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_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明_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举报
开通vip

明_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2004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J un12004 Vol114 No12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赵克生      明、蒙长期的民族冲突 ,使丧失军事优势的明朝产生了危机感 ,进而影响到明朝国家祭礼的变 化。礼祀岳飞、宗泽等宋代将相 ,是为了唤起忠义 ,抗敌报国 ;恢复明初停祀的武成王旨在“武教有所 兴起”;罢祀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君臣和孔庙中元代名儒吴澄 ,是“华夷之辨”...

明_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2004 年 6 月 第 14 卷  第 2 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J un12004 Vol114 No12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赵克生      明、蒙长期的民族冲突 ,使丧失军事优势的明朝产生了危机感 ,进而影响到明朝国家祭礼的变 化。礼祀岳飞、宗泽等宋代将相 ,是为了唤起忠义 ,抗敌报国 ;恢复明初停祀的武成王旨在“武教有所 兴起”;罢祀历代帝王庙中的元世祖君臣和孔庙中元代名儒吴澄 ,是“华夷之辨”思潮下明人仇视蒙元 风气的直接反应。 关键词  明朝  蒙元  祭礼 作者赵克生 ,1967 年生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地址 :天津市 ,邮编 300071。 朱元璋扫除群雄 ,北逐蒙元 ,建立大明帝国 ,但明朝与北方蒙元残余政权之间在相当长的 时间内军事冲突不断。这种冲突作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将要探讨的 是它如何使明朝祭礼发生变化 ,对此学界尚未予以注意。 一 元朝灭亡 ,残部退回蒙古高原 ,分为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明初与瓦剌、鞑靼时有战争。 当时明朝军事强盛 ,蒙古各部受到打击 ,不再对明北方构成威胁 ,史称洪武后期“朔漠一清 ,无 忧北顾”。① 永乐时“六师屡出 ,漠北尘清”。② 但到英宗时 ,瓦剌部强大 ,正统十四年 (1449) 土 木之败 ,明英宗被俘。不久 ,瓦剌部分散衰落 ,但蒙古各部纷纷进入河套地区 ,俗称套寇 ,成为 明中期以后的主要边患。“嘉靖初年 ,诸种中惟吉囊、俺答最为强盛 ,率黠悍子弟 ,以数万骑牧 于云中、上谷之间而与我共。不入犯三辅 ,则东躏辽 ,西啮晋 ,又西掠秦、凉、夏、朔之境。中国 疲于奔命 ,天子北顾 ,兴嗟数四。”③ 嘉靖二十四年 (1545)以前 ,明朝政府用于北方的军费年达 600 万两 ,却战守无尺寸功。 明、蒙冲突 ,使蒙古部对明朝的威胁凸显出来。土木之败后 ,有兵卒上言 :“昔赵宋时宗泽、 岳飞为将而胡人不敢呼名 ;韩琦、范仲淹出将入相而西贼闻之破胆 ;司马光居相位 ,辽、金夷人 —66— ① ② ③ 张瀚 :《松窗梦语》卷 3《北虏记》,中华书局 1997 年版。 《明史》卷 7《成祖本纪三》。 谈迁 :《国榷》卷 9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条 ,中华书局 1988 年版。 戒勿犯边。”① 兵卒的言论 ,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那时普遍的社会心态 ,即在敌强我弱之际 ,希望有如上的民 族英雄出现 ,以便应对边疆危机。此后 ,岳飞、宗泽等受到明人的关注 ,纷纷进入国家祀典。 景泰元年 (1450) ,“寇方内逼”,瓦剌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之后 ,大举内犯 ,骚扰京师。刚刚即 位的景帝 ,命翰林院侍讲徐 到河南彰德府召募民壮。徐 道经汤阴县 ,询知岳飞生于其地 , 祖坟犹在。徐 立即上疏 ,称 :“⋯⋯矧今方将奋扬神武 ,复仇雪耻 ,灭彼贼虏 ,以成中兴之功。 有如 (岳)飞者 ,宜令建立庙宇 ,春、秋祭祀 ,则不惟汤阴之民知所激劝 ,而在朝将士以及天下之 人亦莫不知激劝而兴起忠义之心矣。”② 景帝同意了徐氏的建议 ,建成之庙名为“精忠庙”。 成化四年 (1468)三月 ,命祭宋丞相李纲于邵武府学。李纲乃邵武县人 ,当徽、钦时 ,金虏犯 顺 ,国家多事 ,纲尽心为国 ,知无不言 ,虽屡遭贬逐 ,不改初心。时邵武府学教授张济上奏 ,府学 明伦堂存宋丞相李纲祠 ,未载祀典 ,乞命有司春秋祭祀 ,以褒忠义。③ 弘治四年 (1491) ,南京监察御史杨 上言 ,宋汴京留守宗泽墓在丹徒 ,乞依岳飞故事于墓 所及其生之乡并建祠祀 ,以为忠义之劝。④ 金人南下之际 ,宗泽以忠义招来豪杰 ,所向屡捷。 正德三年 (1508) ,最终如请 ,列于祀典。 明世宗即位 ,又命立宋丞相陆秀夫祠于镇江府 ,立岳飞祠于湖广武昌府 ,修宋臣韩琦、范仲 淹祠于延州。 以上两宋诸将、相受到明人的顶礼膜拜 ,各庙 (祠)祭礼载入国家祀典 ,是明、蒙冲突的直接 结果。其目的旨在通过祭礼唤起忠义 ,抗敌报国。 二 边祸不断 ,需要激发忠义 ,更需要强大军事力量捍卫社稷、生民。因此 ,“兴武抗敌”的呼声 在明朝武成王祀典的变化中得到了反映。 太公望佐周武王伐纣 ,乃西周开基名将 ,后衍化为兵家之祖 ,相传著《六韬》、《三略》,合称 《太公兵法》。唐代列入祀典 ,封武成王 ,天下立太公庙 ,与孔子并列 ,掌武事。宋因唐制 ,典礼 有加。太祖建隆三年 (962) ,诏修武成王庙 ,与国学相对。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加谥昭烈。⑤ 按 ,唐、宋武成王庙祀属武学 ,祀典仿儒学孔庙。明正统时南京祭酒陈敬宗曾说 :“至唐开元以 后 ,别设武学 ,置武成 (王)庙 ,而文武之教始异 ,宋皆仍之。”⑥ 元朝重武 ,虽不设武学但有武成 王庙祀。元朝于枢密院公堂之西立武成王庙 ,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 10 人从 祀。每岁春、秋仲月上戊日 ,枢密院遣官行三献礼。⑦ 明初 ,未有武学 ,而命师遣将继承前代祭祀武成王的传统 ,当时明朝刚开国 ,南方未定 ,天 下未平 ,张扬军威 ,用心武事 ,遣将出师时祭告武成王庙乃形势使然。洪武二十年 (1387)七月 , 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 ,立武学、用武举、建昭烈武成王庙仍祀太公时 ,太祖就说 :“太公 ,周之臣 , —76—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参见《元史》卷 76《武成王》。 陈敬宗 :《重建武学碑记》,《明经世文编》卷 30。 参见《宋史》卷 105《武成王庙》。 参见《明孝宗实录》卷 54 ,弘治四年八月条。 参见《明宪宗实录》卷 52 ,成化四年三月条。 《明英宗实录》卷 188 ,景泰元年闰正月条。 《明英宗实录》卷 193 ,景泰元年六月条 (《明实录》为台湾“中研院”校勘本 ,下同) 。 封诸侯。若以王祀之 ,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 ,必不享也。至于建武学、用武举 ,是析文武 为二途 ,自轻天下无全才矣。三代之上 ,古之学者 ,文武兼备 ,故措之于用 ,无所不宜 ,岂谓文武 异科 ,各求专习者乎 ? 即以太公之鹰扬而授丹书 ,仲山甫之赋政而式古训 ,召虎之经营而陈文 德 ,岂比于后世武学 ,专讲韬略 ,不事经训 ,专习干戈 ,不闲俎豆 ,拘于一艺之偏之陋哉 ? 今又欲 循旧用武举 ,立庙学 ,甚无谓也。太公之祀 ,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 ,罢其旧庙。① 所谓“文武兼备”,只不过在学宫里设射圃习射而已 ,所习多为经书 ,实际上是并“武”于 “文”。至洪武二十一年 (1388) ,随着四川、云南的统一 ,残元势力在蓝玉等的打击下“朔漠一 清 ,无忧北顾”,朱元璋正式提出“方将偃武修文”。② 可以说 ,废除武成王庙祀 ,是在循名实、正 祀典的表象下 ,偃武修文、厉行教化政策的必然结果。武成王由兵家之祖的神圣转变为象征 “忠义”的周代名臣。 武学、武举废除 ,武官的选用有军官职位世袭制 ,成为明代武职选官的主要途径。长于富 贵之家、生于承平之世的武臣子孙 ,流于骄奢又没有经历战争的考验 ,军事素质低劣 ,直接造成 明代军队战斗力的下降。加之边政废弛、蒙古复盛 ,至英宗统治时期 ,问题已凸显出来。正统 时陈敬宗说 :“国家偃武修文八十余年 ,而武生恒寓教于应天郡庠。师专其训 ,弟子不专于业 , 废弛多矣。”③ 景泰时刑部左侍郎江渊称 :“国家隆古崇德报功之典 ,凡勋臣之家 ,前代既加褒 银 ,后世子孙得以承袭爵禄 ,或遇蒙任使 ,管理军务。然彼皆出自膏粱 ,素享富贵 ,惟务安逸 ,不 习劳苦。贤智者少 ,荒怠者多。当有事之际 ,辄欲委以机务 ,莫不张皇失措 ,一筹莫展 ,不但有 负朝廷恩遇之隆 ,抑且恐误天下要切之务。”④ 弘治八年 (1495)兵部尚书马文升疏言各边将官 “大抵多系膏粱子弟 ,罔肯习学韬略 ,操演弓马。一闻推举 ,多尚奔竞。及至临事 ,莫展寸 筹”。⑤ 以上情况不仅说明朱元璋当年所规定的武官袭替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弊端丛生 ,难以应对明中期出现 的军事危机 ,而且文武兼备、偃武修文成为空想 ,难以实践。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 ,石亨、朱鉴、 马文升、刘大夏等人纷纷提出兴武学、行武举 ,改变洪武以来的世袭选授武官制度 ,用以应对日 渐严重的内忧外患。正统六年 (1441) ,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奏准 ,选骁勇都指挥官纪广等 51 人、娴熟骑射幼官赵广等 100 人进行操练。五月 ,明英宗命设立武学以教育之 ,这就是京卫武 学。此时 ,兵部尚书杨士奇、侍郎邝野等人议定武学学规。除京卫武学外 ,正统年间 ,南、北两 京和天下边卫俱设武学。 明代武举推行于天顺八年 (1464) ,时宪帝即位 ,对武举考试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中式待遇、出路等做了详 细明确的规定 ,成化、正德两朝 ,进一步规范。正德十三年 (1518) ,出台了一个更为完备的《武 举条格》,嘉靖十七年 (1538)定武举南北卷。⑥ 武学虽然独立于儒学之外 ,但武学原来的武成王庙祭传统未能突破祖制 ,武学庙祭仍同儒 学庙祭 ,都祀孔子。正统时陈敬宗《新建武学夫子庙碑记》载 :“掌南京中军都督府事丰城侯李 公贤、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徐公琦请创先师孔子庙于是学之东 ⋯⋯或曰前代尊武成王 ,俾庙享于 —8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 年第 2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见周致元 :《明代武举研究》,《文史》第 52 辑 ,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马文升 :《修饬武备疏》,《明臣奏议》卷 8 ,丛书集成初编本。 于谦 :《覆教习功臣子孙疏》,《明经世文编》卷 34。 陈敬宗 :《新建武学夫子庙碑记》,《明经世文编》卷 30。 谈迁 :《国榷》卷 9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条。 《明太祖实录》卷 183 ,洪武二十年七月丁酉条。 —96—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07—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4 年第 2 期 —17— 明、蒙冲突与祭礼之变 Among these people , Han people took a high portion , even those Mongolians were also nurtured by Confucian Culture. It was these internal elements which made the policy of Ming Dynasty ef2 fective. Key Words : Ming Dynasty  Policy of Offering Amnesty and Enlistment  Mongolian   Move into the Interior The Confl ict of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 and the Change of Sacrif icial Rite Zhao Kesheng( 66)⋯⋯⋯⋯⋯⋯⋯⋯⋯⋯⋯⋯⋯⋯⋯⋯⋯⋯⋯⋯⋯⋯⋯⋯⋯⋯⋯⋯ The long conflict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Mongolia made the Ming Dynasty , whose mili2 tary advantage had lost , feel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furthermore , the national sacrificial rite of Ming Dynasty was affected and changed. To offer sacrifice to Yue Fei and Zong Ze was to arouse people’s loyalty and justice and resisted the enemy. To recover to offer sacrifice to King Wucheng ,which stopped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 aimed to arouse people to worship armed strength. To stop offering sacrifice to Emperor Shizu of Yuan Dynasty and his subjects as well as the fa2 mous Confucianist Wu Cheng in Confucius Temple was to show the direct response of the people who hat2 ed the Yuan Dynasty under the trend“to differentiate Chinese and the barbarians”. Key Words : Ming Dynasty  Yuan Dynasty  Sacrificial Rite BOUNDAR Y STUDIES Huamali : A Dispute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Yang Yuda  Yang Huifang( 72)⋯⋯⋯⋯⋯⋯⋯⋯⋯⋯⋯⋯⋯⋯⋯⋯⋯⋯⋯⋯⋯⋯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problem that some“Tusi”in China’s borderland of Yunnan province presented gifts to the king of Burm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r stage of M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This problem nagged Sino - Burma relationship . Huamali origi2 nated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16th century when the king of Burma expanded , and was abolished when Yongjiya Dynasty of Burma perishe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a loose control over the borderland and that the king of Burma interfered with the affairs of“Tusi”in borderland of China’s Yunnan were the reasons of Huamali existence. Huamli did not mean that these“Tusi” belonged to both China and Burma , but reflected the dispute of sovereignty which was formed by the dif2 ferently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state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China’s neighboring countries. Key Words : Sino - Burma Relationship  Huamali  Concept of State DEV ELOPM EN T OF THE BORDERLAND The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Immigrant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from the Interior Zhou Chunying ( 81)⋯⋯⋯⋯⋯⋯⋯⋯⋯⋯⋯⋯⋯⋯⋯⋯⋯⋯⋯⋯⋯⋯⋯⋯⋯⋯⋯ This t reatise argues that the large - scale immigration of peasants f rom the interior into northeastern China ,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 in modern time shows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eriods. Viewed from the progress of immigration , the immigration experienced from the illegal to the legal , f rom the spontaneous to the planned and or2 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 viewed from its route , the immigrants t raveled by water way were more than those by land route ; viewed from the flow direction , it showed the immigrants gradu2 ally settled down from the southern part of northeastern China to the northern part ; viewed from the occupation , most were agricultural immigrants ; viewed from the property , the immi2 grants were seasonal before 1912 , but permanent after 1912 ; viewed from gender and age , the —841—
本文档为【明_蒙冲突与祭礼之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379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6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11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