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

中国史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史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 南稻北粟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意义: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

中国史
第二分册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 南稻北粟 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意义: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典型遗址: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 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华文明的起源 炎黄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 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分和、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为什么说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从文献角度: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 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设置了监狱 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从考古角度: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宫殿式的建筑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从传说的角度:“天下为公”的禅让制遂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所替代。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 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封邦建国 西周的建立:BC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分封制) 1).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获封者:已臣服的殷人后裔 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同姓诸侯 .作用: (积极)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消极)西周后期,随着王室衰微,国家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导致封邦建国体制崩溃。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1.东周的建立:BC770—BC221,周平王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经济领域的变革是最深刻的变革 ⑴ 经济技术: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⑵ 政治上: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 ⑶ 阶级关系(政治原因导致):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⑷ 经济上: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3.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局面。 百家争鸣 ⒈ 背景: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2、诸子百家 ⑴ 儒家 儒家是在乱世求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学术思想流派。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孔子的主张: 他认为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 “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应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B.孟子(发展)的主张: ①人性本善,而这正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和开端。 ②明确提出“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并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后人称“孔孟之道” C.荀子的主张: ①从“性恶论”出发,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②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 主要观点:(积极)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消极)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实例:商鞅变法、秦朝统治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主要观点: ①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②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 ③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扩展: .西汉时期:儒学的经学化 概念: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学问,称为“经学” 背景: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代表:董仲舒改造儒学 .方法:他兼采阴阳五行学说,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主张:①哲学上: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②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 ③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 ④文化上: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措施(汉武帝实施): .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 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入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管理的后备人选。 结果和影响 对个人:为学者的入仕开辟了通途,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要求 对国家: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发展(高峰) 背景: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 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 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内容:儒家学者重新诠释儒学经典,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1).二程 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 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朱熹 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核心是天理论。 关键仍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指出要“明天理,灭人欲” 实质 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 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地位 “二程”、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世人习称为“程朱理学”。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国势日弱 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内容: 废除井田制度 奖励农耕 废除世卿世禄 建县制 什伍连坐 影响: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 从BC230—BC221年,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局面 具体措施: ①政治: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官职 职责 最高统治者 皇帝 裁决一切、决定大事 中央政府(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百官之长、助理万机 监察百官 军事 (九卿) 廷尉治粟内史 司法财政 地方政府(郡县制) 郡 部首 一郡之长 县 县令 一县之长 乡 三老 教化 里正 啬夫 听讼、收赋税 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属吏由长官自行选用,职权颇重。 ②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为标准,隶书为通行);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④军事: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⑤交通: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 .作用 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开了文化专制的先河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秦的暴政 秦暴政而亡的原因: ①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②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③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第一次农民起义 1.BC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2.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BC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汉承秦制 与秦国的同与不同 同:汉朝建立后,汉统治者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不同:政令实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郡国并行制 产生:分封同姓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恶果: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初步解决:周亚夫平定内乱 彻底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消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3.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背景:黄老之学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措施: ①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 ③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评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从“无为”到“有为” ①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②汉武帝还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南阳豪族刘秀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的衰败 豪强地主: ①政治: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②经济:土地兼并严重,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漫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 ③军事: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 恶果: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第11课 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 1、 赤壁之战: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运用火攻,大获全胜,迫使曹操北还。随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2、 最终形成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政权名称 220年 曹丕 洛阳 曹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汉 229年 孙权 建业(南京) 孙吴 3.区域经济的发展 政权 措施 作用 曹魏 农业:拖行屯田 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 ①农业: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 ②手工业:积极推动煮盐、织棉等手工业发展; ③民族融合: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 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权 ①农业:自然条件优越; ②手工业: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造船技术日益进步; ③民族融合:迫使山越人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 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影响:促进民族融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北朝与南朝 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⒈ ╱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 (少数民族) (同时并存) 西晋 ╲西魏—北周 ╲东晋—宋—齐—梁—陈 (汉族) 2. 南方经济的概况 农业: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手工业: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 城市和商业: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 (1).背景: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 (2).表现: 1).北方少数民族君主认同并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 经济上:鼓励农耕 政治上:采用汉制 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 ① 典型: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 内容:迁都洛阳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改鲜卑姓维汉姓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与律令 促进胡汉通婚,全面推行汉化。 ③ 影响:加快民族融合,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北方游牧少数民族性格,生产技能和经验,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影响汉文化。民族融合总是双向的。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隋唐的建立 ⒈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 ⒉ 589年,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⒊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都城长安。 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影响 ⒈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唐朝时继承和发展。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⒉ 政事堂:唐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的形式颁布执行。 ⒊ 影响 ⑴ 是皇权逐渐加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 ⑵ 皇权受到一定限制,隋唐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三.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世卿世禄制; 秦朝:军功授爵制; 汉朝:推举制; 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通过九品中正制把持选举大权; 隋唐至清末:科举制 第14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⒈ 概念: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627—649),年号贞观,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⒉ 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⑴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 ⑵ 轻徭薄赋,修养生息。 ⑶ 广招贤才,知人善用。 ⑷ 虚心纳谏,勇于改过。 ⑸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既重视加强国防,平息边患。又致力于改善民族关系,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将文成公主嫁给土蕃君主松赞干布) 3、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开元年间,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的全盛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2.发展演变 是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 交往国家:西域及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波斯、天竺等亚洲诸国 重要媒介:粟特人 交流内容: 西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 中国:丝绸、纸张、瓷器等 6.唐朝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外域人士,数量众多,有东市、西市两个商业区,西市周围聚居着大批西域胡商, 东亚文化圈 概念:东亚文化圈:自唐开始,到19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代表国家:新罗、日本 ①新罗:1).与唐朝友好往来,互遣使节, 2).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广泛吸收唐文化如儒学、科举制度等 ②日本:1).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 2).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 3).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以吸收融合 第三分册 第十七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北宋建立: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宋朝还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第十九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澶渊之盟: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间的战争状态,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 1043年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靖康之变:1127年,金军攻入宋都开封,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建立:1127年,钦宗之弟赵构在南京被拥立为帝,是为宋高宗。后定都临安,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大蒙古国的建立: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 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定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1279年,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北宋↖ 金 辽 ↙ ↖蒙古 ←明 南宋←元 西夏 ↙ 榷场: 定义: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 管理:榷场由官府管理和控制 交易商品: ①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 ②辽、西夏和金输入的主要有:马、皮革、药材和盐等。 作用: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第二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原因:①至南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②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而人口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业: 农业发展的原因: 水田农具的改进(牛转翻车)、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以及稻麦轮作的推广 B.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耕地新方法:因地制宜地开辟了圩田、沙田和梯田 ②粮食作物:水田面积迅速增加,水稻已跃居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 ③粮食基地:太湖成为全国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④经济作物:棉花、茶叶种植普遍,桑蚕业的中心移到南方 手工业 纺织: ①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 ②江浙一带还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 ③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造船: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 ①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②重要路线:海上丝绸之路 ③到达国家和地区: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的海上丝绸之路 ④管理:市舶司,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⑤交往商品: 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 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 (4)商品经济:民间商品经济发展,城镇商业活跃 2、海上丝绸之路: (1)兴起的原因: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表现: ①南宋时,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著名的三大外贸港。 ②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③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贸易商品:宋代的海外贸易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影响: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二十一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北宋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 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 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火器的国家。 南宋时创制的“突火枪”、宋元年间发明的“火铳”已具备管型火器的基本特征。 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 13世纪,火药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后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 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载了很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二十二课、元朝的统一 行省制度: 原因: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 措施: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除称为“腹里”的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 影响: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吐蕃作为特别地方行政区,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元朝后期,还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对元朝行省制度元朝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和的作用。 中央 宣政院 管理吐蕃与宗教 中书省 直辖“腹里”、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 枢密院 掌管全国军事 皇帝 御史台 掌管全国监察 地方 宣政院、吐蕃 行省 派遣官员管辖 澎湖巡检司 管理澎湖和琉球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朝的强盛 第二十三课、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于1368年定都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内阁制度: (1)目的:朱元璋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注重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力加强皇权。 (2)形成过程: a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b朱元璋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值班,正式确立内阁制度。 评价:内阁的职责为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是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表面上形同宰相,实质上从制度上说,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所以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宰相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十四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清的建立: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2.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康、雍、乾三朝多次遣军征讨,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b.乾隆帝出兵平定回部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 康熙时,清军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入侵。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此后这一地区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清朝对西藏的治理也不断加强。雍正时,中央政府派出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 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物都有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共同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此后,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成为割据势力。 康熙中期,清朝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商业的繁荣: ①南京、广州、佛山、厦门等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繁盛。 ②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 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③首都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文化典籍的整理与编撰: 乾隆时编成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4部,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5、清朝为稳固统治,多次下令禁止学者开设书院、集会结社,竭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 第二十七课、明清对外贸易 明朝前期,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是“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 ①重政治、轻经济 ②厚往薄来 ③政府管理 ④朝贡与互市合一 2、从海禁到闭关 (1)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康熙帝中期,因局势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 康熙晚期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清朝中期,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第二十八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利玛窦与徐光启: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成为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数的笔算法。 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利玛窦在华期间曾绘制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历法:徐光启《崇祯历书》 意义:早期的“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不少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第五分册 第一单元 天朝的危机 第1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鸦片走私的危害: 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110多万公斤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作用: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4《南京条约》(与英国签订)的主要内容: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洋银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需与英国协商(协定关税) 5《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社会性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迭遭破坏,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深渊 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 历史分期: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经济结构: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社会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6.魏源的《海国图志》: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攻占北京,闯入并焚烧了圆明园 3.《天津条约》(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主要内容: 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有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北京条约》(与英法签订)主要内容: 《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5.《南》、《北》影响: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4课 洋务运动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中央 奕、文祥 地方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由奕担任总理大臣,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洋务企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经过十年努力,建成了北洋水师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 洋务运动: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 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西方 结果:1895年初,日军攻取威海卫炮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影响: ①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③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发昌机器厂 1869年,发昌机器厂,率先使用车床进行生产,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早起民族工业的特点: 由于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外国资本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早期民族工业在与它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民族工业还受到官府的束缚和压制 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 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许多民族工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又不得不寻求外国资本的庇护,或攀附官僚势力,所以它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又有较强的依赖性。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 主张: 早期维新思想家认为,西方富强之本在于“通民情、参民政”,“君民一体、上下同心”。而洋务派只热衷于练兵制器,却不愿意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是“舍本逐末”、“遗其体而求其用”,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强的目的。 他们要求去除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开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多办学校,广植人才 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时间: 1894年,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 2.结果:1895年初,日军攻取威海卫炮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中方失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受内地税 《马关条约》的签订,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原有均势,损害了其他列强的利益,引起德、法,特别是俄国的不满。 在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退还辽东半岛,但却趁机向清政府索取了3000万两的“赎辽费”。 《马关条约》影响: 对中国: ①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以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对民族资本主义有双重影响 设厂权严重危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甲午战争后得以初步发展 ③中国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对日本: ①经济上:取得了巨额赔款和赎金,大大推进了本国的现代化进展 ②政治上:跻身帝国主义强国行列,初步建立其殖民势力范围 5..反割台斗争 1)背景: ①《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②在台官员陆续返回大陆 ③台湾人民自谋保台之策 领导人 黑旗军 刘永福 义军 徐骧 地位:反割台斗争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果:在持续5个多月的反割台斗争中,台湾军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打了100多仗,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影响: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从未停止过反日斗争。 第7课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 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由于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官僚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的手中。 《时务报》与《天演论》 创刊于1896年的《时务报》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份维新报刊。该报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深受人们的欢迎,风行海内外。 严复是一位“致力于以译述警世”的重要思想家。他在报纸上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3.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上,广开言路,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上,提倡实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留学生等。 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 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 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1.瓜分狂潮 国别 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山东青岛) 山东 俄国(地区最大)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英国(最富有) 威海卫 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即“新界”) 长江流域 法国 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广东、湛江) 广东、广西、云南 日本(要地) —— 福建 “门户开放”政策 当德、俄、英、法、日等国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为了维护和扩大本国在华侵略权益,美国政府于1899年向英、俄、德、法、日、意等国提出了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的照会 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 对此,列强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先后表示接受“门户开放”政策 评价:“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列强竭力争夺中国的产物在扩大美国在华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列强肆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的计划促成了民族反抗意识的高涨。以下层民众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在山东,河南,直隶等地逐渐蔓延开来,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令列强极为震恐。1900年6月,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5.《辛丑条约》(与英、法、美、俄、德、日、意、西、荷、比等11国公使签订)的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 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9课 清末新政 1..变法上谕的颁布(1901——1905年) (1)新政的措施:改革官制、派游学订刑律、废科举、办学校、编练新军 (2)新政的评价:进资本主义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国同盟会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纲领。 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同盟会所确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同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最完整、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武昌起义 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参与者:新军)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同时成立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月孙中山颁布了与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封建统治。 (5)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辛亥革命的意义 (积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消极)但是,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最终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分子以巨大的刺激和深刻的启发,使他们觉悟到必须另谋新的救国救民之路。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二次革命 原因: 根本原因: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孙中山等人争取民主共和 直接原因: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经过:孙中山、李烈钧等人起兵讨袁 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了。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 护国运动 原因: 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 经过: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3. 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一片讨伐声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4.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时代潮流而行终将失败。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1月 原因: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群情激愤。 结果: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罢免了亲日派官员职务 释放被捕学生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概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为了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2.意义: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 1.①思想上: (中国共产党)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革命屡遭挫折之后,孙中山也下决心改造国民党。 ②过程: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内容,大会主要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北伐战争 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开始北伐,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成果: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第七单元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改订新约运动 1928年6月,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井冈山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意义: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 内容: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故意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铁路炸毁,诬称东北军所为,突然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 次日,沈阳陷落。东北军撤入关内。 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第26课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历经艰辛,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在人类战争史上写下传奇篇章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本文档为【中国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04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2KB
软件:Word
页数:34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0-10-03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