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众心理现象分析

从众心理现象分析

举报
开通vip

从众心理现象分析 2007 年 01 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Jan. 2007 第 13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 13 No. 1 从 众 心 理 现 象 分 析 Ξ 侯桂红 (通辽市科尔沁区职业中专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运用所罗门·阿希等人实验探讨从众心理。从各个方面剖析了从众心理现象 ,包括从众心理产 生的原因 ,增强和减弱从众心理的变因 ,从众心...

从众心理现象分析
2007 年 01 月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Jan. 2007 第 13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 13 No. 1 从 众 心 理 现 象 分 析 Ξ 侯桂红 (通辽市科尔沁区职业中专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运用所罗门·阿希等人实验探讨从众心理。从各个方面剖析了从众心理现象 ,包括从众心理产 生的原因 ,增强和减弱从众心理的变因 ,从众心理产生的三个阶段。最后剖析从众的利弊。需要特别指出的 是从众者中的“不介入”的旁观者。这是引起许多消极社会影响的一个“症结”。从整个剖析过程中可以看出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普遍心理现象而存在 ,是任何个人或团体所不能改变的。 〔关键词〕从众心理 ;现象 ;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5149 (2007) 01 - 0033 - 02   人是社会性动物 ,这一事实使我们生活在各种相互矛盾 的状态中。而从众心理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矛盾现象。在 此对这一心理现象做一些探讨。“从众”俗称“随大流”,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引起从众的 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 ,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 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 ,使其选择与想象的 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而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 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 ,选择从众。也可 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 ,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 人行动。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 ,但却是个体 的自愿行为 ,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一、引起从众行为的原因 所罗门·阿希曾做过从众研究。在阿希的实验里 ,情境 很微妙。在这些情境中对从众没有明确的奖励 ;对不从众也 没有明确的惩罚。那么为什么阿希的被试者还要从众呢 ? 看来似乎有两个可能 : 1、可能在大多数人持一致的判断面 前 ,人就不容易相信自己的意见 ,易出错误。2、可能他们是 “表面上迎合别人”,内心却深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以便 使自己能受多数人欢迎 ,或者是避免因持异议而被人讨厌。 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最初是被力求正确的欲望所驱动的 , 而另一些是为了迎合别人以获得好感。当人们慎重的观察 一个类似阿实验的从众实验时 ,他们都预测被试者要比实际 生活中从众者多。更有趣的是 ,这些躲在一旁的观察者则预 测他们自己不会那么从众。也就是说 ,我们知道别人从众 , 但低估了自己可能从众的程度。 阿希实验中从众者是否相信自己原来的判断是错误的 , 其他几个人的一致判断是正确的 ? 但我们无法去问被试者 , 其他测试者中有少数坚持说 ,他们确实和别人看的一样。而 我们如何才能肯定被试人说的是实话呢 ? 假如你是被试人 , 而且你也坚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 ,但你屈从了团体的 压力 ,这时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屈从了 ,那就太伤面子了 ,会 显得你很软弱胆小 ,所以有些人为了面子上好看而欺骗实验 者。 二、增强和减弱从众的变因 在与阿希实验类似的情境下 ,众人的意见是否一致是决 定其意见是否遵从众人意见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实验中 ,哪 怕只有一个同伴的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是正确的 ,被试人遵从众人的错误答 案的可能性就会显著降低。团体中即使只有一个不合作的 人不同意众人的意见 ,团体的压力也会显著减弱。 影响个体遵从团体压力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是 ,受压力 的个体是什么样的人 ,以及团体是由什么人组成的。缺乏自 信的人比那些自我评估高的人更有可能遵从团体的压力 ,而 且在一定的情境下 ,任务的特点能影响人的自信。一个对任 务没有准备的人比以前取得过成功的人更易从众。同样 ,如 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眼前的任务 ,其从 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从众现象还存在重要的文化差异。民间智慧结晶的谚 语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美国 ,人们常说 :“吱吱叫的轮子 得到油”,而日本人则说 :“冒尖的钉子遭锤打”,罗德邦德和 彼德·史密斯的观察证实了这一总体印象。最近 ,他们用阿 希方法在 17 个不同的国家做了 133 次实验 ,结果出现在集 体主义的社会如挪威、中国、日本比在个人主义的社会 (如美 ·33· Ξ〔收稿日期〕2006 - 10 - 19 〔作者简介〕侯桂红 (1968 - ) ,女 ,辽宁昌图人 ,中教一级。 国、法国)人们更容易从众 ,不同性别的从众性也不同 ,女性 比男性更从众。 当然 ,这个问题还与施加压力的团体的构成有关。一个 团体具备以下几点就更容易使个人从众 : (1) 由专家组成。 (2)对个人来说 ,团体成员有很重要的任务。(3) 它的成员在 某些方面与个人相似。 三、从众心理产生的三个阶段 1.依从。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 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愿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 以获得奖励 ,避免惩罚 ,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 , 暂时的 ,是权宜之计 ,这时的从众是权宜从众。 2. 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 范 ,使自己和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 ,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 吸引 ,但已超越了外部控制的奖惩 ,而主动趋同与对象。这 一阶段的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 吸引力。 3.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 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 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时为真从众。 四、从众的利弊之分 从众的益处如下 :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共同价值观的功 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 只有如此 ,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社会成员 的沟通与互动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2. 团体的行为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在许多情境中 ,我 们之所以遵从别人 ,是因为别人的行为是我们正确行动的唯 一指导。比如一个没有标志的左右两个厕所 ,你不知进入哪 个 ,而这时来了一群女孩走进右边厕所 ,那么她们为你提供 了信息。 3.斯坦利·沙赫的实验表明 :随大流者最受欢迎。最不 受欢迎的是偏离者。在有“法律”或常规的团体中 ,从众者比 不从众者受欢迎。虽然在某种情况下 ,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 的 ,而不从众会引起灾祸。例如 :假如我讨厌做一个从众者 , 于是为了表示不从众 ,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从众亦有不利的一面 ,分析如下 : 1.人太过于从众则会使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创造性 思维无从得到培养 ,缺乏个性 ,失去自我。 2.从众会造成灾祸和悲剧。在施佩尔回忆录中就有这 样的例子。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 ,在回忆录中他描述 了紧紧团结在希特勒周围的一个集团 ,其从众性之强 ,使该 团体内部容不下半点不遵从行为 ,在这种气氛中 ,即使最野 蛮的行为也是有理的 ,因为没有人持异议。这就造成了所有 人意见都一致的假象 ,使人不敢去想是否还有其他选择余 地。这是希特勒集团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希特勒集团是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体 ,与反对意见绝 缘。当这种集团召集起来做出决定时 ,他们总是深为群体思 想所困。陷入不良的决策方式的团体 ,一般来说都认为自己 无懈可击 ,他们被乐观主义遮住了眼睛 ,进而酿成大祸。 这里所要着重提出“不介入”的旁观者的从众者 ,1964 年 纽约城里一个叫吉诸维斯的年轻姑娘遇刺身亡。这是一桩 悲剧 ,但事件本身并不新奇。在人口稠密的繁华地带凶残的 的谋杀案时有发生。奇怪的是 :至少有 38 位邻居在凌晨 3 点钟听到她可怕的喊叫声后 ,走到了自己家窗前 ,站在那里 呆呆的看了 30 分钟 ,在这 30 分钟里 ,凶手完成了他那可怕 的暴行 ,先后攻击了 3 次竟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她 ,等到有人 拿走电话报警时 ,已经为时过晚。这是为什么 ? 为什么旁观者不去救助 ? 是大城市里的人对别人的危 难无动于衷吗 ? 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灾祸 ,因而对痛苦 和暴力变得漠不关心吗 ? 这些旁观者是否有些方面与我们 不同 ? 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看来都是否定的。旁观者不去 帮助可能另有原因。在那种情境中很有可能是当人们认识 到别人也目睹了此事时 ,个人的责任就减弱了。在吉诸维斯 案件中 ,当每个目击者看到其他几家打开灯 ,探出头去观望 时 ,可能就会感到自己没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行动。每个人都 认为既然别人也在看 ,说不定有人已经报警了 ,或者认为报 警是别人的事。 后来约翰等人在与其同事们进行的一系列巧妙的实验 中提供了更多有说服力的解释 ,他们假设许多人目击残案减 少了任何人去救助的可能。也就是说 ,如果有许多人看到受 害者的痛苦 ,那这个受害者得到救助的可能性减少。也就是 说 ,如果有许多人看到受害者的痛苦 ,那这个受害者得到救 助的可能性减少 ,因此 ,我们可以把“不介入”试为一种从众 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 ,在每个旁观者看来 ,好像别人都正在权 衡帮助他人是否明智 ,是否恰当。我们已看到 ,从别人那里 得到暗示 ,是很合理的 ,但偶尔也会产生错误 ,尤其在关键情 境下容易铸成大错 ,在我们的社会里 ,在众人面前暴露强烈 的感情是不合适宜的。 五、结束语 上述所做的探讨 ,并不是想说明做出愚蠢、灾难性决定 的个性不应承担责任 ,我想说的是质问和指责他人比理解这 些错误决策背后的心理过程更容易的多。但是只有通过对 这些过程追根究底并尽力理解 ,我们才能有希望改善人们的 决策方式 ,从而减少成灾难性决策的发生率。如果凡事从 众 ,缺乏独立性思考 ,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 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 ;考虑社会规范 ,但也要发展自 己的个性 ! 〔参考文献〕 〔1〕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161 - 164. 〔2〕阿伦森. 社会性动物〔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1. 13 - 34. 〔责任校对  徐寿军〕 ·43·
本文档为【从众心理现象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02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11-04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