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举报
开通vip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第8卷第3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8No.3 2008年9月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08 文章编号:1673—0453(2008)03—0091—05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 ——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赵 敏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都是为实现完美人性精神而...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第8卷第3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8No.3 2008年9月Journalof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08 文章编号:1673—0453(2008)03—0091—05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 ——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赵 敏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都是为实现完美人性精神而牺牲的牺牲者,一个是 为了爱,一个是为了道德理想与人性信仰。狄更斯和雨果借助法国大革命,分剐表现了爱与恨的时立、 人性与革命的对立。两位作家在对待革命问题上的分歧,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们本人的 理想有关,同时也反映出英法传统民族方式中经验主义哲学观和大陆理性主义哲学观的差别。 关键词:牺牲者;人道主义;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 1789年到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 18世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不容忽视 的。在那场革命中,诞生了无数的革命家、思想 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引起史学家、 文学家的关注,于是便有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 就象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雨果《九三年》 中的戈万,他们体现了创作者对那场革命的思考, 折射出人性的光芒。 这两部作品时代背景相同,都在讲述同一场 革命中的故事。在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时候,狄更 斯和雨果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看到了那场波 澜壮阔革命背后的悲剧在于它破坏了原有道德标 准,试图用专制手段来重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这种认识注定了他们笔下的共和国充满了疯狂的 流血和杀戮,以及令人痛惜的牺牲。 两部作品的结局是那样的相似,卡尔顿和戈 万都是为了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而选择了自我牺 牲。卡尔顿深爱着露丝,为了让她的丈夫达尔内 留在她身边,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出即将被 押赴刑场的达尔内,勇敢而平静地走向断头台。 戈万则是被朗特纳克侯爵救人的善举所感动,决 定挽救他,不惜以牺牲自己作为代价换出被俘虏 的侯爵,威严而安静地接受刑罚。 这两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两位作者同样的社 会理想。他们都强调用“仁爱”来改造社会,倡导 一种纯粹人性化的观念。让人性复归于善良、温 厚,富于道德和同情心,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无 论是卡尔顿还是戈万,他们在面对生死选择的肘 候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人性 的价值对于他们来说高于生命,在这里我们称他 们为——牺牲者。 一、颓废的牺牲者——卡尔顿 卡尔顿刚一出场给人的印象就是颓废的。当 整个法庭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被告达尔内 身上的时候,他——这个戴着假发的人却一直望 着天花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却凭借着一 张纸条和一个法庭实验使得案子出现了离奇的变 化。即使全场为这个变化掀起轩然大波,他仍没 有挪一挪身子,或改一改态度:后来,达尔内无罪 释放,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庆祝的时候,卡尔顿 “却一直靠在一堵为最深沉的黑暗笼罩着的墙壁 上,等到别人都离开之后才慢慢走出阴影。眦1]76 在整部小说中,卡尔顿始终是一个躲在伦敦 某个街角中的角色,这一点反映在他对露丝的爱 上尤为明显。其实,第一次在法庭上他就已深深 爱上了那个金线一样的姑娘,但他担心自己“使她 收稿日期:2008--03—05 作者简介:赵敏(1979一),女,湖北武汉人,江苏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Administrator Line 92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痛苦、悲哀和悔恨,会玷污了她,辱没了她,拖着她 一起堕落”[1]143,于是把爱情隐藏在心里,决定只 作姑娘身边默默的祝福者。他从一开始就放弃了 与达尔内的竞争,选择了白天独自在枕边空流眼 泪,选择了痛苦时在露丝家附近的索霍街口徘徊, 选择了祝福露丝与达尔内的婚姻,选择了对露丝 的誓言——“我愿为你和为你所爱的人做任何事。 我愿抓住一切机会为你和你所爱的人做出任何牺 牲。’,[1]145—146 然而,就是这个始终游离于世事繁华之外的 自以为是“绝望了的苦力”般的人物,却在最危险 的关头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囚牢中救出了露 丝的丈夫达尔内,实践了他对心中爱人露丝的爱 的誓言——为她和她所爱的人做出血的牺牲。 卡尔顿的自卑一目了然,但他的才华却是不 容忽视的。他是一个极可悲的人,但也是一个很 有才华、感情深沉的人。如果说卡尔顿仅凭借一 张纸条就救下达尔内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在血 雨腥风的巴黎单枪匹马救下达尔内和医生全家便 真正显出他的英雄本色了。一个颓废的、终日酗 酒已经放弃自我的人,能够做出如此壮举,“爱”在 其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凭借对露丝真切而 炽热的爱,他终于将自己的全部才华表现了出来。 他依靠知人之举制服了投机头子,用敏锐的眼光 洞察到了血腥之中的可乘之机。这个年轻且有些 不可思议的人物深爱着露丝,却能在关键时刻选 择替情敌而牺牲。狄更斯通过卡尔顿瞬间爆发的 智慧与爱心,把人道主义的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形成了对暴力与仇恨的深度否定。 这个人物可以套用《双城记》开头的那段评 述:他是最美好的人,也是最糟糕的人;他拥有着 智慧,却服从于愚昧;他的信仰就是怀疑;他的光 明就是黑暗;他希望着希望的春天,但他始终生活 在失望的冬天。心中怀着纯粹的爱使卡尔顿这个 边缘人物凸现了出来,在周围血腥的世界之中显 出了他的高贵、热情和完美。他说:“复活在我,生 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 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平静地死去,因 为这种牺牲使他感受到了升华的爱和幸福。 二、人道的牺牲者——戈万 《九三年》中的戈万剐一出场,作者便对他进 行了如下的描述:“戈万三十岁,高大魁梧,眼神像 先知一样深沉,笑起来像小孩。他不抽烟,不喝 酒,不赌咒发誓。,,[2】153较之卡尔顿,戈万更象是一 个完人,如同作品中所说的“先知”:“他爱沉思,善 哲理,是位年轻的贤人。他的容貌像阿尔西比阿 德,谈吐像苏格拉底。”[2]l54戈万的这种完美还表 现在战场上的勇敢坚强、睿智从容。在战争中他 是一个成功的指挥官,在与叛军朗特纳克的搏斗 中几乎一直占据着上风,最后将朗特纳克赶到了 图尔格城堡之中。 故事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戈万也许就真 正地成为像丹东、圣茹斯特和罗伯斯比尔那样的 革命巨人了,正如他的老师西穆尔登所期待的那 样。但一次极偶然的意外改变了一切,叛军首领 朗特纳克为了救农妇的三个孩子,放弃了唯一可 以成功逃跑的机会。面对着英雄一样的战俘,戈 万这个像奥什、马尔索一样的理想青年陷入了遐 想:“他最坚定的决心、最认真的许诺、最不可改变 的决定,这一切都在他意志的深处动摇了。"[2]257 于是,他用自己换出了被关在牢房中的朗特纳克。 如果说卡尔顿的舍身是对露丝纯粹无私的爱 的话,那么戈万的牺牲则是为了成全一种更广博 的爱——人道主义。他的牺牲并非是为了成全朗 特纳克个人(作为共和军的指挥官,他对朗特纳克 的告示是:“戈万通知朗特纳克,一旦抓住他将立 即枪决”),而是为了成全朗特纳克舍身救人这一 事件所体现的道德精神。 有些评论认为,选择朗特纳克这个典型来表 现戈万的人道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戈万的形 象。在我看来,不尽如此。戈万这个人物的矛盾 在于纪律(革命)和人道(良心)的冲突。坚持人 道,他必须做出释放朗特纳克的决定;遵守纪律, 他必须让自己接受军纪的处置。在对朗特纳克的 生死抉择上,恰到好处地使戈万成为了维护人道 主义的英雄。 朗特纳克救人是偶然的,但戈万的救人之举 完全是必然的。文中写道:“他只有手臂,用它打 击敌人;他只有心灵,用它宽恕敌人。作为战胜 者,他认为自己有权宽容战败者。J',L2]lTo按照他所 遵循的温和原则,他坚持不对女人作战,不对老人 作战,不对孩子作战,不杀死一个倒在地上的人。 戈万所坚持的是一种人道的善,所以当他面对朗 特纳克舍己救人的大善之举时,他无法用断头台 的恐怖对待这位叛军将领。在他看来,摧毁城堡, 是为了解放人性;取缔封建,是为了建立家庭。革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第3期 赵敏: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93 命恐怖只是短暂的手段,人道和谐才是永恒的真 理。在戈万的意识中,革命和人道有着相当明显 的区别,就如同他曾说过的那样:“在战斗中我们 是敌人的敌人,胜利后我们就是他们的兄弟了。” 所以,当人道的良心要求和革命的纪律准则发生 正面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赦免”,赦免了他的敌 人。但同时,他也义不容辞地让自己走上了断头 台。 当然,放走朗特纳克的结果可想而知,他会卷 土重来,再次威胁革命。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也 许是写不下去了。不过在我看来,对于戈万而言, 这已经是结局了,他捍卫了他所坚持的信仰—— 人道主义,并且像一个圣贤一样死去。 卡尔顿和戈万都是实现完美人性精神的牺牲 者。一个是为了纯粹的爱,显得崇高,令人感动; 一个是为了纯粹的道德理想与人性信仰,更像一 个圣哲,令人敬慕。 三、人物背后作者的革命观点 《双城记》和《九三年》两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 的、厚重的历史载体——法国大革命。 18世纪末的法国,王权专制已经发展到了极 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斗争也达到高潮。在 这种极端的对抗之中,冲突愈来愈激烈。这场革 命就象是一块试金石,人性、道德、博爱在其中愈 显其光彩。 狄更斯和雨果借助这场战争,分别表现了爱 与恨、人性与革命的对立。两人不同的叙事风格, 使两位作家对同一题材(法国大革命)和同一主题 (以人道主义立场反思暴力的血腥)的艺术处理效 果明显不同。 《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回答的是是否革命的问 题。社会黑暗、混乱到了极点,人民贫穷、被压迫 到了极致,是需要变革的。但在狄更斯看来,血腥 的革命、复仇式的一报还一报并非解决问题的根 本办法,只会使社会更加混乱,更加无序。在他看 来,革命更需要爱的宽恕,而不是将革命激化成恐 怖。作为典型的英国人,他承袭了英国传统道德 中的温和作风,反对以暴制暴的革命,主张以良好 的政策最大限度地照顾到社会的全体成员。“狄 更斯诚恳希望英国统治阶级要以法国大革命作为 前车之鉴,通过改良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来缓和阶级矛盾,用人 类之爱来解决阶级矛盾”[3],卡尔顿高于血腥之上 的自我牺牲形象就是作者这种思想的反映。而 《九三年》中的戈万回答的是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的 问题。在雨果看来,革命是必要的,残忍、野蛮与 血腥都是革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公社的“决不宽 恕”和王公们的“毫不留情”都是不可避免的。雨 果借着戈万的思考和行动表达出他自己的革命理 念:革命是为了唤醒人性的良知,革命的暴力和血 腥是为了唤醒人们的赤子之心。 狄更斯用感伤的写实主义的风格,借《双城 记》表现了对革命的困惑:“革命因反动统治的不 人道而爆发,革命是正义的,可是革命的暴力镇压 会殃及无辜,本身又是不人道的。在他看来,这样 导致了历史的恶性循环。"[4]所以,他用法国大革 命的特殊背景,揭示了阶级压迫的可恨、阶级压迫 的可怕、以暴制暴历史循环的悲剧,他希望以此警 世。通过卡尔顿的自我牺牲,歌颂爱的牺牲的美 好。雨果则用浪漫主义夸张渲染的艺术风格,借 《九三年》表达了他对革命的赞赏,但同时倡导在 革命中仍要坚持人道的精神。作家通过法国大革 命中血腥味最浓的1793年,表现了社会斗争的难 以避免和无限冷酷,也表现了人性的无所不在,歌 颂了戈万为维护人道的悲壮牺牲精神。他认为只 有用人道的力量才能感化社会之恶、消除暴力斗 争,才能达到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 两位作家在同一问题上有如此不同的认识, 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们本人的 思想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狄更斯自小受苦受穷,深刻感受到劳动人民 的疾苦。多年的社会实践和目睹欧洲大陆革命的 事实使他逐渐领悟到,局部的改革往往无济于事, 社会的进步有赖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根本变革。如果这种改 革不及时,久而久之,被剥削、被压迫者必然要铤 而走险,发动暴力革命。但作为一个民主主义作 家,“他并未放弃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他始 终不肯放弃非暴力的主张,因此,他反对带有巨大 破坏作用和杀伤能力的群众革命运动,,[引。《双城 记》鲜明地表达了作家对于革命群众运动的矛盾 态度:一方面,他同情劳苦大众遭受的苦难,承认 起义是被剥削、被压迫者正义的行动;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和反对山崩海啸般的流血和暴力革命。 狄更斯希望人们彼此谅解,互敬互爱,穷者不失去 自身尊严与人格,富者用仁慈对待社会下层人民。 对于改变现状,他提出的方法是道德改良。 狄更斯通过卡尔顿表达了他一直坚持的“圣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94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诞使命”。在英国,人们一向把圣诞节跟一些幻想 联系起来:幻想仇人能够和好,不同阶级的人能相 互了解,用爱消灭恨,用仁爱、宽恕、和解代替对 抗。根据这一套“圣诞哲学”,狄更斯将卡尔顿作 为他理想的载体。卡尔顿再现了基督的牺牲精 神,卡尔顿的死如同耶稣受难。为了让读者能够 清楚地理解他的用意,他让卡尔顿在临刑前默吟 了《圣经·约翰福音》中耶稣的名言,“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 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一直孤立于世 外的卡尔顿亦有真爱,他的爱便是牺牲——无私 的自我牺牲。这就是狄更斯的思想:当革命的血 腥迷住了人们双眼的时候,当断头台的恐怖笼罩 了一切的时候,惟有无私的、奉献的、柏拉图式的、 骑士式的爱,才可以真正催促“一座美丽的城市和 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1]358。 雨果则更像一个生活在理性年代的感情信 徒。“在对革命的态度上,雨果的态度十分明朗, 他站在资产阶级共和主义的立场上,充分肯定了 这场震撼欧洲的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正义性和进步 性”[6”43,用热情、赞扬的笔调描写了革命给巴黎 带来的焕然一新的面貌:大街上几乎所有的墙上 都贴满了“共和国万岁”的标语;整个巴黎“充满了 一种民族解放的愉快”。与狄更斯不同,“雨果不 是‘勿以暴易暴’的非暴力主义者,恰恰相反,他认 为用资产阶级革命暴力消灭封建专制,是革命的 天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理想,不是不人道。.[6]14s 在雨果看来,只有革命的风暴才可以清除反革命 的“瘟疫”。 雨果正是通过革命者戈万来表现他的人道思 想的。作家借助这个人物,表达了自己对革命暴 力的理解。雨果认为,革命需要暴力——“文明有 它的瘟疫,这阵大风治好它”[2]275;暴力并非是万 能的——这次革命“做了许多最好不做的事,而没 有做许多应该做的事”[2]283。因为革命不仅仅是 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和 道义上战胜敌人。这就需要人道的力量。雨果肯 定戈万,却没有宣扬无原则的“仁爱”。戈万之所 以改变对朗特纳克的态度,是因为这位叛军将领 救下了三个小孩。在戈万看来,朗特纳克用牺牲 为其他种种野蛮行为赎罪,革命如果用一种野蛮 手段去回答这种慷慨行为,那就是革命的“弱点”、 共和国的“贬值”。雨果认为,善就在恶的旁边,它 们相伴而生,任何人只要回到人道的天国,就都属 于可爱之列。借着戈万之口,雨果提出了自己对 革命的理解:革命必须使用暴力,但革命不等于暴 力,革命还有许多工作,其中就包括人道主义。 英法迥异的传统民族方式,使狄更斯和雨果 在表述共同的人道主义理念时出现了审美方式上 的差异。 作为一个遵循经验主义哲学观的英国人,狄 更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是必不可免的-U]。 他认为政治生活和国家的目的绝不应该是追求 “至善”,而应该是避免大恶。也就是说,要提供最 大限度的个人自由所必需的最低政治条件,以保 障个人自由,为他们实现各自的理想提供充分的 条件。在卡尔顿身上没有任何理想,然而正是通 过这个颓废而绝望的人的种种睿智举动,反映出 经历了漫长时间考验的传统智慧的积淀作用。同 时,也正是这个人物有效地使用他的智慧,才“减 轻了坏人为害的程度”[8]。主人公的自我牺牲,挽 救了露丝一家,抵住了通往人间地狱(暴政)之门, 实现了基督教的“赎罪”。通过这一人物,表达了 作者幻想用人类之爱和宽容来化解阶级矛盾,感 化被扭曲的心灵,让仁爱和利他精神永存人间。 作为一个依据大陆理性主义哲学观的法国 人,雨果认为政治生活和国家的目的是追求终极 的善,所以他以无比的热情赞美和歌颂着法国大 革命。在革命的血腥和暴力中,他之所以仍保持 乐观,是因为他始终相信人的理性可以作为人类 最终的依托。人类的独特天赋正在于其理性,理 性是人类的光荣和骄傲。他认为,“革命”的目标 是阶段性、历史性的,而“人道”的指向是终极的、 根本的。他将对革命的执着和对至善的追求赋予 戈万这个人物。于是,戈万这个徘徊者,一方面参 与着不择手段为权利而攫取权利的革命,另一方 面仍追求至善的人性理想,依靠天赋的智慧和德 性,在血腥的疯狂中仍保持人道的理想。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对作家的 思想认识得出结论: 《双城记》中的卡尔顿是一个以昨天示今天的 人物,他的仁爱宽容与自我牺牲是为了天下太平、 举世安乐的理想。《九三年》中的戈万则是一个以 昨天显明天的人物,他为了维护人道的悲壮牺牲 昭示着在难以避免和无限冷酷的社会斗争之后仍 有人性的革命。狄更斯同情被压迫的低层民众, 承认革命必然要爆发的客观规律,但又相信抽象 的道德教育,反对群众的暴力行为。通过其写实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Administrator Line 第3期 赵 敏: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95 主义的创作,严肃地思考和探讨了人性与社会之 [3]王玉芝.从《双城记》看狄更斯思想的矛盾性[J].福 间的关系。《双城记》完整体现了他的仁爱精神和 建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1):51—54. 人文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真实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具有 [4]张明慧·法国大革命的两个历史投影[J]·南通师专 强烈的批判性与暴露性。雨果的创作则侧重于理 性主义政治的影响,强调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精 神,要求尊重人的精神,通过理性改变社会的结构 与人的结构。《九三年》中戈万的牺牲体现了作者 对美与永恒人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英]狄更斯.双城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2][法]雨果.九三年[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学报(社科版),1990(1):64—69. [5]张玲.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M].北京:北京出 版社,1983:67. [6]柳鸣九.雨果创作评论集[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3. [7][英]柏克.法国革命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8:121. [8][英]哈耶克.自由宪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2:280. TwoVictimsandFrenchRevolution isonofCarltoninATaleofTwoCitesandGauvaininQuatre-vingt-treize ZHA0Min (NanxuCollege,Jiangs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ZhenjiangJiangsu212003,China) Abstract:DickensandHugoexpressedtheirrevolutionopinionsbyCarltoninATaleofTwoCities andGauvaininQuatre-vingt—treizewhowerethevictimsofimmaculatehumanism.Onepursuedfor loveandtheotherformoralidealityandhumanbeliefs.ThetWOauthorsrespectivelyrepresentedthe oppositeviewpointofloveandhatred,humanismandrevolutionbecauseoftheirdifferentsocial,his- toricalenvironmentandideals,whichreflectthedifferentphilosophiealviewpointofEmpiricismand ContinentRationalisminthenationalitystyleofEnglandandFrance. Keywords:victim;humanism;empiricism;continentrationalism (责任编辑:喻世华) 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 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 作者: 赵敏, ZHAO Min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刊名: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008,8(3)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8条) 1.狄更斯 双城记 1996 2.雨果 九三年 1998 3.王玉芝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思想的矛盾性 1991(01) 4.张明慧 法国大革命的两个历史投影 1990(01) 5.张玲 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 1983 6.柳鸣九 雨果创作评论集 1983 7.柏克 法国革命论 1998 8.哈耶克 自由宪章 1992 相似文献(6条) 1.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于爽 俄、法、美、中“小人物”形象比较 2007 “小人物”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者的典型现象。他们在社会中官位卑微,地位低下,生 活困苦,但逆来承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大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俄国文坛上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 义思想家,通过塑造这类形象,表达了他们的同情、怜悯、批判并鞭达了沙皇专制制度。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写“小人物”的先河 。尔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的形象。 果戈理的《外套》等小说、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的许多篇章、涅克拉索夫的许多诗歌、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所有的小说,直到高尔基笔下的 “流浪汉”,等等,都是对被压迫者充满深情的描写。通过这些感人的形象,俄国文学体现出了强烈的民主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针对与不同的历史条件,俄、法、美、中的“小人物”文学形象地塑造各不相同,他们之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文重 在研究俄、法、美、中四国在19世纪文学作品中相继出现的“小人物”形象的特点与分析,剖析各国“小人物”悲剧的原因,以及造成着这种悲剧的 “小人物”自身的内在原因。 俄国“小人物”的软弱性与奴役性反映了俄国“小人物”封建官僚专制制度压制的强烈的政治色彩;法国“小人物”高尚的情操与金钱欲望膨胀所 形成的坚定、勇敢的高贵品质,以及金钱至上的拜金心理;受帝国主义压迫与剥削的美国“小人物”的贫穷生活,以及在艰难的环境下追求自由思想的 坚定品质;对被封建礼教毒化的中国“小人物”的麻木心理哀其不行、怒其不争的哭诉与痛恨。无论是哪个国家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均表现了作 者对笔下“小人物”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与关爱。这种直接针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文学创造,以现实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为中心点,深刻揭 露俄、法、美、中四国的种种社会弊端,发人深思,引起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和不满,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2.期刊论文 赵敏.季更生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评析《九三年》中主人公戈万 -山东文学(下半月) 2007,""(9) <九三年>中的戈万是为了实现完美人性精神的牺牲者,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借助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所表现的人性与革命的 对立,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他本人的理想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法国传统民族方式中大陆理性主义哲学观. 3.学位论文 李佳莲 对《八月之光》中反清教思想的原型解读 2006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家,是“南方文学”无可怀疑的主要代表作家,以其独特的题材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在英美乃至世 界文坛享有盛誉。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包含了“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所有作品共有的特色——以美国南方地域性的小说素材来表达具 有普遍意义的人道主义思想。福克纳在《八月之光》中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为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反清教思想。通过借用诺斯诺普·弗莱所创立 的原型批评理论中有关《圣经》原型研究的理论部分,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分析《八月之光》的反清教思想,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本文运用圣经原型批评理论中的启示类意象、恶魔类意象理论来分析《八月之光》的意象世界。光和荒野构成了小说中的启示类意象,在这 个意象世界里,没有清教对人的束缚,生活在原始状态中的人得以还原为人的本真存在状态,这种人因此而获得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福克纳笔下,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启示类意象提供理论支撑。清教徒所居住的黑暗房屋以及受到清教支配的城市主流文化构成了小说中的恶魔类 意象,在作品中集中体现为由种族主义所导致的暴力和人格扭曲,在福克纳笔下,清教思想为这些恶魔类意象提供理论支撑。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黑屋子 ,是恶魔类意象的集中之地,清教思想是生活在这些黑屋子里的人物的精神食粮。一方面,作者把清教思想支配下的杰弗逊城市文明描写为充满黑暗的 恶魔意象,另一方面,作者把琳娜置于远离现代文明的边缘,把她生活的世界置于荒野中,她所代表的光明与荒野世界一起构成了启示类意象,通过启 示类意象与恶魔类意象的对比,作者表明了自己的反清教思想: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反对为南方奴隶制提供理论支持的美国南方清教传统。 其次,本文重点探索《八月之光》所体现的圣经人物原型。弗莱通过研究发现,所有的圣经人物可以分为启示类人物与恶魔类人物两大类,而在《 八月之光》中,所有的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也可以分别划分为这两类。海因斯博士和麦克依琴是男性恶魔类人物的典型代表,通过把倒置的耶稣作为原 型来创作乔·克瑞斯默斯,这个人物在作品中成为男性启示类意象的典型代表。琳娜、麦克依琴太太和海因丝太太属于启示类女性人物形象,而女营养 师、酒吧女招待和伯顿小姐都属于恶魔类女性人物形象。作品中所有的恶魔类人物都与清教徒紧密相连,或全心信仰清教,宗教指导着他们的一切行动 ,与此相对,作品中的启示类人物要么远离清教思想,要么以牺牲者的身份在小说中出现,以鲜活的事实揭示了这种宗教的偏执。通过这两类原型人物 的对比,福克纳以人道主义为基石的反清教思想得以呈现。 最后,本文以弗莱的原型理论为基础来探索《八月之光》的原型叙事模式。弗莱通过研究发现,整本《圣经》的叙述结构体现了一种U型叙述模式 ,用这种模式叙述的故事体现了人物的喜剧命运。在《八月之光》中,琳娜的故事集中体现了这种叙事模式,而且,她的故事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大的叙 述框架,与荒野紧密相连的人性本真状态是造成琳娜喜剧人生的直接原因。除了正常的U型叙述模式之外,弗莱还发现,《圣经》中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 倒U型的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体现了人物的悲剧命运,以这样的叙事模式所叙述的故事体现了典型的悲剧特征。《八月之光》中也存在这种倒U型叙 述模式,这种叙述模式体现了主要人物——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命运。在小说中,清教势力是造成乔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通过这两种叙事模式之间 的对比,通过喜剧和悲剧人生轨迹的对比,福克纳再次在《八月之光》中表明了自己的反清教思想,认为清教势力极大地扼杀了人性,导致了人性的扭 曲与人生的悲剧,只有远离清教势力的荒野才是人性获得和谐发展的地方。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八月之光》表达了作者的反清教思想,这是一种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思想。福克纳把人道主义思想作为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南方文化价值观的尺度,他的作品因此得以超越地方性的文化特色而获得普遍意义,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所创作的邮票般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 ”世界得以超越美国的“南方文学”从而具有永恒而普遍的深远意义。 4.学位论文 周彦 王尔德:说教式的唯美主义者——《道林·葛雷的画像》的伦理分析 2006 被称为“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的奥斯卡·王尔德逝世后的一百年里,人们关注的似乎都是他的丑闻事件,而其唯一的一部小说《道林·葛雷 的画像》也被冠以“不道德”的标签。百年后的当今文学评论界开始重新阐释这位文学大家和其作品。 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对《道林·葛雷的画像》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王尔德的伦理体系,并分析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及其原因。 本文作者认为王尔德的美学思想不仅是继承了佩特的唯美主义,同时也吸纳了罗斯金的道德理智。王尔德所追求的是一种更高要求的道德标准,在 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对道德败坏者的惩罚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王尔德貌似“不道德”的唯美主义美学观后面是其有体系的伦理观。而其伦理体系中又 存在着矛盾,即王尔德的伦理观可分为两个方面,唯美主义伦理观和人道主义伦理观。 本文以较大幅度对《道林·葛雷的画像》中的人物及其关系进行分析,注重对道林·葛雷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虽然他依据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 学观生活着,但他却违背了王尔德的伦理思想,丧失了道德。道林·葛雷不是艺术的殉道者而是道德败坏的牺牲者,他的死亡是道德的胜利。小说中的 另外两个主要人物画家霍尔渥德和亨利爵士则分别体现了王尔德的人道主义伦理观和唯美主义伦理观。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结论认为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个矛盾的唯美主义者,同时他更是一个矛盾的道德家。正是作家的这些矛盾让《道林·葛雷的画 像》这部小说意义更加隽永。 5.期刊论文 张静 《正义者》中的正义——评加缪的人道主义思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透过加缪的戏剧作品<正义者>,我们倾听到一位人道主义者的呐喊之声:拒绝杀戮,尊重生命;拒绝谎言,真诚生活;拒绝离异,回归真爱.这才是正义.作 者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唤,期待人们超越这个被非正义毒化的世界,渴望一个"谋杀者"再不能在无辜牺牲者身上高唱凯旋的世界. 6.学位论文 韩春英 阿赫马托娃的长诗《安魂曲》解读 2006 安娜·阿赫马托娃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人们将她与“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并列,称她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又 被称为“20世纪的萨福”。阿赫马托娃的早期抒情诗,对于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做出了新的处理,诗中总是充满着紧张和不安,惆怅和伤感,阿赫马托 娃因此又被冠以“哀泣的缪斯”之名。但是她的早期诗歌的题材毕竟比较狭窄,因此被认为是“室内诗”。但是,从30年代后期起,经历过大清洗、第 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诗人,逐渐拓宽了自己的创作视野,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就包括写于大清洗时期的组诗《安魂曲》。作者以自己在 狱外排队、为儿子送包裹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记录了大清洗时期人民所遭受的沉痛灾难,哀悼了那些无辜牺牲的人民,诗人在诗中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 、人民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人道主义关怀。遗憾的是,这部重要的作品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诗人逝世十几年后才得以发 表。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足以和诗人早期的作品相媲美,欲对阿赫马托娃的创作做出全面、完整的理解,就有必要重新阅读这部长诗 。本论文就是对于这部长诗的阅读尝试。 本论文除了绪言之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阿赫马托娃的生平与创作。阿赫马托娃的一生是充满了不安、变动和苦难的一生,她经历了1905年 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战争、大清洗等社会变动,此外,她个人的家庭遭际也颇为坎坷,父母的离异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她个人经 历过三次婚姻的不幸,儿子多次被捕,在写作生涯里她也同样是几经起伏,曾成为文学界广泛批判的对象。这些经历无疑对阿赫马托娃的创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理解这些经历,也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地理解她的诗歌。 第二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诗人写作《安魂曲》的动机和经过;第二部分是对长诗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安魂曲》虽然由不同 的片段组成,分别写于不同的时间年代,但整组诗是围绕同一事件展开的,在时间上有内在的先后顺序,同时全诗的整个感情基调是统一的,此外,开 头的献辞部分和结尾部分在内容上的一致,使得整首诗首尾呼应,结构严密。 第三章从作品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其独特的修辞方式以及宗教情节的运用等几方面具体分析长诗中所运用的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阿赫马托娃继承 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优秀成果,在《安魂曲》中,民间文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古代哀悼题材文学形式的运用等,另外,还表现在口语体的运用,语言通 俗易懂,多用词语的直义;《安魂曲》和民间文学一样,素材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着现实基础;从内容层面来看,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人民主体,在《安魂曲》中也有表现。为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惑的答案,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同样运用了宗教中的情节,在福音书中找到 解决心灵得以安息的归宿。为使长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诗人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同时一些富含一定象征意义 的颜色、数字的运用,也为情感的表达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第四章中,主要分析了长诗所具有的悲剧意义。《安魂曲》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其浓重的悲剧意义,这首安魂曲不但是倾诉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 ,同时也是对所有在大清洗中无辜牺牲者们的悼念,诗人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俄罗斯从古到今整个苦难的历史纳入笔下,使得安魂曲的回响穿越时 空,传遍俄罗斯的每个角落。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安魂曲》在阿赫马托娃整个创作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于整个俄罗斯文学的意义。长诗代表了阿赫马托娃创作的转变,是其 整个创作的顶峰;在俄罗斯文学史中,它则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在继承和发扬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为二十世纪以及 之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开辟的一个朝向。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dcbgyxyxb-shkx200803018.aspx 授权使用:宁波工程学院图书馆(nbgcxy),授权号:ca841ded-c3e1-4d7c-a2b6-9e0e012cdb89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3日
本文档为【两个牺牲者和一次大革命——由《双城记》中的卡尔顿和《九三年》中的戈万之比较谈开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250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4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0-10-29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