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34567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34567

举报
开通vip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34567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第一批(1957年10月28日公布)(36处) 序 号 名 称 地 址 保护理由 1 故宫 东城区   明、清皇宫,明永乐四年(1406)创建,明、清两代迭有修缮改建。宏伟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表现明、清宫廷建筑的特征。 2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 东城区东长安街   明、清皇室的祖庙,明永乐十八年(1420)创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清修。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3 皇史宬 东城区南池子   明、清宫廷的档案储藏所,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清修。 4 国子监 东城区国...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34567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第一批(1957年10月28日公布)(36处) 序 号 名 称 地 址 保护理由 1 故宫 东城区   明、清皇宫,明永乐四年(1406)创建,明、清两代迭有修缮改建。宏伟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表现明、清宫廷建筑的特征。 2 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 东城区东长安街   明、清皇室的祖庙,明永乐十八年(1420)创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重建,清修。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 3 皇史宬 东城区南池子   明、清宫廷的档案储藏所,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清修。 4 国子监 东城区国子监   元大德十年(1306)创建、明改建,清扩建,元、明、清国家太学的旧址。建筑壮丽,国内仅此一处。 5 孔庙 东城区国子监   元大德六年(1302)创建,明、清重修并扩建。除曲阜外,这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孔庙。 6 东岳庙 朝阳区朝外大街   元至治二年(1322)创建,明、清重建。殿宇宏大,保存元代和一部分明代建筑法式,内有赵孟頫道教碑,极珍贵,现仍完整。清朝建的琉璃坊雄伟壮丽,是北京很少有的。 7 智化寺 东城区禄米仓   明正统九年(1444)建,保存明初建筑的完整风格,佛像、彩画、转轮藏等艺术价值极高。 8 雍和宫 东城区雍和宫大街   康熙三十三年(1694)创建,为清雍亲王府(胤祯),雍正十二年(1734)改寺,建筑壮丽,殿宇崇宏,内中珍贵佛像很多。 9 钟楼 东城区地安门鼓楼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清乾隆十年(1745)重建。古代的报时台,元、明都市建筑的重要体制之一,全部用砖石建成,不用一木,为北京南北中轴线的终点 10 鼓楼 东城区地安门大街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嘉庆五年(1800)重建。古代的报时台,元、明都市建筑的重要体制之一,并为元大都城的中心,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11 社稷坛(中山公园) 西城区天安门西   明永乐十九年(1421)建,后迭经重修和扩建,社稷坛保留明代规制,拜殿并为原来建筑,至今已五百余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12 中南海 西城区西长安街   中海金、元(十三世纪)开辟,南海明初(十五世纪)开辟,楼台殿阁在建筑上具有特殊风格。 13 北海、团城 西城区三座门大街   辽、金(十一世纪)开辟,现存元、明建筑遗制及清代建筑物,殿宇崇宏,为历代帝王别苑,名胜古迹很多。 14 景山 西城区景山前街   明永乐年间(十五世纪初)建置,清护建。景山是明初皇宫里的镇山,所有建筑物和附属文物,是故宫体系内的一部分。 15 太高玄殿 西城区三座门大街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明清皇室的私庙,建筑精巧。 16 天坛 崇文区天桥南大街东   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明、清改建和重修。规模宏大,形制特殊,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评价。 17 天宁寺塔 宣武区广安门外   辽(十一世纪)建,为北京现存极精美的古塔。 18 颐和园 海淀区   金(十二世纪)、元(十四世纪)、明(十五世纪)皆有开辟,现存为清代建筑物,建筑宏伟,为全国少有的园林胜景。 19 静明园(玉泉山) 海淀区   金(十二世纪)开辟。北京名迹之一,后山清代密宗摩崖造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 觉生寺(大钟寺) 海淀区   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寺内有明永乐二年(1404)的巨型铜钟,内外铸华严经全部八十一卷,体积高大,铸造精巧,是北京现存的最大铜钟。钟楼建筑雄丽,形制特殊,为适应大钟而建。 21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 海淀区聚宝山   唐代(八世纪)的古庙,元代(十四世纪)开山扩建,明、清多次改建。它的平面布置,沿袭唐、宋时代的伽蓝七堂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在北京一带是很少有的。殿内神像及铜制巨型卧佛,塑造精美。 22 碧云寺 海淀区香山   元至顺二年(1331)创建,明正德年扩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金刚塔。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后殿改为孙中山纪念堂。 23 大正觉寺(五塔寺) 海淀区   寺内五塔系明成化九年(1473)仿中印度式金刚宝座塔建成,塔上浮雕梵像、梵宇、梵宝、梵花、狮象及飞马诸像,活跃逼真,为国内最精美的金刚宝座塔。 24 大慧寺 海淀区   明正德八年(1513)建,清修。寺内大悲殿是标准的明代建造物。殿内大佛两旁的明代塑像极精美。 25 慈寿寺塔 海淀区阜外八里庄   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须弥座四壁雕塑金刚像,作法细致为明代单层多檐式塔的极重要的范例。 26 卢沟桥 丰台区   桥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正统间(十五世纪)重修,清康熙间(十七世纪)重建,是北京最古老的一座大石桥,北京名迹之一,石栏刻狮数百,神态各异。 27 镇岗塔 丰台区长辛店永岗村   金代(十二世纪)的遗物。塔九级密檐,第二层起,每面残存砖制浮雕佛像,古朴生动,是一座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塔。 28 西山八大处(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大悲庵、龙王堂 香界寺 宝珠洞 证果寺) 石景山区   各庙保存明代(1368-1644)、清代(1644-1911)建筑行式,又遗存一些明代的精美塑像。 29 法海寺 石景山区模式口   明正统四年(1429)建,大殿壁上存有明代完整壁画,艺术价值极高。 30 冰川擦痕 石景山区模式口   为数十万看前的冰川遗迹,是华北罕有的科学实物资料,尤其是北京史前期的重要发现。 31 十三陵 昌平县   明(1403-1644)建,各陵建筑宏伟,而形式不同,表现出明代建筑形式的演变。 32 云台 昌平县居庸关   元(十四世纪)建,券门石刻及门洞内石刻刻有大小佛像汉、藏、蒙、梵、西夏文五种文字的经典,在佛教史和艺术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33 魏太和造像 海淀区车耳营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造。是北京现存最古的造像,像及刻字尚完整。 34 潭拓寺 门头沟区罗缑岭   晋(三世纪)创建,金、元、明重建,清扩建,是北京最古的庙宇,大殿崇宏,尚存明以前建筑形式。寺内有金代石碑、石塔。北京名迹之一,并为北京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35 戒台寺 门头沟区马鞍山   唐武德五年(622)创建,辽建戒台,明、清重建。现存坛基雕刻精美,可能是明正统年间(十五世纪)所建。千佛阁清建,高峻宏伟。寺内有辽碑、辽代经幢及有名的古松等,其它名迹很多。 36 土城 朝阳区、海淀区   元代大都城墙遗址,元至元四年(1267)创建,是北京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二批(1979年8月21日公布)(33处)   序 号 名 称 地 址 保护理由 1 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广场   1976年11月24日动工,1977年9月9日落成,是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革命大厦。 2 双清别墅 海淀区香山   毛主席在1949年3月到11月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毛主席在这里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 3 鲁迅故居 西城区阜内大街西三条   鲁迅先生1924至1932年间住的地方。《华盖集》、《野草》等许多重要文章在此写成。 4 毛主席故居 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号   毛主席1918年第一次来京的住处,在此居住期间,毛主席组织了湖南留法勤工俭学并开始研读马列主义。 5 李大钊故居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多年的住宅,居住期间积极进行了革命活动。 6 陶然亭、慈悲庵 陶然亭公园   毛主席、周总理、李大钊等同志在1920年至1923年间进行革命活动的地址之一。 7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 丰台区长辛店大街   长辛店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地址。祠堂口一号是当年的劳动补习学校旧址,刘铁铺是“二七”大罢工的指挥部。 8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顺义县焦庄户   1943——1948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创造的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全长约32华里,地道内设有瞭望孔、射击孔、七个暗堡和大炮楼、指挥所等。 9 古观象台 北京城东南泡子河   建于明正统年间,五百多年来,此台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观察资料,向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现存大型天文仪器,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是德、法等帝国主义洗劫我国历史文物的罪证资料。 10 牛街清真寺 宣武区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始建的回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形式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实物。 11 恭王府及花园 西城区   曾为清恭亲王奕訢(咸丰帝之弟)府邸,故名。堂院建筑精美,花园布置得体,曾被人称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12 西黄寺 朝阳区安定门外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顺治时为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所建立的住所,寺内清静化城塔是为纪念班禅六世在此病故的清代单体建筑艺术的杰作,具有汉藏印艺术形式相融合的特点。 13 圆明园遗址 海淀区   由明代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清代屡次扩建,是举世闻名的园林。1860、1900年遭帝国主义洗劫烧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物例证。 14 南堂 西城区宣武门内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此建经堂,清顺治七年(1650)扩建,历来是北京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堂,也是反动的宗教侵略中心,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15 东南城角角楼 北京内城东南角   明建,建筑形式特殊,明清城防设施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 16 正阳门与箭楼 天安门广场南面   正阳门是明清内城南城的标志,与箭楼同为天安门广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7 琉璃河商周遗址 房山县董家林一带   发掘中发现有当时的居住区、古城墙和墓葬区,并保存了几座奴隶殉葬墓和车马坑,地下遗存丰富。对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8 万佛堂、孔水洞 房山县坨里   孔水洞壁有隋唐同代的刻经和雕像,洞上的万佛堂内壁满布石雕佛像,附近山上并有辽砖塔。孔水洞,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泉之一,对研究隋唐宗教艺术和水文变迁,均有参考价值。 19 窦店土城 房山县   是我市保留较完整,遗迹较多的一座古城(战国到西汉),对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20 银山宝塔 昌平天寿山东   有塔七座,五座为金代墓塔,二座为元代墓塔,均为密檐实心,建筑秀丽挺拔,雕造装饰精巧,是研究佛教艺术和砖石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 21 燃灯塔 通县城   辽建明修,高约四十五丈,十三层密檐,建筑结构和塔上精美的佛像雕刻,均有艺术价值。 22 法源寺 宣武区宣武门外   唐贞观十九年(645)在此建悯忠寺,明正统二年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5)更名法源寺,保存有研究唐史的重要资料。规模宏大,解放后,亚洲宗教界代表人物会在此集会活动,在佛教国家中有一定的声誉。 23 大觉寺 海淀区   辽建,清康熙、乾隆时重修,寺内保存许多文物。自然风景瑰丽,向为游览胜地。 24 先农坛 宣武区永定门大街   古代祭山川、风云、雷雨之建筑,是北京五坛之一,有一定历史价值,重点保护观耕台、庆成宫、太岁殿、神仓、蚕坛等处。 25 良乡塔 房山县良乡镇   塔为五级楼阁空心式,高大雄伟,是良乡的重要名胜古迹。 26 团城、演武厅 海淀区   清乾隆时练兵之地,厅西实胜寺内的石碑,用汉、满、回、蒙四种文字精刻,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 27 德胜门箭楼 北京城西北角   与门箭楼,是仅存的两处研究古代都市布局,城防设施的实物资料。 28 万寿寺 北京西郊   明万历五年(1577)始建,清乾隆时两次大修,寺分中西东三部,楼阁建筑、假山堆石与紫竹院公园连成一片,可作游览区。 29 白云观 广安门外   相传是唐天长观旧址、金、元、清重修,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由数进四合院组成,是研究道教的实物资料。 30 孚王府(九爷府) 朝内大街   清初建筑,因道光时曾为宣宗第九子奕惠(孚郡王)的府邸,故名,建筑严谨规整。 31 历代帝王庙 阜内大街   明嘉靖年建,明代祭祀历代帝王之地,是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原有建筑保存完整。 32 景泰陵 海淀区   明代宗影泰帝的陵寝。 33 文天祥祠 东城区府学胡同   为纪念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明代建祠。祠内还保存有匾额及石碑等。     第三批(1984年5月24日)(111处)   序 号 名 称 地 址 说 明 1 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 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   一九二四年的孙中山先生北上来京直至逝世时的住地。逝世前在这里留下了著名的《总理遗嘱》。原有四合院和花园保存基本完整。 2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 西城区新文化大街   鲁迅先生曾多次在此讲学,院内有“三·一八”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3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遗址 丰台区长辛店镇   原京汉铁路侨工局赞助下的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旧址。一九一八年在此举办过留法勤工俭学学习班。 4 “三·一八”烈士纪念碑 海淀区圆明园“九州清宴”遗址内   一九一二年三月十八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中国内政,李大钊等同志带领爱国学生,工人和各界人士在天安门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举行示威。段祺瑞下令开枪,四十二人遇难。一九一二年北平市政府历次纪念碑。 5 滦州起义纪念馆塔 海淀区温泉   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的衣冠冢,有纪念塔、碑刻等,一九三七年四月落成,同年五月在此举行国葬典礼。 6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石景山区八宝山   革命先烈和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陵园。墓区内有任弼时、瞿秋白等革命先烈墓。骨灰瞻仰厅里存放着朱德、董必武等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骨灰盒。 7 李大钊烈士陵园 海淀区万安公墓内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李大钊同志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一九三三年,中共河北省委发动北平市民于四月二十三日公葬李大钊烈士与万安公墓。一九八二年,中国中央决定在万安公墓内建李大钊烈士陵园。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将烈士及其夫人的灵柩移葬于院内。同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主持举行了陵园落成典礼。 8 报国寺及顾亭林祠 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   辽创建。明成化二年(1466年)重修。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字亭林)曾寓居寺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又何绍基、张穆等人集资为顾建祠。 9 柏林寺 东城区戏楼胡同   元至正七年(1347年)创建。明正统、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原建格局保存完整。 10 广化寺 西城区后海鸦儿胡同   元创建。明万历、清咸丰年间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原建格局保存完整。 11 护国寺金刚殿 西城区护国寺街   元创建,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92年)更名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时改名为护国寺。是京都名刹。解放后,对遗存的金刚殿进行过修葺。 12 都城隍庙后殿(寝祠) 西城区成方街   元至元七年(一二七0年)创建。明重修。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庙毁,又重修后殿及仪门。现仅存后殿,是研究元代大都城地理方位的重要遗迹。 13 广济寺 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金代西刘村寺旧址。明天顺年间重建,成化二年(1466年)改名“弘慈广济寺”。现尚保存原建格局,为我国佛教界的重要活动场所。 14 东四清真寺 东城区东四南大街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创建,初名礼拜寺。景泰元年(1450年)敕题“清真寺”万历年间(1579年)重建。寺内保存有珍贵的伊斯兰教经书和文物。 15 火德真君庙(火神庙)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元代庙址上改建而成,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形制和布局。 16 隆安寺 崇文区广渠门内白桥大街   明景泰五年(1454年)创建。之后屡次重修。现存殿宇、戏台等建筑是清代遗物,整体布局较严整,内有明、清碑刻等文物。 17 黑龙潭及龙王庙 海淀区温泉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潭旁敕建此庙,后屡次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尚完整,有明、清碑刻多座。 18 地坛 东城区安定门外   又称方泽坛,市明、清两代祭祀地祗神的地方。明嘉庆九年(1530年)建。现为地坛公园。 19 日坛 朝阳区朝阳门外   又称朝日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明嘉庆九年(1530年)建。现为日坛公园。 20 月坛 西城区南礼士路   又称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夜明神(月亮)的地方。明嘉庆九年(1530年)建。现为日坛公园。 21 沿河城与敌台 门头沟区   地处门头沟区狮子沟沟口,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为加强北京的防御,明万历六年(1578年)修建沿河城。现存城门一座,承袭存敌台两座。沿河城至洪水口一带尚存万历初年构筑的敌台十六座。 22 万里长城北京段 密云、怀柔、平台、延庆、昌平、门头沟   北京地区内的长城,绵延近千里,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大多构筑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上,以气势雄伟、规模浩大著称于世。 23 广济桥(清河大桥) 海淀区清河镇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创建的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是明代皇帝谒陵和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一九八二年决定迁建于小月河保护。 24 后门桥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   元始建,初名万宁桥,木构筑。后改名为石筑。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北部,为元代大都城内通惠河上游的重要通水孔道,是研究元代北京漕运的实物。 25 永通桥及石道碑 朝阳区八里庄   俗称“八里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建。为三孔联拱实心栏板石桥。桥下河道两旁有石水兽四只,雕刻生动。义和团运动时这里是曾是战场。桥东有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年)“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记载自京师至通州修筑道路的情况。 26 朝宗桥 昌平县沙河镇北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建,为京师通往明陵的大石桥。全长130米,七孔联拱实心拦板。桥北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立“朝宗桥”碑一块。 27 琉璃河大桥 房山县琉璃河镇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建成。为九孔联拱实心栏板大石桥,是北京现存少数明代桥梁之一。 28 普渡寺大殿 东城区普庆前巷   元太乙神坛和明南城洪庆宫遗址,清顺治初年改建为睿亲王多尔衮府,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又改建为玛哈噶喇庙,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次年改名普度寺。大殿建筑宏伟,形式特异。 29 福佑寺 西城区北大街   清圣祖玄烨在紫禁城外的避痘处。雍正元年(1723年)建正殿,后改为庙宇。一九一八年毛泽东同志来京时,曾在此居住。后为班禅驻北平办事处。解放后为班禅驻京办事处。 30 蒿祝寺及智珠寺 东城区蒿祝院北巷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帝为蒙古活佛章嘉胡图克图在京修建的宗教场所,名嵩祝寺。寺院规模宏伟,建筑轩昂。其西部与智珠寺毗邻,原有古建大部保存。 31 宣仁庙 东城区北池子   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祭祀风神的地方。主体建筑保存完整。 32 凝和庙 东城区北池子   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祭祀云神的地方。原建筑基本完整。 33 昭显庙 西城区北长街   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祭祀雷神的地方。现仅存大殿。 34 吕祖阁 西城区新华街   供奉以吕岩(洞宾)为主的道教庙宇,是北京现存不数道观之一。规模较大,整体布局和建筑物尚完整。 35 西什库教堂(北堂) 西城区西什库   曾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原在府右街北口(蚕池口),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迁建于明代的西什库存旧址,俗称“西什库教堂”。 36 旭华之阁及松堂 海淀区香山   旭华之阁,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为无梁殿结构。松堂(来远斋),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白石枋柱,堂后有古朴的叠石,四周遍植白皮松,俗称“松堂”。乾隆皇帝曾在此为征大、小金川回归的将士设宴庆功。 37 静宜园(香山) 海淀区香山   辽创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大永安寺(后来的香山寺)。清乾隆十年改建为静宜园。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即在园内。山上遍植黄栌。秋季满山红叶,为京郊胜景。一九四九年三月至十一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处办公。 38 钓鱼台与养源斋 海淀区   原为金代旧迹,元代称玉渊潭。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滩治成湖,重修台座御书“钓鱼台”三字。台侧建有行宫,正殿题“养源斋”。 39 和敬公主府 东城区地安门大街   清乾隆皇帝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的赐第,其后屡有改建。主体建筑仍保存晚清风格。 40 礼王府 西城区黄城根九号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礼烈亲王代善第三代袭王康良亲王杰书于康熙年间所建。喜庆时毁于火,当时的礼亲王昭连重建,是研究清代王府建制的实物。 41 郑王府 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布局开阔,建筑雄伟,原为北京规模最大的王府。现存中轴线上的大门、仪门、大殿、后殿等主体建筑,是研究清代初期王府建制的曲型实物。 42 庆王府 西城区定阜大街   清末庆亲王奕劻的府邸。后殿及西部三路院落保存完整。西路有精雕的楠木装修建筑一处,价值很高;后部的梳妆楼,形制新颖。 43 顺承郡王府 西城区太平桥大街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是张作霖的住宅。现存中路、东路的格局尚完整。 44 克勤郡王府 西城区新文化街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曾一度是知名人士熊希龄的住宅。王府后半部的后寝门、后寝和后罩房等建筑物尚完整。 45 醇亲王府(摄政王府) 西城区后海北沿   原为清初大学士明珠府第。乾隆时改为成亲王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为醇亲王府,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统)诞生于此。溥仪即位后,其父载澧被封为监国摄政王,因而又称摄政王府。 46 关岳庙 西城区德胜门内东大街   清末醇亲王祠堂,辛亥革命后改祀关帝、岳王。一九三九和一九四0年重修。建筑宏伟,原建格局保存完整。解放后曾为达赖驻京办事处。 47 云绘楼清音阁 宣武区陶然亭公园   清式建筑,原在中南海,一九五四年按原状迁建于此。 48 杨椒山祠(松筠庵) 宣武区宣武门外达智桥十二号   明嘉靖时,冒死弹劾权相严嵩的杨椒山(继盛)的住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改为杨椒山祠。杨淑山两次批评时政的草稿刻石均嵌于祠内的谏草亭。 49 于谦祠 东城区裱褙胡同二十三号   于谦(1398至1457年)是拥戴明景泰皇帝保卫北京挫败瓦剌也先进犯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英宗复辟后惨曹杀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敕建其生前在京故居为“忠节祠”。现存建筑为晚清时重建。该祠也是义和团重要坛址。 50 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 宣武区海柏胡同十六号   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在京的住宅。《日下旧闻》一书即编著于宅内的“古藤书屋”。 51 康有为故居 宣武区米市胡同   康有为在京居住的地方,也是其筹划变法维新的主要活动场所。因院中原有七株树,故康有为题其室为七树堂。 52 梅兰芳故居 西城区护国寺街九号   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住所。 53 程砚秋故居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三十九号   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的住所 54 齐白石故居 西城区跨车胡同十三号   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住所。 55 老舍故居 东城区灯市口西街   著名现代文学家老舍(舒舍予)的住所。 56 茅盾故居 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十三号   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沈雁冰)的住所。 57 湖广会馆 宣武区骡马市大街   清初北京著名的会馆之一。现存的戏台、后楼基本完好。 58 阳平会馆戏楼 崇文区小江胡同三十六号   戏楼规模较大,保存完整。 59 福建汀洲会馆北馆 崇文区长巷下二条四十八号   主院正房,结构新颖。是北京少见的具有南方特点的古建筑。 60 安徽会馆戏楼 宣武区后孙公园二十五号   戏楼保存较完整。 61 湖南会馆 宣武区烂缦胡同一百零一号   主院保存完整。毛泽东同志一九一九年曾在此居住并召开湖南旅京各界驱逐军阀张敬尧大会。 62 中山会馆 宣武区珠巢街五号   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前厅、过廊保存较完整。 63 可园 东城区帽儿胡同七号、九号   清末官僚宅第的花园。布局新颖。 64 旧宅园 东城区帽儿胡同三十七号   溥仪妻婉容婚前的住所。原建格局基本保留。正房五间内的隔扇、落地花罩雕缕精细。东院花厅装修基本保存原状,明间迎面墙满嵌巨镜一方,传为婉容婚前演礼之处。 65 乐善园建筑遗存 北京动物园内   北京动物园内的畅观楼(西式)、豳风堂、鬯春堂(中式),是原乐善园的建筑遗存,形式各异,保存完好。现动物园正门的砖雕精美,与上述建筑已连成一体,是研究建筑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66 乐家花园 海淀区海淀镇   清礼亲王别墅,民国初年改为乐家花园。花园由数组建筑物构成,各院落间堆石成山作为屏障,形成封闭式景观,是一处难得的园林佳境。 67 达园 海淀区圆明园西   民国初年,军阀王怀庆在圆明园废墟的前湖区兴建的别墅。屋宇、池沼布置直辖市,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园林佳境。 68 西城区西交民巷八十七号、北新华街一百一十二号四合院 西城区   原为双合盛啤酒厂资本家的住宅。宅院宽阔,西部的花园叠石为山,别具一格。 69 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六条二十三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中型四合院,三进院落保存完整。 70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十一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三进四合院建筑,东院筑有爬山廊,保存较完整。 71 西城区北三条十九号四合院 西城区   小型四合院建筑,保存较好。 72 西城区前公用胡同十五号四合院 西城区   中型四合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73 东城区东四六条六十三至六十五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末大学士崇礼的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园三部分,每院自成院落,建筑保留完整。 74 东城区礼士胡同一百二十九号四合院 东城区   住宅和花园两部分组合而成,布局紧凑,建筑完整。 75 东城区内务部街十一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宣宗第六女寿恩公主的府第,俗称六公主府。有大小院落二十余座,前部主要宅院大都保存原貌。 76 东城区圆恩寺后街七号、九号四合院 东城区   大型四合院建筑群,由中西式小楼、东部花园和西部中式四合院组成。整体布局协调,是北京少有的中、西结合的建筑实物。 77 东城区国祥胡同二号四合院 东城区   现存的两座四合院建筑是清代郡王府的一部分。建筑形体高大,保存完整。 78 东城区方家胡同十三号、十五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循王府的住宅部分,布局规整深广 79 东城区三十六号(包括交道口南大街一百三十六号四合院) 东城区   清末兵部尚书志和的住宅。由花园和多组院落组成,是保存较完整的大型四合院。 80 崇文区新开路二十号四合院 崇文区   民国年间修建的小型四合院。布局严谨,建筑小巧精致,椽、柱头皆镶嵌珐琅图案。保存完整。 81 白水寺石佛 燕山区   白水寺(俗名大佛寺)已毁。现存一佛二胁侍石像,造形古朴,高达丈余,是北京现存元明时期最大的石雕像。 82 正阳桥疏渠记方碑 崇文区天桥东一巷   碑身方形,碑首为四角攒尖式,碑座为须弥座式,上刻精美浮雕。碑身飧刻满、汉文字“乾隆五十四年御制记并书”文,是研究清代水道建设的资料。 83 燕墩 崇文区永定门外大街   俗称烟墩。砖砌方台上立方形四面碑一座。四角攒尖纹,石须弥座雕诸子神像。碑身镌刻清乾隆皇帝撰写的满汉文字《皇都篇》和《帝都篇》。 84 国子监街 东城区国子监街   又名成贤街。路北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庙,沿街有牌坊四座临街院落大多保持原貌,是北京现存古老街道之一。 85 金中都城遗址 丰台区凤凰嘴村、高楼村、万泉寺、马连道   金中都城建于天德三年(1151年)。现残存的金中都城南垣西垣遗迹,是研究北京历史和城市变迁的重要实物。 86 明北京城墙遗址 西城区西便门、东城区崇文门东   明代北京城城墙残段(崇文门东一段,西便门附近两段)是研究北京城垣变迁的重要实物。 87 李卓吾墓 通县海子公园   李贽(公元1527年至1602年),字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进步思想家。因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死于狱中,其友马经伦按其遗嘱,将李葬于通州北门外马厂村西,现迁至海子公园。今存明万历年间墓碑一座,碑阳为焦竑书“李卓吾先生墓”,碑阴为詹轸光书李卓吾碑记和李卓吾先生墓诗二首。 88 姚广孝墓塔 房山县豆各庄村西北   八角九级密檐式塔,塔前有明宣德元年(1426年)所立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 89 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 西城区马尾沟   利玛窦,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明万历十年(1582年)来中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逝世,葬于西郊马尾沟。利玛窦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东西文化交流作出了一定贡献。其墓的左右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和日耳曼传教士汤若望的墓及碑。 90 袁崇焕祠、墓和庙 崇文区佘家馆、龙潭湖   袁宗焕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和抗清将领。现存祠堂五间壁嵌石刻。祠后存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吴荣光立“袁大将军墓”碑。龙潭湖畔有庙,内有康有为等人撰书石刻多方。 91 醇亲王墓 海淀区   清道光皇帝第七子醇亲王奕之墓,又称七王坟。园寝布局广阔,分阴宅与阳宅两部分。 92 孚郡王墓 海淀区   清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惠之墓,又称九王坟。园初中的石桥、碑亭、仪门、离开殿等建筑保存基本完整。 93 詹天佑铜像及墓 延庆县青龙桥   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代铁路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专家,一九0五年至一九0九年主持修建了我国自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自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路。詹天佑铜像立于一九一九年,其墓于一九八二年由海淀区万泉庄迁葬于此。 94 南新仓 东城区朝阳门北小街   明、清两代北京粮仓之一。现保存仓廒九座。 95 北新仓 东城区北新仓胡同甲十六号   明、清两代北京粮仓之一。现存仓廒七座北向仓门三座,部分仓墙,以及各廒通风设施大都完整,是研究古代仓廒形制的实物。 96 禄米仓 东城区禄米仓七十三号   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现保存仓廒三座。 97 金台书院 崇文区东晓市街   原为洪承畴赐园。清康熙年间在此设“大兴义学”。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称金台书院。 98 升平署戏楼 西城区西长安街   现存的清代戏楼及四合院,保存完整。 99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 西城区前门西大街(宣武门内)   建于清末为北京中西结合建筑物的代表作,曾为南堂中学。其西侧原为南堂小学,都是天主教圣母会建筑遗存。 100 原中法大学 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   主楼是民国初年兴建的中西结合式楼房建筑,礼堂及其它中式建筑物均保存完整。 101 原辅仁大学 西城区定阜大街   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天主教大学。外形是中国民族形式的楼阁建筑。楼后原为清涛贝勒府的花园部分。 102 原协和医学院 东城区帅府园   原址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亲王府邸。一九一六年,美国煤油大王购买此地并改建为协和医学院。这是一组外表为中国民族形式,内部为西式装修的中西结合式建筑物。路南礼堂为原协和医院的组成部分。 103 北京图书馆主楼 西城区文津街   一九三一年建成。同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迁于此。 104 民国国会议场 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   民国建元后的国会礼堂和办公楼房。参众两院会议、总统选举等重大政治活动皆在此进行。原状基本保留。 105 京报馆 西城区魏染胡同三十号   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人士邵飘萍主办的京报馆旧址。现保存完好。 106 中华圣经会旧址 东城区东单北大街21号   融合中国建造特点的西式建筑物,也是基督都会的代表性建筑。民国年间曾是基督教会青年活动的场所。现存建筑仍保持原貌。 107 金中都太液池遗址 宣武区广安门外南大街青年湖   金中都城内皇家园林同乐园的水池,是研究中都城宫室方位的重要实物。解放后辟为青年湖公园。 108 莲花池 丰台区湾子莲花池公园内   原为金中都城外的湖泊和沼泽地带,是研究金名都位置和地貌的实物。现辟为莲花池公园。 109 顺天府学 东城区府学胡同   明初的大兴县学,永乐年间改为顺天府学。现存大成殿等建筑物。 110 上方山诸寺及云水洞 房山县上方山   隋唐以来的佛教胜地,有九洞十二峰名胜一和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古迹。兜率寺以西八里的云水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为上方山迹。 111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三号   民国初年,袁世凯总统府曾设于此,后为段祺瑞执政府。一九二六年在此发生“三·一八”惨案。原有建筑格局(包括东院当年的海军部)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批(1990年2月23日公布)(共20处)   序 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保护理由 1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 清、民国 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59号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其校址原为乾隆第四女何嘉公主府空闲府第。当年,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接受康、梁的变法主张,实行新政,开办京师大学堂为新政措施之一。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现建筑保留有原属于和嘉公主府的正殿、公主院等清式建筑和民国年间建成的数学系楼及“西斋”十四排中式平房,是我国近代成立的第一座最高学府。   “五·四”运动前,共产主义读书会小组在此成立,是早期介绍宣传马列著作的活动地点。 2 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 元创建,明建 昌平县化庄村东龙山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当时大都(北京)的漕运,上奏元世祖引昌平龙山白浮泉,做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该段运河(白浮堰)建成,世祖赐名为“通惠河”。明永乐年间曾两度修复通惠河,并于此源头处修建了九龙池。池壁以花岗岩石砌成,龙首均为汉白玉石雕成后嵌入石壁。都龙王庙建于龙山顶,明清时,因“祈天祷雨……最为灵感”而负盛名。庙坐北朝南,由照壁、山门、钟鼓楼、正殿及配殿等建筑组成。园内有明、清修庙记事碑五通,记述当时祈雨、修庙的经过。   九龙池与都龙王庙是研究北京水利事业发展以及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 3 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 明 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203号   道教建筑,明成化十七年(1481)赐建,以奉天、地、水三元之神,又称三官庙。现存有东路的正殿、后殿以及部分西配房。正殿三间、歇山黑琉璃瓦顶,梁架斗拱等保留有明代建筑特征。明间神龛集藻井保留完整,雕刻精细,除龙头有损,大部分保存完好。   该建筑遗存,是研究元、明知其北京城市变迁的重要实物。 4 定慧寺 明 海淀区阜成路定慧寺113号   初名善法寺,后改名云惠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赐名定慧寺。该寺在明、清两代属京西名刹。现保留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明代建筑风格。并保留有明正德、万历清康熙、乾隆敕谕碑记等五块。寺内松柏多株,以松抱槐和皂角树而独具特色。 5 承恩寺 明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10-1513)。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后殿,仍保留有明代建筑特点。在天王殿稍间内壁尚存四幅壁画,绘有云龙及人物,反映了明代壁画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6 红螺寺 清修 怀柔县红螺山   创建于唐,初名“大明寺”后更名为“资福寺”。金,元,明,清,几经修葺,曾为京北地区名刹。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基藏经殿及后殿、东西配殿,共分四进院,带东西跨院,格局保留完整。 7 三官阁过街楼 清 门头沟区琉璃渠乡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创建,光绪年间重修。楼为东西向,形状如城楼,正脊两端为卷龙吻,仰首腾龙造型别致,脊中为象驮宝瓶。楼下有过街券洞,洞外东额为“带河”、“砺山”,两旁青石刻有“从善奉行”、“诸恶莫作”等楷字。   该过街楼是研究京西地区琉璃烧制业和古代建筑琉璃装饰艺术的实物例证。 8 东城区西堂子胡同25-37号四合院 清 东城区   有所组院落构成的中西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基本完整,院落中间穿插有长廊、假山、花园等。其中25号院三进院落,宅门与正房以抄手廊贯通,正方内留有清式楠木雕花隔断,精巧别致。此宅园为清末名臣左中堂所用。三十年代,国画家、清宗室薄雪斋曾购得此斋,在此居住。 9 东堂 清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   本名圣若瑟堂,原属葡萄牙耶稣教会,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光绪廿六年(1900)毁于火灾,三十年(1904)重建。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仿欧洲文艺复兴风格。里面比例严谨,墙面砌工讲究,砖石雕刻细致。为北京地区著名天主教堂之一。 10 亚斯礼堂 清 东城区沟胡同丁2号   基督教美国卫理公会教堂建筑群。清光绪廿六年(1900)毁于火灾,廿九年(1903)年重建,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基督教会建筑。现存大门、礼拜教堂、牧师楼及其它附属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属美国近代折衷主义风格。 11 原燕京大学未名湖 1919-1926年 海淀区北京大学   该户区主要建筑有:校门、科学实验楼、办公楼、外文楼、图书馆、体育馆、临湖轩、南北阁、男、女宿舍、水塔及附属园林小品等。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为何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 12 清华大学早期建筑 1911-1933年 海淀区清华大学   现存清华大学早期建筑主要有三部分:(一)1911-1912年建造的清华大学堂、同方部等;(二)1919-1925年建造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三)1931-1933年建造的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五斋”学生宿舍。   这批早期建筑反映了西方近代学校建筑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具有典型价值,艺术水平较高,集中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比较优秀的建筑作品,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3 北京大学地质馆旧址 1931年 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少数设计作品之一。平面、对立均为不对称式,梯形随功能要求变化,总体造型明快简洁,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现代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4 盛新中学与佑贞女中旧址 1928年 西城区教场胡同2、4号   原为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所属两所中学。现存教室楼两栋,礼堂一座。砖木结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里面三段划分,红瓦坡屋顶,红砖清水墙嵌以石料装饰。比例严谨,工艺精制,是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内典型的教会学校建筑。 15 潞河中学原教学楼 清、民国 通县潞河中学   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1971年与汇文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后,更名为私立潞河中学,是闻名华北地区的著名中学学校。潞河中学校园占地广阔,建筑布局疏朗,现存重要建筑有卫氏楼、谢氏楼、文化楼、潞友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属近代美国折衷主义风格,一部分建筑带有中国传统手法,整体环境艺术价值较高。 16 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清、民国 丰台区南苑机场   原为清末北洋陆军常备军第六镇司令部驻地。1922-1924年为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之陆军检阅使署。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中国陆军第二十九军指挥部。现存建筑有:影壁(近年附件)、大门、卫兵室、“师司令部”及四排居住、办公用房。这组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在近代史中也有重要的纪念价值。 17 北京饭店初期建筑 1931年 东城区东长安街   民国时期北京城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大型旅馆。砖混结构,近代欧洲折衷主义风格。它与1954年兴建的西楼、1974年兴建的东楼和1988年兴建的贵宾楼,既有风格上的差异,在总体构图上又有所呼应,带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具有保留价值。 18 十方诸佛宝塔 明 朝阳区王四营乡   俗称延寿塔。坐北朝南,高约三十米,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塔坐高约两米,拱形门洞,上方题额“十方诸佛宝塔”。塔心呈圆锥形,直通的八级。时代特点突出,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19 古崖居遗址 唐 延庆县张山营乡   据考证,此崖洞为辽、五代时期“奚人去诸部”所凿。穴居洞群分为前沟、后沟两部分,开凿于沙砾花岗岩石山坡上。前沟山坡为东西走向,岩石剖面的穴居洞口毗邻,成自然石窟村落状;后沟亦东西向,阁状洞群布满整个山坡。   这处遗址,是北京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古崖居洞穴,它对于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及生活情况提供了佐证,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 20 番字石刻 元 密云县番字牌乡   刻于乡北弧山的阳面。刻工利用山石的不同平面,刻下了大小不等的若干组番字,字句的中间和末尾还刻有奇特的符号。另外,在乡医院东坡的巨石上也刻有番字。据考证这些番了有梵文、蒙文、藏文等,其内容为佛教“六字真言”经文,是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证。     第五批(1995年10月20日公布)(56处)   序 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说 明 1 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 1946年 东城区东安门大街1号   建于三十年代初,原为日本侵华战争时华北驻军司令宅邸。1946年1月1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政府签订“停战协定”时,该处曾是中共代表团驻地。现存主楼是五十年代按原状重新修复的,建筑平面呈“T”形,主体二层,中部三层,仿古式建筑。 2 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 1946年 门头沟斋堂中学   纪念碑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方形重檐四门塔形建筑,总高度为8.75米,下部有四个券洞,券洞中嵌石碑,碑上书有碑名和467位烈士姓名及出生地。 3 白乙化烈士陵园 1984年 密云县石城乡   白乙化同志为丰、滦、密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1941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1984年,密云县县委修建了白乙化烈士陵园。陵园入口建6米高石牌坊。正书“白乙化烈士陵园”,背书“民族精英”,园内有用汉白玉屏风刻有烈士平生传记。陵园北部山上为白乙化同志牺牲地。 4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墓 民国 密云县古北口镇   1933年3月,东北军和十七军将士同侵华日军激战于长城古北口镇。战斗结束后,当地居民收殓中国军队阵亡将士遗体360余具,合葬于长城脚下。墓前竖立石碑,碑书“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5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1939年 门头沟区马兰村   1939年夏至1940年夏,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设于马兰村一组四合院内,共有瓦房十间。该组四合院保存完好,为冀热察地区抗日战争纪念地。 6 淳亲王府 清 东城区东长安街4号   清康熙帝七子允佑府邸。1901年,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后,曾改作英国使馆,建有英式楼房,是本世纪初期建筑。王府建筑现存仪门、正殿、翼楼、后寝及配殿等,保留完整。其北侧原为清翰林院址,南有一御碑,原有嘉庆皇帝临幸翰林院题诗碑。 7 孑民营 1947年 东城区河沿大街甲83号   原为清乾隆大学士傅恒之宅第旧址,孑民堂全称孑民纪念堂,系北京大学为纪念蔡元培先生而建。两进院落,南有垂花门,正殿五间;有月台、东西配殿各五间;后院七间后堂,东西有配廊。 8 日本公馆旧址 1886年 东交民巷23号   该建筑地上一层,木屋架,正立百七开间,大门两边边疆拱券外廊,大门上作三角山花,并雕精美图案。 9 日本使馆旧址 1909年 东城区正义路2号   现存主楼及大门。主楼地上两层,主楼立面为欧洲古典式,做工精细,大门二层,立面三间,中间为砖券大门,用砖作简洁线角。大门两边用粗大壁柱装饰,立面不对称,用券廊和柱廊结合。 10 英国使馆旧址 1910年前后 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   以淳亲王府清式建筑为中心,四周分布建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洋古典式的楼房建筑。大门为两层三间门楼,立面用砖作简洁线角和拱券图案。 11 意大利使馆旧址主楼 1910年前后 台基厂大街1号   现存门房和主楼,大门作三间拱形门廊;主楼地上两层,内部装修富丽,现保存完好。 12 比利时使馆旧址 1910年前后 崇文门西大街9号   现存五栋建筑,主楼为英国都铎式网络,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立面用砖作出三个城堡和雉碟组成的山花。四栋配楼对称布置,为乡村别墅式。 13 法国使馆旧址 1910年前后 东交民巷15号   现存中央喷水池及大门和四栋配楼,大门用砖作出壁柱和拱券。四栋配楼对称排列,为法国乡村别墅式,木构两层,有木外廊,也有砖作连续券廊。 14 奥地利使馆旧址 1910年前后 台基厂头条6号   建筑物为西洋古典式,立面大门作两层外廊,檐上用三角山花突出重点,两边围廊,现保存完好。 15 正金银行旧址 1910年 正义路4号   地上两层,地下一层,西洋古典风格,砖石立面。内为木结构,外饰坚固豪华,用花岗石做台基、壁柱、隅石、窗套和壁龛,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作工套和壁龛,转角中心设三层铁皮穹顶楼,比例严谨,作工精细。 16 花旗银行旧址 1914年 东交民巷36号   大门为两层爱奥尼柱廊,立面全部用花岗石砌筑。建筑物三层,地下一层,为西洋古典式,外观坚固厚重,现保存完好。 17 法国邮政局旧址 1910年 东交民巷19号   建筑为砖木结构,以壁柱突出大门,连续券作窗。顶部用三角山花和矮墙作女儿墙,并有中国式砖雕、清水砖墙,现保存完好。 18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1917年 东交民巷34号   建筑物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下层用花岗石拱券窗作基础,上层用爱奥尼式壁柱,并用隅石、花岗石窗套和女儿墙加强立面,现保存完好。 19 圣米厄尔教堂 1904年 东交民巷甲13号   建筑物为哥特式风格,清水砖墙,内部为木结构,立面为三个尖顶钟楼,用尖券、玫瑰窗和壁龛装饰,作工精细,现保存完好。 20 法国农业银行旧址 1922年 西交民巷50号   建筑物地上两层,立面用花岗石装饰,大门入口作柱廊,内装修豪华,现保存完好。 21 西城区富国街3号四合院 清     曾为清初明降将祖大寿宅邸中轴线有府门三间,过厅三间,正厅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垂花门和后院相连,后寝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建筑格局是清代官僚住宅的典型布局。1769年重修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现保存基本完整。 22 涛贝勒府 清 西城区柳萌街27号   地处恭王府之西辅仁大学之北,原系清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府邸,清末改涛贝勒府。坐北朝南,街门东向,格局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正殿、配殿、后寝、后罩房等共四进院落;府西有花园,园内有过厅、正堂、花厅及六角亭。 23 万松老人塔 元 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   金、元时期,名僧万松行秀禅师,曾在京西仰山栖隐寺等庙刹出任主持。元初,中书令耶律楚材奉其为师。南宋淳佑元年(1246年)万松老人圆寂后,时人建塔以示纪念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均奉敕修葺。现存塔身为1927年由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为八角九级密檐式,高约16米。 24 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 1909年 西城区北京北站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所建。有站房、站台、机车库及员工宿舍等。是现存京张铁路站场设施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其中站房(现北京北站候车厅)建筑为西方古典风格,是研究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和建筑史重要的实物例证。 25 劝业场旧址 1914年 宣武区前门廊房头条   该建筑是近代北京第一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设开敞式商店,内装饰豪华。临街立面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作西洋柱式门罩,二楼和三楼用壁柱、窗套和阳台装饰立面,檐上作女儿墙。 26 谦祥益旧址门面 清 宣武区珠宝市街5号   建筑物为木结构两层,一层西洋古典柱将立面分成三部分,各设拱券门,二层铁栏外廊,墙上用壁柱和出檐装饰,顶作女儿墙,立面复杂,现保存完好。 27 瑞蚨祥旧址门面 1901年 宣武区前门大栅栏街5号   始建于1893年,1900年初焚后重建,二层砖造,木层架,店前有洋式铁皮顶罩棚,立面壁柱装饰,两边为半圆看面墙,墙上雕花鸟图案,现保存完好。 28 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 清 宣武区前门大栅栏街1号 建筑物地上两层,木结构,立面用铁栏做铁花装饰,上盖铁雨棚,雨棚下挂铁花眉子,作工精细,现保存完好。 29 摩诃庵 明 海淀区八里庄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由太监赵政集资修建。现存有正殿、东西配殿、廊庑及方丈院等建筑,庵墙四隅各设角楼一座,尤为珍贵的是正殿内有明代壁画和重临集篆三十二体金刚经刻石。 30 东城区帽儿胡同11号四合院 清     为五进院落的大型四合院,原为清末大学士文煜住宅,建筑保留完整。有大门,倒座房五间和垂花门;后两进院落有廊连接正房及东西厢房,院落东侧的可园是宅院的花园部分。 31 慈善寺 清 石景山天台山   位于天台山主峰西侧。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占地10余亩。全寺分为三组,以西院为主体,配以东跨院、后跨院。西
本文档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34567】,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991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68KB
软件:Word
页数:4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20
浏览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