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3 名词作状语

23 名词作状语

举报
开通vip

23 名词作状语null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用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古文中比較常見,其中有的已凝固成雙音詞或成語,保存在現代漢語裏。如:席捲、鳥瞰、瓜分、鯨吞、蜂擁、響應、蠶食、土崩瓦解、星羅棋佈、耳聞目睹、道聽途説、風馳電掣、豕奔狼突、風起雲涌、狼吞虎咽 現代漢語只有時間名詞才能作狀語,普通名詞作狀語很少見。古代漢語中不但時間名詞,而且普通名詞也都可以用作狀語,這是古代漢語裏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本不屬于活用範疇,有的語法著作就把這種現象看作名詞活用作副詞。 (一)普通名詞作狀語(一)普通名詞作狀語1.表示比喻,有“像……一樣(似的)”的...

23 名词作状语
null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用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古文中比較常見,其中有的已凝固成雙音詞或成語,保存在現代漢語裏。如:席捲、鳥瞰、瓜分、鯨吞、蜂擁、響應、蠶食、土崩瓦解、星羅棋佈、耳聞目睹、道聽途説、風馳電掣、豕奔狼突、風起雲涌、狼吞虎咽 現代漢語只有時間名詞才能作狀語,普通名詞作狀語很少見。古代漢語中不但時間名詞,而且普通名詞也都可以用作狀語,這是古代漢語裏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本不屬于活用範疇,有的語法著作就把這種現象看作名詞活用作副詞。 (一)普通名詞作狀語(一)普通名詞作狀語1.表示比喻,有“像……一樣(似的)”的意思 ①嫂虵(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戰國策) ②射之,豕人立而啼。(左傳) ③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孫子兵法·謀攻) ④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上)null2.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有“用……”的意思。理解時,可以在名詞前加一个“以”。 ①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②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柳宗元《黔無驢》) ③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馬中錫《中山狼傳》) ④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⑤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遣。(三國志·魏志·華佗傳)null3.表示行为的根據,有“按照……”、“根據……”的意思。 ①會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②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爲王。(史記·陳涉世家) null4.表示對人的態度,“像對……一樣”。 ①彼秦者,弃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三) ②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吴起列傳) ③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記·項羽本紀) ④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司馬遷《報任安書》) ⑤張蒼德王陵,……及蒼貴,常父事王陵。(史記·張丞相列傳)null1.表示动作行爲发生的方位或處所,相當于“在……”、“從……”、“向……”。 ①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吕氏春秋·奇鬼) ②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 ③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山海經·夸父逐日》 ④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望,不見水端。 ⑤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⑥横歷天下,廷説諸侯之王。(戰國策·秦策一)null6.表示動作行爲發生的時間。???? ①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 ②長驅到齊,晨而求見。(戰國策·齊策四) 7.表示動作行爲發生的原因。 ①孝文時,嬰爲吴相,病免。(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張)蒼任人爲中候,大爲姦利。上以讓蒼,蒼遂病免。(史記·張丞相列傳)(二)“歲”、“月”、“日”作狀語(二)“歲”、“月”、“日”作狀語1.“歲”、“月”、“日”放在表示動作行爲的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爲的頻數、時間的經常性和連續性,含有“歲歲”、“月月”、“日日”的意思。 ①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②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鷄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鷄,以待來年然後已。”(孟子·滕文公下)null2.“日”放在形容詞或表示性質變化的動詞前面,表示情况逐漸發展。意思是: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①事日急,諸公莫敢復明言於上。(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賤妾守空房,相見常日稀。(孔雀東南飛)null3.“日”用在句首主語前面,表示“往日”、“當初”的意思,用來追溯過去。 ①日君以夫公孫段爲能任其事,而賜之州田。(左傳·昭公七年) ②日起請夫環,執政弗義,弗敢復也。(左傳·昭公十六年)(三)名詞作狀語和作主語的辨别(三)名詞作狀語和作主語的辨别名詞作狀語和作主語,都用有謂語前面。可從如下兩方面辨别: 1.根據意義。看名詞是不是謂語的陳述對象。如果是,則是主語;如果不是,而是表示動作變化的情狀、方式、時間、處所等,則這個名詞是狀語。 2.從名詞和謂語的位置來看。如果謂語前面有兩個名詞,除表示追溯過去的時間名詞“日”以外,靠近謂語的那個名詞用作狀語。 ①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②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史記·商君列傳) ③嫂蛇行匍伏。(戰國策·秦策) 動詞作狀語動詞作狀語 動詞或動詞詞組用在動詞謂語前面,對動詞謂語起修飾限制作用,表示動作行爲的手段、方式、狀態、時間等,叫做動詞作狀語。 (一)動詞作狀語與連動式的區别 二者形式上完全一致,只能從意義方面來判定。主要看動作有没有先後之分、有没有主次之分。如果有先後或主次之分,則爲連動式。比較: ①公入而賦。(左傳·隱公元年)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梁惠王上)null(二)動詞作狀語的形式 1.直接用在動詞謂語的前面。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史記·項羽本紀) ②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前出師表) 2.用連詞“而”或“以”把動詞狀語和動詞谓語連接起來。 ①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左傳·宣公二年) ②觸槐而死。(左傳·宣公二年) ③箕踞以駡。(戰國策·荆軻刺秦王)思考與練習思考與練習①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范雎說秦王) ②少時,一狼逕去,其一犬坐于前。(《聊齋志異·狼》) ③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史記·陳涉世家) ④其後秦稍蠶食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⑤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國語·越語上) ⑥吾義固不殺人。(墨子·公輸) ⑧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 ⑨而鄉鄰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説》) ⑩子路拱而立。(論語)思考與練習思考與練習①大月氏復西走。(漢書·張騫傳) ②高祖以亭長爲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漢書·高帝紀) ③子産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史記·循吏列傳) ④羆之狀,被髮人立,絶有力而甚害人焉。(柳宗元《羆説》) ⑤舜勤於民事而野死。(國語·魯語上) ⑥羣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漢書·霍光傳)
本文档为【23 名词作状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758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7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30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