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缠论要点

缠论要点

举报
开通vip

缠论要点抛股票的两种情况: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第一波就火暴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弛或放巨量的,一定要找机会走人 抛股票的两种情况: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第一波就火暴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弛或放巨量的,一定要找机会走人。 牛市中一定要严重关注成分股。牛市的第一阶段都是一线股先长。错过了这个节奏就要在回档的时候跟进强势股票。 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长期男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判断的依据就是背弛制造的空头陷阱。这是第...

缠论要点
抛股票的两种情况: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第一波就火暴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弛或放巨量的,一定要找机会走人 抛股票的两种情况:缓慢推升的,一旦出现加速上涨,就要时刻注意出货;第一波就火暴上涨,调整后第二波的上涨一旦出现背弛或放巨量的,一定要找机会走人。 牛市中一定要严重关注成分股。牛市的第一阶段都是一线股先长。错过了这个节奏就要在回档的时候跟进强势股票。 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长期男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判断的依据就是背弛制造的空头陷阱。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女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出现第一次缠绕前,5日线的走势必须是十分有力的,其后至少会有一次上升的过程出现;第三,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大。风险在于:对于第一个买点,把中继判断为转折,把背弛判断错了;对于第二个买点,把转折判断成中继。买点的原则是不变的,唯一能高低的地方只是这个中继和转折以及背弛的判断。湿吻之后必有高潮。 一旦买入,就一直持有等待第一个卖点(女上位缠绕后出现背弛)以及第二个卖点(变成男上位的第一个缠绕高点)把东西卖了。买的时候一般最好在第二个买点,而卖尽量在第一个卖点,这是买和卖不同的地方。即使是短线,10日线不有效跌破就继续持有等待第一个卖点,也就是缠绕后出现背弛的出现。 对于第一个买点,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男上位的缠绕,那么一定要退出。对于第二个买点,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男上位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先退出来,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能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 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例如,周线上的第二类买点由日线上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所有的买点都可以归结到第一类买点。 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用“下跌+上涨”买卖方法方法选择买入品种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程序:一、首先只选择出现“下跌+盘整+下跌”走势的。二、在该走势的第二段下跌出现第一类买点时介入。三、介入后,一旦出现盘整走势,坚决退出。 走势中枢之间必须绝对不存在重叠。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若有Zn,使得dn>ZG或gn<ZD,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必须是第一次回试或回抽。所有买卖点都必然对应着与该级别最靠近的一个中枢的关系。第三类买点是中枢扩张或新生产生的。 只有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是可能产生重合的:当第一类买点出现后,一个次级别的走势凌厉地直接上破前面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然后在其上产生一个次级别的回抽不触及该中枢。也只有这种情况才会出现两者的重合。 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MACD的乖离:在盘整中,MACD一般伸长到某个高度,就一定回去了,而在趋势中,这个高度一定高点,那也是有极限的。一般来说,一旦触及这个乖离的极限,特别是两次或三次上冲该极限,就会引发因为乖离而产生的回调。这种回调因为变动太快,在1分钟上都不能表现其背驰,所以必须用单纯的MACD柱子伸长来判断(这种判断的前提是1分钟的急促上升)。其他情况下,必须配合黄白线的走势来用。 股票不断一字涨停, MACD在1分钟、甚至5分钟上,都会出现一波一波类似正弦波动的走势,这时候就是用1分钟的中枢来看,只要中枢不断上移就可以不管,直到中枢上移结束,就意味着进入一个较大的调整,然后再根据大一点级别的走势来判断这种调整是否值得参与。如果用MACD配合判断,看30分钟图,其红柱子都会回跌的低点越来越低,最后触及0轴,甚至稍微跌破,然后再次放红伸长,这时候就是警告信号,如果这时候在大级别上刚好碰到阻力位,一但涨停封不住,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就很自然了。如果这种连续涨停是出现在第一段的上涨中,即使打开涨停后,震荡结束,形成一定级别的中枢后,往往还有新一段的上涨,必须在大级别上形成背驰才会构成真正的调整。 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而趋势中产生的背驰,一定至少回跌到B段中,这就可以预先知道至少的跌幅。在日线走势的最后阶段,特别是上涨的延伸阶段,一个1分钟的背驰足以引发暴跌。 个股的前生后世。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第一段,MACD的黄白线从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以及MACD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如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中枢的上涨过程。 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如果是低位,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破点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 区间套: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先找到其背驰段,然后在次级别图里,找出相应背驰段在次级别里的背驰段,将该过程反复进行下去,直到最低级别,相应的转折点就在该级别背驰段确定的范围内。 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粗糙地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 跌完以后涨得最快的跌出第三类买点来的股票。一个30分钟的a+A+b+B+c的向上走势,在A走出来后,如果b段和a段相比,出现明显的背驰,那就意味着要走,否则,就不走。只要当下结构没有出现任何符合区间套背驰条件的走势,那么就一直等待着,走势自然会在30分钟延伸出足够的力度,使得背驰成为不可能。要出现c段,如同要出现b段,都必须有一个针对30分钟的第三类买点出现,这样才会有。所以,你的操作就很简单了,每次,5分钟的向上离开中枢后,一旦背驰,就要出来,然后如果一个5分钟级别的回拉不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有第三类买点,那就要回补,等待c段的向上。 围绕中枢的操作原则很简单,每次向下离开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围绕中枢的操作,其实就这么简单。 每笔的交易是最低级别的,连续三笔相同价位的交易,就构成最低级别的中枢。有一个最低级别中枢的走势,就是最低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有两个最低级别中枢的走势,就是最低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如果第二个中枢比第一个高,那就是上涨走势类型,反之就是下跌走势类型。三个连续的最低级别走势类型之间,如果发生重叠关系,也就是三个最低级别走势类型所分别经过的价格区间有交集,那么就形成了高一级别的中枢。不大严格地说,三个连续1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5分钟的中枢,三个连续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15或30分钟的中枢。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 “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大级别的买卖点必然是次级别以下某一级别的买卖点。 根据结合律不难知道,任何一段走势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释义。任何一段走势,都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进行分解,走势的当下判断,其基础在于采取的分解方式。任何的走势在结合律上,都可以重新组合,使走势显示明显的规律性。 机械化操作的程式:不妨从一个下跌背驰开始,必然首先出现向上的第一段走势类型,根据其内部结构可以判断其背驰或盘整背驰结束点,先卖出,然后必然有向下的第二段,这里有两种情况:1、不跌破第一段低点,重新买入,2、跌破第一段低点,如果与第一段前的向下段形成盘整背驰,也重新买入,否则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新的下跌背驰。在第二段重新买入的情况下,然后出现向上的第三段,相应面临两种情况:1、超过第一段的高点;2、低于第一段的高点。对于第二种情况,一定是先卖出;第一种情况,又分两种情况:1、第三段对第一段发生盘整背驰,这时要卖出;2、第三段对第一段不发生盘整背驰,这时候继续持有。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延续下去,直到下一段向上的30分钟走势类型相对前一段向上的走势类型出现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为止,这就结束了向上段的运作。 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顶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小级别底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的必要条件提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中枢震荡中出现的类似盘整背驰的走势段,与中枢完成的向上移动出现的背驰段是不同的,两者分别在第三类买点的前后,在出现第三类买点之前,中枢未被破坏,当然有所谓的中枢震荡,其后,中枢已经完成就无所谓中枢震荡了。 第一、二、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可以归到第一类买卖点上,只是级别不同。不同级别的买卖点意义是不同的,因此要同一在一个级别上研究,这个才有三类买卖点的分别。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这足以应付最大多数的情况,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因为当小级别背驰时,并触及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所以就无须操作。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第二类买卖点来补充。该买卖点,不是专门针对这小转大情况的,一般说,高点一次级别向下后一次级别向上,如果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所以,在有第一类买卖点的情况下,第一类买卖点是最佳的,第二类只是一个补充;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两段有重叠。 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第三类买卖点就是告诉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事情的,而在第二、三买卖点之间,都是中枢震荡,这时候,是不会有该级别的买卖点的,因此,如果参与其中的买卖,用的都是低级别的买卖点。 宁愿卖早,决不卖晚 一个第三类买卖点,至少需要有5段次级别的,前三段构成中枢,第四段离开中枢,第5段构成第三类买卖点。一旦出现二、三类买卖点同时出现的情况,往往后面的力度值得关注。 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 有充足时间的散户,如果交易通道还行,就用第三买点买卖法: 1、选定一个足够去反应的级别,例如,30分钟或5分钟的,或者干脆就用日线级别的,这样选择的目标相对少点,不用太乱。 2、只介入在该级别出现第三类买点的股票。 3、买入后,一旦新的次级别向上不能新高或出现盘整背驰,坚决卖掉。以后股票可能经过二次回抽会走出新的行情,但即使这样也节省了时间,就有了介入新股票的机会。 4、如果股票没出现3的情况,那一定是进入新一轮该级别的中枢上移中,一定要持有到该上移的走势出现背驰后至少卖掉一半,然后一个次级别下来(这里可以回补,但如果有新股票,就没必要了),在一个次级别上去,只要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就一定要把所有股票出掉。注意,有一个最狠的作法,就是一旦上移出现背驰就全走。 5、尽量只介入第一个中枢的第三类买点。因为第二个中枢以后,形成大级别中枢的概率将急促加大。 6、走了以后,股票经过盘整可能还会有继续的新的中枢上移,这是否要介入,关键看高一级别中枢的位置,如果该继续是在高一级别中枢上有可能形成第三买卖点,那这介入就有必要,否则就算了。 分解图形,有一个原则是必须知道的:两个同级别中枢之间必须有次级别的走势连接。什么级别的图和什么级别的中枢没有任何必然关系。 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所谓的线段,就是至少由三笔组成。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可以这样处理: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这样处理后,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 是否线段,关键看走出来的形态,如果任何低点比前一个高点都高,那么即使这情况无限延续下去,也依然只是一线段,这和幅度没关系。一字涨停,无论如何延续,还是低于线段的级别,是最小级别的。一个线段,除非是缺口,否则必须由至少上-下-上或下-上-下的三折组成,只要互相相邻的上或下不重合,则这个模式可以一直延伸下去而依然还是一个线段。一般来说,线段的结束与大级别的走势段是一样的,在趋势中用背驰来确认,其他情况用盘整背驰来确认,如果有突发性事件,就要看第二类的买卖点,其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所用到的级别特别小而已。线段至少要有三笔,其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线段中包含笔的数目,都是单数的。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新线段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就是一定要破坏老线段的结构,例如下跌的线段,后高点一定低于前低点。 序列X1X2…Xn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 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 所有古怪的线段,都是因为线段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笔破坏后最终没有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所造成的。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线段最终肯定都会被线段破坏,但线段出现笔破坏后最终并不一定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 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 利用顶分型进行操作时,必须配合小级别的图。本质上,分型都是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成立后出现的。用卖点来说,如果第二卖点后次级别跌破后不形成盘整背驰,那么调整的力度肯定大,如果时间一延长,就搞出笔来了,特别日线上的向下笔,都是比较长时间的较大调整形成的,那肯定是要有效破5日线的,而第二卖点后次级别跌破形成盘整背驰,那调整最多就演化成更大级别的震荡,其力度就有限,一般5日线不会被有效跌破。大级别的分型和某小级别的第一、二买卖点并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有前者一定有后者,但有后者并不一定有前者。 关于缺口。何谓缺口,就是在该单位K线图上两相邻的K线间出现没有成交的区间。缺口的回补,就是在缺口出现后,该缺口区间最终全部再次出现成交的过程。根据缺口的是否回补,就构成了对走势行情力度的一个分类。一、不回补,这显然是强势的;二、回补后继续新高或新低,这是平势的;三、回补后不能新高、新低,因而出现原来走势的转折,这是弱势的。一般来说,突破性缺口极少回补,而中继性缺口,也就是趋势延续中的缺口,回补的几率对半,但都一定继续新高或新低,也就是至少是平势的。而一旦缺口回补后不再新高、新低,那么就意味着原来的趋势发生逆转,这是衰竭性缺口的特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至少出现较大级别的调整,这级别至少大于缺口时所延续的趋势的级别。也就是说,一个日线级别趋势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调整。日K线图有缺口,在日线以下的任何周期的K线图都会相应有缺口,而回补日线的缺口,不一定能回补日线以下周期K线图上的缺口。另外,在盘整走势中的缺口,与在趋势中的缺口性质不同,属于普通缺口,这种缺口,一般都回补,而且没有太大的分析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在中枢震荡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回拉的过程中,几乎肯定能至少拉回补掉缺口的位置。 一个分型结构的出现,如同中枢,都是经过一个三次的反复心理较量过程,只是中枢用的是三个次级别。分析这三根K线的不同情况。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其次,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但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分型形成后,无非两种结构:一、成为中继型的,最终不延续成笔;二、延续成笔。对于后一种,那是最理想的,例如在日线上操作完,就等着相反的分型出来再操作了。而对于第一种情况,可以看是否有效突破5周期的均线,例如对日线上的顶分型,是否有效跌破5日均线,就是一个判断顶分型类似走势很好的操作依据。还有更精确简单的,就是这分型所对应的小级别中枢里,是否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而且其后是否出现中枢移动。例如,对于一个顶分型,该顶分型成立后,对于该分型区间在小级别里一定形成某级别的中枢,选择其中最大一个,例如日顶分型后,可以找到相应的5、1分钟中枢,一般最大的就是5分钟,30分钟没可能,因为时间不够。如果该5分钟中枢或1分钟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并该卖点不形成中枢扩张的情形,那么几乎100%可以肯定,一定在日线上要出现笔了。可以100%肯定的,要不出现笔并最终有效破坏该顶分型,那一定要出现某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否则就算有短时间的新高,也一定是假突破。所以结合小级别的中枢判断,顶分型是否延伸为笔,是可以当下一目了然的。中继顶分型后,如果其后的走势在相应小级别出现背驰或盘整背驰,那么下一顶分型,是中继的可能性将大幅度减少。中继分型,有点类似刹车,一次不一定完全刹住,但第一刹车后如果车速已明显减慢,证明刹车系统是有效的,那么第二次刹住的机会就极大了。
本文档为【缠论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607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0-10-16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