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徐文兵读书笔记2

徐文兵读书笔记2

举报
开通vip

徐文兵读书笔记2认识汉字——肥胖 认识汉字——肥胖 肥胖   上回说到了脂肪,这次接着说肥胖。现代的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那么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意,说得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 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

徐文兵读书笔记2
认识汉字——肥胖 认识汉字——肥胖 肥胖   上回说到了脂肪,这次接着说肥胖。现代的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那么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意,说得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 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认为来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刽子手假扮的,给他诊脉就是在摸肥瘠,准备杀他。   前日朋友送来一头狍子,我请人剥皮支解。那屠户说:”这个狍子好肥啊。”我心中明白人家说的是狍子肉多,不是说脂肪多。野生的狍子整天奔波,尽是肌肉,哪来的脂肪?   《素问奇病论篇》有“此肥美所发也,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里的肥美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羊大为美。说的是富贵人家饮食甜腻,多肉,结果导致身体内部产生毒热,腹部胀满,导致了消渴病,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长肉。   《灵枢终始》:“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胫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一句“瘦、无肉”相对“肥”字,意思自然就很清楚了。说的是胆经气血旺盛的人,外踝肌肉筋腱肥厚有力,小腿上的毛又长又黑。胆经血多气少的人,腿毛短而黑,外踝表皮坚厚。胆经血少气多的人腿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胆经气血不足的人,腿上干脆就不长毛,外踝干瘪一摸就是骨头。   《素问三部九候论》:‘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说的就是针刺之前,必须度量揣摩病人的身体,再根据气血运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   《灵枢·终始》载:“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这些讲的就是根据体形,选择治疗的方法,就针刺而言针刺肥厚的人,应该用泻法,如秋风扫落叶一样深刺,瘦薄的人应该用补法,如春夏促进生长,柔和浅刺。   《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大意是说有的成年人,气血很足,皮肤厚实坚固,感受邪气以后,可以深刺,留针时间长一些。对于宽肩膀,除了腋下后脖子以外皮糙肉厚的人,厚嘴唇,血色发黑污浊的人,他们的气行不畅,为人性格好贪好取,也应该深刺久留针。   相反对于瘦人,就应该浅刺并且快速进针出针。岐伯曰: “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於气,易损於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枢 论痛》少俞曰; “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意思是说,胃壁厚的,皮肤颜色重的,骨节大的,身体丰盈的人对毒药的耐受性相对强一些。而体重轻,胃壁薄的人都不能耐受攻邪的毒药。现代医学根据体重决定给药量,大概与此类似。   《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今天肥胖的意思古人叫做脂肥或膏腴,类似的还有丰满,丰盈。腧穴中的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丰隆,善于化痰降脂,是减肥的要穴。   胖的本意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胖,半体肉也。《说文》”,后来引申为宽大。《禮記˙大学》:“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肥的反义词是瘦或瘠,胖的反义词应该是干瘪。   胖除了四声的发音以外,还有一个发音是PANG 一声,意思就是肿了。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带帽。说的就是男人怕从脚上肿起来,女人怕从脸上开始浮肿。其实无论男女,出现水肿都是心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只不过心脏病一般表现在下肢水肿。肾病表现为面目浮肿。更不用说肝硬化腹水,肿的是肚子,有的肚脐也要顶出来。   说起水肿就不能不说说日下流行的所谓的科学方法,让人们不分青红皂白,早上起来先灌几杯水。这种混蛋逻辑实在是害人不浅。有的人喝完腹泻,被称为通便;有的喝完就憋不住小便,导致尿频尿急。有人不拉也不溺,水在胃肠里面逛荡,一摸全是水鸣音。有的就开始浮肿,眼泡先浮肿起来。所谓喝冷水也长肉,其实就是喝水导致水肿。类似于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人一伸出舌头,就像狗一样能够滴滴答答流水。舌头也是肿大的两侧布满了齿痕,有些人有明确的冠心病或肾病诊断,有的还在早期发展中,中医称之为水毒。   治疗水毒,首先要停止灌水,本着不渴不喝,渴必热饮,饮必三口的原则。其次要用苓桂剂化气行水,这样人才能把人从水胖拯救过来。单纯使用发汗药和利尿药脱水减肥,是会害死人的。   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是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脸蛋儿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肥人也叫作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   脂肪       之前介绍过了《膏肓》,这回接着说说“脂肪”。现代的中医学对此视而不见,几乎不谈了,古人对此则有精确、细致的论述。       “脂”,和油、膏、肓含义一样,只不过长在飞禽的身上的,或者长在有犄角动物身上的古人称作“脂”;长在没犄角动物身上的的叫做“膏”。《说文》:“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易·本命》:“有羽者脂。”。比如牛羊的油一般叫脂,猪油古人称为豚膏。《周礼·考工记·梓人》:“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其中脂者代表祭祀用的牛羊,膏者代指猪。比如《黄帝内经》:“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黄,白如豚膏,黑如乌羽者,生也。”       人身上的油,液体、半固体的叫做膏或者肓,坚硬的固体被称作脂肪。《礼记·内则》:“脂膏以膏之。”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我们常说的搜刮民脂民膏,说的也就是油水。       “肪”指的是肥厚的脂,一般长在腰部。《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脂在腰曰肪。”曹丕《与钟大理书》:“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其实肪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板油,成块的硬脂。       脂肪的功能在在于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固定包裹脏器,特别是五脏。脏器下垂的病人,如果是六腑或奇恒之腑,比如胃、子宫,单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就能升提纠正,如果是肾脏下垂,那就需要纠正脂肪代谢的问题。       现代人时尚以瘦为美,谈脂肪而色变。很多人盲目从众减肥是内心自卑怯懦的表现。有的女病人减肥减到骨瘦如柴,上下班坐公共汽车都得带个棉垫子,不然的话直接坐在塑料座椅上就会肚子痛。没有脂肪的保护,寒气直中脏腑,这些人病得更重,死的更快。对于女性而言,如果饮食不当,长脂肪过多的话,会影响生殖功能,不产卵不排卵,甚至闭经。俗话说“母鸡肥了不下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女性减肥和调理月经是同时进行的。       还有一些肥胖的人,有的长了一身的囊肉,有的长了脂肪肝,有的抽一管血能有半管油。这些人无论如何忌口,就是喝冷水也长肉。其实这是注水肉,水肿罢了。这些人的三焦的气化功能衰弱,无法化脂肪为能量。我一般建议他们除了稍微节制饮食以外,还建议他们早早睡觉,争取在晚上九点入睡,这正是三焦工作的时间,让后天意识休息,好让身体集中能量化解脂肪。       《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认西方来。”意思是说在中原的西面,也就是宁夏、甘肃、新疆一带,那里出产金属玉石,是天地收引的地方。当地居民依山陵挖窑洞居住,气候多风沙,水质偏硬,土地多盐碱。人们不穿丝绸衣服而裹着毛毡。吃的好皮下脂肪厚,耐风寒,不容易感染外邪。但是往往肠胃出问题,一般给予口服药治疗。       《素问·逆调论》:“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黄帝问歧伯说:“有的人身体冰凉,但是用热水火烤穿上厚衣服也暖和不过来。但是这些人也不怕冷。这是什么病?”歧伯说:“这些人平素肾气太热,耗伤了阴液,熬干了脂肪。最后肾气不足,骨髓也减少了,外来寒气浸入骨髓。”这里的肾脂,就是包裹肾脏的脂肪,也是能够滋养生成骨髓是的膏肓。       关于人的体形,《灵枢卫气失常》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黄帝曰:别此奈何?伯高曰:腘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大意是说肌肉坚强,皮肤紧崩的叫做肥人;肌肉萎软,皮肤松弛的叫做膏人;皮肉分不开的叫做肉人。       黄帝曰:身之寒温何如?伯高: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理是皮肤腠理,缝隙,无论皮下脂肪多寡,反正腠理疏松的人容易着凉。腠理致密的人容易发热。       黄帝曰:其肥瘦大小奈何?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曰:三者之气血多少何如?伯高曰: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肉者,多血则充形,充形则平。脂者,其血清,气滑少,故不能大。此别于众人者也。黄帝曰:众人奈何?伯高曰:众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与气,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称其身,命曰众人。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是故膏人纵腹垂腴,肉人者,上下容大,脂人者,虽脂不能大者。”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肥人”,其实就是“脂人”指的就是体形可能不是很大,但是皮肤紧绷有弹性,肌肉、皮下脂肪坚硬的人。膏人就是皮肤松弛,肌肉松软,甚至按之有凹陷的,长着啤酒肚,脸蛋儿嘟噜下垂胖子。肉人是体形大,但是上下匀称,皮肤不紧绷也不松弛,也就是皮肉不分离。       一般说来,膏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胖子,他们多气少血,这些人容易生热,耐寒不耐热。但是这些人阴血化生不足,往往容易脱发、失眠。特别是冲任阴血不足的时候,胖女人甚至出现闭经,男人有的也会出现髭须稀疏。一般来讲,我们通过调理元气和三焦之气,化膏肓生阴血,不仅可以治疗不孕不育症,而且也为现代的肥胖病治疗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       肉人,体形硕大匀称,毛发浓密,在美国常常可以见多这样的人。这种人来寻求减肥,其实是在减重,减肉。控制饮食,调理脾的功能,采用放血疗法,对于这些人是有效的。       脂人,一般说来就是小精豆子形的人,拿破仑,邓小平似的的人物,怎么吃也不胖,也不长个,但是血清气滑,有着勃勃生机。       国内外现在视油脂如恶魔,各种食品都标识自己不含脂肪。人体又不是试管,你灌进去什么就有什么。你不喂脂肪,他一样会合成脂肪。与摄入相比,提高人体脏腑的功能才是主要的。   膏肓   上回说《疾病》的时候,我们谈到扁鹊形容人不可救药时说:“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后来人们也用病入膏肓表达同样的意思,殊不知,膏肓和骨髓就是一回事。 《内经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岐伯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痠。 骨髓、脑髓就是渗入骨内颅内的膏。膏源于饮食,依赖三焦元气所化,成液入骨髓,没有渗入骨内固体的分成两种,包裹覆盖脏器的白色的叫做膏,皮下黄色的叫做肓。我们吃螃蟹的时候习惯于把公螃蟹体内白色的精脂叫做蟹膏,把母螃蟹的卵黄叫做蟹黄,是一样的道理。《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膏肓在这里特指包裹保护心脏的脂膜,也就是心包。膀胱经的第43个穴位叫做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和心包的背俞穴厥阴俞紧邻。心包是心的宫城,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代受,《灵枢·邪客》:“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络。”所以病入膏肓就是,病邪侵入到了人体最后一道防线,艾灸火攻、针刺、服药都达不到,也就是无可救药了。 膏的原穴是鸠尾,位于胸骨柄剑突下,无剑突的人的在胸骨下1寸。“膏之下”也可以理解成膏的原穴之下,就是心的募穴巨阙,此穴解剖位置下面是肝脏左叶,历来禁针。肓的原穴是气海,肓之上也可以理解成肓的原穴之上,就是阴交和神阙。饮食中的营养,经过阳明胃肠的消化,有些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转化成膏肓。固体的膏肓畜积能量,能保温、保护脏器。膏肓液化,充盈骨髓脑髓,营养心脑;气化的膏肓,转变成能量,温养脏器。膏肓的代谢,直接隶属于心包和三焦,心包的背俞穴、三焦的背俞穴外侧就是膏肓俞和肓门。由于普通人奇经八脉不通,靠三焦通行元气,因此膏肓与元气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一半来讲,元气元阳不足的时候,人体就肥厚,反之就精瘦干练。三焦气化功能弱的时候,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就差,三焦功能亢进的时候,膏肓分解消烁的快,甚至会出现骨髓枯槁的情况。 具体分析,肓算是半成品,质地柔软,在皮下、相对较浅。膏的质地相对坚硬,包裹脏器,位置较深。如何把肓转化成膏进而营养骨髓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内经腹中论》:“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令人作呕的吸脂手术,看见黄色的油脂滚滚而出的时候,不禁想 到如果我们认真学习一下古人的膏肓理论,从三焦、心包、元气入手,那么对于治疗现代的肥胖病、抑郁症、厌食症、丰胸隆乳等等是大有俾益的。  皮肤       把皮肤翻译成英文,很简单就是SKIN。但是仔细想想,那只是皮的意思。肤与皮是同义词还是近义词?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有,区别又是什么?搞清区别对中医临床又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皮与肤只是近义词,有区别。《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黄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补诸阳。”这段话说的是皮与肤同时受寒出现的打寒战症状。而在《灵枢水胀第五十七》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鼓/空)(鼓/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说的是寒气在皮肤之间出现的症状。既然皮肤存在之间,可见皮肤是不同的。     皮就是表皮,覆盖身体表面的,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人体组织。同时也是毛发生长的地方,著名的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皮毛的关系。     “肤”的繁体字写作“膚”,是象形、会意字。说白了就是皮下组织。也就是皮下脂肪、毛囊、汗腺。也就是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类似的词汇例如肤浅、切肤之痛、体无完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常说的肌肤之亲,表达的就是比表皮的接触更深的关系。不能因为皮肤经常连用就说肤就是皮的意思,否则经常说肌肤,那肤又成了肌肉了。     《詩經》有句話:“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说的就是皮下脂肪充盈润泽,如同凝固的白脂。《易经》曰:“臀无肤,其行次且”,也就是说屁股没脂肪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好看。如果把皮肤理解成同义词的话,这句话就不好解释了,屁股蛋上怎么会没有皮呢?现代人用丰乳肥臀描写性感体态,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肤、脂、肉充盈的身体。      孟子有句著名的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能被饿瘦的只有皮下的脂肪和肌肉,皮是不会饿没的,最多也就是皮包骨头。《素问五藏生成》:“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外感风寒邪气以后,血液循环不畅,凝滞在皮下也就是肤的部位,就会出现麻痹的症状。《灵枢经水十二》:“黄帝曰:夫经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帼之大小,可为量度乎?”皮是薄薄的一层,谈不上厚薄。肤就不同了,营养充足,三焦功能正常,脂肪堆积多,肤就厚,反之就薄,甚至会没有肤的存在。     我的一个患者,当年在清华读书,参加过绝食。是真的绝食,不吃饭,光喝水的那种。后来虚脱昏迷,落下了很多毛病,消化不良,心动过缓,腹寒腹痛,常年即便是在夏天也裹着505元气袋,不然就腹泻。他的皮很松,皮下没有脂肪,一捏就能提起来。我经常拿他做例子让学生看,这就典型的是有皮无肤。《灵枢·顺逆肥瘦》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对于肤厚脂肪充盈的人,可以深刺,反之只能浅刺,或者只用皮针。     《伤寒论》中有个方子叫做猪肤汤,不能仅仅根据字面理解找块猪皮就得了,其实应该是带脂肪的猪皮,猪油也叫大油,滋阴的效果非常好。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气、卫气着手解决一般不涉及营血。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心包,前面我在介绍膏肓、脂肪的时候已经论述了其相互关系。     目前我们常见的脂溢性脱发、青春痘,其实就是肤的问题,油脂代谢的问题,源于心包之火和三焦不利,非关肺事。少女皮肤嫩滑水灵、吹弹得破。中年妇女面焦发堕,皱纹丛生,也是肤的问题,涉及三焦和元气。     现代人皮肤不分,满大街都是在 宣传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知识宣传1冬季预防流感知识宣传手足口病防知识宣传森林防火宣传内容 护肤、换肤、嫩肤。其实他们都是在说皮的事情。肤的问题只能靠内部解决。  健 康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好”的意思,其他的就不予深究了。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能够理解古人对于身体好、或者心理精神好的理念,再翻译成 英语 关于好奇心的名言警句英语高中英语词汇下载高中英语词汇 下载英语衡水体下载小学英语关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题 也就不单指向HEALTH H或HEALTHY。     健即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yǐn),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就是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有力”的意思,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的筋,腱子肉就是绷紧发力的肌肉;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因为被阉割过所以性情温顺。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健以人加建,含义是有力的,可以做形容词,比如:“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垄亩无东西。”——杜甫《兵车行》;“健卒十人。”——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鲁迅《悼杨铨》:“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健也可以做副词,含义是有力地,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等。硕是块头大,健是有力量。在使动用法中,健可以做动词,含义是“使之健”,也就是使之有力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健身、健体、健胃等等。很多人胃肠蠕动呆滞缓慢,常常出现宿食不消,心下痞硬、口臭烟痛、嗳腐吞酸的症状,使用消食化积的药物,后者予以点穴针刺,能够使胃肠得气有力,生动活泼起来,所以叫做健胃。力源于气,有力者源于有气。元气足则神明健,谷气足则体健。健的反义词应该是垂头丧气或者是有气无力吧。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馗(逵)。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子,行得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畅了,物质和能量才可能交换、交流。各个方向的道路通畅了,才有更好的选择的余地,得到最有价值的交流,最终达到平衡。从治国来讲也是如此,《汉书·宣帝纪》中说的:“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就是官方和民间交流顺畅,百姓之间也有多种渠道交流、通商,这样人心就平衡了。     人的身体想维持正常的运转也是如此,中医认为人不仅有肉眼可见的血在脉管里流动,还有一种无形的的能量,也就是气(炁)也在体内有蓄积、流动,这种流动是有规律的,有着各自的节奏、方向、时间。这种能量流动经过的路线被称之为经络,大路为经,小径为络。人的先天之炁,又精化生,蓄积在丹田,流行运动在奇经八脉之中,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最终注于脑,营养神明。后天之气起于中焦由水谷化生,兼并呼吸之精气,由肺而起逐次按时行于十二正经,循环往复,并且散布于365个小的络脉之中,覆盖渗透全身。《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果经脉不通,或者络脉不畅,人的气血运行就会停滞,轻则出现疼痛,重则出现麻痹,久而成患,出现地方割据,也就是受中央(心神)节制的自我膨胀,形成癌瘤。以任脉而言,上下交通,水火即济被称为泰;而任脉郁阻,上下隔绝不同,上热下寒,被称为痞(否)。我们常说的康泰,就是人体的经络上下交通,五路旁达的意思。而康宁就是经络通畅,神魂得归能藏于心中的意思。     总而言之,国人身体好,也就是健康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也就是说,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徒有气而经络不通者,人体会暴躁、疼痛、气冲牛斗,血溢脉外。出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疯狂也未可知。经络通畅而无气力者,就象缺乏营养的婴儿一样,难免夭折。所以说健与康二者缺一不可。想让外国人明白中国健康的概念,恐怕难以找到相应的词汇达意,非得让他们学习中医理论不可了。 床经验证明,所有抑郁症病人不是因为事情而内疚,而是感觉内疚,找个事情做由头。心理医生喋喋不休地今天劝解了病人的一个内疚理由,明天病人又会找到另一件事情来内疚。所以解除心病、补益心气是治疗愧疚的根本。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决定心理嘛。对于有自伤、自残、自杀心理和行为的,临床治疗以驱邪为主,可以针刺“十三鬼穴”,或局部放血。对于初期自觉愧疚、失眠、早醒、恶梦多梦的,治疗以艾灸、汤药为主,宁心安神,恢复精神与魂魄的平衡。 明哲保身—积精全神  精是有形的物质,是化生炁(气)和神的基础。“夫精者,身之本也(《素 问·金匮真言论》)。”人是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流而产生的,可以说,人即 是天地之精。   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靠母体的血液滋养,完成身体的早期生长发育, 也就是物质基础的积累,特别是大脑、脊髓的发育。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 过程,也是精的积蓄。《灵枢·经脉篇》中曰:“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脑髓 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与此同时,婴儿的 神也在发育、分化、分工。《灵枢·天年》曰:“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 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人在出生以后,呼吸空气,摄入母亲精血化生的乳汁,囟门未闭,头颅留有 空间供脑髓继续发育增长。随着身体的增高,脊髓、骨髓也在不断地填充。这仍 然是一个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虽然也有损耗,比如萌生乳牙等等,但是积累远 远大于消耗。在这个阶段,魂魄虽然毕具,但是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改变。 比如小儿受到惊吓,出现夜啼、抽搐、昏睡症状,老百姓称为“丢了魂”。   人出生以后,大脑的另外一个功能也开始发育,即意识和思想。与先天的本 神不同,后天的意识和思想是可以人为塑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生长环境 不同,接受的教育有差异,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理念、价值观。我在治疗抑郁 症患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的病根源于儿童时期父母的伤害和教育失当。一 些同性恋者的经历也证明,幼儿时期父母强迫孩子打扮成异性,或总是同异性玩 耍,是诱发同性恋的主要因素。人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女 孩七岁,男孩八岁之前的这个关键阶段。   精髓作为物质基础,在早期积累完成以后,就逐渐流失、消耗,尽管也有填 充,但总体趋势是由负增长到纯减少,直到油尽灯枯。   精的用途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养神,包括人的智慧、感情、情感、记忆等等,也就是我们今天广义 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变精神的过程。道家和中医称之为炼精化炁,炼 炁化神。精存于脑髓,高高在上,如雨露下降至丹田,蒸腾化炁,通过三焦输布 到全身腠理,沿任督脉上济于心脑养神。如果精髓枯竭,无物可化;或丹田冰冷, 无力无能转化精产生炁;或任督脉不通,炁无法上济于心脑,都会导致神失所养, 轻则智力缺陷,中则黯然神伤,重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   其次,精转化为液,濡养滋润全身。由三焦温煦气化,化骨髓为液先润骨, 骨头就有弹性。很多老年人由于精不足,骨头干而脆,稍微磕碰就会骨折。再润 筋,就是肌腱。很多人抽筋,或者肌腱摸上去“咯咯”作响,也是精血不足的表 现。再润脉,精不足则动脉硬化,毛细血管脆裂容易出血。再润肌肉,精不足则 肌肉萎缩干瘪。再润皮肤,精不足则皮肤干燥皲裂,皮下没有脂肪。最终滋养毛 发,精不足则毛发干枯焦黄,或者脱落。   人体的津和液有别。津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而液必须由精化生。包括血液、 唾液、精液、白带、泪液、汗液、胆汁、胰液、胃肠黏液等等。白血病、再生障 碍贫血的病人必须要做骨髓移植,就是这个道理。人之将死,汗出如油,也是精 枯脱液的表现。大吐大泻的病人,损失的也是精液。伤精之最莫过于遗精、带下、 堕胎、失血。   第三,精的最重要的功能众所周知,就是化生新精,繁衍后代。   知道养生之道的人,知道保精全形的人,有可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上古 天真论》:“黄帝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 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 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 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 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精是有限的,逐渐衰减的,所以节约精的办法,就是节欲、存液、养神。出 家之人,断色欲,存精养神,用于开启智慧。养生的人,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 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於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那些喝着春药恣情纵欲的人,抽烟吸毒的人,得到了欲仙欲死的快感,耗伤 的是供养一生的精。乐得其所,死得其所。 古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萱草就是人们常吃的黄花菜也就是金针菜。使用中药调理可以解忧,不仅仅限于单味药或者特效药,凡是能够条达肝气,疏解脾胃郁滞,清心降火的药物都有助于缓解忧愁。最重要的还是树立正确地思想意识。那些贵生命,轻货财;重自得,渺荣辱:能取舍,知进退;沉心气,不浮躁的人自然是是无忧无愁,逍遥自在的人。 癫 狂       癫和狂是心病,也就是神明之乱。现代人癫狂并称,泛指一切精神疾病,在古代癫和狂则有性质上的区别。     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癫疾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负面的、阴性的,狂症正好相反。《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后来的《难经五十九难》对癫狂也有进一步的论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癫是阴症,也就是说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疾的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都可以导致发狂。《黄帝内经》和《难经》都指明了癫狂的实证病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张仲景则补充了癫狂虚证的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癫狂起病诱因大多与情绪、情感刺激有关,癫一般“得之忧饥”、“得之人恐”、狂一般“得之有所大喜”。     治疗实证狂疾,《素问"病能论篇》说:“帝曰:有病怒狂者,其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治疗阳气虚衰的狂症,张仲景开列的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     治疗实证的癫疾,《灵枢》主要采用放血的疗法,直到血脉颜色恢复正常。另外《灵枢》还提出了心理疗法:“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泄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治疗阴血不足的癫疾,张仲景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百合病的系列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等都是对证的。     癫狂虽然分属阴阳,但是阴阳互根,阴阳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癫久了可以发狂,狂久了,也可发癫。     反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人,其表现出的症状完全符合古代癫狂的特点。在抑郁期,病人一般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秽洁不分,内疚自责,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闭户僵卧。抑郁日久会出现一些阳性症状,比如失眠、早醒、焦虑、烦躁、不安、出逃自残、自杀等症状。     在躁狂期表现为兴奋喜悦、注意力分散、性情急躁,头痛不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愈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躁狂日久,精气衰减,又会转回到抑郁状态。在治疗上,如果我们应当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抓住其心病、神乱的病机,分清阴阳虚实,再给予对证的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怨恨   每个人都会因思而远慕,形成欲望、心愿,这种急切地对将来的期待、盼望的过程被称之为虑。而最终的结果抑或使人喜出望外、也许心满意足、也许事与愿违、也许大失所望。    怨的意思就是在所愿不得、所欲不遂以后出现的失望、不满的情绪。把这种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就是责怪、谴责、抱怨、埋怨。有这种情绪的人被称为怨妇、怨偶。长期不满的积累被称为积怨。怨的反义词是恩,也就是别人做了充分满足自己心愿自己的事。     中国古代诗词有一派被称为闺怨诗,都是抒发居家妇女的性欲、情欲得不到满足的感情和情绪,代表作就是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说得也很明白,为了让丈夫外出博取功名,导致自己在春日中落寞孤单。二者不可得兼,也怨不得别人,只能后悔当初自己的决定。    怨与愿同音同源,愿说白了是人的妄想,而妄想能否变成实际,又取决于很多条件。从佛学理论来讲,心愿是因,客观条件具备是缘,因缘和合才会有果。可惜很多人都在真诚地发心许愿,却不去顺应自然规律与积极创造条件(结缘),客观规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常常会发生,等不如意结果出现了,有怨天尤人的,也有自怨自艾的。《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从中医诊断来讲,怨和哀一样都是虚证,应当用补法。急则治标的话,化解怨的方法就是去尽量满足人的欲望,虚则补之。但是有的怨的源于心火、欲火过于亢进,与现实反差过大,从缓则治本的角度考虑,还是让人降格以求,不要过于攀比、贪婪为好。人生天地间,被父母抚养成人以后就当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能从精神、物质上自我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的帮助应该本着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的态度,这样期待值降下来,失望就少一些,怨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黄帝内经》推崇的境界就是“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淡就是心平气和,不是欲火焚身。自得就是能自我满足。这样对别人的压迫、强求也会少一些,无论亲人、朋友、同事与你相处也就轻松舒服一些。恨是遭受别人侵犯、伤害以后出现的想报复、反击的心理情绪。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被伤害、侵犯以后都会生恨,有的人会忍气吞声,有的人就恨不起来。也不是所有有恨的情绪的人都会付出行动去反击、报复,有的人只能怀恨在心、隐忍不发。这与人的性情,气力以及外部环境都有密切关系。   恨的反义词是爱,都是付出,只是付出的内容不同。有趣的是爱恨情仇看似对立却可以相互转化,交织难分。比如性交,可以是做爱也可是强奸,一个是示爱,一个是泄愤,对立统一到了极点。     怨是不满,而恨是反弹。一虚一实,二者截然不同。恨是双刃剑,不发出去伤敌,就会留积伤害自己。化解恨的方法只能用泻法,也就是让恨释放出来,这样又怀恨在心而产生的恶毒的心境才会改善。最好方法就是去反击、报复伤害侵犯自己的人。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的话,中医通过调理气血也能达到解恨的效果,比如中药合欢可以蠲愤,化解仇恨心态。宗教的说教也能达到类似的目的,比如耶稣教导信徒去爱自己的敌人。佛家教导众生消除嗔恚之心等等。用模拟的场景,使用假想敌,调整自己的情绪融入发泄仇恨的情景氛围之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古代人们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现代人观看拳击、斗牛、足球、橄榄球比赛等等都是疏泄仇恨的有效方法。在日本的一些公司还建立了情绪发泄室,人们在屋子里摔盘打碗,棒击仇人画像等等,有效地缓解了员工的压力。    总的来讲,最高境界是不生恨,看开世事,不以被人伤害、侵犯为意。其次就是顺其自然,不与之较劲,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把自己的一生甚至子孙家族的一生陷在仇恨之中,而忘记了美好的生活。再次的选择就是怀恨在心,苦心经营,卧薪尝胆,一朝复仇泄恨。最坏的情况就是遭人伤害、心怀恨毒,终生不快,遗恨终生。 悲 哀   悲不仅是形声字,而且还是会意字。要想知道悲,也就是非心的确切含义,就先得说说非。 非在金文作“兆”,象相背展开的双翅,,双翅相背,表示违背。《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本义是:违背、不合。比如道德经首篇:“道可道,非恒道”。意思就是说能说出来的道,就违背了永恒的道,也就是不是道了。其他的词汇还有非礼,非法等等,都是违背的意思。古人以顺应自然为是,违背自然为非。后来的非也就有了不、不是、不对、错误的意思。     悲的第一层意思,就是遭受违背心愿的事情以后,人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违心、不顺心的感觉。人常说事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谋划的失败,情感的挫折,所愿不得,所欲不遂,往往让人产生悲的情绪。非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相互违背,背道而驰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分离。人常说的非分之想,其本意是劳燕分飞、即将分离的打算。因此悲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分离时人的心理、情绪。古人以聚合为喜为欢,以离别为悲为哀。所以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中药有百合、合欢,可以治疗悲苦的情绪。佛曰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其中的爱离别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悲。非的最终结果就是分裂、断绝。悲到了极点就是心碎,也就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伤心、伤痛的感觉。忧愁使人气结,而悲伤则使人气断。人生大悲莫过于生离死别,悲莫悲兮生别离,在与恋人、爱人分手,会产生悲凉的情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看到亲人去世的时候,会产生悲伤的情绪。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断肠人在天涯等等说的也是类似的感觉。后来悲也被演绎成了怜悯、慈爱。所谓悲天悯人,出家人慈悲为怀,大悲咒等等。在此不多讨论。     哀与爱同音,有时通用。《释名·释言语》:“哀,爱也,爱乃思念之也。”《管子·侈靡》:“国虽弱,令必敬以哀。”郭沫若等集校引李哲明曰:“哀读为爱,古字通。”《《呂氏春秋˙慎大覽˙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高誘˙注:“哀,愛也。”但是哀与爱的区别在于,哀有欲爱而不能,欲爱而不得的意思,由此派生出了怜惜、怜悯、悲伤、遗憾、不快的意思。也就是佛门七苦中,求不得的感觉。杜牧《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其中的哀就不乏为之遗憾、觉得可惜的意思。哀和愁都是面对无奈,无能为力的心态,不同的是,愁是还在较劲,而哀是放弃、示弱、可怜的心态。哀声叹气就是这种表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悲和哀都有伤痛的意思,悲是心情、心意因违逆、分离、决裂而痛苦。而哀是因为心愿不能实现满足而痛苦。一实一虚,感觉不同。悲有肃杀、割裂的意思,所以在五行之中归类于金,应秋气,属肺志。以哭泣能缓解,以宣散清降肺气能治愈。而哀是虚证,心气足则能爱,心气虚则只能示哀,看见什么都可怜、遗憾、伤感,日子久了则为疚。治疗需要静养心神、补足心气。《金匮要略》:“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素问·上古天真篇》描述了人的理想生活:“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人们高下不相慕,不攀比,不竞争,人的欲望就少一些,所欲不遂的几率就少。如此生活,悲哀又从何而来呢?灵枢·口问》:“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我们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内心总是生活在动荡、风雨飘摇之中,哪里会有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时候呢? 烦躁       烦是会意字,从页(xié),从火,"页"是人头。火性炎上,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头为诸阳之会。烦的本意是发热、头疼。《说文》:"烦,热头痛也。"《灵枢·癫狂》:“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其中的烦就是头痛的意思。 由于脑为元神之府,火气上冲头,起初可以出现发热、头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精神。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但是前面大多加个心字,以区别于生理的烦。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意思就是说数脉也就是心跳过快,表示心中有热,扰乱神明。《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这里的烦专指心中热闹,后面用了头痛单指头部症状。《灵枢·厥病》论“风痹死症”云:...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肾属水。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象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所谓的水火即济,天地交泰,也就是《易经》中的泰卦。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痞、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关元,比如奔豚。就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这就是《易经》中的“否”卦。中医称之为“痞”。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上攻于头就是烦的内因。消散郁结,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的方法,也就达到了成语否极泰来目的。     烦的外因,一是由于暑热邪气外袭头脑,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治疗应当用辛凉解表,针刺风池、大椎疏散热邪,缓解疼痛。    二是处事繁杂纷乱,搅闹心神。在古代烦与繁同音同意,经常通用。比如:“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比如:不厌其烦、要言不烦、麻烦、烦琐等等。《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烦劳说的就是频繁过度消耗。中医诊断经常要分清楚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有的人外界事务过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人心中焦躁不宁厌倦,这是外繁导致内烦。是邪气实,应当适当减少应酬、工作。通过服药清解郁结在心中的毒火,也是积极有效地方法。伤寒论:“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而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总是也是焦躁不宁,这是心虚不能任物,是正气虚。中医称之为“虚烦”。治疗应当静养,恢复心气。《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躁是手足无措,不得宁静的意思。“躁,疾也。”——《说文》。“躁者不静。”——《管子·心术》。巽为躁卦,风火相扇,如同朱雀公鸡,急切好斗。现在临床常见多动症的儿童,他们坐不住,小动作多、惹恼同学、咬铅笔、咬指甲,不能静心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东走西跑、忙忙碌碌。还有的孩子,晚上睡觉躁动不宁,在床上翻身调个,睡前朝东,醒来冲北,蹬开被子,床单都拧成麻花。有的还有入睡困难、流口水的问题。成人焦躁也为数不少,他们大多四处出击,狗揽八泡屎,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对每个事情都无法保持持久热情。坐下来抖动腿,躺下来辗转反侧。有的手脚心烧灼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更有甚者,几近躁狂。情绪高涨、意念飘忽,莫名欣快,激惹暴怒和好斗攻击。和烦一样,躁本来是形容躯体症状,后来引申用于描写情绪、性格、精神。其本质大多也是由于内在心火,胃火。由于食品安全不能保证,摄入大量的含激素的动植物,再加上喂养不当、营养过盛,非常容易会导致儿童心火胃火亢盛。外部环境紧张激烈的竞争,无限的攀比和欲望膨胀,也使的人们内生心火,不能自持。我看禁止多动症孩子吃鸡肉,巧克力、羊肉串、碳酸冷饮是绝对必要的。成人学会静坐、站桩,对克服焦躁情绪是有帮助的。不由得想起《黄帝内经》的一段话:“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焦虑      繁体字的虑写作慮,是思想延伸。《内经》中讲了“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为它是将来时,还没有发生。同时又牵动了人的情感,让人羡慕、企盼,挑动了人的欲望和情绪。所以在翻译七情喜、努、忧、思、悲、恐、惊的时候,一般把思翻译成了虑,英文是anxiety 或者worry, 也就是焦虑或担忧,而不是翻译成thinking或idea即思想。说到焦,就是火烧火燎般的急躁。《水浒传》里的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说的就是这种心情。所以说焦虑,就是一种急切、烦躁、火烧火燎地企盼期待的事情发生的心情。Anxiety 来源于anxious,也就是热切的,渴望的,同时也有忧虑的意思。这和焦虑的中文意思是完全一致的。人的思想后天的产物,和自然规律有差距。自然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思想有可能就是妄想、臆度,因此而期待它在将来发生,那只能使人处在长久的焦躁的期待之中。     有个相声叫做《扔靴子》,说的是一位老人等待楼上的房客扔下第二只靴子而不得,以至于一夜没睡。老人的这种状态就是焦虑。焦虑的产生源于以前的思维定式,也就说老人过去的经验使他形成了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听到房客上楼扔下第一只靴子以后,心理就开始期待第二只靴子落下的声音,这就是因思而远慕,慕而不得,期待越来越久远,也就形成了焦虑。不必笑话这个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类似的焦虑。过年放炮,自己或者听到别人放二提脚的时候,听到“咚”的第一声以后,你是不是在内心期待着第二声的炮响。听到以后是不是心理很踏实?没有听到是不是心里是空落落的焦躁的感觉?为了避免焦虑的产生,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式和情绪习惯,特别是在儿童期形成的条件反射,避免非此即彼极端的思维。当然最重要的人应该多经历磨练,经多见广了,也就知道一种原因会有多种结果,也就不会钻牛角尖,在一颗树上吊死了。比如说“有志者事情成”,功夫不负苦心人,善有善报等等说教,其实都是不一定的。有的需要时间,所谓的时候不到,有的还需要其他条件。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后来人们把焦急地害怕担心将来发生的事情,也归到了焦虑之中。这种心态也是早期心理情绪创伤形成的条件反射和放大,形成绝对的有因必有果的情绪习惯。患者根本不去考虑条件变化对结果影响,以至于看到小苗头端倪就预想恶劣结果的发生,然后就陷入惊恐痛苦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杞人忧天,这种焦虑持续久了,人就会悲观抑郁,病得更深。现在临床上很多人会以焦虑为主诉来求诊,也有人以被诊断为焦虑症来寻求中医治疗。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初期症状有点儿类似中医的脏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严重的焦虑持会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甚至产生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中医治疗应当首先分清是忧还是虑。大多数患者以忧为主,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少数以焦躁为主,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其次要查清患者是否有明确的标地,那个焦虑失眠的老人至少还知道自己在等靴子。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情欲不遂的积累,以至于到最后反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焦虑。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剥茧抽丝般地帮助患者理清思路、梳理情绪。     最后根据中医身心相关的理论,一定要关注患者的躯体、生理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很多患者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不安等症状。   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决定心理。中医治疗焦虑,定位在心神,诊断为虚火,病因为妄想。通过针刺、艾灸、服药、按摩等手段可以很快解除其生理症状,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有的焦虑的患者,解除了其生理症状以后,心理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不治而愈。 安定     北京有个安定医院,专门治疗精神疾病。情绪、情感、精神的不安、不定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安是会意字,有女在家。女属阴性,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从风水、堪舆的理论来讲,三面环山封闭,一面开口出入的地势被称为安。因为它易守难攻,有安全保障,适合定居建设城市。中国凡是城市地理环境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都以安字命名。比如长安、临安、安阳、淮安等等。成语有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等,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可见人得定居曰安。《黄帝内经》中数次提到了五脏安定一词。五脏属阴,主藏精气而不泻。心包为臣使之官,护卫心脏,喜乐出焉。而心为君主之官,为藏神之所。人神若得心血涵养,心包卫固,自然安生。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如果人的情绪出现剧烈变化,就会突破心包,搅扰心神。如果心脏本神气心血不足或者过亢,不能封藏神明,都会出现使人出现不安的症状。表现为莫名的恐惧,没有安全感,敏感多疑,害怕黑暗声音等等。凡动物本能,感知危险之后,一则奔逃,一则拼命进食储存能量。很多抑郁躁狂的病人,也有类似的无目的出逃的倾向和不可抑制的食欲增强。治疗这种不安的症状,轻度的应该补益心气,使用安神之药,比如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还有填充心血,用血肉有情之品,比如阿胶、鸡子黄。重度的应该先驱心中邪气,针刺13鬼穴,艾灸膻中,使用矿物药比如朱砂、琥珀、龙骨等等。    定也是会意字,有留止于家的意思。《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就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同义词有固定、决定、稳定、镇定等等。所谓的心神不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知所止,贪婪的欲望无限膨胀,“贪心不足蛇吞象”。司马迁说过:“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返观当下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大到贪官近乎病态的疯狂攫取以致失身丧命,小到百姓竞争攀比,伤心劳神都属于此列。心神不定的第二种
本文档为【徐文兵读书笔记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830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3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18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