调 查(AsianBarometer)2002年的调查,中国大陆地 区的信任度为41.8%,比1990年世界价值观调查 的数据低了18.5%(参见图二)。那么,信任为什么 会下降?在什么情况下会下降?笔者将在这一部分 加以分析。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信任的起源和信任的变 迁原因是不同的。以往关于社会资本或信任的研 究几乎对此没有清晰的论述。笔者认为,信任的起 源是指那些促成信任从无到有发展的因素。信任 的变迁原因是指,在某一社会的某个时间段内(比 如20—30年),对信任的增加或减少产生影响的 因素,即信任变迁的原因不是指信任从无到有,而 是引起信任的量的变化的原因。从现实的角度来 看,一个社会的信任不可能在10年或20年内实 现从无到有变化的过程,而只可能是由多到少或 者由少到多变化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看,在探讨 信任的起源时,必须要考虑到长期的历史文化环 境。而对信任变迁原因的探讨则应该致力于在一 定时间段内对信任的增减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 内战、现代化等。内战可以在短期间内破坏社会资 本,降低信任,但是内战却不是信任从无到有发展 的原因。同样,现代化可能导致一个社会的信任上 升或者下降,但是现代化却不能被当作是信任起 源的原因,因为在前现代社会中,信任在一些社会 同样存在。 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的信任的下降呢? 或者说哪些因素破坏了信任呢?许多学者(如张维 迎)从政府行为(滥用职权、腐败等)或者制度的不 完善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但是,问题在于:以前的 中国政府就没有腐败和滥用职权吗?以前的制度 就完善吗?不仅如此,信任的下降在上世纪八九十 年代的韩国也出现过,在台湾地区、前苏联东欧国 家甚至美国也出现过。!%#这些国家的信任下降不 能都用政府的腐败或者法律制度不完善来解释。 笔者认为,造成信任下降的原因在各个国家的不 同时期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对于一个处于急剧变 化中的社会,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影响变量是社 会的不确定性(socialuncertainty)。对中国而言,信 任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社会转型释放了大量 的不确定性。 包括信任在内的社会资本的增加或减少与社 会的不确定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不确定性越大,人 们之间的信任就越低。从宏观角度来看,造成社会 不确定性增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战、社会转 型、现代化等等。内战状态下社会的不确定性是最 高的。克莱塔和库棱(Colletta&Cullen)的研究成 果为人们展示了内战如何破坏了柬埔寨和卢旺达 的社会资本。!&#如果想了解无政府状态(或者政府 能力非常弱)的情况下,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如何 破坏了社会资本,那么去索马里、乌干达以及萨达 姆·侯赛因政权崩溃以后的伊拉克,相信会有非常 深刻的体验。 与内战等这些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不同 的是,当一个社会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时(如来自 □ 79 外部侵略),往往会促进社会内部信任的增加和社 会资本的生成。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据芝 加哥大学的国家舆论研究中心(NationalOpinion ResearchCenter)的调查,美国的社会信任比“9· 11”事件之前(2000年)有了显著的提高。!"#2008年 在四川发生的“5·12”特大地震灾难也同样让人们 看到了中国人的互助、合作和团结精神。因此,如 果说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损害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 的话,那么外部威胁至少在短期内是增加社会信 任和社会资本的正面的影响变量。 由于信任的起源与信任下降的原因不同,文 化作为信任的起源相对来说是稳定的,但是造成 信任下降的社会不确定性却是经常变化的。在信 任度高、社会资本比较丰富的社会里,即使由于短 期的不确定性增加而使信任等社会资本遭到了破 坏,那么当内战等这些引起不确定性的原因消失 以后,信任等社会资本会很快恢复,当然,恢复的 程度还要看信任被破坏的程度、被破坏的时间等 等。腐败、制度不完善,比如,政府政策朝令夕改、 钱权交易、法院判决结果难以预料,等等这些现象 同样增加了不确定性。 除了内战、腐败等因素以外,快速的社会转型 同样会增加社会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引起信任的 下降。什托姆普卡(1999)、库克(KarenS.Cook)等 就曾较为系统地分析了 1989年民主转型以后社 会不确定性如何引起了波兰、俄罗斯等国社会信 任的下降。!$#在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起社会 不确定性增加的因素主要不是来自内战或政权突 变,而是来自于快速现代化引起的社会转型,即从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从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不过,与内战等因素不同的 是,现代化、市场化一旦开始,在社会结构、价值观 等层面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它对整个社会将产生 前所未有的冲击,整个社会发展是单向的,不可能 回到原来的状态。因此,因现代化而引发的不确定 性对信任等社会资本的影响,可能不仅会造成信 任的下降,而且也可能要求信任的结构发生转变, 即从小范围的、人格化的信任结构(即特殊信任) 向抽象的、普遍的、非人格化的信任(即普遍信任) 转变。同时,现代化过程中引发的不确定性还与现 代化进程的速度有关。在相同的起点下,历经100 年实现的现代化要比历经 10年实现的现代化所 引起的不确定性小很多。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与信任下降之间的关 系。 首先,从社会结构变动来看,在改革开放以 前,中国的农村基本上是一种“熟人社会”,!%#而城 市里的“单位体制”也使城市中形成了一种类似 “熟人社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这种社会结构 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的工作、生活相对安定,交 往对象也较为固定而且熟悉。不仅如此,在传统的 农业社会以及“单位体制”下,人们的生活虽不富 裕但压力也较小,比较安定。在这种社会环境下, 信任自然容易形成和保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步伐加 快,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快速增加。安定的田园生 活被打破,人们的生活工作中竞争日渐激烈,压力 加大。同时,社会流动性加快,生活和交际范围扩 展。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定感和整个社 会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导致信任的下降。由于现代 化过程不可避免,由此而引发的不确定性也难以 避免。特别是当现代化、城市化在短期内急速发展 时,其引发的不确定性会更大。 如果说快速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必然导致不 确定性的增加,那么社会转型中社会道德规范的 缺失,即社会失范(socialanomie)则进一步增大了 社会的不确定性。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 迅速,社会结构急速变化,传统的农业社会以及传 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解体,市场经济 体制和现代社会正在形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适 经 济 社 会 □ 80 2008/04 开 放 时 代 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新的制度和规范却未能 及时形成,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轨制”。所谓 的“双轨制”实际上意味着没有规则可循。从社会 价值规范层面看,传统的儒家文化及道德规范、传 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均在不断解体之中,而新 的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规范却未能形成。信仰缺 失、价值观迷茫、社会公德缺乏都是从上世纪八十 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存在的普遍现象。(见图三) 朱力在 2002—2003年两次对中国的社会失 范所做的调查显示,一般民众对“总体来看,你觉 得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样”的回答中,持否定态度 的比例为31.3%,比肯定态度(15.3%)多出2倍以 上。根据调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意识形 态5个领域中,制度混乱、规范缺失的现象都存 在,尤以政治领域最为严重。!"#如图 2所示,在社 会失范状态下,不确定性剧增,社会信任下降可以 说不可避免。1990年—2003年间各种社会调查结 果也显示,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信任下降比较明 显。 对于社会不确定性的测定目前尚未有较为系 统的指标。从宏观层次对社会不确定性的量化测 定比较困难,从微观的角度,虽然目前仍未有令人 满意的测量指标,但这里笔者尝试用人们对未来 的经济状况的悲观认识来测量个人的不确定性或 不安感。即,我们假定,相较于一般人,对未来家庭 经济前景比较悲观的人对未来更加不安,对不确 定性更为敏感。如果对未来家庭经济状况比较悲 观的人的信任度比一般人低,那么就证明不确定 性造成了信任的下降。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使 用了史天健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具体实施,在 1993年和2002年分别做的两次调查的数据库来 进行比较。其中,2002年的调查也是亚洲民主动 态调查(AsianBarometer:2001-2003)中国大陆部 分的数据库。当然,必须承认,这种操作并不是非 常理想测定方法,只是在资料不足情况下的一个 不得已的选择。 从表一可以看到,1993年城市人的信任度为 47.3%,农村人的信任度为 50.1%,城市和农村相 差不大。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但是生 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 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后,单位体制基本也在那个 时候开始渐渐出现松动,这种变化对城市人的冲 击更大,生活压力增加,就业竞争开始加剧。从表 中可以看到,从总体样本来看,1993年—2002年 之间,总体上中国的信任从 48.5%下降到了 41.8%,下降幅度为 6.8%。城市人的信任度从 47.3%下降到37.7%,下降幅度达9.6%。从农村的 情况来看,信任度从 50.1%下降到 45.8%,下降幅 度为4.3%,不到城市信任度的下降幅度的1/2。再 从对不确定性更为敏感的人群,即对未来家庭经 济状况持悲观看法的人群来看,城市中敏感人群 的信任度从 41.5%下降到 27.2%,下降幅度达 14.3%,高于普通城市人群的下降幅度。农村中的 敏感的人群的信任度从48.9%下降到36.7%,下降 图三 社会转型、不确定性与信任下降 □ 81 幅度达12.3%,下降幅度同样高于农村普通人的 信任度下降,但是低于城市敏感人群信任度下降 的幅度。这一分析结果表明,不确定性的增加导致 了信任度的下降,不确定性更大的城市比农村下 降幅度更大;对不确定性更为敏感的人群中信任 的下降比普通人群更为显著。这一分析结果较好 地支持了我们的假设。 社会流动也可以看作是不确定性的一个衡量 指标,社会流动性强,不确定性也更高。上世纪八 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幅增加,这不仅表 现在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同时 也表现在城市内部各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王绍 光和刘欣的研究表明,在某地居住时间越长的人, 其社会信任度也越高,相反,居住时间较短的人社 会信任也较低。!"#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 中,造成信任下降的许多原因,如内战、社会转型、 腐败、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基本都可以通过不确定 性这一因素来加以解释,也即,不确定性是上述因 素和信任之间的中介变量。如果控制了不确定性 这一变量,它们之间未必会存在相关关系或者因 果关系。当然,不可否认,造成信任下降的原因很 多(比如贫富差距、不平等),不可能所有原因都通 过不确定性来解释。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对中国及东亚几个国家的社会信任做了 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中国的社会信任度无论从全 球范围还是从东亚范围看都是比较高的,东亚地 区的信任在全世界各国中也相对处于较高水平。 在分析了信任的现状以后,笔者对信任的起源和 信任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笔者看来,信任的 起源与信任度变迁的原因是不同的。信任的起源 是指促使信任从无到有发展的因素,而信任度变 迁的原因是指那些促使信任在量上发生变化的因 素。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信任起源的进行了分 析。就东亚及中国的情况,信任的起源与以儒家为 表一 社会变迁、不确定性与信任下降(微观层次) 城市 农村 小心为好 58.5% 55.3% 50.0% 52.7% 51.1% 49.3% 50.0% 49.9% 51.5% 信任 41.5% 44.7% 50.0% 47.3% 48.9% 50.7% 50.0% 50.1% 48.5% 小心为好 72.8% 66.9% 58.4% 62.3% 63.3% 54.0% 52.6% 54.2% 58.2% 信任 27.2% 33.1% 41.6% 37.7% 36.7% 46.0% 47.4% 45.8% 41.8% 1993年 2002年 对未来5年家庭经 济状况的评价 对未来5年家庭经 济状况的评价 城市全体 农村全体 样本总体 变坏 一样 更好 变坏 一样 更好 数据库来源:2002年:亚洲民主动态调查中国大陆部分(AsianBarometer:2001-2003);1993年:社会 变迁和社会意识调查(史天健主持)。问题为:“一般来说,您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还是和人相处要 越小心越好?”有两个选项:1、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2、越小心越好。 经 济 社 会 □ 82 2008/04 开 放 时 代 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密切关系。笔者还 就中国当前信任下降的原因作了分析。笔者认为, 对信任下降更为概括性的解释变量是社会不确定 性,当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时,社会信任就会下 降。中国当前信任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社会快速 的转型而导致不确定性增加,并进而造成了信任 的下降。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目前的信任问题主 要不是信任过低的问题,而是信任快速下降的问 题。中国的社会转型目前还远未结束,信任的下降 可能还会持续。如果任凭信任继续下降,那么中国 可能会陷入前苏联东欧和拉美国家出现的,被称 之为“社会困境(socialdilemma)”的恶性循环,即, 过低的社会信任导致政府政策难以有效实施,而 政府政策的失效、不确定性则进一步恶化社会信 任。然而,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到,不确定性的 增加有些是腐败或政府滥用权力造成的,有些则 是社会急速转型的副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即 使不存在腐败或滥用权力,不确定性可能依然会 存在。毕竟,社会需要发展,社会流动无法阻止,社 会转型不可避免。但是,如果说能有什么办法可以 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部分导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的话,那么恐怕只有寄希望于政府和制度了。首 先,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法治(ruleoflaw)、增加政 府政策的透明度来减少因自身的腐败和滥用职权 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构建社会 福利保障制度,来保障那些对不确定性更为敏感 的群体(通常也是社会弱势群体),从而减少他们 因社会快速变迁而产生的心理不安。再次,我们要 提倡并大力宣传信任等社会资本。信任等社会资 本不同于金融、人力或实物资本,作为一种观念性 资源,只有当人们意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它才 不会消失,才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水 平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资本不会因使用但会由 于不使用而枯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 要提倡的信任不是人格化的、小范围的特殊信任, 而是指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一般性的、非人格化的 信任。因为后者才是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政 治机制良好运转的润滑剂,而前者虽然在传统农 业社会可能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却未必能 够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和谐。通过这种制 度,我们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他造成不 确定性增加的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信任 的快速下降。 最后要强调的但未必是最不重要的一点,那 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负面效 应,我们需要尽快构建一套系统的,既符合中国国 情,又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一定程度上 讲,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体系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都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信仰缺失、价值观混 乱、社会公德缺乏已经不是新社会现象了。这个结 构性的问题不解决,信任等社会资本恐怕难以得 到发展。如何建立这种价值观体系并不是本文讨 论的重点,但是这里我们强调新的价值观体系要 “符合中国国情”,旨在提醒人们,传统文化并不都 是糟粕,特别是在价值规范层面。我们需要做的就 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进行重新诠释, 赋予其现代性的意涵,而所谓“适应现代社会的价 值观体系”,那就不能不吸收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但 却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些价值和观念。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 王正绪博士对本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特此 致谢。 参考文献: 彼得·什托姆普卡(PiotrSztompka,1999):《信任:一种社 会学理论》(Trust:ASociologicalTheory),程胜利译,北 京:中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局2005年版。 边燕杰:“城市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 □ 83 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达斯古普塔等(编著)(Dasgupta,2000):《社会资本:一个 多角度的分析》,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5年版。 董才生:“偏见与新的回应———中国社会信任状况的制 度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 冯仕政:“我国当前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福山(F.Fukuyama,1995):《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 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胡必亮:“村庄信任与标会”,《经济研究》2004年第 10 期 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学术研究》2002年 第4期。 格鲁特尔特、贝斯特拉尔(编著)(C.Grootaert&T.van Bastelaer,2002):黄载曦等译,《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 用》,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 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李惠斌、杨雪冬(编译):《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汉林:“中国单位现象与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社会 学研究》1993年第5期。 李路路:“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李涛、李红:“双方关系、关系网络、法院与政府:中国非 国有企业间信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 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林南(2001):《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 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控制体制中的个人、组织和国 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罗伯特·帕特南(1993):《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 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沃伦等(编著)(1999):《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北 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马俊峰、白春阳:“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社会科 学辑刊》2005年第2期。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 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邱建新:《信任文化的断裂:对崇川镇民间“标会”的研 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载郑也夫、 彭泗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年版。 吴申元、徐建华:“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 基础”,《复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夏纪军:“中国的信任结构及其决定———基于一组实验 的分析”,《财经研究》2005年第6期。 萧仕平,“传统儒学的‘诚’‘信’: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 德———兼由‘诚’、‘信’意蕴差异看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 理路”,《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 2 期。 徐淑芳:“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绩效”,《学习与探索》 2005年第5期。 傅礼白:“中国古代家规中的诚信思想”,《山东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珉、卓越:“特殊主义信任与合作困境的突破:晋商兴 衰的思考与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郑也夫、彭泗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北京:中国城 市出版社2003年版。 Boix,Carles&DanielPosner,“SocialCapital:Explaining itsOriginsandEffectsonGovernmentPerformance”, British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Vol.28,No.4,1998, pp.686-693. Braithwaite,V.A.,Levi,M.Trustand Governance,New York,RussellSageFoundation,1998,. Brown,M.,Uslaner,E.“Inequality,TrustandPoliticalEn- gagement”,Paperpreparedfordeliveryatthe2002An- nualMeetingofth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Associa- tion,Boston,Ma.2002. Colletta,NatJ.andMichelleL.Cullen,“Socialcapitaland socialcohesion:casestudiesfromCambodiaandRwan- da”,inGrootaertandBastelaer,TheRoleofSocialCapital 经 济 社 会 □ 84 2008/04 开 放 时 代 indevelopment:AnEmpiricalAssessment,CambridgeU- niversityPress,2002,pp.279-309. Coleman,“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 tal”,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Vol.94,1988,pp.95- 120. Cook,KarenS.,EricR.W.Rice,andAlexanderGerbasi, “TheEmergenceofTrustNetworksunderUncertainty: TheCaseofTransitionalEconomies—InsightfromSocial PsychologicalResearch”,inKornai,J.,Rose-Ackerman, S.,Rothstein,B.eds.,CreatingSocialTrustinPost-Social- istTransition,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4,193- 212. Dalton,RussellJ.,HacPham Minh,Pham ThanhNghi, Nhu-NgocT.Ong,“SocialRelationsandSocialCapitalin Vietnam:The2001WorldValuesSurvey”,2001,http:// www.democ.uci.edu/resources/virtuallibrary/vietnam/viet- nam02.pdf. DellaPorta,Donatella,“SocialCapital,BeliefsinGovern- ment,andPoliticalCorruption”,inSusanJ.Pharrand RobertPutnam(eds),DisaffectedDemocracies,Princeton Uni.Press,2000,pp.202-228. Fukuyama,F.,“SocialCapitalandCivilSociety”,Paper preparedfordeliveryattheIMFConferenceonSecond GenerationReforms,November8-9,1999,IMFInstitute andtheFiscalAffairsDepartment,Washington,D.C. Fukuyama,F.,“Socialcapitalanddevelopment:thecom- ingagenda”,SAISReview,Vol.22,No.1,2002,pp.23-37. Gibson,J. “Social Networks,Civil Society,and the ProspectsforConsolidatingRussia’sDemocraticTransi- tion”,American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Vol.45,No. 1,2001,pp.51-68. Grootaert,C.“SocialCapital:TheMissingLink?”,Social CapitalInitiativeWorkingPaper,No.3,WashingtonDC: theWorldBank,1998. Grootaert,C.,D.Narayan,NyhanV.Jones,M.Woolcock, “IntegratedQuestionnairefortheMeasurementofSocial Capital”,TheWorldBankSocialCapitalThematicGroup, June2003. Hall,Peter,“SocialCapitalinBritain”,BritainJournalof Politics,Vol.29,1999,pp.417-461. Hardin,R.,“TrustinGovernment”,inValerieBraithwaite andMargaretLevi,Eds.TrustandGovernance,NewYork: RussellSageFoundation,1998,pp.9-27. Inoguchi,Takashi,2004,“SocialCapitalinTenAsianSo- cieties”,Japanese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Vol.5,No. 1,197-211. JanW.VanDeth,MarcoMaraffi,KennethNewtonand PaulWhiteleyEd.SocialCapitalandEuropeanDemocra- c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9. Kornai,J.,Rose-Ackerman,S.,Rothstein,B.eds.Creating SocialTrustinPost-SocialistTransition,NewYork,Pal- graveMacMillan,2004. KumlinandRothstein,“MakingandBreakingSocialCap- ital:TheImpactofWelfareStateInstitutions”,Compara- tivePoliticalStudies,Vol.38,No.4,2005,pp.339-365. Levi,Margaret,“AStateofTrust”,inValerieBraithwaite andMargaretLevi,Eds.TrustandGovernance,NewYork: RussellSageFoundation,1998,pp.77-101. Ma,DeyongandChung-siAhn,“StocktakingSocialCapi- talinthe‘ConfucianCultureZone’ofEastAsia:A ComparativeAnalysisonTrust,ToleranceandCoopera- tion”,PoliticalScienceinAsia,2007,Vol.2,No.2,pp.75- 102. PharrandPutnameds.DisaffectedDemocracies:What’s troublingtheTrilateralCountries?,Princ
本文档为【信任_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105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6
浏览量: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