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举报
开通vip

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导论 (一)传播 1、来源: ①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②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2、传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 3、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 4、传播的定义大体可分为: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来源。 是指通过传...

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导论 (一)传播 1、来源: ①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②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2、传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 3、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群体、组织和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行为的总称。 (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活动。) 4、传播的定义大体可分为: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来源。 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来源: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来源。 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来源。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5、传播的演变过程:符号、信号时代→说话、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二)传播学 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即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又称为传学、传意学。 2、研究对象:传播信息系统、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与发展传播、政治传播、教育与发展传播、卫生保健传播、传播哲学、网络传播、传播新技术、公共关系、妇女权益学术探讨等。 3、研究范围:不同时代(重点是现当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 4、分类: (1)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分:理论、模式、研究方法; (2)按领域分:纵向研究(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 横向研究(信息系统、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教育传播、卫生保健传播等); (3)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4)按信息传受范围大小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①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②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③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④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⑤大众传播:是指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和电影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 5、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6、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匿名、各不相干的; 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④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⑤其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⑥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三)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后者从属于前者,并成为前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传播学研究的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研究范围两大面宽;而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2、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和联系: 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 不同之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初期新闻学著作多以业务方面(采访、写作、编辑)为主的,新闻理论的专著较少。而新闻理论则以研究新闻的本质、本源和特性,以及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为主,研究角度、范围有限。其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 传播事业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要求学者们从社会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借助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对人类与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进行全面的跨学科的研究。其研究路线是:多科学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 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 新闻学沿用传统人文学科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去研究新闻传播这种社会现象,并多采取直观的分析方法去考察,说明新闻工作的实践,从而找出某些操作方法、理论、原则和规律,用以指导和改进具体工作。 传播学则以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法,通过调查分析提炼出具体理论,去回应原先的理论假设和诠释,解答实践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检验理论假设,并注重及时归纳成各种理论模式。 ③研究对象上,新闻学研究重点是报刊和以报业为主的新闻事业,以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为重;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 总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一)传播学研究的起源  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2、造成早期传播研究缺陷的主要原因: ①主观上,当时的人类认识能力弱小,难易对传播现象、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 ②客观上,传播的重要作用尚未凸显出来。早期传播比较简单;尚未相对独立化、职业化,即尚未出现专门的传播机构,通常被视作各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未引起社会重视。 (二)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首先诞生在美国的原因    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在传播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学的诞生地。   (1)媒介背景:    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现的。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化、职业化。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它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传播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对传播学发展的影响;和平时期竞选与传播研究。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一方面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这就逼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   (2)学科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适宜于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的科研氛围及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另:(1)政治原因: ①传播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对传播学发展的影响; ②和平时期竞选与传播研究。 (2)经济原因: ①自由经济条件下,企业对营销环节中各种传播问题的关注; ②大众传播业的不断壮大,媒介竞争日渐加剧,收视(听)率、发行量问题是所有媒介追求的目标; ③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关系日渐密切,一方面可以从更多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媒介的负面影响(垃圾信息、暴力色情等)也逐渐显现出来。 2、传播依(信息)内容不同分为:实用性(信息)传播,娱乐性(信息)传播。 3、实用性传播分为:新闻性传播、宣传性传播、教育性传播。 (四) 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1、传播学的三大分支: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2、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    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    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新闻学一贯重“术”(业务)而轻“理”(理论),加之其研究范围有限,因此不可能独立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    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 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3、标志性事件: (1)1946年,拉斯维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2)1948年,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完整的提出了5W模式,明确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3)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此前有关传播(主要是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至此,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的传播学初步形成。 (五)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1、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被称为“宣传研究之父”。 【贡献】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禁首次较科学的分析了传播的结构与过程,还首次较完整的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 ②提出“社会传播”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三大功能; ③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代表作】《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等。 2、库尔特·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属“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派)。 【贡献】①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与作用,将社会因素引入心理学研究,是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 ②培养了费斯廷格、卡特赖特、怀特等一批横跨传播和社会心理研究领域的出色弟子; ③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 【代表作】《解放社会矛盾》等。 3、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贡献】①创建“二级传播理论”,破除了“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 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者投身于生活实际中。 【代表作】《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4、卡尔·霍夫兰: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贡献】①创立了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②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总结; ③其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 【代表作】《传播与说服》《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等。 5、韦尔伯·施拉姆: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的创立者,被称之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贡献】①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的传播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②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 ③不断著书,目的在于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 【代表作】《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等。 (六)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的缺点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方法;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其缺点是: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3、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1)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197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倡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后又举行过多次研究会。    教学:1980年,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    应用:1982年,在北京首次开展运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进行受众调查,后又得到广泛运用。   (2)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 “特色”要求: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 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 ③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3)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4、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的原因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有以下“病症”: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 、实证方法。 5、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凡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和地区,必随之兴起控制革命、信息革命。 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传播学的普及于提高,直接有利于推动一国的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大众传播事业的建设。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一)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1、传播过程: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2、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施拉姆)。 3、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 主要论点: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4、“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二)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1、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2、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3、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4、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5、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三)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噪音是指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干扰。)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9、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0、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贡献:①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②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不足: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1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不足: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③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的运动过程,即传播是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1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14、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15、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 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3、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科学性表现在: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源;    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来源;    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来源;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来源。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4、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5、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①选择课题;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6、传播学理论构建的类型和方法:归纳式理论、演绎式理论、机能式理论、模型。 (二)抽样调查法 1、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随机抽样: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3、抽样框:对构成总体的抽样单位进行编号排列所形成的详细名单。 4、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区别 分层随机抽样: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类型),然后在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是一种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 5、抽样调查的特点:①推断总体的目的性;②推断形式的整体性;③样本抽取的随机性;④抽样误差的可控性。 6、抽样的基本程序:①界定调查总体;②编制抽样框;③设计和抽取样本;④对样本代表性的评估。 7、随机抽样的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体随机抽样;⑤多阶段随机抽样。 8、非随机抽样的形式:①偶遇抽样;②判断抽样;③雪球抽样;④定额抽样。 9、确定样本量的实质是: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研究者对调查精度要求的最小样本数。 10、确定样本要考虑的因素:①研究总体中央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②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 ③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 ④调查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三)问卷调查法 1、问卷: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核心是“提问”。) 2、问卷内容分为:①被调查者个人背景方面的问题;②行为方面的问题;③态度、感受、评价意见方面的问题;④理由方面的问题 3、问卷调查的主要特点:①标准化;②匿名性;③操作性。 4、提问项目形成的步骤:①课题分析,提出假设;②概念具体化,寻求变项;③确定指标;④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提问。 5、提问设计原则: (1)合理性原则 ①全部提问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和提出的; ②所提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适用; ③提问给被调查者的负担是否过重。 (2)科学性原则 ①不提双重问题; ②提问不带倾向性; ③提问必须具体明确。 (3)艺术性原则:①委婉法;②间接法;③消虑法;④虚拟法;⑤援助法。 6、问卷的基本结构:封面信、主体、结语。 7、答案设计的形式:二择一式、多项选择式、排序式、等级式、矩阵式、量表式。 8、问卷结构原则:(1)先易后难;(2)先“面”后“点”;(3)同类集中;(4)先一般后特殊。 (四)内容分析法 1、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2、内容分析法的特点:①客观性;②系统性;③定量性;④显性内容。 3、内容分析的种类:按照其分析对象性特征来划分为, ①实用语义分析:对文字符号进行统计分析,推究特定信息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②语义分析: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③符号载体分析:以文字出现的频率为统计归类的基本单元所进行的内容分析。 4、内容分析的操作程序:①确定分析单元;②制定分类标准及其判断标准;③抽样分析样本;④实施统计分析和两类统计方法。 5、内容分析中抽样分析样本的步骤:①抽取待定“媒介样本”;②抽取待定“日期样本”;③抽取待定的内容样本。 6、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 (1)推理模式:趋势推理、共变推理、因果推理。 (2)比较模式:趋势比较、不同内容群比较、内容比较、 7、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五)控制实验法 1、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得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控制实验法的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实验观测。 3、控制实验法的突出特点是“控制”,表现有: (1)对实验环境的控制; (2)对研究变量的控制; (3)对被测对象的控制。 4、控制实验法的主要类型:实验室控制、实地实验。 5、控制实验法的程序: (1)建立研究假设; (2)建立实验组和控制组; (3)选择自变量和因变量; (4)前侧,即实验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5)实施实验刺激(让特定的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 (6)后侧,即试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 (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6、自变量与因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实行的措施叫自变量(实验刺激); 在实验过程中由自变量决定其变化的因素叫因变量。 7、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消除法;保持恒定法;效果平衡法。 8、控制实验的研究设计: 单一实验组的实验设计:只能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是对同一对象在某种实验刺激作用前后的一种观察比较。 实验组+控制组的实验设计:用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的实验方法。 9、控制实验的“控制”及其优缺点: 优点:①能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所引起的观测误差,所获数据比较准确可靠。    ②它能主动设置条件,引起所需研究的传播效应,通过重复实验,便能得出科学性较强的研究结论。 缺点:由于严格控制条件,使实验每次只能解决一个单、双因素因果联系的小问题,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得出的理论规律多为理想状态下的因果效应,往往必须经过中间试验才能用于解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 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传播功能研究的缘起和概况 1、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主张从理论角度研究整个社会,重点研究社会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差异和相互关系。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2、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此观点是把社会看作一个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体系,也就是社会体系,而社会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统一体。社会作为人类的利益、活动的有机体,必须被看作是一个体系,并以功能的观点去看待它。 (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 1、传播的一般性功能的两个层次: (1)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传播的个人或个体功能,即对个人(个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 (2)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得角度去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整体来说传播有哪些功能或效用。 2、了解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 (1)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2)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3)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4)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麦奎尔列举了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的具体表现,即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一体化)的功能、娱乐功能。但是,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作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3、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内容及其不足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即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但是,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因为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4、个人的社会化: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前三个)是在1948年,首先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维尔在《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而后来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一个社会视角》和《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种功能,即娱乐功能。 2、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 (1)环境监测功能:对社会而言,可能发出自然灾害等警告,促成信息流通,巩固社会规范。对个人而言,提高新闻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统治阶层而言,可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对文化而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 (2)社会协调功能:激励和动员群众,提出对策,抵御有碍于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些事件上去,形成论文中心。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助于对信息的摄取和利用,也防止受传者因信息过多而无所适从。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地位,防止外来文化“入侵”。 (3)文化传递功能: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4)娱乐功能:有助于把统治阶层的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娱乐节目使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文化体系来说,形成了“大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或精英文化。 (四)传播的功能和功能失调 1、结构:是系统的内在构造,是横向的、相对静态的; 2、功能:是结构与环境相互联系时所表现出的属性、能力、作用和结果,是纵向的、动态的。而默顿认为,指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3、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一构多功”,即一种结构有多种功能; “同功异构”,即同样的功能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结构之中。 4、隐功能:未能达到的后果称为潜伏的功能。 5、负功能(功能失调):是指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6、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7、大众文化的特点是: (1)商品性: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通俗性: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文化; (3)流行性: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娱乐性; (5)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8、大众传播功能的特点: (1)暂时性:指大众传播的某些功能在不同时代或不同时期会等到强化或抑制。 (2)适应性:指大众传播的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是由它能否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的,也同它能否适应广大受众的需要相关。 (3)多变性:指大众传播的各种社会功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9、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分析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失调(次重点) (1)环境监测的功能失调:当新闻等各种信息未经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是某些大众传媒对个别事件予以夸大或作煽情主义报道时,就会对社会体制产生威胁,导致人们的不满。 (2)社会协调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具有公开性的特点,所以它的解释、评论触及现存社会和当前时局的时候,不得不受到官方或非官方的限制。这会防碍社会变革,助长公众顺从社会现状的心理。受众的主动精神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3)文化传递的功能失调:大众传播发挥的文化传递功能会扩大“大众”社会。标准化教育会使社会成员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 (4)娱乐的功能失调:会增加受众的被动性,使他们沉迷于“媒介假日”中,降低审美情趣,限制他们的社会性行动。 10、如何评价大众文化(或电视剧、娱乐节目)的作用 “大众文化”是指“大众”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文化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材料等,其特点是快速、大量、通俗、浅显。积极一面,它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社会上少数上层人士所独占的局面,转向了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走向商业化、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 (五)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及其式微 1、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合著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能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提出富有新意的传播功能分析: (1)授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2)重申社会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的功能: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麻醉功能: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2、1942年,M·怀利提出报纸的五种传播功能: (1)提供消息素材; (2)分析消息,即编辑功能; (3)当有一些消息不一致时,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参照系; (4)消遣; (5)向世界传播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3、议程设置功能:是指大众传媒在一个时期内突出谈论的问题,往往成为公众关注的中心议题。1972年,由美国当代著名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历史学家唐纳德·肖经在《报业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的。 4、D·麦奎尔的“动员功能说”:是指在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和有时在宗教等领域内,开展适合社会目标的运动。 5、1933年,沃森和希尔在《传播与媒介研究辞典》中提出传播的八项功能:①工具性;②控制;③信息;④表达;⑤社会接触;⑥缓解焦虑;⑦刺激;⑧角色联系。 第六章 传播的社会控制 (一)控制研究的含义及内容 1、控制研究:是指专门考察传播者(包括个人与组织)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2、“控制”的两层意思: (1)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可以概括为“施控”即主动地施加控制; (2)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传声筒、吹鼓手,可以概括为“受控”,即被动的受到控制。 3、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①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如把关研究及理论; ②分析传播者的受近控情状,如批判学派的研究; ③指出各种不同的控制形态,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 (二)把关与把关人来源 1、把关人(守门人):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住处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双重行动模式: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3、把关人概念及理论的演变及各个理论的不足之处 (1)把关概念:   卢因说的把关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就叫做把关(即守门),凡有这种传播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守门人)。 (2)怀特的把关研究   它是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被筛选的,公式是: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   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   他将把关人当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过分强调把关人独立的权限,而忽略同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人们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那就是把关人对信息的传播可以为所欲为。 怀特的把关研究为以后的同类研究打开了门路。 (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它是对怀特单一化的把关模式的修正与发展。这一模式上的C1、C2、C3、C4、C5、C6等都是把关人。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然后分别发出S1、S2、S3、S4、S5、S6等互不相同的信息。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在理论上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揭示了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这是它的长处所在。但它也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人们看不出哪道关口最关键、最重要。于是,便有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对此作出修正。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的所谓“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正如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是对怀特的发展一样。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   他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上阶段、两个步骤。其中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不是有闻必录的,他会进行取舍和加工。   传播媒介中的第二个把关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经过新闻媒介的双重把关之后,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便呈现在受众眼前,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真面貌不完全一致。 总之,在信息的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决定信息中转或中止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行为包括对信息的抑制和疏导(筛选与过滤)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系统上看,传播媒介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是信息流通渠道上的主要把关人。 (三)深层的控制 1、“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2、《权力的媒介》: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即: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报刊的四种理论》造成重大挑战。 3、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重点)   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①集权主义理论 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②自由主义理论    其基本主张有: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   ③社会责任理论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4、自由理论的不足: ①以抽象和模糊的“人性”“理性”为出发点,在理论上不确定; ②大众媒介作为企业,并不能完全担负起进行客观、公正报道的责任,大众媒介的自由损害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 ③垄断的发展使“观点的自由市场”成为一句空话。 5、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是一种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 ②一种媒介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的“知晓权”; ③“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是有区别的; ④政府应该对传媒作适当的控制。 6、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官方关系、商业关系、利益关系和非正式关系。 (四)控制的形态 1、文化控制:基本的控制形态有: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2、简述传播的四种基本控制形态   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3、简述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   (1)立法。通过立法而对传播实施控制,可以说是各国政府广泛采用的手段。因为它一方面可使控制显得名正言顺;另一方面又可使国家机器行之有效地监视、管理、约束传播。   (2)行政。通过行政措施对传播者施加直接与间接的压力,从而达到控制传播的目的。具体手段有:资助传播机构;给予优惠或特权;进行有选择的配给;压抑不同政见的传播媒介;遴选传播从业人员;确定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向。   (3)操纵新闻。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如吹风、试探性气球、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第七章 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 (一)内容分析和被分析的内容 1、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贝雷尔森定义为“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它不研究内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传播内容(信息)的实质和分类,信息符号的区别及其内在的关联性等基本问题。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 2、“内容”:是社会上传播和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内容是一个主要因素,体现和表达传播者的意图与愿望。 3、内容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①分析传播内容短期或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②就各种传媒对同一问题、事件的报道,或就不同国家的同一类传媒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③研究传播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政策;研究传媒借助传播内容实现的宣传策略、宣传方法以及某一方使用的宣传战术。   ④了解和解决科技、文化等特殊信息在传播中的问题和困难,兼及受传者的类型和数量。 4、早期内容分析得出了哪些结论 ①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高度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 ②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不是消息性的,因而更多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受众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③大众传媒为了力求吸引更多的受众,大多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力求简单,倾向于少登意思抽象深邃、内容不易理解的复杂材料。 但是,早期的内容分析只是研究“讯息”的内容及其传递与交流,并未涉及讯息的本质和实质问题。 (二)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1、信息(或信息的特性): 是不确定性的消减。 ①信息的共享性:有两层意思,即一是信息的交换的双方,即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以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二是信息在交换或交流过程中,可以同时为众多的接受者所接收和利用。 ②信息的扩散性:信息富于渗透力,力图冲破保密的非自然束缚。 ③信息的传递性:信息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得到传递。 ④信息的扩充性:信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际应用而不断得到扩充、积累和增长。 ⑤信息的浓缩性:信息可以被集中处理,即通过归纳、概括和综合,使之系统化、抽象化、规律化。 ⑥信息的替代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可以发展和延伸物质资源,也可以取代资本,因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2、信息科学对大众传播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渗透和介入的过程,是渐进的、由点到面和不断扩展的。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①对传播模式和一些理论有重要影响。传播理论产生的初始阶段,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就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模式,阐明了信息由信源经渠道到达目的的传播过程,深刻而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传播系统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确立了传播过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有序性。  ②在方法论上给传播学以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信息科学带有浓厚的方法论性质。传播学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等主要研究法,都离不开足以解决传播系统问题的住处科学所提供的科学方法。  ③对传播学理论构架的设想产生有力的冲击。信息科学对传播学建立理论构架影响是60年代以后的事。系统论囊括范围更宽广,抽象程度更一般,更适合作为传播学的理论构架。 (三)信息的分类及新闻与信息 1、信息的几种分类 (1)从哲学角度:客观信息、主观信息 (2)从哲学的认识为标准:潜在信息、先验信息、实得信息 (3)从传播学来看,有以下几种分类: (4)从信息的表现形式:语方、符号、图像 (5
本文档为【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085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2KB
软件:Word
页数:3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20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