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举报
开通vip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新 建 贵广 客 运 专 线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 审核: 中铁二局一公司贵广铁路一项目部二分部 二○一○年九月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桥梁桩基旋挖钻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中铁二局贵广铁路一项目部二分部管段内的所有桥梁,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新 建 贵广 客 运 专 线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制: 审核: 中铁二局一公司贵广铁路一项目部二分部 二○一○年九月 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桥梁桩基旋挖钻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施工图设计文件》 3、适用范围 适用中铁二局贵广铁路一项目部二分部管段内的所有桥梁,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桥墩桩基施工。施工前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等的钻头。目前国内常用的德国产BG系列和意大利的R系列旋挖钻机。 4、施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及工艺要求 旋挖钻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 4.1、施工准备 钻孔场地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和桩顶标高等情况结合施工技术的要求,需作以下工作如下: 首先确定钻孔桩位:按照基线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孔桩中心线。 钻孔场地在旱地且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大于1m者,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更换软土,并夯填密实。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偏孔。修通旱地位置便道,为施工机具、混凝土、材料运送提供便利。 钻孔场地在陡坡时,应挖成平台。如有困难,可用排架或枕木搭设工作平台。 钻孔场地在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岛顶面通常高出施工水位0.75~1.0m。筑岛面积按钻孔方法、设备大小等决定。 4.2、泥浆制备 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钻孔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 桩孔混凝土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泥浆池内,利用于下一基桩钻孔护壁中。 4.3、埋设护筒 钻孔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孔口护筒。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使用旋转钻机钻孔比钻头大约2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还需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还高出施工地面0.5m。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 岸滩上,黏性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水中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护筒埋入河床面以下1m;水中平台上按最高施工水位、流速、冲刷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埋深,必要时打入不透水层。 在水中平台上下沉护筒,由导向设备控制护筒位置。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4.4、 钻机就位及钻孔 4.4.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 4.4.2、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4.4.3、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 4.4.4、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4.4.5、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4.5、清孔 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 4.6、钢筋笼骨架的制作安装 4.6.1、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8米,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现场焊接采用单面焊接。 4.6.2、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焊接牢固。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钢筋笼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4.6.3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单面搭接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焊接钢筋“耳朵”或转动混凝土垫块,见下图。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 4.6.4、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平板车直接运输。当长度超过6米时,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翻斗车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或用炮架车采用翻斗车牵引或人工推,也可运输一般长度的钢筋笼。 4.6.5、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 骨架安装采用25吨吊车,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钢筋笼上浮浮。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装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4.7、导管安装 4.7.1导管技术要求 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5-30c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rchc-rwHw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4.7.2安装导管 导管采用φ25-30钢管,每节2.5m,配1~2节1~1.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 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0 ~ 400mm 的空间。 4.7.3二次清孔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4.7.4 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4.7.5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例桩径D=1.25): V≥πD2/4(H1+H2)+πd2/4h1;h1=Hwrw/rC;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H1表示砼桩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H2表示首批灌注砼的最小深度(导管底口到砼面的高度)为1m,h1表示泥浆底部到砼面的高度,保证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 h1= Hwrw/rC=11*68/24=31.17m Vr1.25=3.14*(1.25/2)2*(H1+1)+3.14*(0.25/2)2/4h1 =3.14*(1.25/2)2*(0.5+1)+3.14*(0.25/2)2/4*31.17 =2.23m3 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 4.7.6箭球、拨栓或开阀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重新封底。 4.8水下混凝土浇灌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防止桩顶处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加灌一定高度的混凝土,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50~100cm,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在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4.8.1灌注混凝土测深方法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锤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4.9泥浆清理 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5.0质量检测 对于桩长大于50米的钻孔桩,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安装时预埋声测管,成桩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对于桩长少于50米的钻孔桩全部采用小应变检测。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检验。 5、质量检验标准 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孔径 不小于设计孔径 2 孔深 摩擦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 柱桩 不小于设计孔深,并进入设计土层 3 孔位中心偏心 群桩 ≤50 4 倾斜度 ≤1% 5 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厚度 摩擦桩 ≤200 柱桩 ≤50 表2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2 钢筋骨架外径 ±10 3 主钢筋间距 ±10 4 加强筋间距 ±20 5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 ±20 6 钢筋骨架倾斜度 0.5% 7 骨架保护层厚度 ±20 8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20 9 骨架顶端高程 ±20 10 骨架底面高程 ±50 6、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6.1坍孔 各种钻孔方法都可能发生坍孔事故,坍孔的特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 6.1.1、坍孔原因 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②、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③、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④、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⑤、提出钻锥钻进,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 ⑥、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 ⑦、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⑧、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 ⑨、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6.1.2、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①、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②、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③、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④、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柱压力。 ⑤、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6.2钻孔偏斜 各种钻孔方法可能发生钻孔偏斜事故。 6.2.1、偏斜原因 ①、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②、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③、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④、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⑤、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6.2.2、预防和处理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②、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③、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6.3掉钻落物 钻孔过程中可能发生掉钻落物事故。 6.3.1、掉钻落物原因 ①、掉钻落物原因 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 ②、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 ③、电动机接线错误,钻机反向旋转,钻杆松脱。 ④、转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断开。 ⑤、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 6.3.2、预防措施 ①、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 ②、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 6.3.3、处理方法 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 6.4糊钻和埋钻 糊钻和埋钻常出现于正反循环回转钻进中,糊钻的特征是在细粒土层中钻进时进尺缓慢,甚至不进尺出现憋泵现象。 预防和处理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对正反循环回转钻,可清除泥包,调节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适当增大泵量和向孔内投入适量砂石解决泥包糊钻,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锥;严重糊钻,应停钻,清除钻渣。对钻杆内径、钻渣进出口和排渣设备的尺寸进行检查计算。 6.5扩孔和缩孔 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与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外鸣叫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对于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笼就位后须立即灌注,以免桩身缩径或露筋. 6.6梅花孔(或十字孔) 常发生在以冲击锥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叫做梅花孔或十字孔。 6.6.1、形成原因 ①、锥顶转向装置失灵,以致冲锥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 ②、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 ③、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 ④、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 6.6.2、预防办法 ①、应经常检查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 ②、选用适当粘度和相对密度的泥浆,并适时掏渣。 ③、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换用高一些冲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整孔形。 ④、出现梅花孔后,可用片、卵石混合粘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6.7卡锥 常发生在以冲击锥钻进时。 6.7.1、原因 ①、钻孔形成梅花形,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 ②、未及时焊补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而焊补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锥。 ③、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打碎,卡住锥脚或锥顶。 ④、孔口掉下石块或其它物件,卡住冲锥。 ⑤、在粘土层中冲击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 ⑥、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 6.7.2、处理方法 ①、当为梅花卡钻时,若锥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并转动直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也可松一下钢丝绳,使钻锥转动一个角度,有可能将钻锥提出。 ②、卡钻不宜强提以防坍孔、埋钻。宜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块落下。 ③、用较粗的钢丝绳带打捞钩或打捞绳放进孔内,将冲锥勾往后,与大绳同时提动,或交替提动,并多次上下、左右摆动试探,有时能将冲锥提出。 ④、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 ⑤、用其它工具,如小冲锥、小掏渣筒等下到孔内冲击,将卡锥的石块挤进孔壁,或把冲锥碰活动脱离卡点后,再将冲锥提出。但要稳住大绳以免冲锥突然下落。 ⑥、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卡点松动后强行提出。 ⑦、使用专门加工的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拨正。 ⑧、用以上方法提升锥无效时,可试用水下爆破提锥法。将防水炸药(小于1kg)放于孔内,沿锥的滑槽放到锥底,而后引爆,震松卡锥,再用卷扬机和链滑车同时提拉,一般是能提出的。 6.8外杆折断 常见于旋转钻机。 6.8.1、折断原因 ①、用水文地质或地质钻探小孔径钻孔的钻杆来作桥梁大孔径钻孔桩用,其强度、刚度太小,容易折断。 ②、钻进中选用的转速不当,使钻杆所受的扭转或弯曲等应力增大,因而折断。 ③、钻杆使用过久,连接处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甚。 ④、地质坚硬,进尺太快,使钻杆超负荷工作。 ⑤、孔中出现异物,突然增加阻力而没有及时停钻。 6.8.2、预防和处理 ①、不使用弯曲严重的钻杆,要求各节钻杆的连接和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丝扣完好,以螺丝套连接的钻杆接头要有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设施。 ②、钻进过程中应控制进尺速度。遇到坚硬、复杂的地质,应认真仔细操作。 ③、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具各部分的磨损情况和接头强度是否足够。不合要求者,及时更换。 ④、在钻进中若遇异物,须以处理后再钻进。 ⑤、如已发生钻杆折断事故,可按前述打捞方法将掉落钻杆打捞上来。并检查原因,换用新或大钻杆继续钻进。 6.9钻孔漏浆 6.9.1、漏浆原因 ①、在透水性强的砂砾或流砂中,特别是在有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中钻进时,稀泥浆向孔壁外漏失。 ②、护筒埋置太浅,回填土夯实不够,致使刃脚漏浆。 ③、护筒制作不良,接缝不严密,造成漏浆。 ④、水头过高,水柱压力过大,使孔壁渗浆。 6.9.2、处理办法 ①、凡属于第一种情况的回转钻机应使用较粘稠或高质量的泥浆钻孔。冲击钻机可加稠泥浆或回填粘土掺片石、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 ②、属于护筒漏浆的,应按前述有关护筒制作与埋设的规范规定办理。如接缝处漏浆不严重,可由潜水工用棉、絮堵塞,封闭接缝。如漏水严重,应挖出护筒,修理完善后重新埋设。 7、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 7.1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 7.1.1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⑴导管底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 原因: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米以上)。太低了使首批混凝土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 预防措施: 准确测量每节导管的长度,并编号记录,复核孔深及导管总长度。 也可将拼装好的导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长度。 ⑵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 原因:由于计算错误,造成首批混凝土数量不够,埋管失败。 预防措施:根据孔径、导管直径认真计算和复核首批混凝土数量。 ⑶首批混凝土品质太差。 原因:首批混凝土和易性太差,翻浆困难。或坍落度太大,造成离析。 预防措施:搞好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和易性。 ⑷导管进浆。 导管密封性差,在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由于外部泥浆压力太大,渗入导管内,造成砼与泥浆混和。 7.1.2处理办法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后,应拨出导管,提起钢筋笼,立即清孔、重新封底。 7.2供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停工 7.2.1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原因:由于设备故障,混凝土材料供应问题造成停工较长时间,使混凝土凝结而断桩。 预防措施:施工前应做好过程能力鉴定,对于部分设备考虑备用;对于发生的事故应有应急 预案 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 。 7.2.2处理方法 ⑴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深,考虑提起钢筋笼后重新成孔。 ⑵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浅,可采用接桩。 ⑶如原孔无法利用,则回填后采取补桩的办法。 7.3灌注过种中坍孔 7.3.1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原因:由于清孔不当、泥浆过稀、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致使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 7.3.2处理办法 ⑴如坍孔并不严重,可继续灌注,并适当加快进度。 ⑵如无法继续灌注,应及时回填重新成孔。 7.4导管拨空、掉管。 7.4.1事故原因和预防 ⑴导管拨空 原因:由于测量和计算错误,致使灌注砼时导管拨空,对管内充满泥浆;或导管埋深过少,泥浆涌入导管。 预防措施:应认真测量和复核孔深、导管长度;应对导管埋深适当取保守数值。 ⑵掉管 原因:导管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导管挂住钢筋笼,强拉拉脱等。 预防措施:每次拆管后应仔细重新连接导管接头;导管埋深较大时应及时拆管。 7.4.2处理办法 ⑴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深时应重新成孔。 ⑵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浅可采取接桩办法。 7.5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 7.5.1事故原因 ⑴混凝土供料间隔时间太长,灌注停顿,混凝土流动性变小。 ⑵混凝土和易性太差。 ⑶导管埋深过大。 ⑷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 ⑸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 7.5.2补救措施: ⑴提起导管,减少导管埋深。 ⑵接长导管,提高导管内混凝土柱高。 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 7.6灌注高度不够 7.6.1事故原因和预防 原因:测量不准确;桩头预留量太少。 预防措施:可采用多种方法测量,确保准确;桩头超灌预留量可适当加大。 7.6.2处理办法 挖开桩头,重新接桩处理
本文档为【旋挖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823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5KB
软件:Word
页数:22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0-10-21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