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6"/> 49:>6"/>
首页 概念整合与翻译

概念整合与翻译

举报
开通vip

概念整合与翻译概念整合与翻译 王 斌 (复旦大学 外文系,上海 !""#$$) 摘摘要:本文从意义与翻译这两个概念入手,探讨隐喻与对等、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以及隐喻与交织之间的关系, 回顾了等值和不可译论的哲学、宗教以及语言学的根源%&指出传统翻译隐喻观的局限性,并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 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以期能解释传统翻译观中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意义;翻译;隐喻;概念整合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文献标识码:* 文献文章编号:+""",-.$/0!""+1"$,""+.,"# D:4>49:>6...

概念整合与翻译
概念整合与翻译 王 斌 (复旦大学 外文系,上海 !""#$$) 摘摘要:本文从意义与翻译这两个概念入手,探讨隐喻与对等、客观意义与主观意义以及隐喻与交织之间的关系, 回顾了等值和不可译论的哲学、宗教以及语言学的根源%&指出传统翻译隐喻观的局限性,并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将翻 译纳入概念整合网络,使之具有动态操作性,以期能解释传统翻译观中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意义;翻译;隐喻;概念整合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文献标识码:* 文献文章编号:+""",-.$/0!""+1"$,""+.,"# D:4>49:>6C<:4AO:@&&!""#$$%2O@4:1&&&&&&&&&&&&& B:R@4>&8O6&5345678&3H “G6:4@4>”:4A “8?:4C;:8@34”:C&@8C&C8:?8@4>&73@48%&8O6&:?8@5;6&6S7;3?6C&8O6&?6;:8@34&P68T664& 8O?66&7:@?C&3H&:48@8O68@5:;&438@34C&,&G68:7O3?&LCU&6V9@L:;6456%&3PW658@L6&G6:4@4>&LCU&C9PW658@L6&G6:4@4>%&G68:7O3?&LCU&P;64A, ing.Throughabriefhistoricalaccountofthephilosophical,religiousandlinguisticroots3H&8O6&438@34C& “6V9@L:;6456”:4A “948?:4C;:8:P@;@8M” %& 8O6&:?8@5;6&A67@58C&8O6&A?:TP:5RC&3H&534L648@34:;&G68:7O3?@5&5345678C&3H&8?:4C;:8@34U& BO64%& :A378@4>& 8O6&76?C7658@L6&3H&53>4@8@L6&C8?9589?6C%&8O6&:?8@5;6&C@89:86C&8?:4C;:8@34&@4&8O6&3L6?:;;&468T3?R&3H&53456789:;&@486>?:8@34%&TO3C6& AM4:G@5&376?:8@34&T@;;&O6;7&83&6S7;:@4&G:4M&3H&8O6&5348?:A@58@34C&@4&534L648@34:;&5345678C&3H&8?:4C;:8@34U& G6:4@4>Y&8?:4C;:8@34Y&G68:7O3?Y&53456789:;&@486>?:8@34& 一提起翻译,人们立即下意识地触及两个概念 NB ZC39?56&86S81与 BBZ8:?>68&86S81%即源语篇章与的语篇章 (译 语篇章),无论研究翻译是从过程的角度还是从成品 (译 品)的角度,谈来谈去都摆脱不了在 NB 与 BB 之间的关 系上纠缠不清%归根结底在意义或信息是怎样由一种文化 语言篇章移向另一种文化语言篇章上莫衷一是。笔者认 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 “意义”和 “翻译”这两个 概念上。 +U&隐喻与对等 传统的概念认为翻译是一种隐喻,即 NB 是 BB。BB 是 NB 在的语文化中的再现,翻译是由源语篇章向译语篇 章的映射ZC39?56&A3G:@4[8:?>68&A3G:@41,是两个认知域之 间的活动或关系。事实上 8?:4C;:8@34 与 G68:7O3? 拥有同 样的词源 5:??M@4>&:5?3CC。既然翻译是将某个东西由一个 地方搬向另一个地方,人们自然不愿意搬到另一个地方 的东西与原来的不一样,原文与译文相同 (8O6&C:G6)或 对等 (6V9@L:;6456)也就顺理成章。然而,这一对等却 引来无限争辩。 于是人们开始解释 “对等”,将之化解成各项次分 类。\@A:Z+)]#%+))$1将对等分为形式对等ZH3?G:;&6V9@L:, ;64561和功能对等ZH9458@34:;&6V9@L:;64561。形式对等着眼 于信息 ZG6CC:>61本身,即相同的形式和意义 Z8O6& C:G6& H3?G&:4A&G6:4@4>1%动态对等强调受众效果,即译文在译 语读者中能产生与原文在源语读者中相同的效果。其他 学者用不同的标签标记事实上是相同的分类,如 \6T, G:?RZ+)-+1将对等分为语义对等和交际对等ZC6G:48@5&LC&U 53GG94@5:8@L61,’39C6Z+)-+1分为显性对等和隐性对等 Z3L6?8&LCU&53L6?81,\3?AZ+))+1将对等分为文本对等和功效 对等ZA359G648:?M&LCU&@4C8?9G648:;1,^:R3PC64Z+))#1分为仿 效对等与功能对等Z@G@8:8@L61,D@88>64C86@4 Z+)($1和 B39?M Z+)-"1将之称为同类相似 ZH:G@;M< ?6C6GP;:4561,2O6C86?, G:4Z+))]1说成相似ZC@G@;:?@8M1等等。所有这些说法反映 了一个语用现实:对等实在害人不浅。因为这在现实中 是无法实现的。真正的对等意味着 NB 中的 / 能毫不改 变地换成 BB 中的 ‘,反之亦然。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 信息应能在可逆编码与解码的操作过程中保持不变。最 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数字的转换,当然在此还要排除那些 在某些篇章中有文化负载的数字如 +$ 在西方不吉利,- 在中国有 “发”的意思等等;和某些科技词汇如氧、分 子等等。这就意味着对等是可回译的。而回译除了在少 量单词和某些简单孤立的句型结构中能实现,如 @45#/-0/+,"/>"50?1"/ *@/522/+,-#.09=”这一命题。这种理论的区别性特征在于它 认为意义并非是存在于人体之外的静态固有属性,而是 深深扎根于人性之中,是人的动态思维的一部分。 由于 《论诸神》被控以不信神之罪,普罗塔哥拉的 著作皆被焚毁,我们对他的认识主要来自柏拉图的 《特 埃特图斯篇》,而柏拉图对他的态度是怀疑和敌视的,因 此我们对他的意义理论的确切定义并不清楚。显然他的 理论并未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甚至在当今时代也没什 么市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拒绝接受他的 理论观点,后来研究意义的人们也未提及。在当今时代 没有市场,是因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里,研究意义的 主流学派仍然认为意义的本质是独立于人体之外的。譬 如意义的指称研究理论告诉我们,屋内的灯光与屋内是 否有人毫无关系。此种理论将意义看作是深深扎根于客 观现实的事态,其结果是话语的意义注定是现实所在。 完全将人的因素置于意义之外,似乎语义直接由语言符 号弹出,径直扑向客观现实而无须经过大脑,更不用说 在大脑内停留,经过繁复的加工过程。 普罗塔哥拉能重见天日,是因为有关意义本质的认 知调查将人体大脑与意义之间的属性关系看作基本原则 而非偶然表征。这样 8ABB 年前的冤案今天得以昭雪。当 然我们也面临重新界定这一理论的艰巨任务,无论普罗 塔哥拉有关人的概念是什么,如今的看法是:人是大脑 动态行为的模式,而大脑服务于它赖以存在的身躯。文 化、社会、语言及人类其他活动皆是思维模式。意义即 是人的思维模式。这种理论的载体就是当今的认知语言 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摈弃了唯心主义和客观主义,是 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4C"1-"#+-$2/1"$2-0>=认识 论,随着新生认知科学的深入发展而形成。 于是,人们又开始重新了解自我,对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义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D"*1."/E5F*@@/G/ H51F/I*,#0*# (J&(B) 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从隐 喻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事实证明语言与 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此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一反隐喻理论的传统 观点,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 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 式。它对传统的西方哲学及语言学的语义理论提出了挑 战,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 (而不是绝对客观的现 实)在语义解释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 “经验主义语义 观”,认为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所谓 “意义”,也 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客观真理。该书阐述了人类 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反 过来又对思想文化产生影响的相互参照论,论述了语言 形式与意义的相关性,词义发展的理据性及语言与思维 的不可分隔性。K9/ I*,#0*# (J&(L)在 《心中之身:意 义、想象和理解的物质基础》一书中认为目前对语义的 研究陷入了危机,其根源在于语义研究的 “客观主义” 态度。他对深深扎根于西方文化及哲学传统中的客观主 义进行了批评,阐述了非客观主义即经验主义的语义观。 隐喻作为人的认知手段在 D"*1."/M5F*@@/NOH$1F/P?1#"1/ %&(& 年出版的 H*1" P,$# Q**2 R"50*# 以及 S-C-#/ T#< U?1F,75/J&&8 年出版的 H"+5C,*1 5#U Q*.#-+-*# 得到了进 一步的论述。T#U?1F,75 不仅解释隐喻是如何在源域与的 域之间找到固有的相似关系,还进一步阐述了隐喻的次 分类是如何在双域间制造新的相似关系,因而建立了认 知互动框架,并从 )"20*#/D**U>5# 和 I"5#/;-5."+ 的建构 理论出发解决了相互作用理论中的难题:如果现实世界 没有独立于思维的本体与结构,是如何操控认知者创造 的世界的。D-22"0/V5?6*##-"1/J&(A/年出版的 H"#+52 WC56"0 将认知域的研究推向系统化,认为认知域仍然是一种集 合X它由诸多心理空间组成,并系统阐述了认知域内部及 之间的心理空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对自然语言而言,真 值与指称之间的关系需经心理空间的建构才能得以实现。 H51FY?1#"1/J&&Z 年出版的 Y," E-+"1517 H-#U 指出文学性 思维 (2-+"1517/>-#U)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叙事:0+*17= 是思维的基本原则,人们通过比喻:C51532"=的方式,以文 学的形式解释自己的各种经验。该书深入研究了比喻的 机制,探寻其起源、生理基础、发展的可能以及涉略的 范围,指出语言并非比喻的源泉而是比喻制造的复杂产 物;比喻是人类思想、认识、行动、创造乃至表达等思 维活动的根源,否定了 8ABB 年来的一贯看法:日常思维 方式并非文学性。V5?6*##-"1/J&&L 年出版的 H5CC-#.0 -# Y,*?.,+ 5#U E5#.?5." 探索了意义建构的中心成分:心理 空间之间的映射,并在 J&&( 年的 《认知科学》:J&&(=/杂 志上撰文 Q*#6"C+?52 T#+".15+-*# )"+[*1F 详细论述了这一 认知运作系统,指出该原则是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不 仅存在于句义理解,也是科学与文学、艺术的思维形式。 认知语言学采用的新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意义既不 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相对于一定环境 (自然环 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认知和经验经由大脑 (人的思维 模式)将多维心理模式整合而成的交织体。因此,在翻 译中谈论等值与不可译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那么翻译是什么,它是由源域 (原文)向的域 (译 文)单向投射而形成的隐喻吗? \9隐喻与交织 隐喻在传统上一直被看成是附属于语言的修饰成分, 中国翻译 8BBJ年第 \期 !" 无任何认知功能。亚里士多德甚至强调隐喻为诗歌所独 有,认为隐喻能力不可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获得。二十世 纪下半叶,西方学术界掀起一股重新审视隐喻的热潮, 并逐步形成了与传统隐喻理论针锋相对的隐喻观 (见上 文),该观点揭示了隐喻的认知功能,认为隐喻是构成人 类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根本属性, 被称作概念隐喻理论 (!"#$%!&’()*+,-.%")+-*/&0%#/)&1 02)。最近 3-,(&’’4)0%5%#,0’)067889:;788<=又提出一种新 的框架结构,不仅用于解释隐喻,并试图将隐喻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与 其它语言学及概念现象的分析相联系。此框架称作交织 理论 6>#$; ?.)’@4’A;+/)&02=或概念整合 6(&’()*+,-.; 4’+)A0-B +4&’=,与概念隐喻理论6!"#=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两种 理论都将隐喻看作概念现象而非纯语言现象;两种理论 皆涉及概念域之间的语言、意象和推理结构的系统投射 及其制约条件等。然而这两种框架结构也存在着较大的 差异。!"# 中投射只在源域与的域之间进行,而交织理 论 ># 中则不一定;!"# 认为隐喻有固定的投射方向, ># 则不认为如此;!"# 用约定俗成的概念来看待并分 析隐喻,># 更倾向于将交织看作是现时处理过程6&’B.4’); *0&()CC=,既可将隐喻作约定俗成处理,亦可生成现时 的、新的概念表达 (王斌,DEE7)。 传统的观念将翻译看作隐喻是因为翻译表面上具有 明显的方向性,即从原文到译文。翻译好比是投射器, 将 F# 中的意义或信息投射到 ## 中去,此为路径隐喻 6*-+/;G)+-*/&0=。另一种看法将译文比作容器,容纳原文 中的信息或内容,此为容器隐喻6(&’+-4’)0;G)+-*/&0=。无 论路径隐喻还是容器隐喻都是将翻译分成两个概念域即 F# 和 ##。严复的信达雅也不例外,这三字原则就是建 立在客观意义搬运的基础之上,否则何来谈信,信之不 存,达雅焉附。 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局限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 的单向投射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为了打破这一僵局, 有些翻译研究者干脆奔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翻译是译者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文的一种诠释或翻译是译者与原文 文本 (篇章)的对话,而过于夸大人的作用,忽略了原 文文本所提供的心理图式框架的约束性。正如上文所述, 虽然客观世界没有独立于思维的本体与结构,不等于认 知者 (在此为译者)就可以信马由僵。如果将文本看作 交际工具,原著者与原文读者是同一文化语言内的交际, 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知识或语用假设,具有关于这一语 言文化的共同的认知心理图式,那么在正常的语言交际 中,依据关联交际原则,若非出于必要,一般不会和盘 托出有关图式的所以信息,而是选择最直截了当的交际 策略,省掉那些对于交际双方都是不言自明的成分,在 作品中说该说的话。因为作者知道,他所说的话能够激 活同一文化读者的相关文化心理图式去自觉填充被省略 的部分而产生种种期待与想象,构成语内交际。换个角 度来看,译文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也是一种语内交际。 依据关联理论,译者就应不遗余力地充分利用译语内的 共同认知心理图式和语用假设以寻求最佳关联,使语内 交际成功。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应充分利用译语中一切 能奏效的习语来进行翻译,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地唤醒 译语读者脑海中的相关认知心理图式,让他们自觉地填 充那些被省却的部分,产生种种期待,驰骋各种想象。 H)’,+46788I:;788<=认为这种归化6@&G)C+4(-+4&’=的译法不 利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建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做法仍然将翻译看作隐喻手段,且更加强调的域语 言文化的再现。译文读者的种种期待与自我填充只是译 语语言文化概念域内的活动,却无形中忽略了翻译永远 是跨文化交际这样一个事实。 然而,对译者而言,即便是同化翻译 (当然异化翻 译更不例外),无论是译作的呈现形式,还是翻译过程本 身都不可能仅仅是两个认知域6F#:##=之间的活动,因为 虽然译文是由译语文化及其文字所承载,但译文的思想 内容却是来自原语文化文本,而且原文不可能自动径直 扑向译文文本,它需要一个繁复的加工过程,即译者在 原文和译文认知框架制约下的主观选择过程。因此,译 文只能是原语文化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译语文化表现形式 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这样一来,翻译就不被看作 是隐喻,而是被纳入概念整合网络。源语文本及其文化 认知图式作为一个输入空间6J’*,+;J;=,译语表达形式及其 文化认知图式作为另一个输入空间6J’*,+;JJ;=,它们共同 投射至第三空间:交织空间6?.)’@4’A;C*-()=。在同类空间 6A)’)04(;C*-()=;的制约下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 6)G)0A)’+; C+0,(+,0)=,产生新的表达形式 (译文文本)。 9K隐喻向交织的过渡 既然将翻译的传统隐喻结构重新界定为概念整 合 结构,在此有必要就相关概念作出交代。隐喻结构中的 F# 相当于概念整合结构中的输入空间 J’*,+;J,其中包括 源语文本结构及其文化心理图式;隐喻结构中的 ## 与概 念整合结构中的输入空间 J’*,+;JJ;相似,但在 J’*,+;JJ 中 没有了 ## 的译文文本,而只保留其文化心理图式与语言 表现形式。概念整合网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运作系统, 其同类空间相当于 F# 与 ## 共享的文化心理图式,因为 有了它 F# 向 ## 的投射才有可能,同样因为有了它 J’*,+; J 和 J’*,+;JJ 向交织空间的投射才会成为可能。它同时也 是 J’*,+;J 和 J’*,+;JJ 向交织空间投射时主观选择的限定心 理图式,而且作为背景潜在成分存在着,是主观选择的 参数,并不直接作为一个因子 6).)G)’+=参与交织运作。 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是因 为交织空间中有层创结构的存在。交织的优化原则使输 入空间投射来的各种因子相互竞争,产生动态重组,生 成输入空间内所没有的新的投射关系,而使层创结构因 可变因子的介入产生动态运作。 概念整合从认知结构上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看法,而并 非是玩弄新名词的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动态交织运作很 可能会比较容易地解释传统翻译观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矛 盾,诸如同化翻译 (意译)与异化翻译 (直译)、等值与 可译性、翻译是什么、翻译元标准与多标准等等。 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们称原文文本及其文化认知心理 图式为 F#6C&,0();+)L+=:译语语言及其文化心理图式为 #F 6+-0A)+;C(/)G-+-=,F# 和 #F 的共享心理图式为 MF6A)’)04(; C*-()或 A)’)04(;C(/)G-+-=,译文文本为 >##6;?.)’@;+)L+;&N% +0-’C.-+4&’=,当翻译作为成品时 >## 为 ?.)’@)@% +)L+% &N% +0-’C.-+4&’%:作为过程时 >## 为 ?.)’@4’A%+)L+%&N%+0-’C.-+4&’。 那么翻译的动态模式则可表示为: 概念整合与翻译 !" !""#$%"&"%’()% 此公式解释为译文文本是原文文本及其文化认知心理图 式 %",与译语语言及其文化心理图式 "% 在它们共享心 理图式 )% 制约下通过投射整合而成的交织文本。 *+结 语 本文试图从认知结构上扭转传统的翻译隐喻观。将 之纳入概念整合网络是为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 翻译,或许对解答翻译是什么 (科学或艺术)这样一个 根本性的问题有所帮助。诚望得到方家指正。至于翻译 是如何在交织状态中运作的,请另见拙文 “概念整合网 络与翻译运作”。 参 考 文 献 ,-.//01234256789/:8;52<+/=8/%>6>?75>4@/,A.+/"75B249/ -CCD9/ E F-’/G-*CH-DI+ ,J.// 01234256789/ :8;52<+/K2623 LM "5783?74>L8/,K.+/ :63H 425;76(N1>?7;2?O1>7GPAL18/!28Q76>83/NRS?>31>8B/0L6O7H 8@9/-CCT+ ,U.//V7RWL88>259/)+/X/K+/"R5825+/0L8W2O4R7?/N5LQ2W4>L8/78;/ K>;;?2/%O7W23/,:.+/ 144OG((WLB3W>+RW3;+2;R/78;/144OG((<259/)+/K2847? %O7W2 ,K.+/076S5>;B2G/KZ"/N523/ 3([2_253>4@PN52339P-CE*(-CCI+ ,*.PPV7RWL88>259P)+PK7OO>8B3 >8 "1LRB14 78; ‘78BR7B2,K.+P 076S5>;B2GP076S5>;B2P^8>_253>4@PN52339P-CCT+ ,D.PPV7RWL88>25+P)+PXPK+P"R5825+P0L8W2O4R7?PZ842B574>L8P[24P aL5],A.+P0LB8>4>_2 %W>28W29P-CCE9PJJP$JbGP-UUH-ET+ ,T.PPV7RWL88>259P)+XPK+P"R5825+PN5>8W>O?23PLMP0L8W2O4R7?PZ8H 42B574>L8 ,:.+A278HN>2552P cL28>B+P d>3WLR532 78; 0LB8>H 4>L8,0.+P%478ML5;GP028425PML5P412P%4R;@PLMP‘78BR7B2P78;P Z8ML5674>L89P-CCE+ ,E.PP V7RWL88>25+P )PXPK+P "R5825+P !?28;>8BP73P7PW28457?PO5LH W233PLMPB576675,:.+:;2?2P)L?;B25B+ 0L8W2O4R7? %45RWH 4R529 d>3WLR5329 78; ‘78BR7B2,0.+P %478ML5;GP 028425P ML5P 412P%4R;@PLMP‘78BR7B2P78;PZ8ML5674>L89-CCD+ ,C.PP V5>2;5>W19P eRBL+P fR5P V57B2P ;25P^S25324gR83]R834P ,:.+P "12L5>23 LM "5783?74>L8 ,0.+P 01>W7BLGP ^8>_253>4@P LMP 01>W7BLPN52339P-CCJ+--H-D ,-h.P)R449Pi5834H:RBR34+"5783?74>L8 78; j2?2_78W2 ,K.+P=kH ML5;GP!?7W]<2??9P-CC-+ ,--.PPeLR329PAR?>782+P: KL;2? ML5 "5783?74>L8 lR7?>4@ :33233H 6284+ $J8;P2;>4>L8b ,K.+P"RS>8B28GP[7559P-CE-+ ,-J.PPeL?6239PA7623P%+P"5783?742;m N7O253 L8 ?>42575@ 45783?7H 4>L8 78; 45783?74>L8 34R;>23 ,0.+/ :63425;76G/ jL;LO>9 -CEE+ ,-U.//Z8;R5]1@79/!>O>8+/K247O1L5 78; 0LB8>4>L8,K.+/c?R<25/ :W7;26>W/NRS?>312539/-CCJ+ ,-I.//AL183L89/K+/"12 !L;@ >8 412 K>8;G "12 SL;>?@ !73>3 LM K278>8B9 Z67B>874>L8 78; j273L8 ,K.+/ 01>W7BLG/ ^8>H _253>4@/LM/01>W7BL/N52339/-CET+ ,-*./ A7]LS3289/ jL678+/ =8/ ?>8BR>34>W/ 73O2W43/ LM/ 45783?74>L8/ ,:.+0123425678+/ j27;>8B3 >8 "5783?74>L8 "12L5@ ,0.+/ e2?3>8]>G/V>88/‘2W4R579-CEC+*UHDh+ ,-D.// A7]LS3289/ :584/‘+/ %4754>8B/M5L6/412/nL4125P’P 28;GP >842H B574>8BP45783?74>L8P78;P42k4PO5L;RW4>L8,:.+PdL??25ROP78;P ‘>8;2B775;+P "27W1>8B "5783?74>8B 78; Z8425O524>8B+ Z8H 3>B1439 7>639 _>3>L83P,0.+P :63425;76P78;PN1>?7;2?O1>7GP !28Q76>839P-CCI+P-IUH-*h+ ,-T.PPc228789Pi;<75;+P%L62P?LB>W7?PO5LS?263P>8P45783?74>L8 ,:.+P V+P)R2841825P78;PK+P)R2841825Hj2R4425+ K278>8B 78; "5783?74>L8 ,0.+P ‘L8;L8GP dRW]8MR15R8B >8 ;>2 ^S25324gR8B3<>33283 W17M4 PPnI41PP52_>32;P2;>4>L8P-CCJ’,K.+Pe2>;2?S25BGPlR2??2P R8;PK2@259P-CTC+ ,-C.PP‘7]LMM9P)+PXPK+P AL183L8+PK247O1L53 a2 ‘>_2 !@,K.+P 01>W7BLGP^8>_253>4@PLMP01>W7BLPN52339P-CEh+ ,Jh.PP‘7]LMM9P)+PXPK75]P"R5825+PKL52 4178 0LL? j273L8G : V>2?; )R>;2 4L NL24>W K247O1L5,K.+P01>W7BLGP^8>_253>4@P LMP01>W7BLPN52339P-CEC+ ,J-.PP‘7;6>57?9PA2782Hj282+"57;R>52GP"12L52623 OLR5 ?7 "57H ;RW4>L8P,K.+PN75>3GP)7??>675;9P-CCI+ ,JJ.PPKLR8>89P)2L5B23+P‘23 N5LS?2623 412L5>oR23 ;2 ?7 "57H ;RW4>L8P,K.+PN75>3GP)7??>675;9P-CDU+ ,JU.PP[>;79PiRB282P:+P"L<75;3 7 %W>28W2 LM "5783?74>8B ,K.+P ‘2>;28GP!5>??9P-CDI+ ,JI.PP [>;79P iRB282P:+P ‘78BR7B29 0R?4R529 78; "5783?74>8B ,K.+%178B17>PVL52>B8P‘78BR7B2Pi;RW74>L8PN52339P-CCUP+ ,J*.PP [2<675]9P N2425+P :OO5L7W123 4L "5783?74>L8P ,K.+P =kH ML5;GPN25B76L8PN52339P-CE-+ ,JD.PP[L5;9P015>34>782+P"2k4 :87?@3>3 >8 "5783?74>L8P,K.+P:6H 3425;76P78;P:4?7847GPjL;LO>9-CC-+ ,JT.PP j243]259P A7]LS+P "12P 412L5@P 78;PO57W4>W2P LMP 45783?74>L8 ,:.+Pf?742_7+P"5783?74>L8 73 %LW>7? :W4>L8 ,0.+P‘L8;L8GP jLR4?2;B29P-CCU+P-EHU-+ ,JE.PP%O25S9PdP78;Pd+a>?3L8+Pj2?2_78W2GP0L66R8>W74>L8P78;P 0LB8>4>L8P,K.+P!?7W]<2??P78;P=kML5;+P-CED(-CC*+ ,JC.PP "LR5@9P )>;2L8+P Z8P %275W1P LMP 7P"12L5@P LMP "5783?74>L8 ,K.+P"2?P:_>_GPNL5425PZ834>4R429P-CEh+ ,Uh.PP"R58259PK75]+P"12P‘>42575@PK>8;P,K.+P[2_253>4@PN52339P-CCD+ ,U-.PPp28R4>9‘7<528W2+P "12P"5783?74L5’3PZ8_>3>S>?>4@GP :Pe>3H 4L5@PLMP"5783?74>L8,K.+P‘L8;L8GPjLR4?2;B29P-CC*+ ,UJ.PP p28R4>9P ‘7<528W2+P "12 %W78;7?3 LM "5783?74>L8G "LH <75;3 78 i41>W3 LM d>MM2528W2P ,K.+P ‘L8;L8P 78;P [2

44B28342>89P‘R;<>B+PN1>?L3LO1>W7? Z8_234>B74>L83P,K.+P =kML5;GP!?7W]<2??+P-C*U+ ,UI.PP王斌 +P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 ,A.+中国翻译 9 Jhhh9PnI’+ ,U*.PP王斌+P交织与隐喻的比较研究 ,A.+外语学刊9PJhh-9Pn-’+ ,作者简介.PP王斌,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研 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义学、翻译理论 ,作者地址.PPJhhhCUPP上海市军工路 *-D号 IJh信箱 ,作者电子信箱.PR33428Bq3>87+WL6PPPR33428Bq1L467>?+WL6P 中国翻译 Jhh-年第 U期 !"

本文档为【概念整合与翻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101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9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英语六级
上传时间:2010-09-16
浏览量:67