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ok禹生石纽简论

ok禹生石纽简论

举报
开通vip

ok禹生石纽简论 我在1998年曾撰文《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提出 了禹文化西兴东渐的观点。拙文认为“夏禹兴于西羌, 夏朝盛于河洛,夏人亡于东夷,这是文化传播。置于这 样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禹文化,它的源头在西蜀,它的成 功却在河洛,它东传江浙,甚至于日本。后来的历史事 实,多遵循西兴东渐这一规律。秦人因征服巴蜀而兴, 却收功实于全国统一。刘邦以巴蜀汉中而王,却成统一 全国之功。赵匡胤是得到巴蜀以后才统一长江流域的。 历史上,不少朝代是以巴蜀为开国基地向东发展而统 一全国的。因此,研究禹文化,理解蜀为夏文化源头之 ...

ok禹生石纽简论
我在1998年曾撰文《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提出 了禹文化西兴东渐的观点。拙文认为“夏禹兴于西羌, 夏朝盛于河洛,夏人亡于东夷,这是文化传播。置于这 样的历史背景下来看禹文化,它的源头在西蜀,它的成 功却在河洛,它东传江浙,甚至于日本。后来的历史事 实,多遵循西兴东渐这一规律。秦人因征服巴蜀而兴, 却收功实于全国统一。刘邦以巴蜀汉中而王,却成统一 全国之功。赵匡胤是得到巴蜀以后才统一长江流域的。 历史上,不少朝代是以巴蜀为开国基地向东发展而统 一全国的。因此,研究禹文化,理解蜀为夏文化源头之 地是有意义的。”我至今认为这一说法尚无大错,它体 现了夏文化由起源、兴盛到衰落的三大阶段。在该文 中,我赞成四川多数学者意见,提出“石纽不可确指,汶 (岷)山范围内,皆可为夏禹文化纪念地”。近几年来因 四川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兴旺,夏禹石纽生地又 被热炒起来,引起我的兴趣。特别是我在近年参加撰写 四川省政府文化旅游发展报告的工作中,更感到学术 研究与旅游研究的矛盾,觉得单纯的学术研究层面无 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新的解读。李学勤先生在1992 年写过一篇论文《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提出“禹生 于西羌,是一个极富于启示性的传说”,“它反映着古代 的历史实际,相信考古学和文献学、民族学的发展,会 使这一传说得到进一步的阐明”。“长久以来被认为与 中原不通的蜀地,实际同中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中 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发展多有贡献,这一点应该足以开 拓我们的眼界。”关于禹生石纽的问题,我们的确应该 开拓眼界,受到该文的启发,我觉得需要从更广阔的文 化背景来研究这个问题。这里,谨献浅见如下: 一、“禹生石纽”说是个文化问题,不是历史问题 这个题目有点怪异,可能会被指为悖于常理。但这 确是我近年来思考甚多的问题。 最早说到禹的出生地的文献,现在能查到的是西 汉初的陆贾 《新语》说:“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 羌”。(《新语·术事第二》)第二个人是司马迁,在《史记· 六国年表序》中说:“禹兴于西羌”。比他们还早的是孟 子,肯定大禹是西夷人。但这条史科仅见于皇甫谧《帝 王世纪》,清人江声早讥其“无一语可信”,所以,孟子这 条史料靠不住,还是从陆贾与司马迁的说法说起。 “西羌”是一个大范围,从河湟到西蜀皆在内,用今 天观点看,也可说是指整个西部。这样就带来解释的不 可确定性。陆贾的根据源于何处,无法知道。司马迁到 过西蜀作历史考察,很可能这就是西蜀故有的传说。 “西羌”应该是指西蜀岷山地区,这是战国秦汉时代西 羌的范围。夏禹是在这个范围内出生的,传说也出自这 个范围内的羌人。但是否真属于羌人所传,还是个疑 问。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禹生石纽”有出于蜀人、羌 人和夏人的传说的三种可能性。但至少在陆贾、司马迁 以前还只有禹出于西羌的记载,而无“禹生石纽”的记 载,皇甫谧虽说:“孟子称禹生石纽”,但靠不住。换句话 说,禹兴于西羌的传说记载在前,生于石纽的传说记载 禹生石纽简论 谭继和 (四川省社科院,四川 成都 610071) 【摘 要】“禹兴西羌”传说有真实的历史内核。“西羌”是大泛指,“汶山郡”是中泛指,“石纽”是小泛指,“刳儿坪”是实指。其真实性是 指真实事件的文化传承,不是指具体时间地点,因此,“禹兴西羌”是个文化问题,不是历史问题。“禹生石纽”是颛顼———系羌、蜀的传说,其 地不可确指,但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为典型,需要研究禹文化与羌文化的原生、次生和续生三重关系及其连接点,并运用于现实的活 态,以利于建设禹羌文化旅游版块。 【关键词】禹兴西羌;禹生石纽;禹羌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42(2008)01-0001-04 【收稿日期】2007—12—10 【作者简介】谭继和(1940—),男,重庆开县人,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 阿 坝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OURNALOFABATEACHESCOLLEGE 2008年3月 Mar.2008 第25卷 第1期 Vo1.25 No.1 在后。至于这二说,产生的实际时代的先后就无法说清 楚了,因为禹距西汉毕竟长达两千年,在口耳相传的时 代要保证传说不变异是不可能的。最近有人在成都实 验,一个广场上千多人口耳相传一句话,结果这句话从 开头到结尾完全变了样,引得众人大笑,创造了一项吉 尼斯世界纪录。现代尚且如此,要古代把出生地坐实, 这不是难上加难么?所以,我认为“禹兴西羌”,虽是传 说,它也确有真实的历史内核和历史的影子。不过,这 是从大范围内来说的。从抽象说,从文化的传承人说, 它是真实的。如若从某个具体地说,从具象说,从历史 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活动说,它是无法真实的。尤 其在传说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这是个文化问 题,不是个历史问题,是抽象理性的问题,不是具象知 性的问题。 用这个观点再来检视一下“禹生石纽”说。这个传 说比兴于西羌说进了一步,因为它已带有具象的性质。 最早提出禹生石纽说的都是蜀人。现在能知道的第一 个人是三国蜀汉时期的大儒秦宓。他引述《(蜀)本纪》 说:“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秦宓引述的《(蜀)本 纪》是谁所著,无法确知。但在他之前,司马相如和扬雄 都著过《蜀本纪》。扬雄的《蜀王本纪》已佚,今佚文辑本 记有禹生于石纽,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但今所见辑本, 也可能如徐中舒先师所说,非扬雄著,乃谯周所著。谯 周是秦宓的学生,他著《蜀本纪》确实说过:“禹本汶山 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由此看来,扬 雄很可能是记载“禹生石纽”的第一人,但我们也无法 否认比他更早的司马相如的本纪也有这个记载。谯周 的《蜀本纪》是沿袭相如的,还是扬雄的,也无法确指。 但他比他的老师秦宓引述的本纪多了一条贡献,这就 是确指“禹生石纽”之地名“刳儿坪”。说到这里,我们完 全有理由认为“西羌”是大泛指,“汶山郡”是中泛指, “石纽”是小一点的泛指,“刳儿坪”就把地名指实了。这 很符合神话传说的文化学传播规律。隔转述者时代越 远的史实越不清晰越笼统,越近倒越清晰越具体。由禹 生西羌到禹生刳儿坪就是遵循这个规律由抽象而到具 象的。后来的人,从常璩《华阳国志》到历代各种记载, 争论的就是这个“禹生石纽刳儿坪”的具体地点如何坐 实的问题。如果当年扬雄、秦宓、谯周指实了这个地点, 也不至于发生现在的争论了。正因为没有指实,“刳儿 坪”这个地名又数经变易,现在遂成了千古之谜了。如 果我们把这当做历史问题,那就真成了千古之谜了。但 如果我们把它当做文化问题(这也是真实的,但不是时 间、地点的历史真实,是文化传承的真实),那就可以从 大禹出生纪念地传说的发生地这一点上,来解开这个 谜团。 二、石纽刳儿坪肯定在北川的文化意义 传说的发生总是先口耳相传,然后记载于文献。传 说具有活态的文化基因的性质。它的特点就是凭着记 忆和回忆而流传,这就难免变异性和不可确定性。但该 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往往既会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又 会发挥该流传地区的一定人群的文化创造力和想象 力。这种想象力不断作用于历史事件本身,当它不断凝 结和积聚的时候,历史事件就成了内核的蛋黄,想象力 就成了包裹内核的蛋白。“禹生石纽”说及其围绕禹本 人而诞生的神话,就具有这种蛋白包裹蛋黄的性质。拨 开这些蛋白来看,我们可以找出这样一些内核: 1、“禹生石纽”是蜀人所传,是蜀人的记载。相如、 扬雄、秦宓、谯周都是蜀人,这在上面已经说过。很可能 《华阳国志》所举的8种蜀人的“本纪”都记载了这个传 说。 2、“禹生石纽”是古族颛顼集团自成一系的传说。 西汉元、成间博士褚少孙说:“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 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史记·三代 世表》)蒙文通师分析这段史料认为:蜀王后裔部族到 西汉时还居于越西、益州、永昌一带。他们保存了禹生 广柔,夏朝和蜀王都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代,又同在蜀 的传说,“是自为一系的历史”。(蒙文通:《巴蜀古史论 述》第39页至40页)先师徐中舒先生认为古族群分为 高阳氏家族公社和高辛氏农村公社两大集团。高阳氏 颛顼属昌意系,降居若水,有虞氏舜、夏后氏鲧、禹、楚、 陆终、古蜀人属于这个系统。高辛氏帝喾,属青阳系,降 居江水,唐尧、商契、周后稷来自这个系统。在颛顼集团 中,夏禹系同蜀山系是长期联盟关系,夏后氏与蜀山氏 世为婚姻(从夏禹到夏桀),是父系家长制家族公社与 母系母权制农村公社长期联盟的关系。今羌族中流传 的羌戈大战传说就是禹为代表的横目羌人与戈为代表 的纵目蜀人的夷夏之争的历史影子。通过这一次夷夏 之争,羌人战胜戈人。这一历史事实正是夏禹战胜了土 著蜀族而“兴于西羌”一语的最好的历史注脚。这一点 我在《禹文化西兴东渐简论》中已经做过详尽分析,此 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禹文化就是西羌人的文化,也 是颛顼集团的文化。夏文化的发源地在西羌。我们完全 有理由说,“禹生石纽”是颛顼集团自成一系的传说,也 是羌族与蜀族长期联盟一系的传说。放在这样的文化 背景下来审视,“禹生石纽”是羌文化与蜀文化融合的 产物。当夏文化由西蜀发展到河洛并主宰中原的时候, “禹生石纽”说也就引起禹娶涂山说和禹葬会稽说的兴 起,禹也就成为华夏文化的象征。虽然上述诸说的具体 地址都不可确指,但它所指向的大的文化区域是实在 的,夏禹文化的传播是实在的,因而这些传说也就是真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2 实的。从古到今,人们都在为这些传说的证实而努力, 其奥义也在于此。 3、“石纽”不可确指,汶(岷)山范围内,皆可为夏禹 出生纪念地,这是一方面。总括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今 石纽地望有四说:今汶川县飞沙关山岭;今北川羌族自 治县禹里乡南一里之石纽山;今理县通化汶山寨石纽 山;今都江堰市之北龙池山。这四说都有道理。汶川与 都江堰在汉代曾为汶山郡治所在地,这两地都有可能。 但明明说禹为广柔县人,这广柔县就不可确指了。若从 现存遗迹看,北川显然具有优势,也有道理。总之,因为 这一带都属汶山郡范围,也就都有可能成为大禹出生 地的地方。原因就在汶山郡这个大范围都是大禹的故 乡,是夏禹文化的发生和衍生地。所以,这四处都可被 认为是夏禹出生纪念地。正如秦宓所说:“石纽,今之汶 山郡也。”汶山郡的大范围都是石纽,这个说法就更大 了。 4、但“石纽”也需要确指,并且以指认北川羌族自 治县禹里乡为宜,这是另一方面。一是因为北川是历史 上羌文化的积淀地和发展地,至今有浓郁的羌族风情。 而禹文化就是羌文化,禹文化的内涵深深掩藏于羌文 化之中,必然在羌文化中衍生和流传。今北川羌族中必 然有不少习俗,应与夏禹文化有联系。例如“夏法日”, 夏崇拜日,羌也崇拜日。禹生于石纽的传说正是羌人崇 拜白石的体现。夏的社祭,叫做祏祭,就是用石,是古代 高禖礼的一种。西羌人,《易林》称其为“石夷”,故是崇 石祭石的民族。羌人视石纽为大禹禁地,正表明禹是羌 的祏祭社神。值得注意的是,大禹石纽盘座与日本奈良 三轮山顶大神社盘余的盘座相同,是日本三轮山拜日 的圣地。日本盘余的白石崇拜、日崇拜与羌人的白石崇 拜、日崇拜是一致的。古贺登先生认为盘座(二圣石)信 仰是中国传到日本去的。这样,夏文化与羌文化就同日 本文化发生了联系。其中,提到“盘座”一词,又叫“二圣 石”。北川县禹里乡的石纽,正是二圣石纽结的形象,而 其它地方的石纽山都缺乏两石相纽的现象。所以,从 “盘座”现象说,北川“石纽”最有资格成为“禹生石纽” 的纪念地。 再从“禹步”与羌族舞蹈的关系看。禹步是道教科 仪,来源于大禹治水因积劳成足疾,故跛足。学其跛足 之状,退两步进三步。这同羌族的踢踏舞是可以相联系 的,今天小寨子沟还表演着这类舞蹈。 二是从实迹看,数北川最为典型。禹生石纽的地形 地势有两处可以比较:一为汶川县绵虒镇石纽山有摩 岩石刻“石纽山”、“禹迹”、“大禹故里”等字迹,有刳儿 坪、圣母祠。另一为北川禹里乡,有禹穴沟,因有三处摩 岩石刻“禹穴”而得名,其中一幅传说为李白所书。沟内 有刳儿坪、洗儿池、血石等遗迹。两相比较,北川作为石 纽刳儿坪实地,更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溪流中的白石多 带点点血迹,洗儿池周围氛围神秘迷蒙,刳儿坪如逢禹 母,更兼自然佳景,谷深溪净,林木葱郁,令人联想也只 有夏禹这样的狩猎采集与农业相结合的部族,才有资 格住在这里。沿途几多石穴,使人遐想“居岷山石室”中 的蚕丛部族及其同盟部族崇石的夏后氏,石穴文化同 羌族的石碉文化就是这样连接起来的。 三是从旅游心理需求的角度看,北川禹里乡更具 有第一视角冲击力引人入胜的具象性。这个感觉是实 在的,看汶川等地的石纽山是大山,缺乏具象性。唯有 禹里石纽是盘结在一起的石座,更有具象性。 当然作为大禹出生地,很大程度上只是后人文化 心理所折射出的一种眼光。北川的遗迹、景色和文化传 承要胜出一些,但这只是大禹出生纪念地的首选地,并 不排斥其它几处就不是大禹出生纪念地。不过,从实现 旅游文化跨越的角度讲,现在是承认北川为首选地的 时候了。何况它还有气候、天然保护区等旅游优势。从 历史学角度讲,它是夏禹出生纪念地。如若从旅游学角 度讲,则可迳称为“夏禹出生地”,“纪念”二字倒是多余 的了。 5、但也有两点缺陷,不仅北川,其他夏禹出生纪念 地也要注意:一是需要找出传说中的大禹禁地。这块禁 地方圆百里,不敢居牧,不敢放六畜,有罪的人逃入其 中不能去追捕,三年后即可赦其罪。这方圆百里的地方 必然是羌族的圣地,今天必然会成为旅游胜地,希望下 功夫找出来。二是禹的思想、文化、思维方式、心灵特征 乃至治水技艺必有传承,希望在今天羌族风情中找出 来,这是一笔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这个工作很 困难,但定可以做出成绩。 三、“禹羌文化”:禹文化与羌文化的连接 禹文化与羌文化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 的课题。我这里提出三种关系供研究: 一是原生关系。禹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都是有独 立的始源和发展历程的文化。禹文化西兴东渐,后来成 为中原王朝文化,这是一支独立文化。蜀文化也是有悠 久而独立的始源,从岷山走向宝墩,再到三星堆和金沙 的灿烂辉煌的文化。羌文化是从河湟赐支河曲迁向岷 山,后来又走向西部、南部和中原的一支文化,现在的 羌族文化是历史上的羌文化几经变迁的结果。这三支 文化有分有合,有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不过,这三 支文化相会于岷山的时期,是宛然石纽一样纽结在一 起的三位一体的时期。昌意、乾荒、禹均娶蜀山氏(或塗 山氏)女,夏桀娶岷山二女琬和琰。最近发现的东汉景 云碑记载了夏后氏伯沇(杼)回岷山祖地仿照其祖大禹 谭继和:禹生石纽简论第1期 3 的“石纽汶川之会”巡狩并聚会九族的事实。禹、羌和蜀 就这样纽结在一起,发生文化交流与交融。这三支文化 在交结点上互相融合三位一体,但在后来的发展历程 中又各自分开独立发展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三 位一体”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找出来,这将是对夏蜀羌 文化关系史的重要贡献。 二是次生关系。大禹治水包含治山和治水两项内 容。禹治山的办法是“随山刊木”,治水的办法最先是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然后扩及于九州。近年发现的 西周遂公盨记载了大禹治水画分九州的事绩。“岷山导 江,东别为沱”是利用淝水沱为水库,不断由西北向东 南分流泄洪的方法。这是大禹留给蜀人的治水经验。成 都平原上有沱江和沱江河,沙河、府河、摸底河都曾叫 做沱江,原因就在它们是“东别为沱”的结果。大禹治水 的经验传给蜀人,鳖灵治金堂峡、李冰治都江堰都是大 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经验的传承,成都平原的扇形 水系就是这个经验的物质成果。北川旧名石泉县,流经 石泉县治所的湔江,也是大禹治水经验的产物。我们把 这种经验和智慧的代代递相传授的关系,称为次生关 系。 三是续生关系。夏后氏本是西羌的一部分。夏后氏 迁到中原去了,但西羌人留了下来,继续发展夏的文 化。这样,夏文化同羌文化就变成了续生的关系。夏文 化的许多特征和个性在羌文化中得到续生和发展。我 们要找活着的夏文化,离不开羌文化。所以,需要把禹 羌文化连接起来,这是大有开发前途的一项工作。 从上述三种关系看,把夏、蜀、羌三种文化连接成三 位一体,并提出“禹羌文化”的概念,这就是有相当依据 (历史的和文化的依据)的事情了。它提供我们思考如何 在现实的活态中,在现有羌文化的方方面面,把夏禹文 化复活和恢宏起来。这个工作从北川开始,是适宜的。 四、余论 羌族史上有个长长的母权制时代。先师徐中舒先 生认为:“母系社会在中国延续之久,分布之广,都是我 们研究人类母系社会最重要的宝库。”他认为夏后氏的 “后”字,就是毓字,像其母生育倒子之形,说明“夏后 氏”是母系酋长的称呼。而夏的男性祖先称为“后”,说 明夏离母系不久,故还保留母系称呼。夏向西发展为羌 族。西羌和湟中月氏胡都以“父名母姓”为种号,说明处 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阶段,这正好证明夏人的父系家 长制社会中,母权制遗留很长。徐老认为不只是父系 制,母系制一样可以发展到文明。如此看来,夏文化同 羌文化的关系还应该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来考虑。从 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角度看,夏、羌的制度、家庭、仪礼、邻里关 系等方面的联系,也是值得考虑的。如果说上文的关系 主要还着眼于行为习俗层面的话,那么,这里从制度和 社会组织层面也是值得考虑。因篇幅甚长,这里就不再 饶舌了。 总之,上面的话是仅就现有材料立论的。问题要真 正解决,还有待于将来。特别是地下考古材料的发掘和 研究。夏史已初露曙光,它的辉煌和光辉已开始在二里 头遗址显现,有理由相信蜀中考古也会给夏禹文化带 来光明的希望,这需要继续努力。如果未来的考古能证 实我在这里对“禹生石纽”的妄腾之说的谬误,那就是 进步历程中最大的幸事。 【参考文献】 [1]徐中舒.夏史初曙 [A].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A]. 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徐中舒.羌族史序.李绍明、周锡银、冉光荣.羌族史[M].成 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3]李学勤.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A].大禹及夏文化研究[M]. 成都:巴蜀书社,1993. [4]李绍明,谭继和,王纯五.夏禹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 社,2000. [5]谭继和.夏禹文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0.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 ADiscourseofYu’sBirthinShiniu TANJi-he (SocialAcademyofScienceofSichuanProvince,ChengduSicuan610071,China) Abstract:ThereisatruehistoricalcorebehindtheYu’sbirthinXiqianglegend.Itsauthenticityreferstothecul- turalinheritanceoffacts.Sinceitsfacticitydoesn’trefertospecifictimeandplaces,Yu’sbirthinXiqiangisamatter ofculture,notamatterofhistory.Yu’sbirthinShiniuismerelyalegendofZhuanxu,soitsplacecan’tbelocated. ThispapertakesYuliVillageofBeichuanAutonomousCountyasanexample,goesdeepintoternaryrelationshipsand junctionpointsofprimary,secondaryandconsecutivedevelopmentsbetweentheYuandQiangcultures,whichwillbe conducivetothedevelopmentofYu-qiangculturaltourism. Keywords:Yu’sbirthinXiqiang;Yu’sbirthinShiniu;Yu-qiangculture 4
本文档为【ok禹生石纽简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022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1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0-05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